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提出横流冷却的基本微分方程及其差分解法与分段积分解法,并通过设计计算实例对影响横流冷却冷却能力的诸因素进行分析,对横流冷却与逆流冷却进行比较,也对多层结构型横流冷却与双层结构型横流冷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具有相同的盘管结构与体积、相同的传热与散质能力及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双层结构的横流冷却具有比逆流冷却更大的冷却能力;在同等盘管体积与水膜填料体积及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多层结构的横流冷却具有比双层结构的横流冷却更大的冷却能力。同时也表明这种计算模型与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适用于各种设计计算与试验资料整理的实际应用。

  • 标签: 闭式冷却塔 横流式 微分方程 差分解法 分段积分解法
  • 简介:循环冷却水是太阳能光伏玻璃、透明导电膜玻璃等制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冷却作为最关键的散热设备,是工艺安全和设备安全的重要保证之一。本文仅以上海金日冷却设备有限公司逆流封闭冷却为例,浅谈其运行和使用中的弊端,并结合对其检修改造的实践,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改造设计的建议,以便将来对此类系统的选型、设计提供借鉴。

  • 标签: 开式冷却塔 封闭式冷却塔 逆流 横流 优化改造设计
  • 简介:本文主要针对德国林根核电站、中国石岛湾核电站两个厂址地域特点,分别从气象条件和冷却综合单价两个方面,分析论证其对冷却选型的影响,提出了德国同容量机组配置冷却偏小的主要原因;同时指出了需针对具体的厂址条件,对冷端进行全面、综合优化,合理确定冷端的规模。

  • 标签: 湿式 冷却塔 淋水面积 气象条件 综合造价
  • 简介:摘要作为建筑能耗主体的采暖空调能耗属于季节性能耗,是导致能源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我国的建筑物和建筑设备节能性能很差,大部分采暖空调系统存在着严重的能源浪费问题,因此,我国建筑节能潜力巨大,此外我国的建筑物和建筑设备增量巨大。这些因素都说明加大建筑节能工作力度,是缓解能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并可带来非常显著的节能效果和社会效益。本文分析了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方法与冷却供冷技术

  • 标签: 循环冷却水系统 冷却塔供冷技术 节能方法
  • 简介:根据Merkel的冷却传热传质理论,推导了适应于横流式冷却的传热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正交试验和实测数据因子相关性分析,研究了横流式冷却传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实测数据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风量对横流式冷却传热性能影响程度最小,与理论模型正交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运行时应保证横流式冷却进水流量的分布均匀,才能更有效的利用传热面积,提高横流式冷却传热效率。

  • 标签: 横流式冷却塔 传热模型 影响因素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介绍了±800kV楚雄换流站每年因结垢清洗冷却填料所造成的损害,分析了±800kV楚雄换流站冷却现填料作用以及结构和其结垢原因,提出了对楚雄换流站冷却填料改造的方案。

  • 标签: 特高压 阀冷系统 冷却塔 填料 结垢。
  • 简介:摘要循环水冷却经过长时间的工作之后,由于水体质量与温度的作用,塔体发生老化和填料损坏以及不均衡布水的情况,导致冷却效果降低,能源消耗提升,特别在高温高负荷下工作时无法达到生产工艺标准规定。本文以循环水系统的现实工作状况为基础,研发出专用的水轮机,通过循环水的能量替代传统电动机,实现节能指标。

  • 标签: 电机减速机 冷却塔 水能机
  • 简介:摘要在夏热冬冷地区,由于设计、施工、土壤自身恢复能力等原因,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土壤热积累的问题依然存在,优化冷却的控制策略是改善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武汉地区某办公楼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TRNSYS对其采用的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冷却的控制策略进行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夜间开启冷却可以缓解土壤热积累问题,但开启时间决定了系统的节能与否;对夜间冷却的开启采取某种温差控制时,系统更节能。

  • 标签: 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 TRNSYS 冷却塔控制策略 温差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噪声治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落水噪声治理有了声屏障法、落水消声法、消声导流片法等多种治理方法,其中在进风口位置安装大型消声导流片已经作为一种最新的治理成果运用于国内部分火力发电企业,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进一步对消声导流片的安装方式进行研究是进一步优化该方案的必然趋势。

  • 标签: 噪声治理 冷却塔 消声导流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引流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57例胸腔引流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及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寻求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57例胸腔引流患者经精心治疗及细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重视对胸腔引流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病人的康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患者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护理的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对40例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引流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2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引流时间为3~7d,15例癌性胸腔积液,引流时间为7~14d,无1例发生肺、胸壁、脏器和组织的损伤,亦无出血、感染、气胸、复张性肺水肿、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术前做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穿刺点的保护。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胸术后胸腔引流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32例放置胸腔引流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82例患者,经过规范的护理,均按时拔管,康复出院。结论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感染,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间胸腔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15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胸腔穿刺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肋间胸腔引流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穿刺次数、胸液消失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肋间胸腔引流治疗胸腔积液能有效引流并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积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深静脉留置管胸腔引流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收集其用深静脉留置管胸腔引流的临床资料。结果用深静脉留置管胸腔引流,可以有效的减少对血管的损伤,且操作方便,感染的机会小,有利于肺复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合理采取深静脉留置管胸腔引流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恢复健康。

  • 标签: 气胸 深静脉留置管 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开胸手术的306例患者均放置胸腔引流管,同时提供全面而细致的精心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精心护理干预,92%的患者术后48~72h拔管,其余手术后第13日内顺利拔管,且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胸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展开闭引流管精心护理可确保引流管固定可靠,保持引流管畅通,能够有效预防感染,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 标签: 闭式胸腔引流术 胸腔引流管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50例患者,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分析,总结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引流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护理配合要点。结果:本组患者置管全部成功,成功率100%。各类胸腔积液引流至〈50ml/24h后拔管。导管置管时间3~60d,平均(9.23±0.69)d。患者置管期间局部无不适,疼痛明显减轻,无并发症发生,置管活动方便,引流效果满意。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取代常规的穿刺抽液,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且患者易于接受,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闭式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患者在引流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中,抽选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胸腔引流治疗方案。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个组别,每组26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1例(3.8%),低于对照组的6例(23.1%);患者日引流量高、住院时间短,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效果确切,采用整体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促进病情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胸腔积液 引流 整体护理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