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20 个结果
  • 简介:科大生就业关键在于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就业素质。卓越工程师计划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结合A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践,探索了工科学生就业素质提升的具体途径。

  • 标签: 卓越工程师计划 工科学生 就业素质
  • 简介: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我国,上海失守,南京告急,迁都问题迫在眉睫。国民政府当机立断,就在当年11月20日,宣布西迁重庆重庆地处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素有“天险”之称,又是四川盆地心脏地带,物产富饶,战略物资很多,为大西南物资集散地,与西南各省联系密切,又以西北西南两大国际交通路线为依托,具备抵御外敌的有利条件,

  • 标签: 重庆 陪都 1937年 芦沟桥事变 物资集散地 大西南
  • 简介:30年代,蒋介石先后分别在庐山、峨嵋、珞珈山等地举办各种训练团和训练班,目的都非常明确。1933—1934年的庐山训练,目的是为了消灭在中共领导下的江西中央苏区;1935年的峨嵋军事训练团则是为了统一川滇黔军事指挥而使之国军化;1937年,在庐山扩大暑期训练班,目的是统一全国意志,集中全国力量为抗日作准备;1939年,蒋介石又在重庆复兴关举办中央训练团,目的是培养全国文武人才,以满足抗战的需要。1938年3月,蒋介石在武汉召集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议设置中央训练委员会,作为全国训练最高指导考核机关,并决定由蒋兼任该委员会委员长。组织机构为了便于实施训练工作,蒋介石于1938年5月

  • 标签: 蒋介石 训练团 训练班 受训人员 中国国民党 军事训练
  • 简介: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发生的“重庆”号事件完全是中日之间的外交摩擦,但其最终实际上由英国出面了结。英方坚持与中国交涉的唯一理由是“重庆”号悬挂的英国国旗受辱。英国所提出的正式道歉和逞凶两条要求,中间虽经历“最后通牒”风波而始终不变。中方鉴于“重庆”号事件是由“高升”号事件而起,对于英国方面的要求最初不愿响应,但迫于英方压力,终由大沽炮台鸣炮21响向英国国旗致礼道歉作结,对此英国方面非常满意。逞凶问题由于证据不足,英方实已主动放弃。中方留存的内容翔实的逞凶报告中所指“元凶”需存疑。“重庆”号事件为类似的重大事件如“高升”号事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案例。

  • 标签: “重庆”号事件 英国 逞凶问题 “最后通牒”风波 中日甲午战争
  • 简介:我于1948年8月19日深夜在重庆市立第一中学学生宿舍被警备司令部逮捕,先关押在警司军法处,后送稽察处石灰市监狱,再转特刑庭看守所。1949年1月下旬蒋介石被迫“引退”,李宗仁上台。在中共地下党的积极营救下,我得以“无罪释放”。我在特刑庭关押5个多月,现将个人在狱中的见闻记述如下。特刑庭疯狂拘捕1948年3月,国民党政府公布了《特种刑事法庭组织条例》,疯狂镇压爱国学生和爱国民主分子。8月10日,重庆高等特种刑事法庭宣告成立。8月17日,重庆

  • 标签: 共产党员 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刑庭 警备司令部 褫夺公权 重庆
  • 简介:餐饮业在旧时被称做厨师帮,包括其辅理人员,行话称“勤行”,市俗则呼为“油大行”。

  • 标签: 厨师 重庆 餐饮业
  • 简介:幽默是老舍先生作品的重要风格之一。正如他的夫人胡絮青所说:“老舍喜欢幽默,老舍是个幽默的人。”抗日战争时期老舍在重庆生活和工作。其间,就流传着他的一些幽默而风趣的事情。在重庆一次戏剧界的集会上,老舍与话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舒绣文攀起家谱来。

  • 标签: 老舍 重庆 抗日战争时期 “四大名旦” 幽默
  • 简介:董必武于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前夕,以中共中央代表团代表、《新华日报》董事、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身分,率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部分工作人员来到当时国民政府所在地重庆,同周恩来一起参与同国民党谈判,领导国统区中共组织活动,指导《新华日报》和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和广大人民抗日

  • 标签: 董必武 战斗生涯 国民党顽固派 重庆 国民参政会 参政员
  • 简介:1949年3月18日,军港葫芦岛沉浸在金黄色的晚霞中。忽然传来了飞机嗡嗡的轰隆声,顷刻间,甲板上有人叫喊:“飞机!”随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一架敌双引擎运输机正沿着海岸飞来。

  • 标签: “重庆”号巡洋舰 葫芦岛 反空袭战斗 邓兆祥
  • 简介: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对文化抗战工作非常重视,尤其对大后方的文化抗战运动更是关注。重庆作为战时陪都,也是全国文化运动的中心之一,抗战时期文人聚集,文化抗战运动日益高涨。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密切关注重庆文化抗战运动的进展,根据时局变化,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对重庆文化抗战运动的方向、进程等进行有效指导,引导运动健康发展,促进了重庆抗战文化的空前繁荣,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南方局 周恩来 重庆 文化抗战
  • 简介: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抗日战争的烽火弥漫全中国.我像当时许多青年学生一样怀着满腔热情从祖国的最南方,投奔到革命圣地——延安.1939年夏,领导同志突然告诉我,给我分派了新的工作,叫我立刻去杨家岭集合.我一口气跑到了集合处,是山下一列平房,已经有不少同志在那里热烈地互相谈话.

  • 标签: 文艺工作 领导 周恩来 重庆 日本帝国主义 1937年
  • 简介:仅500瓦功率的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8月,国民党在南京创办“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电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英文呼号为XKM。“X”为国际无线电公会当时指定给中国无线电台专用的第一字母,“KM”为国民党的英文缩写。“中央广播电台”开播时,因国民政府财政拮据,发射功率仅为500瓦,还不及现在的县级电台。

  • 标签: 抗战时期 中央广播电台 中国国民党 中央执行委员会 重庆 无线电台
  • 简介:自况"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不仅是沟通中西文化的大学者,也是一位爱国者。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林语堂在美国写了不少鼓舞抗战和揭露抨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政论文章。后来,他感到生活在异国他乡,不了解中国的抗战实情,难以撰写出激动人心的抗战小说,便萌生了回国的念头。抨击汪精卫1940年春,林语堂一家踏上了返回中国的航程。

  • 标签: 林语堂 缙云山 国际宣传处 防空洞 董显光 西华寺
  • 简介:我今年八十六岁,高小毕业那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本人在东三省成立伪满洲国。因此,我初中的时候就经常受到奴化教育,什么大东亚共荣圈,中国是日本的属民等等,东北人民完全失去了自由。日本人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随便地烧杀抢掠,把东三省矿产资源当成自己的财产,运到日本去。

  • 标签: 重庆 日寇 伪满洲国 奴化教育 东北人民 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