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以舒适护理模式在肝硬化并发肝腹水病人中的临床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023年我科收治的120例肝硬化并发肝腹水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恢复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恢复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肝腹水病人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症状的恢复,提高病人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肝硬化 肝腹水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4例真菌心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其中病例1为真菌心内膜炎合并瓣膜赘生物,病例2为人工瓣膜真菌心内膜炎,病例3为真菌心内膜炎致室间隔脓肿,病例4为复发性真菌心内膜炎,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最终治愈3例,死亡1例。此4例真菌心内膜炎的共同特点为临床特征不明显,术前诊断有赖于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术后赘生物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可作为术前血培养阴性病例诊断的有效补充。手术联合规律、长程、有效抗真菌治疗是治愈真菌心内膜炎的重要方法。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血培养 高通量基因测序 组织培养技术 抗真菌剂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疼痛科对难治癌痛的管理。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以来在本院治疗的难治癌痛患者86例,根据患者病历号末位进行分组,单数入对照组,双数入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癌痛教育,研究组给予个体化疼痛教育。对比两组疼痛程度以及疼痛持续时间、SAS和SDS评分、疼痛教育效果满意度。结果:入院第14天,研究组疼痛程度以及疼痛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疼痛科 难治性癌痛 管理
  • 简介:摘要迷走神经刺激(VNS)、深部脑刺激(DBS)等神经调控技术在既往难治局灶癫痫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近些年来以闭环刺激为主的反应神经刺激系统(RNS)也逐渐投入临床,并在2013年作为难治癫痫的辅助疗法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使用。本文现围绕RNS的发展历程、临床应用、抗癫痫作用机制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综述如下,以期加深临床工作者对这一技术的了解。

  • 标签: 神经调控 反应性神经刺激 难治性癫痫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估生酮饮食治疗对儿童难治癫痫的有效,并分析治疗时间对生酮饮食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接受生酮饮食治疗的60例及仅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的65例难治癫痫患儿进行回顾研究,评价治疗疗效,并分析治疗时间对生酮饮食疗效的影响。结果:(1)患儿经治疗3、6、9、12、18、24月,KD组与抗癫痫药物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00%,72.73%,72.55%,72.09%,71.43%,65.52%;53.85%,50.85%,49.09%,46.00%,48.78%,36.67%。(2)两组比较,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生酮饮食 儿童难治性癫痫 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难治支原体肺炎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本次研究中纳入研究对象62例,包括31例普通型支原体肺炎患儿和31例难治支原体肺炎患儿,为达成研究目的,探析小儿难治支原体肺炎的免疫功能情况,将分别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结果:经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可见,难治组患儿各项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高于普通组(P<0.05);同时,在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方面,发现难治组患儿CD3+、CD4+、CD8+和CD4+/CD8+等指标均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小儿难治支原体肺炎会对免疫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免疫系统紊乱。

  • 标签: 小儿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腕踝针联合吗啡治疗难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涪陵区中医院肿瘤科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和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腕踝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疼痛改善情况,使用数字分级法(NRS)量表评分和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AS)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NRS量表评分和VA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难治癌痛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腕踝针 盐酸吗啡缓释片 难治性癌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心绞痛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难治心绞痛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难治性心绞痛 西医结合 治疗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心绞痛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难治心绞痛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各项临床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难治性心绞痛 西医结合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一药物大剂量和综合用药对福利院儿童难治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某福利院70例儿童难治癫痫患儿开展研究工作,随机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单独运用卡马西平(CBZ)治疗,实验组联合CBZ、丙戊酸钠(VPA)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儿童治疗总疗效数值显著高于参照组,比较P<0.05;实验组癫痫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参照组,比较P<0.05。结论:在福利院儿童难治癫痫患儿中,在监控血液浓度的前提下,综合用药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

  • 标签: 福利院儿童 难治性癫痫 综合用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SEEG引导下手术治疗药物难治癫痫(DRE)的作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之间接收的DRE患者中随机抽选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例患者应用SEEG引导下行致痫区切除术,56例患者应用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损毁术(RF-TC)进行治疗,但是其中有22例治疗无效转用致痫区切除术。治疗后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调查。结果:56例采用RF-TC治疗的患者并未在手术过程中产生任何不适,术后有8例出现功能障碍;仅应用RF-TC治疗的34例患者中,疗效达到完全缓解、有效的患者分别为22例以及6例。22例转用致痫区切除术的患者中,手术后出现功能障碍、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分别为6例以及2例;手术后16例患者并未发作癫痫,4例在辅助药物的干预下未发作癫痫,2例术后癫痫发作频次降低60%~70%。12例单用致痫区切除术的患者术后有4例出现功能障碍,10例没有发作癫痫,2例在辅助药物的干预下未发作。结论:在SEEG的引导下治疗DRE患者时,RTFC被认为是一种较为稳健且高效的手段;如果这类患者的致痫区域过大,或者RF-TC的治疗并未见效,那么就可以选择在SEEG的引导下进行致痫区切除手术。

  • 标签: 药物难治性癫痫 SEEG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难治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于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难治心力衰竭患者设置为观察样本,观察样本例数共计50例,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50例难治心力衰竭患者分组,其中常规组由2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组成,研究组由25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组成,并设置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作为评价标准。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较强(P<0.05)。结论:对于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难治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应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难治性心力衰竭 临床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托吡酯与苯妥英钠治疗难治癫痫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难治癫痫患者106例纳入研究工作,随机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抗癫痫药治疗同时给予苯妥英钠治疗,实验组常规抗癫痫药治疗同时添加托吡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比较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比较P<0.05。结论:托吡酯与苯妥英钠治疗难治癫痫均获得一定疗效,而托吡酯与苯妥英钠治疗难治癫痫能够获得更高疗效,且不良反应低,安全更高,值得推荐。

  • 标签: 托吡酯 苯妥英钠 难治性癫痫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难治高血压患者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97%,对照组为87.88%,P<0.05;施治前SBP、DBP水平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SBP、DBP水平均为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对于难治高血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并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难治性 中医 西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的方法分析某院门诊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高血压诊断标准分为难治高血压组60例,非难治高血压组20例,联合包含利尿剂在内的3种或3种以上降压药物,逐渐调整药物至合适剂量,观察两组的病例特点及血压达标情况。结果难治组具有家族史、肥胖、高脂血症特征,以及发病年龄早的倾向,难治高血压组的并发症和靶器官损害明显多于非难治组。通过健康教育对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进行矫正,并提升个体化药物的治疗合理性。80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以下,达标率为92.1%,与非难治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难治高血压病因复杂,诊治困难,除选择合理的降压药物外,还需要进行个体化治疗,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危险因素,使血压达标并维持。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难治性高血压 血压控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