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当前行业前景下,多功能通用可用于圆筒形和直筒钢帽的绝缘子,只要更换衬套,就可用于对不同型号、规格的瓷质和玻璃绝缘子的单片更换,节省了更换整串绝缘子的大量工具。它满足了电力现场对多用卡具的迫切需要 , 操作方便、节约人力和财力 , 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前景广阔。

  • 标签: 多功能 通用闭式卡 研究创新
  • 简介:摘要:根据国内绝缘子生产工艺及应用现状,存在同一型号出厂的绝缘子在尺寸上有毫米级精度误差,并且由于脱模、切边过程的不可控因素造成钢帽圆度不均,甚至存在钢渣凸起或者因脱模磕碰引起的凹凸以及切边模磨损后的切边不完整。因此,本文探究一种可调式通用,以解决同规格各个厂家绝缘子尺寸不同的问题,实现一多用,同吨位级别绝缘子仅需一套卡具就能够更换。

  • 标签: 可调式通用闭式卡 绝缘子 高压线路 电力系统
  • 简介:摘要:输由于输电线路绝缘子钢帽形状各不相同,导致不同型号绝缘子更换作业需配备型号众多的卡具,既不经济,选用也较麻烦。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文提供一可调节自适应通用及工作方法,可在卡具内装换不同型号的内芯具,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避免了传统卡具的弊端,提高装置的通用性。

  • 标签: 绝缘子 可调节 自适应通用闭式卡
  • 简介:摘要是输电线路检修中更换玻璃或瓷质绝缘子时的一种金属卡具,使用时将卡在待更换绝缘子前后两片绝缘子钢帽上,收紧丝杆将待更换绝缘子上的荷载转移至上,从而进行绝缘子的更换。由于国内生产绝缘子厂家繁多,绝缘子钢帽规格大小不一,检修时卡具需要一对一进行配置,以至于影响了检修进度,并给线路的安全运行留下了隐患。针对这一情况,为彻底解决卡具通用性差的技术难题,研制了一种同一吨位间均可使用的通用卡具,以提高输电线路检修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 标签: 输电线路 新型通用闭式卡具 研制与应用
  • 简介:东日本旅客铁道股份公司(以下简称"JR东日本")从2001年11月18日开始在东京地区使用非接触智能售检票系统一Suica.此后,东京单轨铁路、东京临海高速铁道以及JR东日本仙台地区也相继使用了Suica系统,Suica系统的智能发售量超过了1000万张.

  • 标签: 日本 非接触式智能卡 通用 ca系统 售检票系统 股份公司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腔引流的相关护理措施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心胸手、气胸、血胸的患者进行胸腔引流采取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加强引流护理,配合心里护理,掌握拔管指征,防止感染等措施。结果:使用胸腔引流术对气胸,血胸和心胸手术患者气液引流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胸腔引流术引流是安全、有效,加强健康宣教可有效防止感染,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闭式引流 胸腔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胸腔引流的目的是使液体、血液和空气从胸膜腔排出,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使肺复张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由于操作较难,且患者易于感染。因此本文将就胸腔引流的护理进行详细的论述。

  • 标签: 胸腔 引流 护理
  • 简介:手机不识是一个可大可小的故障,小则或许是很简单的接触不良问题,大则可是需要更换CPU的大故障。但纵观各类手机的SIM电路还都是比较简单的,维修起来只要思路正确,方法得当,定能一矢中的地排除故障。若要正确、快速地剖析和解决问题,那么就必须对电路的原理和特点了如指掌。各种不

  • 标签: 手机 SIM卡电路 CPU 中央处理器 读卡器 故障
  • 简介:摘要本技术的操作目的是引流胸膜腔的气体或液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促使肺复张;平衡胸膜腔两侧的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萎缩;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目的讨论胸膜腔引流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对引流患者进行护理。结论保持整个引流系统密闭。注意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搬动患者和更换引流瓶时,须双重夹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内。

  • 标签: 胸膜腔闭式引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引流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57例胸腔引流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及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寻求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57例胸腔引流患者经精心治疗及细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重视对胸腔引流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病人的康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患者 护理体会
  • 简介:涡轮工质进入燃烧室,并在优化的混合比条件下补充燃烧的装置,称为循环动力装置。对循环的动力装置,由于驱动涡轮的推进剂流量全部进入燃烧室,所以没有推力损失,即循环动力装置的比冲等于发动机的比冲。这种循环动力装置可以充分利用箭体上所有推进剂的化学能来产生推力。

  • 标签: 闭式循环 系统 动力装置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介绍胸腔引流的正确维护,防止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引流安全有效的目的。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正确维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将传统的叶轮设计方法与现代设计制造技术相结合,从二维水力模型图中的教据出发,在UG软件环境下,探讨了三维扭曲叶片的曲面拟合方法并对叶片与前后盖板的定位装置进行了设计,对叶片模具设计及制造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研究,为精密铸造技术在叶轮制造上应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CAD CAM 叶片 模具 UG
  • 简介: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Ⅱ病区 422000  【摘要】目的 : 探讨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护理的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 : 对 40 例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引流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 25 例结核性胸腔积液 , 引流时间为 3~7d, 15 例癌性胸腔积液 , 引流时间为 7~14 d, 无 1 例发生肺、胸壁、脏器和组织的损伤 , 亦无出血、感染、气胸、复张性肺水肿、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 : 术前做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 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穿刺点的保护。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 , 防止感染 , 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 , 减轻患者痛苦 , 促进患者康复 , 缩短住院时间 ,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 胸腔引流 ; 护理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病症。其治疗多主张反复间断抽放胸液 , 以每周抽放 2~3 次为宜 [1] 。但反复胸穿加剧患者痛苦 , 胸水亦难以抽尽 , 且常有并发症等不足 [2] 。我科 2005 年 3 月 ~2010 年 12 月 , 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行引流 , 取得较好的疗效 ,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本组 40 例均为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者 , 其中 , 男 29 例 , 女 11 例 ; 年龄 18~76 岁 , 平均年龄 47 岁。结核性胸腔积液 25 例 , 癌性胸腔积液 15 例。临床表现 : 多为胸闷、胸痛 , 发热 , 呼吸困难等。    1.2 方法物品准备 : 无菌胸腔穿刺包 ,XF 中心静脉导管 , 引流袋 , 常规生化检查试管 3 枚。操作 : 患者取合适体位 , 反坐在靠背椅上 , 两前臂叠放在椅背上 , 头伏其上。经胸部 B 超定位 : 选择穿刺部位一般取肩胛下角线第 7~8 肋间或腋中线第 5~6 肋间。常规消毒局麻 , 以连接注射器的穿刺针保持负压而缓慢进针 , 有突破感、胸腔积液进入注射器即停止推进。以左手固定穿刺针 , 右手将导丝经穿刺针内送入胸腔 , 拔出穿刺针 , 再将导管套在导丝上向前推进入胸腔至 10~15 cm, 退出导丝而留置导管。以注射器试抽液并调整导管至引流通畅。连接引流袋 , 最后用 3M 敷贴固定导管 , 形成一套封闭的引流系统。胸水压力较大用输液夹控制引流速度 , 老年皮肤松弛者予皮下缝针 , 以防止导管脱落及穿刺口渗液。癌性胸液患者引流完毕胸腔内注入化疗药物及生物制剂 , 化疗方案据患者基本情况制定 , 一般采用顺铂、氟脲嘧啶、丝裂霉素等 , 生物制剂采用香菇多糖、胞必佳等增强免疫功能。治疗结束用肝素帽封口 , 无菌纱布包裹肝素帽及导管 , 固定于胸壁上。    2 护理    2.1 穿刺置管的护理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恐惧、焦虑和情绪低落 , 甚至绝望。因此 , 首先因人因病对病人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 向病人解释置管引流的目的、必要性、方法、操作过程中的配合要求及此治疗方法的优点 , 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合作。胸腔穿刺前 30 min 鼓励患者适当进食 , 为患者摆好穿刺体位 , 使穿刺部位充分暴露 , 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暖。穿刺中嘱患者不能用力咳嗽和深呼吸 , 待医生停止操作后才能说话或咳嗽 , 以防形成气胸。术后指导患者保护引流管的措施 , 学会带管坐起 , 下床活动时将引流袋以背带随患者身体吊挂 , 卧床时悬挂床边。    2.2 引流过程的护理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的胸水颜色、性质及引流量 , 引流速度以不超过 150ml/h, 引流量 24 h 不超过 2 000 ml 为宜 , 对高龄及体质较弱患者引流速度及每日引流量应控制在 800~1 000 m,l 防止纵膈摆动和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 , 置管排液的同时要鼓励患者轻咳、改变体位 , 尽可能使胸腔积液全部排出 , 一般控制在 24~48 h 后排尽胸腔积液 , 给予胸腔内注射药物。引流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明显乏力、气短、出虚汗 , 血压≥ 90/60 mm Hg, 如出现以上症状及时夹导管 , 给 O2 吸入 , 待症状好转后可继续引流。    2.3 引流管的护理嘱患者注意固定导管 , 防止脱落、扭曲、阻塞 , 以保持引流通畅。因胸腔渗出液中含大量的纤维蛋白 , 而中心静脉导管的管径细 , 直径仅 1•7 mm, 故易引起导管阻塞。本组有 9 例患者发生引液不畅 , 排除导管打折后可考虑引流管堵塞 , 若引流量突然减少常提示有堵塞可能 , 需立即处理。可用生理盐水 10~20 ml 低压冲管 , 7 例及时排除 , 2 例冲管无效拔出导管。注入化疗药前后 , 均给予生理盐水 20 ml 推注冲管 , 一次引流完毕用肝素 5~10 ml( 生理盐水 250 ml+ 肝素钠 12 500 U) 封管。    2.4 预防感染由于置管引流时间较长 , 以及经管向胸腔注入化疗物或激素 , 有潜在感染的危险 , 故应加强局部皮肤的护理。插管后第一个 24 h 更换敷贴 1 次 , 以后每周更换敷贴及肝素帽 2 次。引流期每天更换引流袋 , 严禁引流液倒流。引流期间禁洗淋浴 , 擦身时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 敷贴如污染、松动或潮湿及时选择碘伏溶液消毒更换敷贴。本组病例无 1 例感染。    2.5 饮食感染患者由于原发病及引流出大量胸腔积液 , 丢失大量蛋白质。鼓励患者少食多餐 , 尽可能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 如鱼汤、牛奶、蔬菜、水果等 ; 进食较少者 , 应给予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白蛋白、脂肪乳等以补充营养 , 增强机体抵抗力。    3 结果   本组 40 例均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 25 例结核性胸腔积液 , 引流时间为 3~7 d, 引流积液 600~1 000 m;l 15 例癌性胸腔积液 , 引流时间为 7~14 d; 无 1 例发生肺、胸壁、脏器和组织的损伤 , 亦无出血、感染、气胸、复张性肺水肿及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引流过程中 9 例出现堵管 , 7 例给予生理盐水推注冲洗后 , 引流通畅。 2 例因堵管而拔管 , 重新置管。    4 体会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引流积液 , 与传统的方法比较 , 操作简便、安全、迅速、节省时间 [3], 避免多次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 , 减少感染的机会。导管头部柔软 , 圆滑整齐 , 组织相溶性好 , 对局部刺激小 , 导管有端孔和侧孔 , 引流不易发生堵塞 , 引流彻底 , 且引流形成密闭系统。置管后患者可自由活动 , 舒适度提高 , 日常生活不受限制。一次穿刺即可持续引流 , 引流彻底 , 避免包裹性积液的形成 , 不易出现种植转移及形成瘘道 [4] 。通过调节胸液的引流量 , 控制引流速度 , 避免由过多过快引流引起的复张性肺水肿。引流过程如有不适 , 可随时调节速度或关闭引流系统 , 无需拔管 , 还可动态观察胸水的消失情况 , 适时应用抗肿瘤药物 , 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胸腔置管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操作 , 患者往往产生恐惧心理 , 术前 ,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 让患者充分了解置引流的目的、必要性、方法、操作过程中的配合要求和此治疗方法的优点 , 消除了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术后 , 我们通过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穿刺点的保护 , 确保导管固定通畅 , 无感染发生 , 从而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 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 [1] 彭卫生 , 王英年 , 肖成志 . 新编结核病学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4.191-193. [2] 齐景宽 . 胸腔积液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0.59-65. [3] 张文雅 . 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2006 ,( 6 ): 846-847

  • 标签:
  • 简介:摘要胸腔引流是肺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为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持续有效的排气或排液,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整体护理。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整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