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6 个结果
  • 简介:远安是一个地处偏僻的山区小县,远安国有企业改革汲取过去小打小闹的教训,围绕'政府转让产权,职工转换身份'打了一场攻坚战,解决了一些至今还困扰不少县市国企改革的难题,其作法可行,经验可贵。远安的经验昭示,县域依靠自身推进国企改革是可行的。

  • 标签: 远安县 国有企业 体制改革 职工安置 产权制度改革 湖北
  • 简介:谁能相信,这是一个山区小县公路段创造的奇迹:固定资产由1998年初的308万元增至2001年的1200万元。特别是近3年来,完成货币工程量5500元,实现利税500万元,多种经营获利250万元,内部挖潜200万元,不仅还清了330万元的历史欠帐,还投入资金1100万元兴建了设施一流机关办公楼和3个基层公路站的办公楼和住宿楼,在养护经费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列养的9条省、县、乡道好路率连年增长,养路工人平均收入由300元增加到800多元……

  • 标签: 王丽鹏 《走出深山见大道》 文学作品 散文 远安县 公路管理
  • 简介:远安,是湖北省一个美丽的山区小县。县城之西耸立着独立一峰,因极像一只展翅而飞的风凰而得名,叫鸣凤山,远安城也因此叫鸣凤镇。位于鸣凤镇的远安实验中学,也恰似一只金凤凰,在教育改革的路上展翅高飞。学校在为'学生一生发展作准备'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确立了'以德立校、民主理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强化内部管理,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

  • 标签: 远安县实验中学 学校管理 全面发展 教育科研投人 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
  • 简介:本文阐述了远安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影响矿业健康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实行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标签: 远安县 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 对策
  • 简介:1993年末,地处鄂西北山区的远安传出捷报,该县在做到连续13年未对农民打白条、稳定粮食价格及保证多购多销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处理完粮食企业财务历史挂帐,并实现了当年盈利,加快了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进程。1993年,全县收购贸易粮2822万公斤,比上年增加469万公斤;收购食油304吨,比上年增加103吨;全年销售粮食

  • 标签: 企业财务 粮食企业 鄂西北山区 粮价补贴 粮食生产 粮食系统
  • 简介:农村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基层政权建设,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湖北远安在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致力改革,大胆创新,探索出'双代管'的村级财务管理运作新模式,使村级财务管理得到了正本清源,步入了规范化管理之路。早在1997年,远安财政局、农经局就在全县农村全面推行了'村账镇审'和村务公开制度。规定村级收支凭证必须经乡镇农经站进行合规性审核后才能入账,村委会每月将财务收支明细向村民公开。此举虽然从形式上保证了收支凭证的合规性,但没有从根本上遏制住村级财务开支无序现象,财务违规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

  • 标签: 农村财务管理 远安县 代理村级记帐 代管村级货币资金
  • 简介:安县职教中心是陕西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创建于1983年,是一所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干部职工岗位培训多种职能为一体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30亩,建筑面积15610平方米,有教职员工110人。开设有:机电、家政(宾馆与饭店服务)、计算机三大骨干专业和民航服务、报关与货代、五年制大专等专业及综合高中班,现有长班35个,在校生1942人,扶贫培训注册学员200名,成人教育注册学员500人,干部职工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年2000人次。学校成立了就业安置办,并在西安、上海、南京等地设立办事处,专门负责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2003年至今,共向北京、上海、南京、西安,苏州、深圳、太原等大中城市的三资、外资企业推荐安置毕业生850名,就业率达95%以上,就业学生月收入均在800-1500元左右。近年来,学校紧紧依托市场,坚持开放、联合的办学思路,积极拓展办学领域,灵活办学形式,与南京江宁职教中心、保定女子职业中专、青岛新港报关学校等职业学校联合办学;与上海中欧国际集团、上海龙记集团、北京鹏骏航空服务有限公司、陕西东林科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办学。学校骨干专业稳定,学生就业渠道畅通,发展前景看好,办学成绩赢得了各级领导及社...

  • 标签: 镇安县职教中心
  • 简介:安县地处越城岭与都庞岭交汇要冲,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门户。特别是秦始皇派监禄史凿灵渠、修秦堤以来,兴安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良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逐渐名传遐迩,成为桂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 标签: 中原 秦始皇 历史文化 岭南 地理位置 北大
  • 简介:安县是全国首批科技兴林示范县,又是全省37个重点林区县之一.文章分析总结了华安县林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科技兴林的对策和措施.

  • 标签: 科技兴林 产业结构调整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正安方志,始于宋代《珍州图经》。明代有《正安志》。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知州袁治修《正安州志》未果,嘉庆二十三年(1818),知州赵宜霖在此基础上编成《正安州志》。咸丰五年(1855),知州朱百谷编修《正安新志》。清光绪初(1874-1877),知州彭焯纂《续修正安州志》。民国期间,闵仲谦编修《正安县志稿》21卷,仅见手抄本4卷。清末至今,百余年无完整志书。

  • 标签: 《正安县志》 中国 贵州 地方志 编纂工作
  • 简介:堡寨是古代乡村社会中人们为避战乱而修筑的防御工事,是当时社会动乱的产物和见证。长安县自明末以来社会动荡,乡民的一种防卫措施就是修筑堡寨,康熙《长安县志·建置志》载:“城坊外其在乡各里,自明末迄今皆筑垣堡,以谨守望。”这些堡寨是乡民为躲避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清初康熙帝平定吴三桂叛军所引发的社会动乱而修筑的。嘉庆元年(1776),白莲教起义爆发,席卷楚川陕豫甘五省,

  • 标签: 长安县 明末 县志 李自成起义 康熙帝 清初
  • 简介:<正>六安县新志编纂提纲在搜集材料中间进行过多次修改,但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学习榜样,所以希望能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以便提高编志的质量.茲将提纲发表,并附有关于提纲的说明.希望热心方志工作者提出批评意见开展讨论.

  • 标签: 大跃进 手工业 农业合作化 生产发展 主要作物 生产劳动
  • 简介:近年来,河北省成安县通过采取对外广开输出门路,对内扩大就业机会的办法,走出了一条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新路子。目前,全县已有近6万名农民成为“蓝领”,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20%。具体做法是:(1)建立健全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实行“订单”培训,定向输出。目前,全县对外输出劳动力已达2万余人,涌现出打工“双职工”上千对。(2)在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与企业协商达成用工协议,扩大就业机会。对有就业要求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对口专项技能培训。近两年来,仅腾龙、安泰、恒安等10余个龙头企业就安排3500多人就业。(3)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随着农民工竞争力的提高,今年上半年全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4万人,新增劳动收入10万余元。

  • 标签: “蓝领” 农民工 成安县 农村富余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 就业机会
  • 简介:<正>安县城北三公里,有一参天古柏,屹立于山清水秀的大安山麓。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七根柏。该树一本七株,树高45.5米,主干胸围10.3米。主干离地約1.5米处,又分出支干七枝,每根支干需二、三人方能合围,故名七根柏。枝叶葱笼。在它的周围,又有稍小的古柏七株,胸围分别为2至3.6米,俨然象七个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主体古柏。因而,这七株较小的古柏称为七贤柏。据《安县志》记载:隋开皇年间,蜀王杨秀避暑于此,并建有玉亭。明代,在亭址建佛寺若庵。清代,又建有木制

  • 标签: 古柏 古树 胸围 主干 支干 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