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于基层医院儿科的医疗设施有限,医疗技术力量薄弱,大部分危重患儿得不到规范、合理、及时的治疗。为此,我院于2001年6月1日开展危重症患儿急救转运工作,与50余家基层医院建立了急救网络系统,由我院儿童急救中心专业医护人员及救护车司机各一名组成急救转运小组,协助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对危重患儿进行急救转运到我院继续进行救治。2001年7月1日-2006年6月1日共转运危重患儿768例,现将其急救转运过程报告如下。

  • 标签: 院前急救 危重患儿 转运护理 基层医院 儿童急救中心 危重症患儿
  • 简介:总结了长途转运患者的主要方法、注意事项及急救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出诊、转运的准备,救护车派发的注意事项,急救现场的评估,患者长途转运途中的特点及注意事项,以及目的地交接患者的处理,认为高效、快速、安全的急救方案,可赢得挽救患者生命的宝贵时间,提高院长途转运的成功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长途转运 急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多发伤患者的急救处理,以及转运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我中心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所救治的7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的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在78例患者中,成功送入医院的有72例,占92.3%;中途死亡6例,占7.4%。结论重症多发伤患者的急救的关键是争取黄金5分钟,先将伤患迅速转移至安全的场地,然后尽快使其恢复呼吸功能,同时给予液体复苏、止血、吸氧及骨折外固定等初步治疗,在转送的途中要注意伤患生命体征监测,注意病情变化并及时进行处理,做好与医院急诊科进行伤患病情及其资料的交接,规范各种抢救记录。

  • 标签: 院前急救 重症多发伤 转运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急救护理和转运经验。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46例通过有效抢救护理措施,安全转运,回治疗。结论正确掌握急性左心衰竭发病时间,及时控制病情变化,就地、就近配合抢救,保持较好的体位搬运,做好监护,及时转运,安全有效。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院前急救 护理与转运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急救转运体会。方法选取某中心接诊的严重多发伤151例,就急救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1例中,途中行心肺复苏10例,复苏成功2例,死亡8例,经抗休克等治疗安全转运至医院143例;诊断符合率100%。结论严重多发伤的急救的关键是争取黄金1h和铂金10min,积极进行高效的救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严重多发伤 院前急救 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运对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效果,进一步完善转运系统,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降低病死率。方法对我中心2012年9月到2014年1月转运的150例危重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转运的150例患儿中,其中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呼吸系统疾病占主要地位,所有患儿全部转运成功,转运途中无一例死亡,转运后治愈好转145例,死亡5例。结论建立良好迅捷安全的急救转运系统,对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显著性降低病死率。

  • 标签: 危重新生儿 院前转运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转运。方法选择我中心2017年9月—2018年11月内接诊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占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转运流程,研究组采用优化急救转运流程,统计两组患者死亡情况。结果研究组0例死亡,对照组4例死亡,比较发生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优化急救转运流程,可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管理方法,提高院急救转运的安全,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方法通过实施前后平均出车时间、平均反应时间、急救处理率、急救器械药品完好率、第三方调查综合满意度的对比,评价CQI的效果。结果实施CQI后平均出车时间、平均反应时间均有所缩短,提升了急救处置率、器械药品完好率、转运交接资料完整率、第三方调查综合满意度。结论通过在转运中实施CQI提高整个转运的质量,提升转运的整体安全性。

  • 标签: 院前急救 转运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转运的风险因素及其管理策略,以便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70例急救转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分析风险因素出现原因,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结果在风险因素方面,服务意识差、沟通不当、仪器及药品不齐、接诊准备不足所占比例分别为18.18%、27.27%、18.18%、36.36%;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转运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予以针对性管理策略,可有效提高临床安全性,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院前急救转运 风险因素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创伤休克病人的急救转运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提高院急救能力,有效降低死亡发生率。方法随机对48例急性创伤性休克的病人的急救转运情况进行分析,在现场对48例患者的伤情及时评估并实施有效及时的救治方案,在转运病人的途中,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对病人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监测,经过一系列急救措施后,对到达医院病人具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及时急救转运,48例病人中有41例被安全的送进医院治疗,43例脱险,其中7例发生死亡,2例在赶达现场已经死亡,2例因在转运中循环衰竭死亡,3例因现场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于急性创伤休克病人而言,有效及时的急救转运过程中病情的监测和对病人合理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及时的急救转运可以使抢救急性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成功率大大提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急性创伤休克 院前急救 转运
  • 简介:目的:总结颅脑创伤病人急救转运过程中的救护措施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中心出车接诊的1286例颅脑创伤病人急救转运的临床资料。结果:1275例安全返回急诊科,466例入神经外科或急诊手术,途中死亡11例。结论:颅脑创伤病人的急救转运过程中.有效的急救和针对性的护理为院内成功抢救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颅脑创伤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车祸伤患者急救转运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方法选取市急救中心我院分站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急救的372例车祸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6例和对照组186。分析其转运入院时存在的风险和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针对这些风险和因素分析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和相应对策。观察组采取转运风险评估措施,对照组则选取常规措施。结果本组患者中转运入院362人,入院率为97.3%,转运中死亡2(0.5%)人,转运死亡8(2.1%)人。其中因病情危重死亡9(2.4%)人,转院途中意外死亡1(0.2%)人。入院和死亡人数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观察组患者入院184人,死亡2人,入院率为97.3%,对照组患者入院178人,死亡8人,入院率为95.6%.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车祸伤患者因其病情多样性,在转运途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及时有效的采取预防措施和相应对策能帮助患者接受更好的治疗,成功完成转运急救过程。

  • 标签: 车祸伤 转运入院 防范对策 风险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老龄化,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急性脑血管意外,俗称中风,指脑组织小动脉血管发生破裂出血或栓塞,致脑血管血流突然中断,是患病率、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此类病人病情发展迅速,要以最快的速度,争取在3h以内对病人进行救治,这对挽救病人的生命,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以及制订院内的后续抢救及治疗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急性脑血管意外 院前急救 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急救转运的效果。方法我们对2015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保持每组各有80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急救转运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制定好的统一处理方案进行救治并加强护理措施,之后比较观察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在前往医院的转运途中发生死亡,有4例患者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有13例患者在抢救的手术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脑疝及呼吸道阻塞症状;在观察组患者中,没有患者在转运途中发生死亡,有1例患者在医院抢救中死亡,有2例患者出现了上述不良症状,这两患者的治疗抢救及转运效果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急救转运措施的制定及有效落实,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且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此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血管意外 院前急救 转运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型留置针输液在急救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0例急救中的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0例,实验组使用安全性留置针,对照组使用普通留置针,比较两种留置针性能的优势。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针刺伤发生率和局部漏针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安全性留置针静脉输液在急救转运中值得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 转运 安全型留置针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