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阴道桥式修补+双侧 耻白线固定术治疗阴道膨出及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对 2016 年 1月至 2019年 11月因阴道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在我院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 25例阴道脱垂伴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阴道双侧 耻白线固定术 + 桥式修补术 ,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2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 ,术中出血 30-50 ml,手术时间 30-50 min;术中无膀胱尿道损伤,术后患者均痊愈 ,排尿正常 ,无阴道坏死 ;术后随访 33个月至 2年均无感染 ,自觉阴道块状物消失 ,无复发,排尿正常。结论阴道阴道双侧 耻白线固定术 + 桥式修补术时间短 ,副损伤及并发症少 ,复发率低 ,易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阴道前壁脱垂,阴道桥式修补,耻白线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会受到严重影响,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疾病的诊断十分重要,本文分析急性和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相关诊断。方法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与下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全部伴有心律失常,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91~20202月,将其中的10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诊断方式分成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研究,两组中患者人数相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针对两组患者的室性早搏和心房颤动结果可以发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产生的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临床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急性与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诊断,最终产生的结果具有一定差异,对患者进行诊断检查时动态心电图的方式更有意义。

  • 标签: 下壁心肌梗死 急性前壁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血肿是由于外力的影响导致的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到周围组织的疾病。其中产道血肿是在患者生产时与产后数小时内子宫下段、宫颈、阴道、会阴等部位出现血肿的疾病。阴道血肿外部症状比较隐匿,轻度为局部血肿,重度会导致失血性休克,给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威胁。初期阶段,产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感受到局部疼痛时说明血肿部位扩散范围较大,处理起来非常困难,经常发生于产程过长的患者中。

  • 标签: 罕见顺产 自发阴道壁血肿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39例髋臼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7例;年龄21~80岁[(49.6±13.7)岁]。柱骨折31例,骨折6例,柱伴骨折2例。22例采用改良Stoppa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A组),17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比较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依照Matta评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3~50个月[(32.4±10.5)个月]。A组手术时间为(152.1±47.5)min,术中出血量为(497.7±160.7)ml,均低于B组的(192.1±58.2)min、(638.2±166.3)ml(P<0.05)。A组骨折Matta评分复位优良率为86%(19/22),末次随访时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2%(18/22),B组分别为82%(14/17)、77%(13/17)(P均>0.05)。术后A组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闭孔神经损伤1例;B组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22),B组为29%(5/17)(P>0.05)。结论对于髋臼柱/骨折,采用改良Stoppa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钢板内固定均能获得满意疗效,但改良Stoppa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前降支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冠状动脉发育异常。该文报道1例青年男性因急性及下心肌梗死入院,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其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前降支近段,为右冠状动脉起源处之前的左前降支近段发生痉挛导致的心肌梗死。

  • 标签: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运重建后右室功能及影响右心功能的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诸暨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142例,患者均成功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处理罪犯血管,根据术后超声心动图情况分为右室功能正常组和右室功能减退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超声心动图指标差异,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STEMI不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右室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果右室功能正常组82例,右室功能减退组60例,两组性别构成、左回旋支(LCX)病变、PCI后造影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6、27.47、4.90,均P<0.05)。右室功能正常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整体室运动评分指数(WMSI)分别为(33.5±3.6)mm、(50.6±2.5)mm、(1.86±0.23),右室减退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6.6±5.3)mm、(51.7±4.0)mm、(2.07±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5、2.01、6.61,均P<0.05),右室功能正常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右室减退组(t=2.27,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LCX中远段病变、低TIMI血流、LVEDD增加、LVEF降低是急性STEMI不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右室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超声心动图有助于对急性STEMI不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右室功能进行评价,LCX中远段、低TIMI血流、LVEDD增加、LVEF降低易出现右室功能减退。

  • 标签: 心肌梗塞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再灌注 心室功能,右 每搏输出量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老年男性患者,因劳力性胸痛入中日友好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近段严重狭窄,置入冠状动脉支架后患者即刻出现剧烈胸痛,心电图示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再次造影示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主干血流正常,但右心室支闭塞,诊断为单纯右心室心肌梗死。本文结合文献,分析单纯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特征,以供临床借鉴。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 阴道镜在筛查宫颈癌病变中的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 2017年 6月~ 2019年 6月在我院进行 LEEP术后通过给予病理证实为 CIN2-3的患者共计 160例,对其阴道镜检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后病理结果表示为 CN2-3的患者中,在手术前对其进行宫颈活检与其符合几率为 106例,百分比占 66.25%,阴道镜检查结果为 1型转化区为 104例,点活检手术之后病理结果相符率为 81例,百分比占 77.89%,阴道镜检查呈 2型或 3型转化区 56例,和手术后病理结果相符的为 21例,百分比占 37.50%。 结论:宫颈癌属于一种可以预防及治疗的疾病,在对患者实施阴道镜检查时需要积极重视转化区类型的评估,其能够确保误诊几率的降低。

  • 标签: 阴道镜 筛查宫颈癌前病变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子宫脱垂合并阴道膨出患者术后疼痛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子宫脱垂合并阴道膨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采用单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进行治疗,2组术后随访1年。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统计2组围手术期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1年的复发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相比,术后3~7 d,2组VA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术后3、7 d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等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年复发率分别为6.67%、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膨出,可显著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情况,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子宫脱垂 阴道壁膨出 阴式子宫切除术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疼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镜联合 LEEP术对宫颈癌病变( CI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20年 10月收治的 100例 CIN患者,均符合 LEEP手术指征并在阴道镜下行 LEEP手术,分析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与 LEEP术后组织病理结果。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n=50)和对照组( 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应用阴道镜联合 LEEP术治疗宫颈癌病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同时可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颈癌病变;阴道镜; LEEP术

  • 标签: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子宫切除及修补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我院 7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方案,观察组用子宫切除术及修补术,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得失血量、输血量、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 P<0.05)。结论:子宫切除及修补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盤植入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子宫前壁切除术 修补术 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切除和修补术应用于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实践价值。方法:随机抽取 2016年 1月 -2020年 8月 接收的3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选用常规手术治疗的对照组 15例和接受子宫切除和修补术的实验组 15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以及月经紊乱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以及月经紊乱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子宫切除和修补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治疗时间,降低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避免患者出现月经紊乱,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子宫前壁切除和修补术 胎盘前置 胎盘植入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子宫切除及修补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应用。方法 累计在 2017年 2月到 2019年 12月间抽取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产妇 50例,依据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入院较早的 25例产妇被划分为对照组并接受常规治疗,较晚入院的 25例产妇则接受子宫切除及修补术治疗,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内产妇完成手术所需时间、手术期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少( P<0.05),组内需子宫切除和出现并发症的产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子宫切除联合修补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手术效果,需要完全切除子宫的产妇及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产妇也明显减少,进一步验证了其安全性,综合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子宫前壁切除 修补术 凶险性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阴道镜联合 LEEP治疗宫颈癌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龙华市妇幼保健院 2016-03-2019-03收治的宫颈癌病变患者 84例,按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2例。对照组采用冷刀锥切治疗,观察组采用阴道镜联合 LEE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阴道分泌物排出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 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阴道流出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阴道镜联合 LEEP治疗宫颈癌病变疗效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

  • 标签: 阴道镜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癌前病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女性子宫瘢痕下段厚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诸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晚期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分别于妊娠32周、34周、36周和38周进行经腹超声检测和经阴道超声检测,比较腹部超声及经阴道超声对于患者子宫下段瘢痕显影率情况,分析不同瘢痕愈合分级患者子宫瘢痕下段厚度差异及随妊娠周期增加的变化情况,跟踪患者分娩结局,统计不同瘢痕愈合分级患者分娩方式及先兆子宫破裂发生情况差异,记录分娩过程中和产后24 h内出血量。结果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测对于剖宫后再次妊娠女性子宫瘢痕显影率(100.00%,180/180)显著高于腹部超声(58.89%,106/180)和阴道超声(91.11%,164/180)单独检测水平(χ2=93.147、16.744,均P<0.001);各瘢痕愈合分级患者不同妊娠周期的子宫瘢痕下段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5.716~69.247,均P<0.001),各瘢痕愈合分级组组内不同妊娠周期之间的子宫瘢痕下段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965~24.361,均P<0.001),各组患者子宫瘢痕下段厚度超声检测数值均随妊娠周期的延长而降低(t=5.726~18.051,均P<0.001);各瘢痕愈合分级患者分娩方式及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669、8.312,均P<0.001);各瘢痕愈合分级患者组之间分娩过程中出血量及产后24 h内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635、27.174,均P<0.001)。结论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测可提高子宫瘢痕显影率,检测子宫瘢痕下段厚度有助于指导剖宫后再次妊娠女性选择合理分娩方式,并指导医师及时采取预防分娩风险的措施。

  • 标签: 妊娠末期 剖宫产术 瘢痕 超声检查 子宫监测 子宫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宫颈癌及宫颈癌病变患者诊断中应用阴道镜检查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从 2016 年 1 月至 2020 年 7 月择取 100 例宫颈癌及宫颈癌病变患者,所选患者均实施阴道镜检查,并对照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阴道镜检查的准确性。 结果: 100 例宫颈癌及宫颈癌病变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中 52 例浸润癌, 23 例 LSIL ( CINⅠ )、 15 例 HSIL ( CINⅡ )、 10 例 HSIL ( CINⅢ );在阴道镜检查中, 96 例检出宫颈癌及宫颈癌病变,其中 51 例浸润癌, 23 例 LSIL ( CINⅠ )、 14 例 HSIL ( CINⅡ )、 9 例 HSIL ( CINⅢ );阴道镜检查准确率为 97.0% ,而且在不同类型宫颈癌及宫颈癌病变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在宫颈癌及宫颈癌病变诊断中,阴道镜检查可以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有效观察,保证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确定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阴道镜检查 宫颈癌 宫颈癌前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讨论在宫颈癌病变中采用宫颈高危型HPV检测与阴道镜检查进行联合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了2015年1月~2019年6月之间在我院进行宫颈项目检查与阴道镜检查、病理学检查证实的450例患者,包括180例HPV-DNA阳性患者和270例HPV-DNA阴性患者,针对患者的年龄,分析并总结宫颈项目检查结果、阴道镜检查结果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在180例高危型HPV-DNA阳性患者中,有70例(38.89%)为CIN,而在270例高危型HPV-DNA阴性患者中,只有25例(9.26%)为CIN,P0.05,HPV阴性组随着年龄增长CIN级别升高(P

  • 标签: 宫颈高危型HPV 阴道镜 宫颈癌前病变 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