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7岁,工人,20年前出现劳累后胸闷胸痛,3年前心电图发现"陈旧性前心肌梗死",近半年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下肢水肿.有糖尿病史12年.查体:呼吸24次/min,血压140/100mmHg.半卧位,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右下肺叩呈浊音,呼吸音弱,左下肺有湿罗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心率110次/min,未闻及杂音.

  • 标签: 影像学表现 室壁瘤附壁血栓 误诊 左室粘液瘤
  • 简介:摘要原发性主动脉血栓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临床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除高凝状态为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外,其他相关因素也在文献中被提及。主动脉峡部是血栓的好发部位,其原因可能与该处的解剖特点与血流动力学有关。该疾病发病隐匿,并发症凶险,最佳治疗策略目前仍未明确,单纯抗凝治疗、主动脉开放手术与腔内治疗均有成功报道。本文针对原发性主动脉血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报道。

  • 标签:
  • 简介:  患者男,70岁,因胸闷、气短半个月,突然呼吸困难、四肢发冷1h收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模糊,血压测不到;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3R~V6R导联可见异常Q波(QRS波呈QR型)、T波倒置,ST段抬高不明显;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右心室心肌梗死.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右心室腔明显增大,右心室前侧壁中间段至心尖段局部室变薄并向外膨隆,右心室腔内充满均匀中等回声物,无活动性,无血流信号,右心室流人道及流出道无狭窄,血流通畅;右心室收缩功能均减低(右心室舒张期内径与收缩期内径相差不大),房间隔凸向左心房侧,心包腔内可见积液.……

  • 标签: 右心室心肌梗死 室壁瘤 附壁血栓 下壁心肌梗死 心室收缩功能 心尖段
  • 简介:摘要SLE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可影响机体的各个系统。在SLE的病程中,血栓形成的临床患者并不少见,其发生率约为5.7%,但国内外鲜有SLE合并心室血栓形成的报道。本文结合文献分析了1例SLE患者病程中心室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治疗,以提高风湿科医生对该类事件的认识,有利于正确制定治疗方案。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血栓形成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良、恶性胸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胸肿瘤的分类,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结果:46例胸肿瘤(良性25例,恶性21例)采取手术治疗,其中对12例较大骨性胸缺损病人采用重建材料修复,无1例死亡,效果良好。结论:对良、恶性胸肿瘤,均应首选外科手术治疗,较大的骨性胸肿瘤缺损需用重建材料修复。

  • 标签: 胸壁肿瘤 治疗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肺癌是人类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腺癌是主要的组织学类型。其中,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和型腺癌呈生长方式。临床工作中发现这种类型肺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也与其他类型的肺腺癌截然不同。本文基于肺腺癌的生长方式,从肺腺癌独特的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和分子基因表达出发,系统介绍了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意义,并就目前研究进展和面临的相关挑战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的工作提供帮助。

  • 标签: 肺腺癌 肿瘤侵润 DNA突变分析 附壁生长
  • 简介:摘要目的为临床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患者血栓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提供护理经验。方法总结1例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行ECMO治疗时合并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要加强体外生命支持监测,重视血栓评估、监测、预防及处理,给予充分营养支持,指导正确的康复锻炼,加强心理护理等。结果患者未发生不可逆血栓相关性并发症,并于治疗62 d康复出院。结论患者虽发生深静脉血栓,但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个体化的护理,未造成其他不可逆的并发症,为该类患者的救护提供经验。

  • 标签: 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深静脉附壁血栓 体外膜肺氧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血栓抽吸在高血栓负荷急性前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血栓负荷急性前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支架植入术,观察组采用血栓抽吸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栓负荷急性前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有利于调节与改善患者的各项术后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优化治疗效果,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血栓抽吸 高血栓负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 应用
  • 简介:急性下心肌梗塞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现将1993年1月~1997年12月住院73例急性下心肌梗塞患者并发低血压39例抢救治疗体会报告如下,5例因心率<50次/分使用了阿托品(0.5~1)mg静脉推注

  • 标签: 低血压治疗 体会附 例报告
  • 简介:目的通过更换引流方式,探讨胸结核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8例胸结核并窦道形成患者,术前常规三联抗痨一个月后.行手术彻底切除结核病灶,术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病愈出院后继续三联抗结核6个月。结果38例患者一次性治愈率100%,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胸结核术前需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彻底行病灶清除,术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方式,并继续抗结核治疗,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术后病灶复发。

  • 标签: 胸壁结核 负压封闭引流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72例冠状动脉支架治疗中的5例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及围手术期的抗血栓治疗等相关因素。结果5例患者5处靶病变支架内血栓形成,其中5处C型,5处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原因5例患者均为前降支近段分叉病变,1例为支架不能完全覆盖病变,1例为患者自行停用抗血小板药物,1例为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结论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1)前降支近段分叉病变;(2)长病变,支架贴壁不良,支架没有完全覆盖病变,使用药物涂层支架;(3)不充分的抗血栓治疗;(4)氯吡格雷抵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置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下腔静脉血栓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CDT治疗的下腔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21例患者均经静脉造影诊断为下腔静脉血栓,同时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向上延续导致的下腔静脉血栓18例,下腔静脉滤器导致的下腔静脉血栓3例。21例患者均在下腔静脉滤器的保护下成功进行CDT治疗,其中7例患者伴有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给予髂静脉支架治疗。随访3~48个月,1例肿瘤患者CDT术后2周再次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给予加强抗凝治疗后好转,其他患者无血栓复发,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下腔静脉滤器均会导致下腔静脉血栓。在下腔静脉滤器的保护下,CDT治疗下腔静脉血栓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下腔静脉 血栓 尿激酶 治疗
  • 简介:目的提高在基层医院诊治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的水平。方法通过6例PTE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在基层医院PTE的诊治方法。结果PTE最常见的症状为胸痛、气促、烦躁/恐惧感,体征为呼吸急促、肺部闻及湿啰音、心动过速、紫绀,胸部X线检查可有异常,高分辨螺旋CT(HRCT)造影是基层医院确诊PTE的最重要条件;治疗:确诊后尽早溶栓治疗。本组6例患者除溶栓外,加用血液平衡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重视对PTE的全面认识,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尤其是HRCT,在基层医院可以提高PTE的诊治水平。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基层医院 诊治体会 HRCT 临床报告 溶栓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动脉造影表现。方法2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均经股动脉插管,经股深动脉至腘动脉造影成功,2例在髂总动脉造影,造影后均取得清晰的下肢动脉血管影像。结论下肢动脉造影能够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做出明确的诊断,对选择手术方案很有帮助。

  • 标签: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管造影 诊断性 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介入技术治疗急性和亚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对15例诊断为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使用技术有经导管做肠系膜上动脉(SMA)溶栓(8例)和经颈静脉途径经肝穿刺门静脉(简称TIPS途径)介入治疗(7例)。男性9例,女6例,年龄28岁至68岁。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腹泻6例,少量腹水3例。体检腹部均无腹肌紧张和反跳痛,超声波和增强CT诊断为本病。结果治疗技术均成功13例,无重要并发症。经导管SMA内溶栓治疗8例,术后症状逐渐改善7例,无效1例。经TIPS途径治疗7例,6例治疗结束时造影显示大部分血栓被清除,门静脉系统有血流通过,临床症状缓解。1例虽然PV—SMV恢复血流,但于12天后死于腹腔脓肿、多器官衰竭。结论介入治疗技术,包括经导管SMA溶栓和经TIPS途径介入技术是治疗急性和亚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门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微创技术 禁忌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左心室室瘤(LVA)合并左心室血栓(LVT)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STEMI早期发生LVA患者,根据是否合并LVT分为LVT组和无LVT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和治疗方案,并对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LVT组和无LVT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STEMI患者早期LVA合并LVT的相关因素,并绘制森林图显示各个指标效应大小。结果共入选144例患者,LVT组患者52例(36.1%),年龄(56.4±11.2)岁,男性46例(88.5%);无LVT组92例(63.9%),年龄(61.7±11.5)岁,男性73例(79.3%)。与无LVT组相比,LVT组患者较年轻,贫血、大量饮酒史、慢性肾脏病史、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术前血流心肌梗死溶栓(TIMI)0级、术后血流TIMI≤2级比例均较高,心绞痛病史、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急诊PCI或静脉药物溶栓比例均较低(P均<0.05)。两组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及抗凝治疗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诊PCI治疗的患者亚组分析显示两组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森林图显示大量饮酒史(OR=6.982,95%CI 1.501~32.469,P=0.013)、贫血(OR=3.373,95%CI 1.075~10.585,P=0.037)、LVEF≤40%(OR=3.016,95%CI 1.027~8.859,P=0.045)、术前血流TIMI 0级(OR=3.311,95%CI 1.214~9.029,P=0.019)与STEMI早期合并LVA患者发生LVT风险增加相关,而心绞痛病史(OR=0.159,95%CI 0.058~0.441,P<0.001)、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OR=0.189,95%CI 0.053~0.673,P=0.010)、急诊PCI或静脉药物溶栓治疗(OR=0.252,95%CI 0.093~0.682,P=0.007)与STEMI早期合并LVA患者发生LVT风险降低相关。结论大量饮酒史、贫血、LVEF≤40%、术前血流TIMI 0级与STEMI患者早期LVA合并LVT发生风险增加相关,而心绞痛病史、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急诊PCI或静脉药物溶栓治疗与STEMI患者早期LVA合并LVT发生风险降低相关。

  • 标签: 心肌梗死 左心室室壁瘤 左心室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