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重度昏迷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间在我院救治的321例重度昏迷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321例患者中,29例因颅脑损伤严重27例大量脑出血死亡,265例抢救成功恢复良好。结论对重度昏迷患者尽早采取气管切开支持呼吸,做好基础护理,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及防治并发症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关键词重度昏迷气管切开护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重度昏迷患者临床诊治及疗效,为临床医师对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借鉴,探讨提高重度昏迷患者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6月急诊抢救3100例重度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院前发病原因,初步诊断及急救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心脑血管疾病引发昏迷最多,死亡率最高。车祸及外伤致昏迷死亡率第二。中毒致死者少。治疗后,3100例患者死亡505例。放弃治疗172例。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及时正确做出诊断,现场、转运途中,急诊科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是重度昏迷患者抢救的关键。

  • 标签: 急诊 重度昏迷 及时施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规范化抢救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1年我院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病人80例,应用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本组80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在5分钟内得到救护者76例,占95.0%;在5-10分钟以内得到救治者4例,占5.0%。80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抢救脱险72例,死亡8例,抢救成功率为90.0%。经精心的护理,治愈53例,自动出院19例。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急救过程中,有条不紊地采取各项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急救成功的关键,也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子痫是在先兆子痫的基础上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的表现,患者出现抽搐或昏迷是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最严重阶段,子痫多发生于初产妇且多见于产前子痫,母婴死亡率很高,必须积极地抢救及护理,降低死亡率,使患者转危为安。下面从几个方面论述一下抢救及护理。

  • 标签: 产前子痫 抢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度脑卒中昏迷患者院前急救的方法及心得体会。方法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重度脑卒中昏迷患者中,随机抽取5例患者,回顾其从呼救到接受医生专业治疗期间的院前急救处理措施及方法,记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格拉斯昏迷评分,以及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结果在所选的5例患者中,在接受到医生专业救治之前,采用相应措施进行了院前急救,结果显示,患者的格拉斯昏迷评分有所提高,致残率及死亡率较低,说明对重度脑卒中昏迷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论对重度脑卒中昏迷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院前急救,能够有效提高格拉斯昏迷评分,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标签: 重度脑卒中昏迷 院前急救 心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诊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股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 重度颅脑损伤 昏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优质护理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手术后昏迷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优质护理,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D-二聚体、股静脉血流速度,CD3+,CD4+,CD8+,CD4+/CD8+免疫功能指标相比(P

  • 标签: 优质护理 重度颅脑损伤术 昏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度昏迷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24例重度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入组患者的诊疗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proportionalhazarolsmodels,COX)分析影响神经外科重度昏迷患者发生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24例重度昏迷患者中,106例出现压疮,占总例数的17.0%;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卧床时长、压疮评分、格拉斯哥(GCS)评分<10分是影响神经外科重度昏迷患者发生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度昏迷患者相对其他疾病的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更高,主要因素与患者年龄、卧床时长、压疮评分、GCS评分有关;应当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制定并实施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对策,降低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度昏迷患者 压疮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病史摘要患者唐某,女,50岁,因“鼻咽癌综合治疗后2年余局部复发”于2012年3月7日入院。患者于2009年5月因“鼻塞伴左颈部肿物1个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MR提示鼻咽部肿物,颅底骨质破坏,右侧咽后及双颈部多个肿大淋巴结。鼻咽肿物活检病理为(鼻咽)未分化癌非角化性癌。经DCF方案化疗2程,PF方案化疗1程后给予放疗,PET/CT检查未发现病灶。2011年2月份出现左侧头痛,伴左侧眼球活动障碍、左眼肿胀、复视,同年5月份复查PET/CT检查未发现复发转移。2011年12月鼻咽部MR增强扫描示肿瘤复发并向颅底侵犯,并侵及左侧咽旁、颞下窝区,部分蝶骨及眼球后组织。于2012-1-13和2012-2-4行DP方案姑息化疗2程,(多西他赛80mg,DDP80mg),化疗过程顺利,化疗后患者左眼肿胀症状明显缓解,应约进行第三次姑息治疗入院。入院时患者精神可,睡眠一般,饮食和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下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余。无“糖尿病、甲亢”等病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CT表现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取从2009年5月-2011年5月间来我院脑外科就诊的颅脑损伤患者中11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11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结合脑CT资料进行对照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初次CT扫描阳性率为90.9%,10例(9.1%)CT扫描未发现异常病灶,其中重型患者70例,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8分,特重型40例,GCS2-4分,死亡12例,占10.9%。结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降低,颅脑CT显示颅内血肿面积增大,说明病情加重;反之,提示病情减轻或明显好转。结论重度颅脑损伤CT表现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密切相关,两者的变化均能提示颅脑损伤病情发展趋势,可作为脑损伤预后判断指标。

  • 标签: 重度 颅脑损伤 计算机断层扫描 GC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合并重度脑性昏迷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合并重度脑性昏迷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结合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 w、干预2 w及干预4 w后的格拉斯昏迷评分(GCS)、功能障碍评分(DFS)及脑电图评分(EEG)。结果实施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前,两组患者的DF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后,观察组患者DF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前,两组患者的EEG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EEG评分显著高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知水平唤醒护理更加注重护理主观能动性,对患者实施个性化及整体化的护理服务,采用外界环境刺激疗法对患者实施全面促醒干预,显著改善患者昏迷状态、功能障碍和自我感知水平,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自我修复和意识状态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感知水平 唤醒护理 重症颅脑外伤 重度脑性昏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合并重度脑性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的重症颅脑外伤合并重度脑性昏迷患者92例,利用抽签法的方式均分成为实验组(感知水平唤醒护理:46例)与对照组(常规护理:46例),分析护理前、护理后1W、护理后4W的格拉斯昏迷分数、功能障碍分数,评价苏醒状态。结果:护理之前组间数值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后1W与4W实验组的格拉斯昏迷分数、功能障碍分数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苏醒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合并重度脑性昏迷的护理过程中感知水平唤醒护理方式具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感知水平唤醒护理 重症颅脑外伤 重度脑性昏迷
  • 简介:  最近几个朋友议论,怎么现在的书坛怎么看都好像得了什么病似的,总处在昏迷状态而不能觉醒.此言乍一听,刺激,仔细一回味,还真有它的道理.  昏迷,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瞎子摸象的自信与执著;昏迷,最可怕的行为就是瞎子还为瞎子指路.……

  • 标签: 昏迷悲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预见性护理在重度颅脑损伤长期卧床伴昏迷患者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将 30例重度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测试组 15例,针对重度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昏迷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应用预见性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 15例,按常规护理出现症状时给予护理。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多于测试组(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降低了重度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昏迷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确保了患者安全,延长了生命质量。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颅脑损伤 昏迷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