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因有了1935年9月那次幸遇,甘肃哈达铺成为红军长征路上的加油站。当我们进入哈达铺时,在历史上曾有"陇南商贸重镇"之称的小镇已没有往日的繁华。我们眼前更多的是土坯房,感受更深的是宁静和安详。置身于哈达铺,看着穿梭的人群和身着红军服装的纪念

  • 标签: 长征路上 商贸重镇 雪山草地 领导题词 杨得志 邮政代办所
  • 简介:简介:早上,我们从聂拉木出发,前往吉隆镇。经过聂拉木通拉山口,出现喜马拉雅山峰群,一座连着一座。山上有云,山谷有云,云上有山,白云就像给高山献上了哈达,非常神奇。

  • 标签: 圣峰哈达 旅游 风景名胜 自然景观
  • 简介:轻袅的尘埃,落满了新娘的梳妆台。日子在哈达的节奏中飘然舞动,新的生活迈向陌生的旅途,新的日子总会有新的感慨,新娘的眼泪浸湿了良辰吉日,那些陈辞旧调啊,已无法使新娘的心绪在清凉的青稞酒中安然落定。

  • 标签: 新娘 哈达 梳妆台 婚礼 节奏 生活
  • 简介:<正>世界各民族的人们,都有各自过生日的习俗,这也构成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和色彩斑斓的民风民俗。我们会在这些特色中,看到民族风情、民族特性,乃至时代特征。我们藏族人过生日和其他民族有所不同,而且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痕迹。解放前,由于

  • 标签: 母亲会 我的母亲 占堆 唐卡画 过午不食 不知道
  • 简介:藏族哈达文化巴桑罗布哈达是我们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物,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而献哈达这一礼仪开始出现于1265年八思巴第一次返藏之时。八思巴是藏族历史上的著名伟人,特别是在元朝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史上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于1253年随其伯父萨迦班...

  • 标签: 文化心态 藏族人 八思巴 白色崇拜 文化观念 《格萨尔王传》
  • 简介:“在海拔4500米的雪域,在藏羚羊游弋的草原,在圣洁的神山圣水旁,白云般飘动的日土白绒山羊,俗称克什米尔山羊,也就是开司米的正宗传承。优异的羊绒和现代工艺与金鼎奖设计师的智慧相结合,成就了极品藏绒品牌——金哈达!”

  • 标签: 哈达 故事 白绒山羊 克什米尔 藏羚羊 设计师
  • 简介:结婚的时候我第一次来到阿拉哈达。阿拉哈达是蒙语,意思是色彩斑斓的山。从鲁北镇驱车前往阿拉哈达要坐当地的一个客运车。早上起的很早,我和爱人在家里喝了牛奶吃了江米条,将住宿三天的衣服和化妆品整理放进大箱子,尽管是九月底,蒙地白天的阳光还是很刺眼。客运站的脏乱差程度是任何一个中国二三线城镇都可窥见的,客运站里的小超市卖着质量很差的塑料儿童玩具和各种各样山寨牌子的洗发水。两张票,可以让我们顺利到达阿拉哈达

  • 标签: 哈达 客运站 一个中国 儿童玩具 化妆品 洗发水
  • 简介:一她是一位隐者。数万年前,它潜于海底深藏,历经沧海桑田,方露出真容。她隐于历史深处,打坐于烟水迷蒙的江南,定持,修行。她是鄂西南清江边的一座小山。高八百余米,山上无成材之树。只有茂密的藤蔓、细弱的杂木,成千上万不知名的小花小草隐居其间。山中了无人烟,偶尔从杂树林梢蹦出几粒清脆的鸟鸣,问候独行客。山上的树有顺坡向上探寻的,有逆势向下俯瞰的,有笔直向天的,有旁逸斜出的,有从石缝间横空出世的,有左弯右拐我行我素的,有和藤藤蔓蔓搭肩搂背的,有身高两尺就不肯再长个儿的。

  • 标签: 哈达 大地 鄂西南
  • 简介:<正>阳光白得像雪,耿小鱼的眼睛有点睁不开。扎西给他讲古,讲段子,耿小鱼说,你别费劲了,我才不会出事呢?这路我跑了三十年,闭着眼睛也能开。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别老缠着我。扎西回头望了东倒西歪的乘客说,你看看,后面就没个说话的。不找你我还真就找不到。说实话,扎西折腾了几天,也想在这暖融融的车厢里打个盹什么的。可不行,从九寨沟出来,左边是条悬空的大河,河水滔滔;右边是悬崖万丈,

  • 标签: 旅游线路 月光下 根车 你我 滚石 不知道
  • 简介:只有当你来到哈达谷较高的位置,从草地缓坡上眺望脚下的整个远景,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山谷"——静谧,开阔,坐拥群山和人间的坝子,如同居于风的发源地,马上就要融入广袤的世界。我们从长江第一湾出发,沿金沙江而上。一路上,大江宽广,山峦之上树木稀疏。大风吹过时,江面上白灰漫漫,既壮美,又令人不安。从丽江到维西塔城的路,在江边悬崖上有很多处非常狭窄,几乎到了只容一车通过的地步。如果不幸有两辆车正好在这种地方迎面遇上,那

  • 标签: 长江第一湾 维西县 车正 大树下 农业产业 对我说
  • 简介:黄金部队每年的3、4月份出野外,到了11月才收队,整个夏天都在野外跑,每次回家见到妻子基本都是冬春季节,印象中就没见过妻子穿裙子啥样。

  • 标签: 群像 英雄 哈达 妻子
  • 简介:第五章龙虎将军孟格布禄叶赫部支持孟格布禄并没有得到期望中的回报,卜寨和纳林布禄两兄弟并不想就此放过表弟及哈达部,他们复仇的愿望和扩张的野心都没有满足,对哈达部的劫掠一直持续到万历二十七年(1599)。

  • 标签: 哈达 史话 氏族 复仇
  • 简介:“万(明廷称为王台,约1515—1582),哈达部长也。万自称汗,故谓之万汗。……明於东边酋长称汗者,皆译为‘王’某,若以王为姓,万亦其例也。哈达为扈伦四部之一,明通称海西。哈达贡於明,人广顺关,地近南,故谓之南关。”

  • 标签: 哈达 史话 氏族
  • 简介:[内容摘要]在藏族的各种仪式中,献哈达是一种既普通又尊贵的一种。无论是婚丧嫁给、逢年过节、拜会尊长、迎来送往、朝觐佛像、音讯来往、求情做事,乃至新房验收、认错请罪等均可献哈达哈达通过代代相传,如今,早已形成藏民族独特的礼节往来中必备用品,在人民心里占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对人民纯洁内心和纯真情意的具体物化。本片将论文主要讲述了哈达的由来和种类使用,说明了它蕴含着吉祥、纯洁、祝福、敬意等丰富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哈达种类使用文化 一、哈达的由来。 关于哈达:藏语:ཁ་བཏགས,藏汉大字典中“哈达也称拉日”。1《东嘎藏学大辞典》中写到“嘎达”才是哈达的原始名称。2它是藏族人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特别代表,已成为藏区特有的礼仪往来必备品。哈达,是藏语中“卡达”或“达呷”之音译,“哈”字是“卡”的变音。献哈达是藏族时代相传过来的一种最崇高的礼俗。 关于哈达的由来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比如,到了十六世纪中叶,藏传佛教逐渐进入了蒙古族地区,作为表达对蒙古族统治地位的尊重,当地藏区僧侣们制造了哈达,并赠与当时的蒙古贵族。从那以后,哈达就变成了生活礼节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礼品,并代代相传下来。据《马可波罗游记》所载:“在元旦这一日,大汗领导下的地方和各帝国中,所有领土或掌有管辖地区的政府要员,都相继向大汗进贡了黄金、白银和珍珠等珍贵礼品,并要求配上大白布,本意就是祝愿陛下万寿无疆,财力充沛、享用不竭。” 但是,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哈达产生于法王八思巴在会晤了元世祖忽必烈后,首次返藏时。因为八思巴是中国藏族史上,尤其是在中央政府和藏族地区关系史上,十分重大的中国历史文化伟人。他曾在一二四四年,随其叔叔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赴西凉(亦称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地区)会晤了元太宗次子阔端,并在宫中生活了几十载。一二六零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八思巴被尊为大国师、帝师。一二六五年八思巴首次返藏之时向从中原内地带来了大量金帛,据说帛上有万里长城图和“吉祥如意”等文字。并向各大寺庙的佛像和高僧们敬献并赐奉,便是现在的哈达。据说,在八思巴向拉萨大昭寺的菩萨像敬献哈达之际,附近壁画中的一个度母就伸出手来,向他讨要了一张哈达。日后此度母就被叫作“卓玛塔尔联玛”,即“要哈达的度母”。后来人们也对哈达的来源做过一些信仰方面的说明,民间也尊称哈达为仙女的飘带,并以它的洁白象征圣洁和至高无上。 哈达究竟如何成为藏民的重要礼品,学术界没有一致的说法。而在位于藏安莱托定寺的壁画上,有个古格王国于君臣百姓对向阿底峡尊者敬献哈达的一个画面。阿底峡尊者最初到藏区的时期是在公元一零三七年。当时藏族就有了奉献哈达的风俗,距今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 二、哈达的种类。 藏区生活中做常见的哈达颜色为白色和黄色,由于白色哈达代表了圣洁、纯真、高贵、公正、吉祥、善良,所以人们通常都使用哈达颜色为白色的。黄色哈达代表着尊贵之意,一般敬献给自己的上师和贵人等。此外有蓝、红、绿、等颜色的哈达。其中蓝色代表着蓝天,多位蒙古族使用。五个色彩相配的哈达名为“达崔朗昂”,意为五色哈达。五色哈达,白色代表的是白云;蓝为天空;红为空间的护法神;绿为江河;黄则代表了大地。而五彩哈达主要是供奉佛、菩萨,在婚礼时也会作为饰带使用。根据佛经教义理解,常说五色哈达为菩萨的服装,所以一般只在一定时期内礼献。婚礼时,以五色哈达意为五彩祥云降临于婚礼,以表达吉祥喜悦。 哈达以按材料可分成三类:内库哈达、阿喜哈达和素喜哈达。内库哈达长二丈、宽二尺以下的上等品,绘有吉祥八瑞,龙凤戏珠等图形,而阿喜和素喜一般长六尺,宽一尺余,分为上、中、下三种品级,这三种哈达中均有是用蚕丝制作。 三、哈达的使用。 哈达作为西藏民族一个传统的社交礼物,它的用途也非常讲究。针对于各种的场景和对象,具有各种各样的规矩、规格和方法。过去中国官场用哈达规定较严。各级官吏间互献哈达时,都按照本人的官位和身份的不同,对各个级别使用的哈达颜色也有区别,所以不能乱礼而使用。民间对个人使用哈达也比较随便,可依据本人的实际状况而定。 按照功用不同,对供奉哈达的形式也有很多讲究。首先把哈达迭成双棱整划一齐或把最突棱的一面对准对方,然后躬身俯首,用双手供奉,以表示尊重与诚心。而收到哈达的人则双手接受,表达敬意。对供奉哈达的部位也讲究一定规则:在供奉佛陀、菩萨等时,通常把哈达置于台椅前或腿上,而不要搭于头顶或肩部上;向活佛、长老、尊长等敬献哈达时,要躬身九十度,我们的手棒哈达时应该举过头顶,并供奉在对象手中或通过代理人转献,有时候对象也会把哈达会挂于敬献着的颈项上;从下级向首长敬献哈达时,要躬身将我们的手供奉在上级手中或献放在长座前次上,也可通过代理人、秘书、随从等人转献;平辈双方献出哈达,略微躬身后,将哈达呈送给对手的身上或胳膊就可,受者亦须以双手接受,表达敬意;若给晚辈及下属双方赠送哈达,则直接将哈达搭在对手身中或对手的胳膊上就可;若迎送队伍双方呈献哈达,则通常只送给被迎送队伍的领袖即可,而不能送给任何成员,更不能连侍从人都献,这就意味乱了规则,或混乱主次级别。队伍中的特定人,而又并非队伍领导人,则可分别送给他,以表示迎送者对他的特别相待或格外敬意;晚辈拜见长者、学员(弟子)拜见老师,或下属求见上司,一般拜见高僧大恩大德献哈达时,一般都不献在手中,献后置于座前或连同其余礼品一起置于前面就可;在丧事上献哈达时,若死亡为僧人,则把哈达直接献在尸体上。倘若是俗人,则赠与亲友即可。 哈达在不同的情景之下代表的含义也有所不同。例如,在佛教庆典活动中,人类向菩萨、活佛等敬献哈达,以表明对佛的无比崇拜和信教的忠诚之心,同样也祈祷菩萨保佑,万物祥瑞如意、人畜繁荣发展;在佳节之日,人类互送哈达以代表一起庆祝佳节、生活快乐;迎客时献出哈达,代表对来客热烈欢迎和一路平安;晚辈向长者、学子向教师、门徒向尊师、俗人向僧众、下属向上司敬献哈达,代表对崇高尊敬和祝愿吉祥装饰安康;举办婚宴时呈献哈达,代表恭贺新喜、祝愿结婚的男女恩爱如山,白发偕老,儿孙满堂等。 哈达虽是条幅形的丝织物,但也是承载着人们传递讯息、传达情意、传播友谊的有效载体。在全球国内各族群间的交流与联系日益频繁的当今时期里,在觐见佛陀、敬谒活佛、拜见尊长、迎送贵宾、婚丧节日等重要场所献哈达这种藏民族传统的崇高仪式与风俗,已成为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推动族群间友好的重要彩桥。

  • 标签:
  • 简介:<正>大兴安岭的春天来的迟,已经是四月份了,仍然见不到绿色,也见不到山花盛开的渲染,延续着冬天的干枯与萧条。周末,相约几位摄影爱好者,前往密林深处的白鹭岛去采风,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还有那心中漫山遍野的"达子香"。当漫长的冬季被迟迟到来的春风吹走以后,雪便由原来洁白的颜色在一夜之间暗

  • 标签: 达子香 就这样 花丛中 丛林中 乐队指挥 鹭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