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7月30日,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微点评"农业"、"非农"成为历史名词,但户籍改革,不是换一个户口本那么简单,要让户籍不再成为人力资源流动的障碍,还需要做大量以人为本的工作。

  • 标签: 户口登记 户籍改革 居民户口 非农业户口 历史名词 人力资源流动
  • 简介:本文根据2002年-2013年黑龙江垦区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中的农业收入非农收入与垦区人均消费支出的基本数据,应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黑龙江垦区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中的农业收入非农收入与垦区人均消费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通过excel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在此基础上得出影响农场家庭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为人均纯收入中的非农收入部分。同时提出了增加收入、刺激消费的相关建议,为垦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黑龙江垦区 非农业纯收入 消费支出 回归分析
  • 简介:地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最富争议的问题之一。马克思的地租模型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相对较低的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和地权流转等因素一旦发生变化,马克思地租模型的结论便需要重新审视,而且马克思地租模型缺乏对非农用地地租问题的系统分析,可以说马克思的地租模型是一个局部的、静态的均衡分析。本文在坚持劳动价值论和生产价格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动态的一般均衡分析工具.把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地权流转等变量内生化,试图建立起关于农业非农绝对地租与级差地租的一般分析框架。

  • 标签: 资本有机构成 地权流转 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 一般均衡分析
  • 简介:<正>日前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01年我国继续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克服了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回升。根据对全中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66.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2001年农民收入增长表现出的一些新特点是:农民增加的纯收入主要是现金。在2001年农民增加的纯收入中,现金纯收入人均为174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现金纯收入增加额占纯收入增加额的95.6%。现金纯收入占农民纯收入和比重为73.9%,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 标签: 非农业收入 价格因素 农村经济 农村工作 战略性结构调整 畜牧业生产
  • 简介:摘要:非农土壤的健康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威胁着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非农土壤可以间接或直接影响城市大气、水质环境、土体内生物的种群多样性等,这种影响会长期存在于城市生态系统。因此,要营造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要进行非农土壤的多环境介质、多界面、多要素等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包括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富集机制、生态风险等研究。

  • 标签: 生态环境 土壤污染物 生态环境要素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特别强调要把保护基本农田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最近国务院领导同志又指出,土地是民生之本,

  • 标签: 国土资源部 非农业建设 基本农田 耕地保护工作 审批制度 土地利用
  • 简介:本文通过一个中国农业援非的案例,从援助实施机构、受援助方的合作机构以及援助受益人的视角,深入探讨了援助所呈现的不同形式的效果。研究表明,中国农业外援落实了帮助非洲国家实现自主发展的政策,在完成项目活动、建立合作机制方面产生了可观的积极效果;更重要的是,受援方的小农户通过参与项目活动,获取资源的路径以及生计发展均得到了改善。而且,有些效果是“未曾预期”的,体现出其嵌入动态学习过程的特征。本研究也提出进一步提高农业援非的效果,需要设定项目逻辑框架、建立适应动态过程的监测评估体系,以及在当地的农业研发体系内更大程度地发挥农业技术的介质作用等。

  • 标签: 中国对外援助 农业援非 援助有效性
  • 简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专家近日说,提高农民收入应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对农村经济的公共支持上下功夫。谢扬说,就当前整体而言,发现和创造促进农民增收新的主动因,就要在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上下功夫,因为依靠第一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回旋余地已不是太大。

  • 标签: 农民购买力 发展研究中心 农民增收 公共支持 非农业 农村经济
  • 简介:趋利非农产业──农民扩张收入的自觉选择许平在农村现有条件下,靠什么增加收入?这是农民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在对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之一的渠县有庆镇军营村所进行的两项调查──军营村综合调查和50户记帐农户的典型调查后发现: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越...

  • 标签: 利非 综合调查 农业增长 未来农业 农业劳动力 务工经商
  • 简介: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而对于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来说,他们所拥有的最直接、最能产生收入的财产无疑就是土地。所以,让广大农民依法获得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就成了保障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前提。

  • 标签: 财产性收入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 中国人口 农民 所有权 支配权
  • 简介: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民非衣收入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从中可以发现:对农民非衣收入起正向作用的主要因素为城镇化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农村工业化水平;而制约农民非农收入的主要指标则为城镇失业率和城乡居民收入比。

  • 标签: 非农业收入 影响因素 通径分析
  • 简介:利用湖南省1992~2013年农村金融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实证分析湖南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民非农收入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非农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结构和非农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非农收入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民非农收入增长存在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适应农村经济的内生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使农村金融发展真正有效促进农民非农收入增长的建议。

  • 标签: 农村金融发展 农民非农收入增长 协整分析 脉冲响应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市场经济竞争的不断增加,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出现了巨大的商机,于是依托传统农业,发展综合性、有特色、商品化的精致农业应时而出。它不仅改变了农业经济增长的模式,解决了农业发展面临的许多问题,而且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本文从精致农业的定义、必要性、措施、意义入手,对精致农业发展进行阐述,以期促进精致农业的快速发展。

  • 标签: 精致农业 农民增收 传统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