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眼科病理诊断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极大地推动了眼科病理专业的发展。在纪念《中华眼科杂志》创刊70年之际,回顾我国眼科病理诊断技术的发展和眼科病理学工作者取得的成就,以见证中国眼科病理专业的成长历程,并展望眼科病理诊断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华眼科杂志,2020,56:641-645)

  • 标签: 诊断技术 眼科 组织细胞学制备技术 病理学 分子 显微镜检查 电子 透射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科白内障患者使用手术治疗方式,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眼科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超声乳化术治疗和小切口非超生乳化囊外摘除术,每组368例。结果:(1)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349(例)94.8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276(例)75.00%,(P

  • 标签: 眼科 白内障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3D打印技术的原理是通过逐层添加材料来创建对象,对于构建形状复杂和材料繁多的零件具有明显优势。3D打印技术不仅改进了制作眼科器械的方法,在打印眼组织方面亦取得进展,但因其制作成本较高及精细度不足等问题在现今仍未普及,本综述介绍了3D打印技术眼科领域的相关发展,就该技术眼科的应用及前景进行探讨。

  • 标签: 3D打印 增材制造 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背景下眼科多学科团队术前血糖管理模式及其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收治的CS03Z、CS09A(上海联众DRGs系统诊断编码)病组中行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注药术、白内障摘除术的病例170例。将2018年1月1日至6月31日的76例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会诊制血糖管理;将2018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的94例分为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团队术前血糖管理模式。对2组住院时间、均次住院费用、术前血糖管理质量及住院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注药术、白内障摘除术均次住院费用分别为(13 949.71 ± 2 099.36)、(4 933.22 ± 2 269.33)、(6 521.16 ± 1 006.40)元,观察组分别为(12 937.37 ± 1 447.33)、(2 649.53 ± 1 105.92)、(5 315.76 ± 1 037.02)元,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6、3.818、4.074,P<0.05或0.01);对照组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注药术、白内障摘除术住院时间分别为(9.98 ± 3.91)、(9.63 ± 5.46)、(7.65 ± 3.88)d,观察组分别为(6.37 ± 3.54)、(3.97 ± 2.29)、(4.17 ± 2.23)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0、3.979、3.632,均P<0.01);对照组血糖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4.47%(11/76),观察组为2.13%(2/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42,P<0.01);对照组手术延迟率为2.63%(2/76),观察组为0(0/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5,P<0.01);对照组护士血糖管理合格率为66.67%(24/36),观察组为97.22%(35/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5,P<0.01);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82.89%(63/76),观察组为94.68%(89/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66,P<0.05)。结论DRGs背景下构建以临床路径为核心的眼科多学科团队术前血糖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均次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改善血糖管理质量,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 标签: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多学科团队 眼科 血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眼科A/B型超声波诊断仪在眼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43例眼外伤患者(158眼),所有眼外伤患者均接受析眼科A/B型超声波诊断诊断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143例眼外伤患者接受眼科A/B型超声波诊断仪后的准确诊断率、错误诊断率以及患者总满意评分、不满意评分。结果:143例眼外伤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100例患者玻璃体病变(106眼)、35例患者视网膜病变(40眼)、4例眼内/眶内异物(4眼)、3例眼球占位性病变(3眼)、1例眼轴异常(1眼),经过眼科A/B型超声波诊断诊断后发现143例眼外伤患者中有100例患者玻璃体病变(106眼)、35例患者视网膜病变(40眼)、4例眼内/眶内异物(4眼)、3例眼球占位性病变(3眼)、1例眼轴异常(1眼),准确诊断率为100.0%,错误诊断率为0.0%,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眼科A/B型超声波诊断仪 眼外伤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西医眼科撮要》是近代首部翻译出版的西医眼科学著作,书中系统介绍了西医眼科的临床诊断技术、相关器械以及具体疾病的知识和治疗方法,具有行文详实易懂、术语表达较为贴切等特点。对于眼病高发地区,此书的编译无论是救治病人抑或培养学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对于中国接受和传播西方眼科学知识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西医眼科撮要》 嘉约翰 近代 眼科 西医著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眼科器械处置流程对于提高眼科器械处置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接收和处置的7574件眼科手术器械和手术室自行处理的7326件眼科手术器械进行研究分析,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于眼科器械处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眼科器械处置差错问题发生率(0.20%<0.94%,χ2=36.753)相对更低(P<0.05),而清洗质量评分[(97.20±2.05)分>(93.05±3.17)分,t=95.197]、消毒质量评分[(97.82±3.72)分>(93.14±4.16)分,t=72.440]、保养质量评分[(98.59±1.25)分>(94.22±2.97)分,t=117.726]、包装质量评分[(97.02±2.65)分>(92.45±3.21)分,t=94.899]相对更高(P<0.05)。结论:眼科器械处置流程的改进,有助于提高眼科器械处置质量,保障手术安全。

  • 标签: 眼科 器械处置流程 质量
  • 简介:摘要:白内障又称作晶状体混浊,是临床中常见的盲眼病之一,也是当前全球致盲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年龄增大、家族遗传、外伤等原因都可能引起人们的晶状体囊膜的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从而丧失了屏障作用,甚至有可能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从而形成混浊,这样就造成了白内障。本文收集眼科临床300例白内障患者诊断及复明手术疗效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患者都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方法,将人工晶体植入患者眼内。术后首日有35例患者视力超过0.6(占11.7%),260例患者视力恢复超过0.3(占86.7%),278例患者视力恢复超过0.05(占92.7%)。人工晶体没有成功植入、患者破裂后囊膜等表现都是术中并发症,前房积血、脱落视网膜、眼内炎症及短暂性高眼压等是术后并发症。

  • 标签: 白内障患者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Pentacam AXL在白内障、青光眼、圆锥角膜、角膜塑形镜等领域的应用逐年增加。它可指导白内障患者个性化优选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譬如依据全角膜散光优选散光矫正型IOL、依据全角膜球差优选IOL、依据Kappa角优选多焦点IOL)、计算各种患者IOL度数(利用全角膜屈光力计算真实角膜曲率、依据部分相干干涉原理测量眼轴)、评估白内障进展程度(依据晶状体核密度分级系统)及术后IOL位置、诊断囊袋阻滞综合征等,还可以监测房角结构以及中央角膜厚度测量、筛选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监测角膜交联术后角膜变化、监测角膜塑形镜的配戴等。但Pentacam AXL测量眼轴时无法监测固视、对IOL辨识度不高、计算散光矫正型IOL度数的公式只提供柱镜度数及易受泪膜影响。(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14-后插Ⅱ)

  • 标签: Pentacam AXL 白内障 青光眼 圆锥角膜 角膜塑形镜
  • 简介:摘要互联网技术与医学不断进行融合,远程医疗、虚拟现实技术(VR)、人工智能(AI)的新崛起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眼科学作为以影像学检查为主要诊疗手段的临床学科,在互联网医疗的时代下具有很大的优势。现笔者就5G通信技术眼科领域的应用作简要综述。

  • 标签: 5G 远程医疗 虚拟现实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眼科患者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并选择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一时间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期间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价不同阶段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后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明显得到改善,而且优于改进之前,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25%、83.75%,差异显著,P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眼科 护理 管理
  • 作者: 柴永馨 毕爱玲 温莹 毕宏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22
  • 出处:《国际眼科纵览》 2020年第04期
  • 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01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济南 250002;山东省中西医结合眼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高校中西医结合眼病防治技术(强化)重点实验室 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研究所,济南 250002
  • 简介:摘要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是近几年新兴起的脑功能成像技术,适合在受试者接受刺激任务时同步检测大脑皮层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眼科临床中常见的视觉障碍症状常伴有视皮层的功能异常,fNIRS可以在视觉任务或治疗期间同步检测视皮层的血流动力学反应,为弱视、青光眼、视神经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科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脑参数。(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17-221)

  • 标签: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血流动力学 氧合血红蛋白 视皮层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对现代医疗护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眼科的患者不断增多,并且眼部属于特殊、敏感的重要部位,护理不到位严重的时候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护理人员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整体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改善当前眼科护理质量。本文基于眼科手术眼内抗感染护理策略展开论述。

  • 标签: 眼科手术 眼内 抗感染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科护理 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优质综合护理 在眼科护理 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100名 眼科 患者的治疗数据,为了提高对比效果,其中50名是使用常规治疗的,另外 50名进行过 优质综合护理 ,将两组的护理数据和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进行护理优质综合护理 的50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说明 优质综合护理 能在实际眼科 患者治疗中充分发挥价值,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在实际眼科护理过程中进行推广 。

  • 标签: 优质综合护理 眼科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眼科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期间83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把研究对象划分A组(n=41,超声乳化术)和B组(n=42,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当(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有着消炎和镇痛的效果,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了眼科治疗中,如白内障治疗,青光眼治疗,准分子激光治疗,视网膜疾病治疗。为此,本文选择我院眼科在2015-2017年接收的患者100例,分析非甾体抗炎药在眼科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非甾体抗炎药 眼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 : 目的:目前眼科手术在国内快速发展,对于眼科手术的整个过程来讲术中的清洁、无菌是重中之重。所以眼科器械的术后清洗就成为了整个眼科手术的关键。而简单且有效的清洗方法更是中国眼科界一直以来所不懈追求的。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眼科器械清洗方法,有些清洗方法操作简单实用,而有些繁琐耗费人力物力。这些清洗方法有手工清洗法、快速多酶清洗法、超声清洗法联合多酶清洗法、减压沸腾式清洗法、预清洗。下面我们来客观的对这些清洗方法做出讨论。

  • 标签: 手工清洗法 快速多酶清洗法 超声清洗法联合多酶清洗法 减压沸腾式清洗法 预清洗 眼科器械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眼科药物的合理用药问题。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眼科1040张处方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040张处方予以分析,由专业人员负责评审和分类统计不合理用药情况,并给出相关建议,减少眼科处方的不合理用药率。结果:研究审查的1040张眼科处方的不合理用药率是14.42%,其中口服药物不合理用药率是7.31%,注射剂不合理用药率是1.15%,滴眼剂不合理用药率是13.85%,眼膏不合理用药率是1.92%。经统计分析发现,我院眼科开具的处方中仍存在较高不合理用药的现象。结论:眼科药物合理应用非常重要,需要关注引起不合理用药的因素,积极针对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促进眼科药物合理应用,为患者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提供保障,值得推广。

  • 标签:   眼科药物 合理应用 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