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复合钢板制压力容器错边量的要求比较严格,在制作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将错边量控制到最小。不锈钢一钢复合钢板的焊接过程比较复杂,容易产生缺陷,所以,要充分考慮各种影响焊接因素,采用不同的工艺控制缺陷的发生。

  • 标签: 复合钢板 压力容器 错边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让承压设备正常运作, 继续推进承压类特种设备的应用, 并提高承压类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避免发生事故, 就要对承压类特种设备做好现场金相检验。本文围绕这个讨论,针对承压类特种设备检验的现场金相检验的意义、原理与工艺流程、实际应用等进行分析探讨, 希望能促进承压类特种设备的有效应用。

  • 标签: 现场金相检验 承压类特种设备检验 运用
  • 简介:摘要: Q235B 是一种韧性和制造型都良好的钢,还有一定的伸长率和较好的强度,经常被用于机械零件的制造,比如建材、桥梁工程上要求相对比较高的一些焊接结构件。本次研究就以 Q235B 钢作为对象,分析不通过焊接电流下其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结合实际的试验做简单的分析,确定出哪一种焊接电流最合适。

  • 标签: 焊接电流, Q235B 钢,焊接接头,金相组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显微操作中 ,显微操作针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其质量直接对操作的效果造成影响。文章重点对显微操作中 (体细胞移植、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等 )使用的针头类型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相应操作针的制作方法、注意事项等,以提高显微操作针的制作质量。

  • 标签: 核移植 单精子注射 显微 操作针
  • 简介:摘要目的测量并分析胸椎椎骨T1~T10的显微骨硬度的分布特征及意义。方法3具新鲜尸体标本(62岁男,45岁女性,58岁男性)T1~T10椎骨部分,分为椎体区和附件区。使用高精慢速锯精确切取若干厚约3 mm的标本,并选取11个测量区域,其中皮质骨标为1~9,松质骨标为10和11。应用维氏显微硬度测量仪测量标本表面硬度,记录并分析胸椎显微硬度分布规律。结果胸椎30块椎骨合计测量330个测量区域,每个区域随机选取5个有效压痕硬度值,共获得1 650个测量值。3具尸体标本胸椎段总体皮质骨平均硬度值分别为(30.55±5.44)HV、(29.94±4.86)HV、(29.55±4.36)HV,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80,P=0.009);总体松质骨平均硬度值分别为(27.93±5.61)HV、(28.21±4.96)HV、(27.98±3.94)HV,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91,P=0.913)。3具尸体标本各自的附件区皮质骨与椎体区皮质骨硬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67、4.750、6.621,均P<0.001);3具尸体标本各自的附件区松质骨硬度值均高于椎体区松质骨硬度值(t=1.785、3.159、3.103,P=0.077、0.002、0.003)。3具尸体标本11个测量区域显微硬度的分布规律相似:皮质骨硬度较高的区域均为椎弓根、椎板和下终板皮质(1、2、7);皮质骨硬度值较低区域均为上终板和外周皮质(6、8、9)。3具尸体标本T1~T10不同节段的显微硬度分布规律相似:硬度值自上而下逐渐加大,其中皮质骨硬度值最大的椎骨均是T8;松质骨硬度最大的椎骨分别是T7、T7、T6。结论上终板和外周皮质骨硬度较小,可以分散负重以保护内在较为脆弱的松质骨,椎体区向后部结构移行的椎弓根区域硬度值最大。胸椎皮质骨硬度高于松质骨,并且不同节段的硬度值自上而下逐渐加大,T6~T8呈现"小高峰"可能与胸椎节段生理解剖形态、自上而下承受肌肉力和身体自身重量的载荷逐步增加有关。

  • 标签: 胸椎 硬度 生物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显微操作中,显微操作针是非常关键的操作工具,其制作质量直接对操作的效果造成严重影响。文章重点对显微操作针的清洗、硅化、拉制、锻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着重介绍了持卵针、注射针的整个制作流程及制作方案,以提高显微操作针制作的质量,为后续的实验操作奠定基础。

  • 标签: 显微 操作针 制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术显微镜在医院外科手术、眼科手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了德国蔡司和日本拓普康照明系统中的故障进行分析,提出维修思路方法。通过对维修案例的总结,探讨了显微镜日常维护保养的方向和方法。

  • 标签: 手术显微镜 照明系统 维修 三级保养
  • 简介:摘要骨组织作为非均质其各部分的硬度也不相同。本实验中取三具新鲜冰冻标本的骶骨,按Denis分型将骶骨分为Ⅰ、Ⅱ、Ⅲ区,每区三份,行骨硬度测定。旨在通过对骶骨骨硬度的测定明确骶骨骨硬度分布特征,为梯度弹性模量人工骶骨的3D打印、更符合骶骨骨硬度特点的移植物的研发及后续生物力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制作出更符合人类骶骨梯度弹性模量的人工骨及移植物,以有效避免因后期受力不均而造成的人工骨或移植物的断裂、塌陷。

  • 标签: 骶骨 骨折 骨硬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头皮撕脱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2月至2019年1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共收治全头皮撕脱伤患者4例,年龄31~56岁,均为女性,全头皮撕脱伤并伴有不同程度颅骨外露,均通过显微外科方法进行修复。1例于伤后24 h行吻合血管的头皮原位再植。2例无再植条件并颅骨外露,行游离背阔肌肌瓣覆盖颅骨外露创面,生物敷料覆盖肌瓣及其他创面,二期切取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1例为伤后外院行头皮原位缝合后全头皮坏死入院,经腹腔镜下切除大网膜,行吻合血管的大网膜移植,生物敷料覆盖大网膜表面,二期自体皮片移植修复创面。观察患者术后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2个月至3年,头皮原位再植的1例患者术后头皮成活满意,头发再生良好,瘢痕不明显。背阔肌肌瓣移植复合自体皮片移植的2例患者头部外观较为臃肿,肌瓣移植部位遗留瘢痕秃发且供瓣区损伤大。大网膜移植复合自体皮片移植的1例患者头部外观饱满光滑,质地柔软,腹部供区损伤小且无明显腹部并发症,但术后遗留全头皮瘢痕秃发。结论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的头皮原位再植仍是全头皮撕脱伤创面修复的最佳选择,对于不能进行头皮原位再植并大范围颅骨外露的创面修复,游离背阔肌肌瓣移植、腹腔镜切除大网膜游离移植复合自体皮片移植,亦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显微外科 再植术 网膜 头皮撕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