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体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移植鼻尖部整形手术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治疗的76例整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基础依据,并在充分尊重患者意愿的情况下将其分为均数相同的两组,每组实验人数均为38例,其中对照组n=38采用膨体料填充进行手术,观察组n=38则应用自体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移植治疗,对比两组手术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鼻尖高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矫正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尖部整形手术应用自体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移植的方式,与膨体料填充这种方式进行对比,手术的成功率更高,治疗的效果也更加显著,并且术后可以得到更好的恢复,整体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 标签: 自体鼻中隔软骨移植 耳软骨移植 鼻尖部整形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耳甲腔软骨修复部分亚单位缺损的耳廓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七科收治15例单侧耳廓畸形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10~40岁,平均19岁;上1/3外伤性耳廓缺损3例,先天性Stahl耳2例,先天性中度杯状耳5例,先天性中度隐耳5例。均应用自体耳甲腔软骨结合耳后皮瓣或耳后筋膜瓣、皮片移植进行修复。结果本组15例植皮或皮瓣均成活,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出血、坏死、感染等并发症。耳甲腔软骨切取范围0.5 cm×1.0 cm。术后随访12~18个月,修复耳廓位置、形态、大小与健侧基本一致,外观无臃肿,形态衔接自然,移植软骨无吸收、变形,植皮或皮瓣成活良好,未出现出血、坏死、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满意。结论应用耳甲腔软骨修复部分亚单位缺损的耳廓畸形,损伤小,术式简易,术后患耳外形美观,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耳廓,畸形 获得性 隐耳 杯状耳 耳甲腔,软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踝截骨联合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17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16例(16足)距骨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18~67(33.4±11.1)岁;右侧7例,左侧9例。患者均采用前踝截骨联合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软骨损伤。比较术前及其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术后2年采用软骨修复MR观察(MOCART)评分评价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获得一期愈合。16例患者术后随访36~72(46.6±12.8)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的(6.9±1.6)分改善为(0.8±0.8)分,AOFAS评分由术前的(60.7±10.8)分提升为(90.9±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67、13.92,P值均<0.001),依据AOFAS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优14例、良2例,优良率16/16。术后2年MRI示截骨面均愈合良好,原病灶缺损区均被移植物充填,MOCART评分为(65.0±10.2)分。结论前踝截骨联合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软骨损伤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症状减轻明显,临床疗效好。

  • 标签: 踝损伤 距骨软骨损伤 前踝截骨 骨软骨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鼻整形中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于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84例鼻整形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患者给予膨体聚四氟乙烯复合体手术,观察组42例给予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体手术,进一步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1)观察组创面愈合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8%,与对照组的21.43%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整形中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创面愈合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鼻整形 自体肋软骨移植 鼻尖软骨复合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鼻整形中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168例鼻整形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84例患者给予膨体聚四氟乙烯复合体手术,观察组84例给予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体手术,进一步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1)观察组创面愈合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8%,与对照组的21.43%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整形中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创面愈合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鼻整形 自体肋软骨移植 鼻尖软骨复合体 应用价值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鼻整形中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68例鼻整形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84例患者给予膨体聚四氟乙烯复合体手术,观察组84例给予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体手术,进一步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1)观察组创面愈合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8%,与对照组的21.43%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整形中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创面愈合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鼻整形 自体肋软骨移植 鼻尖软骨复合体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自体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鼻尖部整形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整形科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并予以鼻尖部整形手术的患者134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70)与对比组(n=64),分别开展自体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鼻尖部整形手术与膨体假体填充尖部整形手术。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两组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将自体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应用于骨鼻尖部整形手术中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可在应用于临床手术中。

  • 标签: 自体鼻中隔软骨 耳软骨 鼻尖部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武警海警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距骨软骨损伤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反应程度,评价患者踝关节功能变化,测定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和跖屈活动度,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为(2.41±0.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0.45)分(t=8.639,P<0.05);研究组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为(88.73±6.6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6.41)分,(t=3.684,P<0.05);研究组踝关节功能总体优良率(95.31%)显著高于对照组(82.81%)(χ2=5.133,P<0.05);研究组患者踝关节背伸活动度[(24.83±3.31)°]、跖屈活动度[(44.92±5.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65±3.08)°和(39.61±5.27)°](t=5.247、4.083,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21.88%)显著低于对照组(7.81%)(χ2=5.006,P<0.05)。结论较自体骨软骨移植术,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可更有效缓解距骨软骨损伤患者疼痛反应,提高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恢复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距骨 软骨 骨移植 移植,自体 输血,自体 富血小板血浆 关节腔内注射 手术后并发症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体肋软骨移植建立鼻尖软骨复合体用于鼻整形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整形门诊 2017年 2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鼻部整形患者中选出 140例为对象,根据复合体的不同分组:对照组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复合体整形,实验组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体整形。对比两组的创口愈合时间、创口Ⅰ级愈合率、鼻整形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的手术创口Ⅰ级愈合率和鼻整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且实验组的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的鼻尖软骨复合体在鼻尖整形中应用效果确切,成活率高,促进术后创口愈合,达到满意的整形效果。

  • 标签: 自体肋软骨 鼻尖软骨复合体 膨体聚四氟乙烯复合体 鼻整形 满意度 创口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软骨镶嵌移植术与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接收7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为35例。对照组实施微骨折术,观察组实施骨软骨镶嵌移植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软骨镶嵌移植术与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均能够发挥一定效果,但骨软骨镶嵌移植术更能改善患者膝关节损伤情况。 

  • 标签: 骨软骨镶嵌移植术 微骨折术 膝关节软骨损伤 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治疗重度距骨软骨损伤(OCLT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治疗的26例重度OCLT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5例;年龄17~49岁[(36.3 ± 10.9)岁]。左足11例,右足15例。均为Hepple Ⅲ~Ⅳ型OCLTs。患者均行自体带骨膜髂骨瓣移植治疗。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 - 后足评分及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同一层面MRI距骨损伤面积,末次随访CT观察距骨骨质及关节面愈合情况;观察切口、截骨部位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2个月[(16.2 ± 3.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分别为(2.4 ± 0.9)分、(1.7 ± 0.6)分,较术前(5.4 ± 1.2)分显著降低(P < 0.01),末次随访时VAS较术后6个月显著降低(P<0.01)。AOFAS踝 - 后足评分分别为(71.7 ± 7.8)分、(87.8 ± 6.2)分,较术前(66.5 ± 7.5)分显著提升(P<0.01),末次随访时AOFAS踝 - 后足评分较术后6个月显著提升(P<0.01)。踝关节ROM分别为(58.4 ± 5.5)°、(70.0 ± 4.9)°,较术前(42.3 ± 8.1)°明显改善(P<0.01),末次随访时踝关节ROM较术后6个月明显改善(P<0.01)。末次随访时同一层面MRI距骨损伤面积为0.67(0.55,0.89)cm2,较术前2.64(1.98,3.68)cm2明显改善(P<0.01)。距骨CT示移植距骨骨质融合,骨质未见明显缺损,关节面未见明显台阶。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除8例患者残留局部软骨下骨骨髓水肿信号、2例出现内踝截骨延迟愈合外,未见切口感染、皮肤坏死、截骨不愈合、畸形愈合或严重踝关节紊乱。结论对于重度OCLTs,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治疗可有效缓解踝关节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明显缩小损伤面积。

  • 标签: 距骨 骨折,软骨 髂骨 骨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与传统假体隆鼻术比较,分析自体肋软骨颗粒游离移植隆鼻术患者的效果。方法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河南省省立医院烧伤整形科美容中心收治72例要求行隆鼻术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年龄(26.82±5.61)岁,采用自体肋软骨颗粒游离移植术;对照组36例,年龄(25.02±6.93)岁,用假体隆鼻术。观察患者鼻面角、鼻额角、鼻唇角、鼻小柱上唇角、鼻尖突出度,并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均未发现感染、隆鼻部位变形、假体外露、折断、歪斜等并发症。两组隆鼻术前测量面部角度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鼻额角相比术前明显增大(P<0.05),对照组术后鼻额角有所增高,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鼻面角、鼻唇角、鼻小柱上唇角、鼻尖突出度在手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8.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入路自体肋软骨颗粒移植隆鼻术取材具有简便、安全、高效的优势,建议依据病情优先选择自体肋软骨颗粒游离移植隆鼻术。

  • 标签: 自体移植物 软骨 隆鼻术 假体填充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软骨支架移植中重叠面积及厚度对移植成活率影响,为临床鼻整形鼻支架的改进和鼻整形的发展有很好的理论支持。方法用免疫组化CD34染色剂PAS染色法研究移植物不同阶段血管生长情况及软骨基质的量及代谢情况间接反映软骨成活治疗。结果(1)随着支架重叠面积的增加,移植物毛细血管数量逐渐减少。(2)随着支架重叠面积的增加,移植软骨基质逐渐减少(3)不同实验组移植物8周以后差别较大,毛细血管及软骨基质量与支架面积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软骨支架重叠面积及厚度影响软骨移植后期毛细血管数量及软骨基质代谢,一定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软骨 基质 鼻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与微骨折术修复软骨损伤的治疗方法,评价及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膝关节软骨损伤308膝。术后随访3-5年,评价及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1、术后6个月镜下复查关节镜A、B组再生软骨表面光滑,组织学报告为透明软骨与纤维软骨。2、术后1年内A1组、B1组优良率均>90%,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别。3、术后3年,A1组优良率>B1组。结论1、自体骨软骨移植与微骨折术修复软骨缺损均为理想方法。2、1-4cm2软骨缺损,自体骨软骨移植远期疗效优于微骨折术自体骨软骨移植为该类患者理想治疗的方法。3、两种方法治疗面积>4cm2软骨缺损均有效,远期疗效一般。意义在于(1)、缓解损伤所带来的疼痛症状、延缓关节退行性变和恢复一定关节功能不影响关节置换。(2)、延迟关节置换时间,减少2次关节置换率。

  • 标签: 膝关节软骨损伤 关节镜 自体骨软骨移植 微骨折术 疗效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微骨折技术结合自体骨软骨碎屑样团块移植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6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0只,微骨折组18只,实验组18只。制作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对照组不做其他任何处理;微骨折组利用做骨折技术制作网格状做孔;实验组在制作网格状徽孔后在缺损表面填盖上碎屑样软骨团块。术后4、8、12周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Wakitani组织学评分、糖胺聚糖(GAG)含量测定。结果术后12周实验组缺损由透明软骨样组织填充,软骨软骨下骨组织基本恢复,修复的软骨组织在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方面均优于做骨折组和对照组。术后4、8、12周实验组Wakitani组织学评分平均分别为(5.0±1.0)、(6.7±1.5)、(13.0±1.0)分,微骨折组平均分别为(2.3±0.6)、(5.0±1.0)、(7.7±1.2)分,对照组平均分别为(0.0±0.0)、(1.3±0.6)、(1.7±0.6)分,实验组不同时间点评分均高于微骨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周实验组GAG含量平均分别为(6.25±0.31)、(13.11±0.21)、(16.23±0.66)μg/mg,微骨折组平均分别为(3.04±0.21)、(5.75±0.24)、(7.03±0.21)μg/m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骨折技术结合自体骨软骨碎悄样移植是一种治疗软骨缺损的新选择,其能够有效提高软骨修复的效果。

  • 标签: 膝关节 关节镜检查 软骨 关节 移植 自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鼻中隔软骨联合耳廓软骨构建鼻中隔延伸物复合体重置鼻尖位置和重塑鼻尖形态的可行性。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17例低鼻患者为研究对象,17例患者中男2例,女15例;年龄19~39岁,平均27岁。17例患者均为初次鼻整形病例。术中在全身麻醉下行鼻整形术。切取鼻中隔软骨作为鼻中隔延伸移植物延长鼻中隔尾端;切取自体耳廓软骨制备成:撑开移植物、鼻小柱支撑移植物、抗回缩移植物、帽状移植物,以加强支架的稳定性及抬高鼻尖,调整鼻尖形态。鼻背使用膨体材料充填。运用数字化面部扫描技术对术前术后鼻部结构进行测量。以SPSS 22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行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12个月,平均7.6个月。17例患者均对术后鼻形态、鼻长度、鼻尖高度满意。鼻尖触感自然,无感染,无假体移位、皮瓣坏死,无耳廓变形等并发症。术后鼻长增加(3.60±0.77)mm、鼻尖高度增加(3.61± 0.64)mm;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203、-23.132,P值均<0.001);鼻唇角较术前减小(3.40±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5,P<0.001)。结论运用鼻中隔软骨联合耳廓软骨构建鼻中隔延伸物复合体重置鼻尖位置和重塑鼻尖形态具有可行性。

  • 标签: 耳软骨 鼻中隔 软骨 外科,整形 鼻成形术 鼻中隔延伸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外侧脚支撑移植物及软骨间推进移植物矫正外侧型鼻翼退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深圳美莱医疗美容医院美容外科收治的中到重度外侧型鼻翼退缩畸形患者资料。以肋软骨制备术中所需移植材料。术中充分松解卷轴区,游离下外侧软骨外侧脚并植入外侧脚支撑移植物,通过在两侧上外侧软骨和外侧脚支撑移植物之间固定软骨间推进移植物,以矫正不同程度的外侧型鼻翼退缩。手术前后鼻部测量指标以±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32例患者,男5例,女27例,平均年龄31岁(18~47岁);初次鼻整形23例,再次鼻整形9例;术前测量侧面观鼻翼缘最高点距鼻孔长轴的距离为(4.1±0.5) mm (3.2~5.0 mm)。患者术后即刻效果显示外侧型鼻翼退缩得到明显改善。其中20例患者获得6~18个月随访,随访时测量鼻翼缘最高点距鼻孔长轴的距离为(2.1±0.3) mm(1.5~2.8 mm),手术前后该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鼻翼外张,其余患者未见鼻翼退缩复发、鼻翼缘挛缩变形,所有患者对鼻翼退缩的矫正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外侧脚支撑移植物及软骨间推进移植物能有效改善外侧型鼻翼退缩畸形,其远期效果稳定,患者术后满意度较高。

  • 标签: 鼻成形术 外侧型鼻翼退缩 软骨间推进移植物 外侧脚支撑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