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疗养药房药品的管理经验进行探讨,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结合疗养药品管理制度,严格药品的调配、发放、储存、盘点各个环节,归纳管理体会。结果与结论完善的药房管理,为提高药学优势服务,提供了更好地保障。

  • 标签: 药房 药品 管理
  • 简介:2012年2月6日,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表示,新成立的韩国医药品安全管理将于4月份正式开。首任院长为首尔大学预防医学教授朴炳周(音译)。朴炳周自2009年开始,负责“药物监测研究工作”,他使韩国的医药品副作用报告方面的研究,达到了先进国家的的水平。

  • 标签: 药品安全管理 韩国 医药品安全 2009年 药品副作用 医学教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6月—2013年1月上报的355例药品不良反应,从患者一般情况,引发ADR的剂型、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类别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和临床表现、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ADR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儿童与老年人患病多;注射剂为引发ADR的主要剂型;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和口服给药为主;累及器官系统,主要表现在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不良反应大多痊愈、好转。结论临床应加强特殊人群ADR监测,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给药剂型,合理用药,确保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的使用药品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乡镇卫生医疗设施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药品管理是卫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本文基于乡镇卫生药品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展开了对乡镇卫生药品管理的探讨。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药品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医疗机构病区药品管理,促进病区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从而进一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依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的要求条款,由药学部和护理部成立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共同制定病区相关的药品管理标准,并在全院各病区统一执行。通过每月联合督查,促进病区药品质量不断持续改进并进行分析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药学部与护理部的密切配合,规范了病区备用药品管理,提高了病区护理人员管理意识,各病区药品管理合格率达93%以上,药品管理基本符合等级医院评审中的要求。结论药学部和护理部联合对该院病区药品的管理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成效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南医疗区(下文简称南)临床科室药品管理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办法。方法全面分析南临床科室药品管理现存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临床科室药品管理,对比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前、后的管理质量。结果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后,南临床科室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抢救车药品、常用备用药品的达标率均明显高于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后,南临床科室药品的去向明确率与有效使用率均明显提升,且药患纠纷率明显减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南临床科室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较多,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强化管理,可明显提升药品达标率、去向明确率与有效使用率,且有助于降低药患纠纷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科室药品 管理 问题 PDCA循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某2015年至2016年(1-9月)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收集的36例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ADR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不过较集中在18~65岁;药物注射剂型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剂型;在药物种类方面,神经系统用药其ADR发生率最高,其次是抗微生物药;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或系统方面,皮肤和附件损失最为多见。结论应重视合理用药,加强ADR监测,及时上报ADR数据,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合理用药
  • 简介:为晚期癌症患者进行止痛治疗,合理应用止痛药物是宁养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服务病人的不断增多,麻醉药品的用量,也随之不断加大。如何做到严格管理,安全管理,防止药物流失,确保患者合理用药,这些问题越来越引起宁养服务工作者的重视。我们根据卫生部《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麻醉药品管理的规定》,结合医院和宁养的实际情况,着重从患者家属,医务人员,药品管理几个关键环节人手,实施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宁养麻醉药品的管理办法。

  • 标签: 宁养院 麻醉药品 药品管理 药品包装 医护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2016~2021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为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1年通过国家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系统上报的703例报告所涉及的患者基本情况、报告类型、给药途径、药品分类、转归、严重ADR累及器官及系统和临床表现等情况。结果内科上报例数略多于外科,报告人以医生为主,99%的报告来自住院部。女性略多于男性,50~59岁的占比最高。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占比最高。涉及20个药品类别,抗感染药占比最高。严重不良反应占24%,新的不良反应占5.55%。累及器官及系统17个,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比最大。结论 儿童及老年人是ADR 的易发人群,应着重关注抗感染药物,尽量减少静脉滴注给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年度报告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近四年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药品安全监管与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该院近四年来7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分析评价。结果709例ADR报告中,男女发生比例为0.971,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液及抗微生物药为主,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ADR发生率最高,占73.8%;ADR累及的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多见,占51.5%。结论应重视合理用药,谨慎使用静脉给药,加强ADR监测,及时上报ADR数据,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幼保健的麻醉药品应用。方法总结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麻醉药品应用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注射剂用量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而杜冷丁使用量呈递减;麻醉药品大部分用于取卵手术、剖宫产术和分娩镇痛术中。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本院在麻醉药品的使用上较为合理。

  • 标签: 应用 麻醉药品 手术 妇幼保健院
  • 简介:摘要:在医院药品管理中,避光注射剂种类、数量较多,因此应进行强化管理。注射用药数量较大,同时院内药房中贮藏量较多如果忽视避光管理将会导致药物出现变质,直接影响药品使用。本文通过对某注射剂避光药品管理中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临床对用药安全性的认识,降低用药风险。方法对某近3年收集的42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从所收集报告的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肝胆系统损害为主。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28.84%,肝胆系统损害占16.31%;导致不良反应的药品以抗感染药物最多(占38.29%)。给药剂型中粉针剂、注射剂导致的不良反应例数最多(占74.62%)。ADR的结果逾六成好转。结论加强ADR监测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抗感染药物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该院2014年1月至12月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发生情况,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一年以来的167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基本情况、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及其转归情况。结果本组167例不良反应中大于60岁的患者约占48.5%,给药途径中由口服给药引发的ADR最为常见(58.1%),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品中由中药制剂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最多(37.1%),抗菌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次之(32.3%)。药物不良反应的靶器官统计结果提示神经系统为最常见的受累器官(37.1%)。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了解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应用现状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海军总医院2014—2016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对其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及药品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5年销售金额排名前2位的药品为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和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2016年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0mg)占据前2位;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40mg)的DDDs始终位居前3位,是该院使用频次最高的麻醉药品;2014—2015年DDC最高的药品为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与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2016年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的DDC占据榜首;B/A接近1.0的药品为盐酸吗啡片、芬太尼透皮贴剂(4.2mg)、磷酸可待因片。结论该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

  • 标签: 麻醉药品 用药频度 日均药费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对疗养科室备用药品的安全管理,确保疗养员用药安全。方法对疗养各科室备用药品管理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使用流程,强化检查,监督等措施,加强常备药品的安全管理。结果科室备用药品管理逐渐规范,杜绝了药品管理缺陷和用药安全隐患的事件。结论加强疗养科室备用药品的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和防范能力,确保疗养员用药安全。

  • 标签: 疗养院 疗养科室 备用药品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配差错事故的主要事故原因,并根据相关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3月,本院住院药房出现的59例药品调配差错事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记录造成此事故的主要因素,分析相关因素对药品调配的影响,并制定防范对策。结果:对比59例药品调配差错事故的发生情况,在差错类型方面,数量差错占比最大,达47.46%,其次为规格差错,占比18.65%,药品发放差错占比最小,仅1.69%。发生时间方面,10:00-13:00这一时间段的药品调配差错发生几率最大,达50.85%,13:00-17:00这一时间段的药品调配差错发生几率最小,仅13.56%。结论:药品包装、名称相似,药师未严格核对相关信息等因素均会增加药品调配差错事故的发生几率,因此本研究主要提出了加强药师专业技能培训、加强药品管理、科学排班这三项防范对策,以降低住院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几率,提升患者用药安全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等作为药物利用的评价指标,对某2011—2013年门诊麻醉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麻醉药品的使用频率前3位的是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及芬太尼透皮贴;主要用于癌症止痛。吗啡注射液及哌替啶注射液的DUI=1,羟考酮缓释片、可待因片、芬太尼透皮贴吗啡缓释片的DUI<1。可待因片用量最少。结论该院能合理使用麻醉药品,主要用于晚期癌症镇痛及急性疼痛。

  • 标签: 麻醉药品 限定日剂量 药物利用指数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