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低位产钳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缩短二产程,迅速安全娩出胎儿的应用及安全性临床价值。方法对40列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临床资料分析组1为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钳助产10列。组2为再次剖宫产手术25列。比较2组先兆子宫破裂,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和损伤,软产道撕伤的,产后感染,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结果再次妊娠并非剖宫产绝对指针。在有急救条件的医院,掌握阴道试产条件,评价妊娠期瘢痕愈合情况,无试产禁忌,在严密监测下阴道分娩并应用产钳可有效缩短二产程,减少产后出血,不增加先兆子宫破裂和新生儿窒息及软产撕伤,可降低住院时间及费用,有效控制剖宫产率。结论瘢痕子宫在阴道分娩中应用产钳助产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瘢痕子宫 阴道分娩 产钳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叶产钳阴道助产中的临床运用。方法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单叶产钳助产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叶产钳阴道助产实践中是一种安全、有效、快捷对母婴损伤小的助产方法。结论单叶产钳术简单,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单叶产钳助产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阴道产钳助产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选取本院接收的112例难产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尝试实施阴道分娩,采用电脑表格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阴道分娩采用常规助产方式,观察组阴道分娩采用阴道产钳助产方式,对比两组剖宫产率以及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难产产妇 阴道产钳助产 剖宫产率 不良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钳助产术和胎头吸引助产术在阴道助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分娩的56例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产钳助产术和胎头吸引助产术,对比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情况、新生儿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阴道壁血肿、宫颈裂伤、会阴裂伤、切口感染比较,统计学无比较意义,两组新生儿的锁骨骨折、头皮血肿、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的比较,统计学无比较意义,面部皮肤损伤观察组更低。结论产钳助产术和胎头吸引助产术在阴道助产中均优一定程度的应用效果,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各存在优缺点,与实施的临床医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选择助产方案时,应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减少母婴损伤。

  • 标签: 阴道助产 产钳助产术 胎头吸引助产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降低剖宫产率中阴道产钳助产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生产的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产妇在生产困难时直接采用剖宫产,试验组产妇在生产困难时优先考虑阴道产钳助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结果两组产妇分娩完成后,试验组产妇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降低剖宫产率中阴道产钳助产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产妇的顺产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剖宫产率 阴道产钳助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分娩实施低位产钳助产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48例头位难产初产妇进行研究,根据其分娩的方式将以上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低位产钳助产术,对照组实施剖宫产术。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发生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及产褥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和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在面部擦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低位产钳助产术可以有效的改善胎儿窘迫的情况,加速分娩过程,改善胎儿和产妇的结局,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低位产钳助产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在产妇分娩助产的应用,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产科两个月之内收治的应用助产术的9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产钳助产术和胎头吸引助产术,分析比较两组的助产成功率、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助产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组软产道损伤发生率与面部损伤率均高于胎头吸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新生儿头皮血肿、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头吸引助产产钳助产术各有优缺点,在临床工作中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选择更为适合的助产技术,以提高助产成功率,并且减少母婴损害几率。

  • 标签: 阴道助产 产钳 抬头吸引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产钳助产于分娩困难产妇的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2例分娩困难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1例.常规组给予胎头吸引器助产,研究组给予低位产钳助产.结果:研究组转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掌握助产指征以及操作要点的前提下,采用阴道产钳助产分娩困难产妇的价值较高,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安全健康.

  • 标签: 阴道产钳 分娩困难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临床分娩困难的产妇,予以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妇的干预效果。方法: 368例产科分娩困难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184例,对照组予以剖宫产分娩,观察组予以阴道产钳助产方式,对助产不佳者转剖宫产术,对比两组分娩情况与产后母婴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产妇大出血、新生儿窒息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分别为 3.80%、 2.72%、 1.63%,对照组分别为 11.41%、 8.70%、 6.52%,各指标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分娩困难的产妇,采取阴道产钳助产可有效辅助产妇生产,降低剖宫产发生率及产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阴道产前助产 分娩困难 母婴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叶产钳阴道助产中的临床运用。方法我院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单叶产钳助产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叶产钳阴道助产实践中是一种安全、有效、快捷对母婴损伤小的助产方法。结论单叶产钳术简单,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单叶产钳助产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应用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妇产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60名阴道分娩产妇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至A组及B组。A组为阴道正常分娩,38例;B组为阴道产钳助产分娩,22例;分娩结束后,评价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指标。结果:B组产妇经阴道产钳助产,产后盆膈裂孔前后径、面积在静息状态、瓦氏运动及缩肛运动情况下均大于A组阴道正常分娩的产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阴道正常分娩,产妇经阴道产钳助产后,其盆底功能降低,其影响程度高于阴道正常分娩。

  • 标签:   阴道产钳助产 产后盆底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应用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妇产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60名阴道分娩产妇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至A组及B组。A组为阴道正常分娩,38例;B组为阴道产钳助产分娩,22例;分娩结束后,评价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指标。结果:B组产妇经阴道产钳助产,产后盆膈裂孔前后径、面积在静息状态、瓦氏运动及缩肛运动情况下均大于A组阴道正常分娩的产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阴道正常分娩,产妇经阴道产钳助产后,其盆底功能降低,其影响程度高于阴道正常分娩。

  • 标签:   阴道产钳助产 产后盆底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胎头吸引助产产钳助产阴道助产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简要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入我院行阴道助产的36例产妇作为本次探讨的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选取法将行阴道助产的36例产妇进行分组,共计分为2组,每组各18例,其中对对照组采用产钳助产方式,对观察组产妇采用胎头吸引助产方式,通过对比两组产妇新生儿情况及产妇妊娠情况,最终完成胎头吸引助产产钳助产阴道助产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探究。结果:对比两组产妇新生儿情况及产妇妊娠情况,观察组新生儿头皮血肿、颅内血肿、颅内出血、窒息、头皮损伤、产妇分娩出血量、软产道裂伤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助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妇进行引导助产过程中,开展胎头吸引助产方式助产成功率明显高于产钳助产方式,且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头皮血肿、颅内血肿、颅内出血、窒息、头皮损伤、产妇分娩出血量、软产道裂伤情况发生率均明显较低,在临床助产过程中,可大大应用临床之中【1】。

  • 标签: 胎头吸引助产 产钳助产 阴道助产 妊娠情况 新生儿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钳术、胎头吸引术在阴道助产中的临床效果,比较这两种助产方式各自的优缺点,选择合理的助产术式。方法通过对本院阴道助产的46例产妇,其中产钳助产25例,胎吸助产21例。对其资料作回顾性研究分析,以了解两种助产方式具体效果及母婴损伤进行比较。结果产钳助产术的母体损伤明显高于胎头吸引组,而胎头吸引助产术的新生儿损伤又高于产钳助产术组。结论胎头吸引术对于基层医师特别是产钳经验不足的医师更为适用,正确操作安全性较高;产钳助产术适用的范围更广,但技术掌握较困难。通过仔细检查后选择合理的助产技术,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率,保护母婴安全。

  • 标签: 阴道助产 胎头吸引术 产钳助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助产产钳与胎吸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50例阴道助产产妇分组。产钳助产组采用产钳助产的方式,胎吸助产组采用胎吸的助产方式。比较两组手术指征;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胎吸助产组手术指征和产钳助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主要有宫内窘迫、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和胎头位置不正,P>0.05;产钳助产组上钳以及牵引操作均一次成功。胎吸助产组一次成功有20例,2例二次成功,3例三次成功,一次成功率差异显著,P>0.05。胎吸助产组产妇切口延长、阴道壁裂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产钳助产组,P<0.05,但两组切口感染无显著差异,P>0.05。胎吸助产组新生儿面部擦伤发生率低于产钳助产组,而新生儿窒息、头皮血肿发生率高于产钳助产组,P<0.05。结论在阴道助产产钳与胎吸的临床各有优缺点,但建议在会阴保护良好和操作技术熟练的情况下首选产前助产,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若实施胎吸,需避免过长时间牵引和反复滑脱。

  • 标签: 阴道助产 产钳 胎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剖宫产已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因其技术成熟,孕妇及围产儿相对安全被越来越多的产妇所青睐,但当分娩困难时,特别是当胎儿窘迫时,产钳助产术则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结束分娩,降低围产儿窒息率和死亡率。本研究主要探讨阴道产钳助产在分娩困难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分娩的2950例产妇中996例分娩困难产妇进行回顾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剖宫产分娩,观察组予以阴道产钳助产分娩,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与产后母婴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情况更优,产后母婴状况更好,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对分娩困难的产妇进行分娩时,宜采取阴道产钳助产的方式来辅助产妇生产,临床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剖腹产 阴道产前助产 分娩困难 母婴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