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阴道分泌为女性生殖系统分泌的液体,俗称“白带”,主要来自宫颈腺体、前庭大腺,此外还有子宫内膜、阴道黏膜的分泌等。正常阴道分泌为白色稀糊状,一般无气味,量与雌激素水平高低及生殖器官充血情况有关。此乃诊断女性疾病的重要依据。本文将就阴道分泌的检查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论述。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辅助检查 妇科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科2012年1-3月份收到的阴道分泌标本检测的结果分析。了解细菌阴道炎患病情况,对阴道分泌检测方法的评价。结果1051份检测标本中,阳性标本345份,阳性率32.5%,其中滴虫感染125份,霉菌感染204份,霉菌和滴虫同时感染16份。结论细菌阴道炎以霉菌和滴虫感染为主,要加强对婚育妇女的妇科疾病的防治。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清洁度 滴虫 霉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阴道分泌细菌临床检验方法的优劣。方法:选取自2021年8月~2023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84例细菌阴道炎患者。84例患者全部给予胺试验检验法、pH检验法、线索细胞检验法、细菌阴道病快速检验法及胺试验检验法联合pH检验法。对比不同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胺试验检验法联合pH检验法准确率为95.24%,显著高于胺试验检验法、pH检验法、线索细胞检验法、细菌阴道病快速检验法,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结论:胺试验检验法联合pH检验法对细菌阴道炎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较为准确的进行检验,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建议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细菌临床检验 胺试验检验法 pH检验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妇女阴道分泌细菌不同的临床检验方法哪一种具有较强的效果。方法该研究过程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本院自2018年4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进行引导分泌细菌检查的患者。共计180例,分别给予180例患者不同的检查,其中第一组患者采用线索细胞检验的方式进行检验,第二组则采用胺实验的方式进行检查,第三组患者则采用细菌阴道病快速检验的方式进行检查,第四组则采用PH值检验的方式进行检验,第五组则采用联合试验法,将PH检验与胺试验检验联合一起进行检查。结果第一组阳性率为83.33%(30/36),第二组阳性率为66.66(24/36),第三组阳性率为58.33%(21/36)第四组阳性率为52.77%(19/36),第五组阳性率为94.44%(34/36)。结论细菌阴道炎患者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联合检验的方式更具效果。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浙江杭州地区妇科门诊病人细菌阴道病( BV )中间型阴道分泌微生态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2016年 7月至 2017年 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就诊病人( 1309 例 )阴道分泌微生态状况进行研究,其中无明显异常者做为健康对照组共 527例( 40.26%), BV中间组 148例( 11.31 %), BV组 152例( 11.61 %),检测指标包括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革兰阳性大杆菌(主要是乳酸杆菌)、动弯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线索细胞等。 结果 BV中间组中革兰阳性大杆菌少见仅 5.41% ( 8/148 ) ,菌群密集较健康对照组度明显减少,菌群多样性轻度增高,线索细胞明显增多 ,G+ 球菌、 G- 杆菌构成比下降 结论 BV 中间型阴道分泌微生态情况的客观评价能有效指导 BV 的预防与复发。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微生态 菌群失衡
  • 简介:10.阴道分泌(或白带)清洁度检查【正常值】在生理情况下,女性生殖系统具有自然保护功能,因为阴道中存在阴道杆菌,它能保持阴道处于酸性的环境,在此环境下其他细菌不能生存,故阴道具有自净作用。根据阴道分泌(或白带)清洁度检查来判断是否生病。

  • 标签: 阴道分泌物检查 羊水 女性生殖系统 保护功能 阴道杆菌 自净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阴道分泌常规检查的方法及结果。方法选取我站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自觉阴道瘙痒或者有白带异常表现的女性患者6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阴道分泌常规涂片检查,同时通过细菌阴道炎快速试验对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进行研究。观察患者的涂片检查结果和细菌感染时间结果。结果660例患者中,阴道清洁度分级为Ⅱ度、Ⅲ度和Ⅳ度的分别有135例、403例、122例,各占20.5%、61.1%和18.5%。经阴道滴虫、真菌和细菌检查,可见患者中,属于细菌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的分别有382例、224例、33例,各占57.9%、33.9%和5.0%,还有21例患者同时合并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感染的情况,占3.2%。结论通过阴道分泌常规检查,能对患者的阴道清洁度以及感染类型等进行有效的区分,并根据不同的病原体类型给予合适的治疗,是女性阴道炎检查的常规手段,具有方便快捷、结果获取时间短的优点,在妇科临床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常规检查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阴道分泌常规检查结合涂片诊断细菌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已确诊治疗的84例细菌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阴道分泌常规检查,研究组行阴道分泌常规检查结合涂片诊断,对两组检查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联合检查方式的细菌阴道炎检测的阳性率较高,其数据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细菌阴道炎患者诊断中应用阴道分泌常规检查结合涂片进行检查诊断的阳性率较高,可减少临床漏诊及误诊现象发生,使患者能够尽早得到有效治疗,该联合检查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 常规检查 涂片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阴道分泌的检验与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在2012~2013年我院妇产科的病例中抽取90例患者,对患者的阴道分泌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通过检验,发现患有细菌阴道病(BV)有30例,真菌性阴道炎的有35例,滴虫性阴道炎有8例,淋病有3例,而其他阴道炎有10例。结论从检测结果中发现发病率较高的是细菌阴道病和真菌性阴道炎,需要对质量严格控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检测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科门诊患者阴道炎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14923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进行分泌涂片常规检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923例患者中霉菌性阴道炎2740例(18.36%)、滴虫性阴道炎468例(3.14%),前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霉菌和滴虫标本的清洁度多为Ⅲ~Ⅳ度(85.41%),霉菌以35~3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滴虫以45~55岁检出率最高。一至四季度霉菌检出率分别为18.28%,18.54%,18.38%,17.81%;滴虫的检出率分别为3.12%,3.42%,3.06%,2.82%。结论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最常见的阴道炎症,以25~3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与季节无关;滴虫以>55岁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与季节有关。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阴道炎 霉菌 滴虫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560例妇科门诊阴道分泌检查及细菌阴道病的检查,找出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阴道疾病并加以预防。方法对我院2560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分析。结果819例为阴道分泌异常,占检查人数的31.99%,42例为滴虫性阴道炎,151例为假丝酵母菌阴道炎,165例为细菌阴道病,阴道炎患病率高达13.98%。结论要加强健康教育,降低阴道炎的发病率。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阴道炎 病原菌检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