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希腊神话中,爱神特为了寻找自己的爱人,在玫瑰花丛中奔跑。玫瑰刺破了她的手脚,鲜血滴在花瓣上,把白玫瑰染成了红色。当身着粉色外套的美丽少女微笑着向你献上手中礼物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是天使的礼物还是毒巧克力命案?和煦的阳光洒进屋子,把房间里装点得格外温暖。墙角的玩具熊显得那么安静,满屋子悬挂着的玫瑰花更是浪漫。虽然玫瑰花也是带刺的,但希望它不会刺伤一颗爱着的心。

  • 标签: 狄特礼物 阿佛洛狄特
  • 简介:一堵老旧的石墙里,住着五只爱说爱闹的小田鼠。冬天就要来了,其中的四只小田鼠天天都忙着采集坚果、小麦和禾秆。只有一只小田鼠——什么也不干。

  • 标签: 小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田鼠阿佛》
  • 简介:中国西藏攀登世界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于2001年5月17日出发,前往巴基斯坦攀登世界第12高峰布峰。15日下午,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丹增向12名登山队员——献上哈达,为登山队员壮行。

  • 标签: 探险队 巴基斯坦 西藏和平解放 上高峰 登山队 世界1
  • 简介:亚地区为多神崇拜,其中具有泛亚性质的神主要有三个,吕凯昂的宙斯、潘神和戴斯波伊娜。全希腊神宙斯在亚被赋予地区特质,成为亚族群和国家的象征。本土的潘神和戴斯波伊娜有着不同发展。潘神不仅流行于亚,在希腊其他地区也颇受欢迎,成为了泛希腊神,戴斯波伊娜始终是泛亚神,其崇拜仅限于本土。这三位泛亚神祇崇拜共同构成泛亚宗教崇拜体系,同时也成为亚族群认同与地区文化的标识。

  • 标签: 泛阿卡狄亚神祇 吕凯昂的宙斯 潘神 戴斯波伊娜
  • 简介:斯托帕德剧作《亚》采用不同时空交错、并置的结构,使19世纪初英国乡村庄园里的贵族生活和百年后人们对庄园历史的探究实现"穿越",表现工业化进程、西欧革命和战争对贵族社会的冲击,借以反思19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同时展现当代人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从而使剧作与以往的社会批判和道德谴责之作判然有别,在思想与艺术上实现了对先贤时俊的超迈。

  • 标签: 斯托帕德 阿卡狄亚 衰落 反思现代化
  • 简介:"在这琴声里,蕴含着一种无以名之的神圣激情。"——海涅《佛罗伦萨之夜》(摘自1935年《每日镜报》1月6日副刊)我的父亲维克多·毕业于牛津大学。当时他同著名的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是同学,并且私交甚密。

  • 标签: 维克多·特雷佛日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诗歌史上,死亡对很多诗人来说是个很有吸引力的主题。美国诗人艾米莉金森(1830-1886)对这一主题尤其感兴趣。而另一位被称为哲理诗人的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也曾写诗涉及这一主题。通过分析两位诗人各自一篇代表性涉及死亡的诗歌,可以看出两位诗人死亡观有所不同。[关键词]死亡艾米莉金森罗伯特弗罗斯[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一、金森的《因为我不能停下等待死亡》解析回顾英诗的历史会发现,死亡是一个对很多诗人很有吸引力的主题。美国诗人艾米莉金森(1830-1886)就是一位对这一主题尤为着迷的才华横溢的诗人之一。在她的1800首诗中,有500多首涉及这一主题。她刻意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在那里,诗人流连于上帝,死亡,永生等主题。如果说清教主义让她隐居,同时也对于她的诗作有着影响。宗教的,超自然的主题不时出现在她的作品中。这首诗《我不能停下等待死亡》就是一个代表性的例子……

  • 标签: 弗罗斯特死亡 死亡观 狄金森弗罗斯特
  • 简介:对路易丝和特来说,她们有一个“天大的秘密”——当两个人在夏令营偶遇并发现她们竟然是双胞胎姐妹时,她们决定交换身份回到各自的家,揣着大秘密去揭开父母的秘密……

  • 标签: 双胞胎 夏令营 秘密
  • 简介:<正>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的第三部分中,马克思详尽地评述了在一八四九年六月十三日选举中获胜的秩序党的性质,及其在翌年三月十日选举中失败的过程。秩序党在哀叹自己的失败时,曾引用了一则希腊故事说:“……我们藏在依木马的肚子里潜入了神圣的依利翁城,但我们并不是象我们的祖先希腊人那样潜入的,我们不是占领了敌人的城池,而是自己成了俘虏。”马克思把这段话抄录在这篇著作中,用意是以秩序党自己的话揭露它的真面目。恩格斯在一八九五年版上还加了一条注,指明“希腊人”gre-

  • 标签: 阶级斗争 法兰西 特洛依木马 马克思恩格斯 故事 希腊人
  • 简介:马萨诸塞州的默斯(Amherst)因迷人的风景和云集于此的大学而名闻遐迩。默斯学院(AmherstCollege)、麻省州立大学默斯本部(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Amherst)和汉普郡学院(HampshireCollege).都在美国教育界赫赫有名,其中默斯学院更是排名美国文科学院(LiberalArtsCollege)第二!学院建立于1821年,

  • 标签: 科学院 州立大学 马萨诸塞州 教育界
  • 简介:为了这篇报道,我特别去拜访东法兰德省最知名的鸽舍之一,比利时尼诺夫(Ninove)的威廉·鸽舍。其实,我不应该说威廉·迪路只是东法兰德省,而应该说他是比利时国强豪之一。威廉实际上是一个全能强豪,为了清楚说明,我必须指出威廉是比利时全国唯一连续两蝉联“库尔翰中心”

  • 标签: 威廉·狄路特 赛鸽运动 鳏夫雄育种 环境控制 幼鸽 鸽舍
  • 简介:<正>英国小说家安东尼·普(AnthonyTrollope,1815-1882)的《自传》写得快不快?全书完稿于1876年4月中旬,费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跟他平时写小说的速度差不多快。同年他留给儿子亨利·普一封信,要儿子等他去世之后再拆信。信中说,“附在这里的是我一生的回忆录,我希望你把它作为我送给你的礼物收下。我的用意是在我去世之后将其出版,并由你编辑。……是否作些删节或删节什么内容,由你决定。但是,我不希望加进

  • 标签: 讽刺小说 萨克雷 狄更斯 乔治·爱略特 英国小说 小说家
  • 简介:达延汗死后,其三子巴尔斯博罗特称汗,这一家族势力迅速膨胀。先是,巴尔斯博罗四子巴雅思哈勒分得了永邵卜万户中的喀喇沁,末子博迪达喇又得到了永邵卜、二部。这样,庞大的永邵卜万户四分五裂,被喀喇沁万户所代替,部成为该万户的一个组成部分。16世纪末17世纪初,部在今内蒙古苏尼旗一带。部在火落赤及其七个儿子统治下,约有二万之众。他们在兴安岭南部拥有兀良哈塔布囊属部,17世纪20年代就有七个和硕单位的属民。林丹汗西征后,在1628年秋天的埃不哈河战役中,永邵卜、苏特等部大吃败仗,其部落渍散。部在越兴安岭奔喀喇沁的途中,被“巴噶”部落劫夺,火落赤七个儿子中有五人阵亡。劫后余生的二台吉虽然到了他们的塔布囊属部,但是已经无力管辖他们,最终投附了爱新国。后来也有其他部人陆续来归,和喀喇沁、土默特等部来归之人一道,被编入八旗满洲。人分别被编入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和正蓝旗。

  • 标签: 内蒙古 17世纪 喀喇沁 家族势力 16世纪 八旗满洲
  • 简介: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与弗隆斯基的母马在多个方面相似。这其实反映了托尔斯泰宗教观的转变:他从一个彻底的异教徒转变成为一个所谓的“基督徒”,但他却始终未能洞悉基督教中灵与肉神圣合一的奥秘。

  • 标签: 安娜 合一 相似性 动物性 象征 神性
  • 简介:满族早期的宗教信仰虽以萨满教为主,但随着与其他民族的日益交往以及清朝统治的需要,佛教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满文创制后不久,就开始大量翻译佛经。藏传《弥陀经》是佛教经咒类文献之一。颇具代表性。通过对满译《弥陀经》中词语的研究可以发现,诸佛名号的翻译不仅采用了音译的方式,同时也采用了意译的方式,且部分满文词语的语义在佛经中发生了变化。

  • 标签: 满文 佛经 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