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如今,大部分多翼无人机使用的是螺距角不可变的固定桨翼,虽然这类翼结构使机身变得相对简约,但其不仅影响了动力机构的控制质量,还限制了能量效率的提升,一旦出现动力失效问题,无人机极易发生坠机且无法挽救。要想将这些问题解决,多翼无人机就需使用变桨结构。基于此,本文围绕变桨翼无人机的原理以及研究进展等均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变桨距 多旋翼无人机 研究进展 原理
  • 简介:摘 要:柔性成型工艺今年在飞机导管连接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填补在成型加工的技术空白,本文针对某种规格铝管进行成型,并对试验件接头进行验收试验,试验内容分为单层连接试验和双层柔性接头鉴定试验。通过试验,表明试验结果完全符合技术要求,验证了成型技术的可靠性。

  • 标签: 旋压成型 鉴定试验
  • 简介:摘要骨是连接足与下肢的关键结构,在创伤后极易发生缺血性坏死,骨坏死治疗的目标在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尽可能地保留踝关节及后足功能。本文拟从骨的解剖及生物特性、骨坏死临床分期、骨坏死的保守治疗和传统手术方法及骨假体的最新进展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距骨坏死 踝关节融合术 全踝关节假体置换术 3D打印 全距骨假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中,认识汉字和会书写汉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及认知水平有限,经常出现认字不正确、书写出错的现象,即使教师讲过多次,但出错的学生仍大有人在。归结识字错误造成的因素有三类,主要表现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也是低年级学生个性也是共性问题。因此,本文就小学学生识字过程中出现问题较多的情况,结合自身教学实例来浅谈关于识字教学的相关认识。

  • 标签: 小学识字教学 易错 纠错 究错 科学记忆 救错
  • 简介:摘要:齿轮作为当机械设备中重要的组成元件,已经遍布在汽车、航天以及精密测量仪器等领域。齿轮的测量精度高低,不仅与选取的测量方法有关,还与测量设备本身的精度有关,选取的测量设备越合适,测量设备的精度等级越高,进而提高齿轮的制造精度。齿轮技术从最开始的量具测量到“ToothSurfacetester”、机械式展成式测量、坐标法测量直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推出非接触齿面分析机FS-35,标志着非接触式测量的开始。在齿轮的测量技术上,经历了“以机械为主”到“机电结合”,直至当今的“光机电”与“信息技术”综合集成的演变。

  • 标签: 精密齿轮 齿距偏差 测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关节镜下切除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治疗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16年6月—2019年8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足踝外科下关节镜下治疗的12例13足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13~51(38±11)岁,左侧6足、右侧7足,5例伴有腓骨肌痉挛。12例患者均在下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加骨前外侧副关节面切除术,术后门诊定期随访,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2例患者13足镜下均可见较大的骨前外侧副关节面,其中8足有骨前外侧副关节面软骨损伤,12足有跟前韧带损伤,5足有跟骨间韧带损伤,4足有明显的关节滑膜炎表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1(17.46±6.28)个月。5例腓骨肌痉挛患者术后情况:3例腓骨肌痉挛消失;1例明显缓解,但长距离行走时仍可诱发,休息即可缓解,行腓骨短肌腱延长术后解除痉挛;1例未缓解,患者拒绝行肌腱延长术,针刺加药物治疗后疼痛较前减轻。术后随访期间复查影像学检查均显示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解除。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82.77±4.99)分和(1.62±1.33)分,与术前AOFAS评分(47.69±13.42)分、VAS评分(7.62±1.0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80、14.162, P值均<0.01)。结论下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加骨前外侧副关节面切除是治疗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距骨 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 距跟撞击综合征 距下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方肌对前臂旋转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至2020年我们手术治疗的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常规做肘部尺神经松解前置术;B组做肘部尺神经松解前置术的同时加做腕部前方肌支配神经切断转位尺神经手术。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前臂前、后角度,中立位时前、后最大静止肌力及上肢功能(disability of arm-shoulder-hand,DASH)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组内比较前臂前、后角度及后肌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肌力及DAS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前均大于术后。两组间比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前臂前、后角度、后肌力及DAS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前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大于B组。结论前方肌能增加前臂前的力量,但对前臂旋转角度及上肢功能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前臂 肌力 旋前方肌 旋转功能
  • 简介:摘要: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在美术绘画中出现的觉得自己画“”了的情况,分析成因,从打破对错观念、锤炼学生能力和尊重个性化表达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该如何科学地分析“”以及引导学生对待“”,从而帮助学生将画,转变为画作。

  • 标签: 绘画 错误 观念
  • 简介:摘要骨骨折在足踝部损伤中发病率较低,但治疗难度较大,并发症多,预后较差。其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整体治疗方案有多种方法。目前主流手术治疗策略是采用坚强有效的固定方式,恢复骨解剖形态,尽力保留血运,减少畸形,达到早期愈合。本文通过对骨骨折的治疗难点及发展现状等进行文献回顾,总结了治疗原则,并归纳了最新进展,以期对骨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距骨 骨折 骨坏死 Hawkins征 创伤后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骨体骨折并踝关节及下关节脱位的损伤诱发机制,并对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于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治疗的骨体骨折并踝关节及下关节脱位患者中筛选25例纳入研究,入组对象均接受手术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骨体骨折并踝关节及下关节脱位的损伤诱发机制,并对手术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随访,未有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骨折均良好恢复。骨折愈合时间均值(11.15±1.23)周,末次随访疼痛评分均值(0.61±0.05)分,踝及后足跟功能评分均值为(88.14±1.30)分。结论 骨体骨折并踝关节及下关节脱位发生明确疾病情况后需要及时接受手术治疗,术前需要接受CT(三维重建)明确骨折情况合理制定截骨方案,术中良好复位并实施加压将强内固定,重视对骨体血运进行良好保护,从而降低术后缺血性坏死发生率,提升手术治疗有效率,值得重视。

  • 标签: 距骨体骨折 踝关节脱位 距下关节脱位 诱发机制 手术方案
  • 简介:摘要:小学数学随年级的递增,学习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学习的难度也在不断的攀升。小学生由于认知和智力发展还不完善,他们在做数学题的过程中,经常会犯一些错误。如果教师没有重视,也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去加以解决,那么,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只有深入探析小学数学课堂中易错题的纠正策略,才可能帮助学生提升做数学题的效率,帮助他们取得进步。

  • 标签: 小学数学 课堂学习 纠错
  • 简介:摘要:针对某供电局某段时间共220kV线路发生内源性风跨局部跳闸故障,对故障点进行了现场测量,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对策,避免了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 标签: 输电线路 跨度分析 风偏航
  • 简介:摘要:结合项目实践活动,简要说明混凝土台阶式基础、混凝土结构平面基础、斜柱基础、嵌固式基础、挖土基础,以及塔的高低腿相互配合,使设计方案达到最优化。

  • 标签: 基础铁塔 基本形式 方案设计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轨道交通工程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大量兴建,相关施工工艺因此受到业界高度重视,小净隧道开挖施工工艺便属于其中代表。基于此,本文以某轨道交通工程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小净隧道开挖施工工艺的应用要点,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 标签: 轨道交通工程 小净距隧道 开挖工法
  • 简介:摘要:本文依托351国道项目常山段公路工程双向隧道施工实践经验,分析浅埋、偏压近距离小净隧道穿越松散堆积体的施工技术,为类似条件的隧道工程应用推广提供参考经验。

  • 标签: 小净距 隧道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三维打印骨假体治疗塌陷性骨坏死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8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运动医学中心收治的8例采用个性化三维打印骨假体进行假体置换治疗的严重骨塌陷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8.0岁(范围:22~65岁)。左侧骨塌陷5例,右侧3例,病程29.7周(范围:6~96周)。采集对侧健康骨骨性CT数据进行镜像设计,采用电子束三维打印技术制备假体。骨体部假体采用钛合金材料(Ti6Al4V),胫关节骨侧关节面假体采用钴铬钼合金材料(Co-Cr-Mo),并对下关节面进行微孔处理。术前通过数字化三维有限元分析与实体对比,测量假体的解剖匹配性。手术采用踝正中长切口,完整取出塌陷坏死骨,植入上述假体。患者术后3、6、12个月于门诊复查。收集患者手术前后的踝关节活动范围、影像学数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及术后足底压力分布相关参数。多次测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的骨假体解剖结构与对侧健康骨完全一致,适配性良好,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3.2个月(范围:12~48个月)。患者术前踝关节背伸角度为(7.6±5.7)°,术后12个月时为(14.2±6.6)°(t=-2.67,P=0.03);术前踝关节跖屈角度为(22.0±9.9)°,术后12个月时为(29.2±8.7)°(t=-8.95,P<0.01)。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M(QR)]3.0(0.8)分,术后3个月为2.5(1.0)分,术后6个月为1.5(1.0)分,术后12个月为1.0(1.0)分(F=20.00,P<0.01)。术前AOFAS踝-后足评分为(26.3±6.6)分,术后3个月为(70.1±2.2)分,术后6个月为(76.0±3.4)分,术后12个月为(79.3±4.2)(F=56.81,P<0.01)。末次随访时,患者影像学检查均示假体位置稳定,无下沉迹象,无需行二期踝关节融合或翻修术,骨高度为(34.6±3.5)mm,与术前高度(27.6±6.0)m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P=0.02);健侧足底压力为(350.6±29.6)N,最大压力为(629.9±26.1)N、患侧的足底压力为(212.3±9.7)N,最大压力为(521.4±14.4)N;健侧前、后足负荷分别为(38.1±2.8)%、(24.6±2.5)%,患侧分别为(11.5±2.0)%、(21.1±1.8)%。结论个性化三维打印骨假体能恢复正常骨的解剖以恢复踝关节的活动功能,减轻患者疼痛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早期临床疗效较好,对于足底压力的影响主要在于健侧负重增加和患侧重心后移。

  • 标签: 距骨 假体和植入物 足底压力分析 成像,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