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广东珠海市中心的香洲,屹立着林木葱翠的狮山,这是大革命时期27位先烈长眠之地。人们走进香洲烈士陵园,但见红色的牌坊高高耸立,两旁镌刻着叶剑英元帅题写的楹联。

  • 标签: 赍志亭 广东 珠海市 香洲 牌坊 叶剑英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07
  • 简介:郭沫若揭示了《墨子》思想中,郭沫若对墨子思想中只有一点稍加肯定,因而他没有把《墨经》研究放在《墨子的思想》和《孔墨的批判》中

  • 标签: 墨学研究 郭沫若墨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2
  • 简介:郭沫若揭示了《墨子》思想中,郭沫若对墨子思想中只有一点稍加肯定,因而他没有把《墨经》研究放在《墨子的思想》和《孔墨的批判》中

  • 标签: 墨学研究 郭沫若墨学
  • 简介:郭沫若资料是创建郭沫若的基础。文章认为对郭沫若资料的建设,目前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加强郭沫若研究的“口碑”资料的发掘与整理,在“典籍”文献以外,发现另—个更有血肉的思想者郭沫若;二是加强郭沫若佚文的收集、勘定工作,留一部信史于后世。

  • 标签: 郭沫若赍料学 “口碑”资料 郭沫苦佚文 信史
  • 简介:郭沫若观成因考察杜蒸民墨,是战国时代与儒学并称的“显学”。但是,在汉武帝时,它已成为“绝学”。“五四”时期,胡适等在“打倒孔家店之余,欲建立墨家店”,①掀起一股为墨翻案的思潮。后来,一些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也认同并发展了这种思潮。但是,郭沫若这...

  • 标签: 郭沫若 墨学 《墨子》 梁启超 马克思主义史学 “兼爱”
  • 简介:《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郭沫若条目称郭为“中国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笔者同意这三个称法,还应称考古学家,而且是中国考古的先驱。

  • 标签: 中国考古学 考古工作 殷虚 古文字学家 容庚 殷代
  • 简介:郭沫若的诗集《女神》自1921年出版以来,历经作者的数次改易,其版本、文本的演变已经成为文学史研究一个不能忽视的课题,作为文学记忆存在的各个版本的《女神》镌刻着历史和时代的痕迹,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思想变迁和语言文化发展的需要.在作者的数次改订中,尤以28版、53版、57版改动最大,这些改订成为分析《女神》作为历史中的文本的重要史料,与《女神》文本一起共同构成了郭沫若《女神》的全貌.本文从初版本、28版、53版、57版的版本、文本演变中分析出版本、文本演变的八种类型,继而探求这些演变类型背后的深层原因,在更大的历史维度下分析《女神》作为一个历史中的文本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时代的裹挟,对郭沫若《女神》的全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 标签: 郭沫若 《女神》 版本演变 演变原因
  • 简介:在儒家思想受到批判的20世纪中国,墨大有中兴之势,抗战中后期尤其如此,冯友兰等人进一步发挥了墨子的"天命观"思想,左翼墨则强调其平等观。作为大后方文坛祭酒的郭沫若,却对墨子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其"崇儒贬墨"的观点,不仅与冯友兰、钱穆等人的有所不同,也与左翼墨大异其趣。郭沫若的观点也引起了青年左翼学者、文人的不满,如乔冠华、陈家康、胡绳等"才子集团"和胡风、舒芜等七月派文人,他们以彼时延安的整风运动为契机,试图通过批判郭沫若的墨研究,达到反思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目的,但这一行为遭到了共产党南方局的适时制止。本文在稽考上述材料的基础上,试图还原抗战时期墨研究的复杂面貌,并进一步探究郭沫若学术观点的历史成因,以及墨论争的政治文化原因。

  • 标签: 郭沫若 墨子 才子集团 冯友兰 侯外庐
  • 简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深远。郭沫若的小说创作鲜明地印记了这一理论的影响。郭沫若运用弗氏理论尝试文学创作的实践过程和创作成果,表明了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与思潮这一历史与现实的重要命题,总结和展示了弗氏理论对中国新文学创作的指导性价值和意义。

  • 标签: 郭沫若 弗洛伊德 小说创作 精神分析学
  • 简介:郭沫若对老的批判──郭沫若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之一杜蒸民在现代史上,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郭沫若是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其进行系统批判的先驱和开拓者。其中,他对老子和老的批判,构成他对先秦诸子批判的重要组织部分。认真研究他对老子和老...

  • 标签: 郭沫若 《老子》 文化现代化 中国传统 《道德经》 民主主义
  • 简介:该文从文学变异的视角切入,探讨了郭沫若《英诗译稿》中的批注。这些简短的批注,真实地反映出了郭沫若对于诗歌创作的一些见解,不仅对读者理解诗歌原作,而且对其了解郭沫若本人的诗学主张及其创作风格都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郭沫若 《英诗译稿》 文学变异学 诗学主张 创作风格
  • 简介:[公元1978年6月。[郭沫若躺在病床上。[天使般的护士们紧张而有序地实施着治疗。[女儿的画外音:“1978年6月,我的父亲郭沫若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他一会儿昏迷着,一会儿清醒着。

  • 标签: 郭沫若 画外音 天使
  • 简介:1963年11月,郭沫若一家从北京酲四大院胡同五号搬进气势恢宏的前海花园(占地七千平米,前身是和坤私邸的前院),外人看来风光无限,实则危机四伏。就在这一年夏天,郭沫若最钟爱的儿子郭世英中断在北大哲学系的学业,下放到河南西华农场,起因是他与几名“反动学生”结诗社,讨论文学甚至政治问题。碍于其父声望,郭世英被当作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以自愿名义下放。

  • 标签: 郭沫若 晚年 政治问题 矛盾处理 人民内部 哲学系
  • 简介:《中国文学月报》第一号封二刊载着这样一则很小的报道:第三次例会昭和十年一月二十六日学士会馆出席者一百零四名关于"易经"郭沫若氏那一天,我在学士会馆里第一次见到了郭先生。我不是去听他演讲的,而是去拜托他写稿子的。

  • 标签: 中国文学研究 出席者 郭先生 次见 学生服 堂书
  • 简介: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郭沫若无疑是一位重要人物。要研究中国现代文化史,尤其是研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与思想变迁史,就必须解剖郭氏的思想特性与分析其学术成就,因为郭氏代表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种类型。这本反思郭氏思想轨迹的论文汇编,大抵反映了这种类型的面貌与特征。有关郭氏的研究,在本世纪20年代业已开始,到8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有专门的学术研究团体,也有专门的学术刊物,可谓显学矣。然而,从进入90年代始,中国学界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进行了较深入的反思,郭氏也就成了一系列反思对象中的重要一员。由于郭氏的经历与地位的特殊性,使得这类反思更富于警示意义。本书共分四部分,“暮年心路记”主要记述郭氏晚年在政治漩涡中的处境,以及在一阵紧似一阵的文化学术大批判潮中的心态,其中涉到了郭氏与鲁迅、陈寅恪、谭其骧、萧乾、沈从文等人的关系。“学术存疑录”主要讨论郭氏在学术上的是非得失,其中对《十批判书》与《李白与杜甫》等

  • 标签: 反思郭沫若 中国现代文化史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历史命运 李白与杜甫 思想特性
  • 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又名郭鼎堂。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出生在一个中等地主兼商人的家庭。早年留学日本,先学医,后从文。1918年开始新

  • 标签: 郭沫若 古文字学 社会活动家 留学日本 历史学家 考古学家
  • 简介:从郭老逝世到今的八个年头,郭沫若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1978年6月至1981年春。这是郭沫若研究开始走向全面的时期;(二)1981年春至1983年5月。这是郭沫若研究由全面开始走向深入的时期。(三)1983年6月至目前。这是郭沫若研究由全面、深入开始走向系统的时期。由此可见,郭沫若研究的发展是健康的,有收获的。

  • 标签: 郭沫若研究 《尝试集》 积极浪漫主义 《女神》 诗体大解放 娜拉
  • 简介:根据中华世纪坛的设计创意,建筑结构和艺术设计整体方案的要求,世纪坛组委会决定的主体建筑三层环廊上,安排40尊中华文化名人雕像,与贯穿世纪坛南北的青铜甬道上记载五千年沧桑岁月和主体坛内的巨幅壁画相辉映,层层递进,相得益彰地昭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与科技成就。经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社科院等院校的著名文史哲专家提名,并审定通过的中国古代和近现代28位文化名人;由第六届文代会、中国科协和全国中小学文化名人挂图所确定的现代文化科技代表性人物12名。这40位文化名人,由中宣部审核原则认可,中国文化部等相关部委和专家再次确认,最终于1999年10月正式确定。他们分别是:老子、屈原、司马迁、祖冲之、王羲之、李白、吴道子、李清照、关汉卿、李时珍、曹雪芹、詹天估、鲁迅、华罗庚、郭沫若、冼星海、梅兰芳、齐白石等。中华世纪坛将组织40名雕塑家分别设计创作,预计到2004年底全部完成,安放在中华世纪坛坤体环廊中。首批安放的是由李象群创作的《郭沫若》和田世信创作的《齐白石》。雕像自揭幕之日起,就颇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郭沫若雕像,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从而引起了一次关于肖像雕塑再认识的学术争端。本刊特刊...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