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氨酸治疗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随机将150例心律失常患者均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酸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后房性/室性早搏数目,以及研究组治疗前后血与血含量变化,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房性/室性早搏数目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与血均有一定升高(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应用氨酸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能改善血、血水平,值得借鉴。

  • 标签: 心律失常 门冬氨酸钾镁 价值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氨酸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诊断慢性肺心病急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织20例,2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差异(P﹥0.05)。两组常规治疗抗感染,氧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减轻心脏前负荷等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氨酸20~30ml静滴连续10天,用药前后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间断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并密切观察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治疗组心律失常症状改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P﹤0.01。结论氨酸是治疗肺心病心律失常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 标签: 门冬氨酸钾镁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酸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收治的122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使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氨酸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氨酸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案,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 门冬氨酸钾镁 胺碘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氨酸注射液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择取2013年05月-2014年05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4例。根据抽签法平均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疗法和氨酸注射液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和统计。结果临床比较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95%),组间对比结果的差异性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氨酸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治愈率高,因此,它是一种有效、理想、科学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倍他乐克联合可达龙、氨酸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塞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急性心肌梗塞常规治疗和倍他乐克口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氨酸注射液和可达龙注射液治疗。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心律失常恢复情况以及心源性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则为80.9%,两者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心源性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可达龙、氨酸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心源性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恶性心律失常 倍他乐克 可达龙 门冬氨酸钾镁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氨酸氨酸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地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60例。采用综合性基础治疗的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加用精氨酸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加用氨酸氨酸注射液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共计达到了93.3%的总有效率,对照组患者共计达到了75.0%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的时候选择氨酸氨酸注射液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其能够使患者的肝功能状况和血氨水平得到有效的改善,而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肝性脑病 门冬氨酸鸟氨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钠钙葡萄糖注射液(乐加)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A组、B组,各30例,A组患者术中给予乐加补充晶体液,B组给予乳酸林格氏液补充晶体液。结果两组血气分析指标BE麻醉后、术后2h与麻醉前比均显著下降,PaO2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H、PaCO2、HCO3.、TCO2、SaO2、SjvO2、D(a.jv)O2均无显著变化(p>0.05)。麻醉后、术后2hB组血糖、乳酸、CEO2、COP值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术中给予钠钙葡萄糖注射液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乳酸林格氏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旋酰胺酶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jurkat细胞经左旋酰胺酶处理前后的生长状态,Gimsa染色观察L-Asp处理前后jurkat细胞的形态变化。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经不同浓度左旋酰胺酶处理后的jurkat细胞的DNA片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jurkat细胞经不同浓度酰胺酶处理48小时后的凋亡率及死亡率。结果终浓度为1IU/ml、2.5IU/ml、5IU/ml、10IU/mlL-Asp均可诱导jurkat细胞发生凋亡和死亡,L-Asp终浓度为2.5IU/ml时jurkat细胞凋亡率最高,死亡率随L-Asp浓度增高而升高;凋亡细胞基因组DNA片段化断裂,凝胶电泳可见梯状条带。结论左旋酰胺酶可以诱导jurkat细胞发生凋亡,其凋亡细胞DNA发生片段化断裂,凋亡率与左旋酰胺酶浓度有关。

  • 标签: 左旋门冬酰胺酶 白血病 细胞凋亡 jurkat细胞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混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98例经口服用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预混胰岛素30(诺和锐30)治疗,对照组采用预混人胰岛素30R(诺和灵30R)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及三餐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采用预混胰岛素30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易于被患者接受。

  • 标签: 预混门冬胰岛素30 2型糖尿病 预混人胰岛素30R
  • 简介:我虽然欣赏春的多姿多彩、沐浴夏的火爆热情、享受秋的瓜果飘香,然而对却情有独钟。,美得纯洁,美得白净;,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哼着歌谣,让自己的孩子们去迎接绚丽的春天;,像一位和蔼的婆婆,让自己的子孙们安睡。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诗人赞美她,李白的《冬日归旧山》、陶渊明的《四时》。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柳宗元的《江雪》,足以证明人们对的喜爱。

  • 标签: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冬日归旧山》 《江雪》 陶渊明 刘长卿 柳宗元
  • 简介:酰胺酶能特异性消耗酰胺影响肿瘤细胞蛋白质的合成,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的核心药物之一,对提高儿童急淋治愈率的贡献很大。酰胺酶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也很大,同时有血栓形成及出血的双向风险。该文报道了1例酰胺酶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两次脑血栓形成及临床干预经过,为以后此类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门冬酰胺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凝血功能 脑血栓
  • 简介:养过若干只大肚子蝈蝈,褐色如浓茶状的、油绿似豆叶状的,长须长腿类古代武士的……无一例外,它们都以响亮的鸣叫送去炎夏,迎来深秋,是北京大热天中的欢乐歌者。只是从未养过冬蝈蝈。不是不想养,而是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能够觅到这稀罕的鸣虫儿。记得若干年前我家暖气闹别扭,大冬天让人干熬苦撑,一切防寒措施都采用了,暖气还是不顶劲,只好向有关部门求援,那天下午来卜位爷们儿,进门就找阳光射人屋内的最暖地带,掏出葫芦放在那儿,然后才动手干活。

  • 标签: 蝈蝈 热天 动手
  • 简介:喏,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或许当冬天踏着悠闲的脚步走来时,农民还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或许当红叶也无力地转动而落在地上化为泥土时,我们正在教室里徘徊,徘徊;或许当鹅毛般大小晶莹的白粒子在人间飞舞时,我们正钻在被窝里呼着哈气;或许当冬天迈着急匆匆的步子失望离去时,人们才打着哈欠半睁着眼感叹道,冬天过得真快。

  • 标签: 高中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北国的冬天湖水不再浪漫鱼翔湖底船傍岸边雪花寻觅芦花的踪影发现水鸦啄破的蛋壳已没了遮掩坦荡的湖水不守秘密一块明镜映照蓝天

  • 标签: 冬捕 冰洞
  • 简介:目的:探讨酰胺酶(L-Asparaginasum,ASP)联合CHOP方案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8月至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68例,分为CHOP方案治疗组(CHOP组)34例和酰胺酶联合CHOP方案治疗组(ASP+CHOP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CHOP组CR+PR16例,治疗总有效率47.06%;ASP+CHOP组CR+PR24例,治疗总有效率70.58%;后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前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86,P<0.05)。CHOP组患者平均PFS时间为24.7个月,ASP+CHOP组患者平均PFS时间为47.5个月,后者长于前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和发热,Ⅰ-Ⅱ级和Ⅲ-Ⅳ级血细胞减少性贫血发生率在ASP+CHOP组均比CHOP组高(P<0.05),ASP+CHOP组患者Ⅰ-Ⅱ度发热及白蛋白降低发生率均较CHOP组高(P<0.05)。ASP+CHOP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治疗较CHOP组组高(P<0.05),6例发生过敏反应,1例侵袭性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发生血淀粉酶升高、1例发生急性胰腺炎经治疗后好转,但因疾病进展快速致一般情况差,未能耐受后续化疗而早期死亡。3例患者发生不完全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好转。ASP+CHOP组2例发生Ⅱ度血肌酐升高,CHOP组中1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酰胺酶联合CHOP方案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满意,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CHOP方案 门冬酰胺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