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磁图(MEG)网络定位与皮质脑电图(ECoG)的一致性。方法选取难治性癫痫患者16例,术前均运用脑磁图网络定位,同时运用传统的磁图Dipole法和SAM法皮质脑电图定位,与皮质脑电图的结果对照,分别比较两种技术的吻合度。结果16例患者均有明显的棘波放电,Dipole定位局限10例,散发6例,SAM值升高单病灶11例,多病灶5例。16例患者均显示网络异常,敏感度100%(16/16)。Dipole定位ECoG的定位符合率为62.5%(10/16),SAM与ECoG的定位符合率为68.7%(11/16),MEG网络功能异常与ECoG的定侧符合率为100%,定位符合率为81.2%(13/16)。结论磁图网络定位可以敏感地定位癫痫放电区,可以为癫痫手术规划提供帮助。

  • 标签: 脑磁图 静息态脑网络 癫痫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功能网络分析技术,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功能网络改变。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4例T2DM患者与26名健康志愿者进行3.0 T MRI扫描,获得受试者的rs-fMRI数据。将自动解剖标签(automated anatomical labeling ,AAL)模板定义的90个大脑区域作为复杂网络的节点,利用Pearson相关建立90个节点之间的相关关联。选定阈值,构建病变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无向网络,得到量化的网络指标——平均效率,聚类系数、节点度分布和模块化组织。结果在不同的阈值条件下,病变组功能网络的全局效率及平均聚类系数较对照组变小(P<0.05);病变组节点度大于8.5的节点较对照组少;病变组的功能网络模块数较对照组多,且病变组每个模块的组分都发生了改变。结论T2DM患者功能网络的全局效率及聚类系数下降,T2DM患者功能网络的模块数量及各模块组分发生改变,提示:(1) T2DM患者功能连接受损;(2 )与疾病相关的某些功能皮层发生改变和重组,局部区可能出现功能代偿;(3)功能网络分析技术为T2DM患者提供了无创性评估中枢改变的新方法。

  • 标签: 糖尿病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脑网络分析
  • 简介:摘要:电信号(EEG)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功能的研究,其在临床上划分为δ、θ、α、β、γ5个节律,自发电信号在不同的意识状态下,不同节律展现出不同活动状态。本文通过估计闭眼和睁眼条件下EEG的功率谱,绘制α节律头表地形图,比较2种条件下EEG功率谱的变化,通过sLORETA溯源分析α节律的源分布区域。实验表明EEG中闭眼条件下最显著的节律是α节律,且其在枕叶具有最大功率。

  • 标签: 脑电源定位 静息态脑电 α节律 sLORET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失眠症(insomnia disorder,ID)患者状态下大脑默认网络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变化。方法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纳入失眠症患者56例,同期招募50例健康对照。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失眠严重指数(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Epworth嗜睡程度评价表(Epworth sleepiness score,E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对所有被试进行神经心理评估。对所有被试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扫描,在MATLAB(R2013b)上应用SPM12及CONN18b对rs-fMRI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双侧楔前叶、内侧额上回定义为种子点,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功能连接强度的差异。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区的FC值与PSQI、ISI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1)FC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失眠症患者存在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连接异常,具体如下:左内侧额上回与左中央前回(MNI:x,y,z=-30,-15,51)及前扣带回间(MNI:x,y,z=-6,24,36)FC、右内侧额上回与左中央前回间(MNI:x,y,z=-48,-6,48)FC、左楔前叶与左中央后回(MNI:x,y,z=-54,-18,54)及左枕上回间(MNI:x,y,z=-21,-69,30)FC、右楔前叶与左中央后回间(MNI:x,y,z=-60,-21,48)FC增强。而左楔前叶与右额中回(MNI:x,y,z=42,33,42)及右角回间(MNI:x,y,z=54,-51,45)FC、右楔前叶与左颞下回间(MNI:x,y,z=-51,-12,-42)FC减弱。(2)以左内侧额上回为种子点,前扣带回(r=0.451,0.338,均P<0.01)和左中央前回(r=0.324,0.402,均P<0.05)FC值与PSQI、ISI评分呈正相关;以右楔前叶为种子点,左中央后回FC值与PSQI、ISI评分呈正相关(r=0.333,P=0.013;r=0.418,P=0.008),左颞下回FC值与PSQI、ISI评分呈负相关(r=-0.662,P=0.001;r=-0.402,P<0.01)。以左楔前叶为种子点,左枕上回FC值与PSQI、ISI评分呈正相关(r=0.438,P=0.001;r=0.495,P=0.011)。结论失眠症患者可能存在多个网络的功能连接改变,DMN内FC减弱可能是失眠症的潜在病因之一,DMN与视空间注意网络间FC增强可能是失眠症大脑功能网络受损机制中的核心环节。

  • 标签: 失眠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脑默认网络
  • 简介:摘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研究已被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分析。帕金森患者的症状包括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SMA)与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有关。在这篇综述中,笔者总结了PD患者有关SMA区的rs-fMRI研究,反映了大脑网络重组与适应的变化,以跟踪和预测帕金森病的进展。

  • 标签: 功能磁共振成像 帕金森病 辅助运动区 功能连接 脑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法的大尺度网络研究对首发未治疗成人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网络(resting state networks,RSNs)内及网络间功能连接变化的价值。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选取MDD患者23例(MDD组)及性别、年龄及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healthy control,HC)30例(HC组),两组均进行功能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检查,MDD组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估。采用ICA法对rs-fMRI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意义的RSNs。采用SPM-12、Gift软件比较MDD组与HC组RSNs内及网络间内在功能连接强度的差异,采用IBM SPSS statistic 25.0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MDD组RSNs内及网络间功能连接强度与HAMD-17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相比,MDD组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MNI:x,y,z=-6,54,25)内在功能连接强度显著增强;左侧角回(angular gyrus,AG)(MNI:x,y,z=-48,-66,21)、左侧楔前叶(precuneus,PCu)(MNI:x,y,z=-6,-63,33)、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MNI:x,y,z=-36,12,51)及右侧前脑岛(anterior insula,AI)(MNI:x,y,z=36,21,0)内在功能连接强度均显著减弱;MDD组后默认网络(posterior default mode network,pDMN)与前默认网络(anterior default mode network,aDMN)间功能连接强度较HC组显著减弱(t=-2.206,P=0.032),pDMN与左额顶网络(left frontal parietal network,lFPN)间功能连接强度较HC组显著增强(t=2.318,P=0.025)。MDD组mPFC内在功能连接强度、pDMN-lFPN间功能连接强度与HAMD-17评分均呈正相关(r=0.524,P=0.010;r=0.441,P=0.035)。结论基于ICA法的大尺度网络研究能够发现首发未治疗成人MDD患者RSNs内及网络间功能连接异常,有望为临床MDD的诊治提供客观的影像学标记。

  • 标签: 重性抑郁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独立成分分析 大尺度脑网络 功能连接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来探究夜间遗尿症(nocturnal enuresis,NE)儿童的自发活动改变机制。材料和方法招募NE患者37例和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HC)组37例,所有受试者接受rs-fMRI扫描,通过数据计算NE患者组以及HC组的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和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使用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提取组间有差异区的DC值和ReHo值,与临床指标及《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HC组相比,NE患者组在前扣带回、海马旁回的DC值降低,前扣带回ReHo值降低。海马旁回的DC值与异态睡眠的评分呈正相关(P=0.045,r=0.256),与CSHQ总分呈正相关(P=0.010,r=0.062)。结论研究表明NE儿童其状态下局部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NE的病理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夜间遗尿症 局部一致性 度中心性 磁共振成像 海马旁回 前扣带回
  • 简介:摘要目的联合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中较常用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及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两种分析方法探讨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单侧痉挛型脑瘫患儿功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21例单侧痉挛型脑瘫患儿手术前1周及手术后14 d分别进行常规序列及rs-fMRI检查。利用功能数据辅助处理(data processing assistant for resting-state fMRI,DPARSF)软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并获取ALFF及ReHo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21例单侧例痉挛型患儿手术前和手术后ALFF及ReHo值差异。结果术后14 d脑瘫患儿患侧大脑半球多个区ALFF值和(或)ReHo升高,健侧小脑前叶ALFF值升高(P<0.05);术后14 d脑瘫患儿健侧多个区的ALFF值和(或)ReHo降低,患侧额上回ALFF及ReHo值降低(P<0.05)。结论rs-fMRI结果表明,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主要提高单侧痉挛型脑瘫患儿患侧与运动以及认知功能相关区区域神经元自发低频振荡活动强度,加强区的功能联系。

  • 标签: 低频振幅 局部一致性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瘫
  • 简介:摘要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 ID)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持续失眠与高血压甚至与癌症相关。阐明ID的神经机制对ID的治疗前评估、治疗策略制订和患者管理意义重大。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因其可以反映组织血氧水平而间接反映功能代谢成为研究ID神经机制的有力手段。基于rs-fMRI的各种分析方法在近年来得到不断发展,笔者从局部活动分析的区域研究方法和功能连接分析的整合研究方法两方面展开,就rs-fMRI在ID功能方面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讨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进一步探索ID更深层次的神经机制研究提供更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证据。

  • 标签: 失眠障碍 睡眠障碍 失眠 脑功能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成像
  • 作者: 秦瑞 赵莲萍 韩亚兰 邵菲菲 曹剑仓 郭茜 田利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2年第01期
  • 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00 甘肃省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730000 兰州,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00 甘肃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兰州 730000,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00,甘肃省人民医院干部内分泌科,兰州 730000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fALFF)技术探讨初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损害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材料与方法对25名初诊未治疗的甲减患者(甲减组)和19名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行认知心理量表评定和头颅MRI扫描,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全fALFF值的组间差异,并与临床变量及认知心理评分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甲减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减低(P=0.009),汉密顿抑郁量表-24和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增高(P=0.013;P=0.041),其左侧枕下回、舌回和右侧梭状回、枕上回、岛、中央后回的fALFF值减低(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5),其中左侧枕下回、舌回和右侧梭状回的fALFF值与认知评分呈正相关(r=0.514,P=0.009;r=0.468,P=0.018;r=0.400,P=0.048)。当体素水平阈值降至P<0.001时,左侧舌回fALFF仍显著减低,且与认知评分呈正相关(r=0.547,P=0.005),另外,甲减组甲状腺素与抑郁评分呈负相关(r=-0.363,P=0.005)。结论甲减患者存在认知功能受损、抑郁及焦虑状态。状态下,多个与认知功能及情绪密切相关区的自发性神经元活动减低,可能是甲减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及情绪异常的重要神经病理生理机制。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认知功能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分数低频振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针刺治疗前后脑区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值的改变,探讨针刺治疗MCI患者的中枢机制。材料与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MCI患者运用原络通经针法治疗(共28 d),临床疗效评价使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并用SPSS 2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利用3.0 T磁共振扫描仪分别行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 ,rs-fMRI)检查,对获得的图像数据应用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助手(data processing assistant for resting-state fMRI ,DPARSF)软件进行预处理得到ALFF影像学指标,再运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12)和xjView软件行统计学分析及结果呈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针刺治疗后MMSE和MoCA两种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 <0.001),治疗后分值增高。相比治疗前,针刺后MCI患者ALFF值增高的区有右侧海马旁回、左侧丘脑、右侧岛叶、左侧前扣带回;ALFF值减低的区有左侧小脑后叶、左侧颞下回、右侧颞下回、左侧额下回、左侧颞中回、左侧枕下回、左侧顶上小叶。结论MCI患者针刺治疗前后多个区ALFF值发生改变,针刺增强了与认知功能相关区的神经活动,同时也使治疗前功能活动增强的代偿区ALFF值下降,推测针刺治疗MCI是通过调节多个区的神经活动而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针刺 原络通经针法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rs-fMRI)探讨失眠障碍患者大脑半球间同伦功能连通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就诊的失眠障碍患者54例为病例组,男16例、女38例,年龄(42±12)岁。招募健康志愿者56名为健康对照组,男21名、女35名,年龄(38±11)岁。病例组行多导睡眠监测,所有受试者行神经心理量表评估和rs-fMRI扫描。计算基于体素的镜像同伦连接(VMHC)和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统计比较两组的组间差异,与失眠病程、神经心理量表和多导睡眠监测行相关分析,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s-fMRI各参数对失眠障碍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双侧颞中回VMHC低于健康对照组(t=-4.276,P<0.05)。左侧颞中回与右侧丘脑/中扣带回、左侧丘脑、右侧小脑小叶Ⅳ~Ⅴ及左侧小脑小叶Ⅷ(t=4.719、5.297、6.044、4.129,均P<0.05)间的功能连接增强,与对侧颞中回(t=-4.139,P<0.05)间功能连接减弱。病例组颞中回的VMHC值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r=0.288,P=0.035)、蒙特利尔认知评分(r=0.283,P=0.038)呈显著正相关;左侧颞中回与右侧小脑小叶Ⅳ~Ⅴ间功能连接与睡眠潜伏期呈正相关(r=0.302,P=0.027)。左侧颞中回与右侧丘脑/中扣带回间的功能连接对失眠障碍的诊断效能最高,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结论失眠障碍患者存在半球间信息交流和整合障碍,双侧颞中回的半球间协同性受损及其与多个区间的功能连接异常可能是其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神经病理机制及神经影像学生物标记。

  • 标签: 入睡和睡眠障碍 磁共振成像 脑损害 慢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iPSCI)患者大脑功能网络拓扑属性的改变及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招募iPSCI患者21例,设为iPSCI组,另招募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1例,设为对照(HC)组。采集2组受试者的3D-T1结构数据和静功能数据,利用图论法分析网络拓扑属性的变化,对2组受试者各区的度中心性(DC)、中介中心性(BC)和全局拓扑属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并对发生显著变化的拓扑属性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iPSCI组的DC较HC组显著增高的区有右侧眶部额中回、右侧海马、右侧丘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HC组显著降低的区有左侧中央沟盖、左侧中央后回、左侧缘上回、左侧角回、左侧尾状核、右侧尾状核、左侧豆状壳核、左侧颞横回、左侧颞上回和左侧颞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CI组的BC较HC组显著增高的区有左侧眶部额中回、左侧楔叶和右侧楔前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HC组显著降低的区有左侧尾状核、左侧颞极:颞上回、左侧颞下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C组比较,iPSCI组的最短路径长度(Lp)和标准化最短路径长度(λ)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增加,标准化聚类系数(γ)和小世界指数(σ)的AUC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中央沟盖、左侧中央后回、左侧尾状核、左侧颞横回、左侧颞上回、左侧颞极的DC与MoCA评分和MMSE评分呈中等正相关(r>0.4,P<0.05);左侧尾状核和左侧颞极的BC与MoCA评分和MMSE评分呈中等正相关(r>0.4,P<0.05)。结论认知功能障碍主要与语言相关的区和尾状核节点属性的下降密切相关。额叶、海马、丘脑、纹状体和默认网络拓扑属性的重构可能是iPSCI后自我修复机制引起的。虽然iPSCI患者的功能网络仍具有小世界属性,但尚处于低效能、高成本的状态。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图论 拓扑属性
  • 简介:摘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研究已普遍运用于分析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有认知损伤的帕金森病患者的功能网络连接发生了一些改变,这些改变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在该综述中,作者试图总结最近的RS-fMRI研究,讨论早期帕金森病功能连接特征的局限性和潜在意义,以跟踪和预测未来的PD进展。了解临床进展和并发症的神经相关因素和潜在的诱发因素对指导新的临床试验和制定预防策略非常重要。

  • 标签: 功能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 生物标志物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损伤 静息状态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推拿对颈椎病慢性疼痛患者功能默认网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9月23例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慢性疼痛患者。给予中医推拿治疗,评价治疗前后患者功能默认网络的状态。结果中医推拿前后患者VAS评分与颈椎病症状量表结果显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推拿用于颈椎疼痛患者,能帮助调整患者功能的默认网络,能提升患者认知,改善视觉以及记忆等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中医推拿 颈椎病慢性疼痛 静息态脑功能默认网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灌注成像技术探讨紧张型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 TTH)患者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改变模式及其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自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到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TTH患者31例及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33例,利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灌注成像技术行全扫描,分析TTH组及健康对照组的CBF值的差异,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TTH组疼痛程度,分析CBF改变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TH组患者双侧海马旁回、左侧丘脑、左侧壳核、右侧海马、左侧尾状核、左侧岛叶的CBF值升高;右侧中央后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额中回的CBF值减低(P<0.05,family-wise error,FWE校正)。另外,左侧豆状壳核、左侧尾状核、右侧海马的CBF值与VAS评分呈正相关(r=0.374,r=0.416,r=0.358,P均<0.05),而右侧岛盖部额下回的CBF值与VAS评分呈负相关(r=-0.444,P<0.05)。结论TTH患者的大脑存在多个CBF值异常的区,这些区的血流改变可能参与了TTH的病理生理机制。

  • 标签: 紧张型头痛 脑血流量 动脉自旋标记 灌注成像 磁共振成像 疼痛程度 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本研究基于功能磁共振分析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比率低频振幅及基于种子点功能连接改变,发现患者右侧楔前叶比率低频振幅减低,与右侧颞中回间功能连接增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损害的潜在神经影像学生物标记。

  • 标签: 糖尿病,2型 磁共振成像 认知障碍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海洛因成瘾者网络核心节点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招募26名海洛因成瘾短期戒断者(heroin abstinence,HA)与25名美沙酮维持治疗6个月余的海洛因成瘾者(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及42名健康对照者(health control,HC)。对三组被试进行功能磁共振数据采集。基于图论理论分析比较三组被试大脑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值差异,并分析差异区DC值与海洛因成瘾史及美沙酮治疗史的相关性。结果MMT组和HC组左内侧前额叶及双侧顶下小叶DC值均低于HA组,MMT组左侧楔前叶比HC组显著性增高,HA组与MMT组左侧眶额回、左侧额中回DC值均比HC组显著性增高,MMT组右侧岛叶比HC组、HA组显著性降低(P<0.001,Alphasim校正后P<0.05,体素>25)。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可能有利于海洛因成瘾者自我意识、自我监测等功能的恢复。但突显性、决策制定、抑制性控制等功能仍存在异常,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或其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才能恢复。

  • 标签: 美沙酮维持治疗 海洛因成瘾 度中心度 脑网络 功能磁共振
  • 作者: 石庆丽 李越秀 王金芳 陈红燕 张玉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卒中研究所;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50 北京市平谷区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12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康复医学部,北京 100050,武汉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武汉 4300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影像中心,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WML)合并不同程度认知障碍患者与正常人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额顶叶网络(frontoparietal network,FPN)、凸显网络(salience network,SN)、注意网络(dorsal attention network,DAN)之间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改变,以及这种功能连接变化与执行功能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WML患者,分为WML-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组(none-dementia vascular cognition impairment,VCIND组)(n=19),WML-血管性痴呆组(vascular dementia,VaD组)(n=17),同时选取无认知功能障碍且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组)(n=24)。使用Stroop色词干扰测验B、Stroop色词干扰测验C、连线测验B(trail making test B,TMT-B)、言语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VFT)评估所有受试者的执行功能。使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挑选出FPN、SN、DMN、DAN四个网络。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这四个网络所包含重要区间功能连接差异,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这种功能连接差异与执行功能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1)VaD组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左侧顶下小叶(left inferior parietal lobe,IPL.L)之间的FC(0.267±0.320)较NC组(0.520±0.253)显著降低(P=0.005);VaD组MPFC-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PCC)的FC(0.655±0.284)较VCIND组(0.810±0.232)显著下降(P=0.017);VaD组MPFC-左侧岛叶(left insula,insula.L)、MPFC-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left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L)之间的FC[(0.411±0.277),(0.545±0.311)]较VCIND组[(0.239±0.308),(0.353±0.270)]显著升高(P=0.044,0.028);VCIND组左侧顶上小叶(left superior parietal lobe,SPL.L)-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right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R)之间的FC(0.488±0.157)较NC组(0.301±0.257)显著升高(P=0.010);VaD组MPFC-insula.L、MPFC-DLPFC.L之间的FC较NC组显著升高(P=0.020,0.037)。(2)MPFC-PCC之间的功能连接差异与Stroop色词干扰C(r=-0.279,P=0.036)、TMT-B(r=-0.313,P=0.018)评分存在负相关;MPFC-IPL.L之间的功能连接差异与Sroop色词干扰B(r=-0.311,P=0.018)、Stroop色词干扰C(r=-0.308,P=0.020)及TMT-B(r=-0.367,P=0.005)评分存在负相关,与VFT存在正相关(r=0.357,P=0.006);SPL.L-DLPFC.R之间的功能连接差异与Stroop色词干扰B评分呈正相关(r=0.305,P=0.021)。结论WML患者认知相关网络内部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区间功能连接的差异与执行功能存在相关性,这些区间功能连接的变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可能出现的执行功能的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解释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

  • 标签: 脑白质病变 认知障碍 静息态脑网络 执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期慈悲冥想者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材料与方法招募同一年龄段、性别一致、慈悲冥想年限3年以上并世居于青海的长期慈悲冥想者15例及非冥想志愿者16例,使用Prisma 3.0 T磁共振扫描仪对所有受检者进行结构及功能序列的图像采集,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oxel-based morphology,VBM)及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等方法处理并进行组间对比,提取差异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与ReHo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长期慈悲冥想组在双侧颞上回、右侧枕中回、左侧中央前回及右侧上部中央后回的GMV增加;ReHo值增加的区有双侧丘脑及左侧小脑4/5区;ReHo值减低的区有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右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额中回。结论长期慈悲冥想者出现多个区GMV增加,存在ReHo值的变化,长期慈悲冥想组和对照组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为冥想辅助治疗临床疾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冥想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 灰质体积 局部一致性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结构 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