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骨相事件的综合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乳腺癌骨转移患者30例,针对骨相事件采取的护理经过。结果通过综合护理,10例患者的VAS评分从(7.8±2.1)降至(2.1±1.4),有统计学差异(P<0.05)。1例患者因为咳嗽发生肋骨病理性骨折,予固定胸壁及制动。3例患者出现高钙血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乳腺癌骨转移骨相事件的综合护理是顺利治疗必不可少的一环,有利于患者的长期生存。

  • 标签: 乳腺癌 骨转移 骨相关事件 护理
  • 简介:目的提高足板小窗人工镫骨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确性。方法足板小窗和直径0.4mm小柱运动的理论计算、精密测量用器的设计、CO2显微激光和手术应用。结果418耳耳硬化症足板小窗人工镫骨术后听力提高≥15dB达99.5%,无一例手术并发症。结论足板小窗人工镫骨和相关技术保证手术的高成功率。

  • 标签: 人工镫骨 耳硬化症 镫骨切除术 开窗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骰骨解剖特点,总结骰骨闭合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新鲜冰冻人体足标本进行解剖,分析骰骨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特点。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6年5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8例(78足)成人骰骨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0例,女8例;年龄19~64岁,平均38.8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72 h ,平均8.5 h。致伤原因:扭伤26例,车祸伤13例,高处坠落伤21例,重物压伤18例。按骰骨骨折分型标准分为Ⅰ型8足、Ⅱ型42足、Ⅲ型28足。5例(5足)患者拒绝手术治疗,采用膝下石膏托外固定保守治疗;73例(73足)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58例(58足)术中采用植骨修复遗留缺损。术后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足部疼痛肿胀情况。术后1年依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足部功能。结果骰骨解剖观察显示:骰骨内侧长、外侧短,主要为松质骨;骰骨主要与第4、5跖骨基底、第3楔骨、跟骨周围骨质相关节,其周围有坚强的韧带组织保护。78例(78足)骰骨压缩骨折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9年,平均33个月。5例(5足)保守治疗患者,伤后6~8周畸形愈合。73例手术治疗患者中,9例(9足)骨折复位不充分,术后6~8周畸形愈合;64足骨折复位充分,术后8~12周骨折愈合。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微型钢板引起的腓骨肌腱激惹、断裂,无骨关节炎、足外侧柱短缩及骰骨处明显疼痛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根据AOFAS标准评分75~97分,平均93.5分;依据评分评定足部功能:优64例(64足),良14例(14足)。结论通过对新鲜人体足标本的解剖观察,了解其解剖形态特点,对骰骨压缩骨折的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对于骰骨闭合压缩骨折,采用微型接骨板"桥"式支撑内固定的方法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跗骨 骰骨 骨折,压缩性 解剖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内分泌治疗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骨相事件(SREs)的影响。方法:选取廊坊市人民医院肿瘤科2017年1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110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采取单纯内分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维生素D治疗。比较两组NRS评分、骨密度(BMD)以及SREs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NR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RE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以及SREs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维生素 内分泌治疗 绝经后乳腺癌 骨相关事件 疼痛数字评分 骨密度
  •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男性健康。骨骼是前列腺癌最主要的转移部位,超过70%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和骨相事件(SREs)。骨转移及其引发的SREs如脊髓压迫、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灶的同时,使用骨改良药物治疗骨转移预防SREs不可忽视。目前,前列腺癌骨转移尚无统一治疗方案,针对现阶段的诊疗现状,结合临床实践与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制定了前列腺癌骨转移和骨相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合理的前列腺癌骨转移多学科诊疗策略。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骨转移 骨改良药物 多学科诊疗
  •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男性健康。骨骼是前列腺癌最主要的转移部位,超过70%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和骨相事件(SREs)。骨转移及其引发的SREs如脊髓压迫、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灶的同时,使用骨改良药物治疗骨转移预防SREs不可忽视。目前,前列腺癌骨转移尚无统一治疗方案,针对现阶段的诊疗现状,结合临床实践与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制定了前列腺癌骨转移和骨相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合理的前列腺癌骨转移多学科诊疗策略。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骨转移 骨改良药物 多学科诊疗
  • 简介:摘要双膦酸盐是目前治疗骨代谢性疾病中重要的一类抗骨吸收药物,主要运用于Paget's病、骨质疏松症和肿瘤相关性骨病。双膦酸盐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骨相疾病的治疗中,双膦酸盐类功能化显像剂在核医学骨显像中也被广泛应用。放射性示踪剂可通过螯合作用与双膦酸盐偶联,偶联后的探针作为骨靶向的示踪剂应用于骨显像。双膦酸盐的分子结构中含有P-C-P键,在人体内不易被酶水解。因其与骨组织中的无机物羟基磷灰石晶体有较高的亲和力,故在骨组织中有较高的选择性沉积。基于双膦酸盐的一般特征和作用机制,笔者概述了双膦酸盐功能显像剂、骨质疏松的治疗和双膦酸盐应用于骨转移治疗的临床前研究。

  • 标签: 双膦酸盐 骨质疏松 骨肿瘤 骨显像
  • 简介:难治性根尖周炎以骨吸收为主要特征之一。粪肠球菌是治疗后根管再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脂磷壁酸(lipoteichoicacid,LTA)是其主要免疫原。本文对近年国内外粪肠球菌诱导骨破坏信号通路的新进展作出综述。

  • 标签: 粪肠球菌 脂磷壁酸 根尖骨吸收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分析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组织核因子C(NuclearFactorI-c,Nfic)与成骨相基因表达情况,探讨雌激素缺乏状况下两类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探寻雌激素相关的骨质疏松发生原理。方法:3月龄未交配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A、假去势手术组(SHAM);B、去势手术组(OVX)。对A组大鼠行假去势手术,B组大鼠行去势手术。去势手术前、去势手术后1、2、3、4、5、6周及处死前称重,观察大鼠体重变化。卵巢切除术后1.5个月,采用双能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大鼠腰椎及股骨远中骨密度,处死后,取双侧后肢股骨进行Q-PCR,检测核因子C(Nfic)、核心结合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去势手术前,两组大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6周,OVX组大鼠体重较SHAM组显著增加(P〈0.05,P〈0.01,P〈0.01)。术前,两组大鼠腰椎及左股骨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个月,OVX组大鼠腰椎及左股骨骨密度较SHAM组显著降低(P〈0.01,P〈0.05)。去势组大鼠的Nfic、Runx2、Alp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假去势手术组(P〈0.05)。结论:雌激素缺乏大鼠较正常组肥胖,骨密度减低,骨质改变,成骨能力减弱,成脂功能提高;Nfic基因与Runx2、Alp成骨相基因表达量呈正相关

  • 标签: 绝经后 骨质疏松 雌激素 核因子C 核心结合因子2 碱性磷酸酶
  • 简介:一、概况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ERP)1965年由Sutton提出.一般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指ERP的全部成分,包括P1、N1、P2、N2、P3,MMN、N400、CNV,而狭义仅指P1、N1、P2、N2、N3.关于刺激模式,国内外大多采用听觉刺激.目前国内使用的仪器也大多是听觉刺激,而用视觉刺激诱发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相对较少.听觉刺激采用oddball序列,即2000Hz短促高音作为靶刺激(TargetStimulus),随机无规律出现.这种刺激一般为低概率(20%).另一种声音为750Hz的短促低音作为非靶刺激(NonTargetStimulus),这种刺激一般为高概率(80%).当受试者听到2000Hz高音时立即作出反应.近十年,我院分别用视觉、听觉刺激来诱发ERP,在临床上作了一些尝试.我们在某些疾病和人群中,采用听觉和视觉刺激诱发产生P300波并进行了比较.现向同道们作一简要的介绍.

  • 标签: 视觉事件相关电位 随机作业 P300波 视觉刺激 听觉刺激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手术前后髋臼指数等参数的变化及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该手术对发育性髋关节(DDH)脱位患儿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0例DDH患儿均采用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治疗,观察髋臼形态、颈干角、骺干角大小变化、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髋臼指数平均矫正度数分别为20.91°,60例DDH患儿84髋行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治疗后,按Severin标准判断,59髋为优,16髋为良,7髋为可,2髋为差,优良率为89.3%。术后短期并发症存在不同程度的髋关节功能受限。结论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作为治疗DDH的手段,能有效矫正髋臼指数、再塑股骨头、矫正前倾角、减小颈干角、改善髋关节活动受限。

  • 标签: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截骨术 髋臼指数 颈干角 骺干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疗法使用单克隆抗体来抑制蛋白质(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CTLA4]、程序性死亡 1 受体 [PD-1] 及其配体 [PD-L1])的表达,从而促进T细胞活化抗癌。目前,抗CTLA-4(易普利姆玛)和抗PD-1药物(纳武利尤单抗、派姆单抗)被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和淋巴结受累的III期疾病。现在的数据表明,相当大比例 (20–50 + %) 的患者,即使是那些患有晚期疾病的患者,在 ICI 治疗后仍存活数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6年1月中旬欧洲东部地区经历10年来的最低温天气;2月,非洲南部地区遭遇20年以来的最强降水;2006年上半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经历111年来最干旱的时期;7月,欧美地区经历破纪录的高温炎热天气;菲律宾、印尼、印度等东南亚国家遭受暴雨洪灾。2006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遭受18次沙尘天气的侵袭;夏季重庆等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受到多次强台风袭击;波及全国31个省(市、区)的冰雹、雷雨等强对流天气……。2006年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6个高温年,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并没有缓和的迹象;我国又经历了许多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

  • 标签: 极端天气 极端气候事件 全球变化 2006年
  • 简介:2009/2010年冬季,英国等欧洲国家经历自1981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寒流;2010年2月27日,罕见强风暴"辛加(Xynthia)"袭击欧洲多国;季风季节,巴基斯坦遭遇80年来最严重的暴雨洪涝;7~8月中旬,俄罗斯的极端高温干旱引发多起森林火灾;7~9月,亚马逊部分地区经历4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10月中旬,超强台风"鲇鱼(Megi)"给菲律宾北部及我国台湾和福建等地造成严重损失。2010年1月上中旬,我国新疆出现近60年来最严重雪灾;西南地区经历长达半年的特大干旱;6月,东北地区经历40°C极端高温天气;8月,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10月,海南出现近50年同期罕见强降雨。2010年全球又经历一个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发的年份。

  • 标签: 2010年 极端天气和气候 全球变化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中药关木通的现代科学含义,并从历史源头梳理了其发展历程,介绍了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等,之后描述并分析了 2003年中国爆发的恶性药害“关木通事件”前因后果,指出该事件所暴露出的中医药发展问题。最后,本文给出了对今后中医药发展前景的思考。

  • 标签: 关木通,关木通事件,中医药
  • 简介:本文对神经衰弱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进行了事件相关电位检查,分析其中P300成分的潜伏期、波幅,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神经衰弱患者P300波幅较低,而潜伏期无显著差异,表明患者大脑皮质功能弱化。本研究结果提示事件相关电位可作为诊断神经衰弱的一项辅助检查。

  • 标签: 事件相关电位 神经衰弱
  • 简介:摘要:长期以来,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紧急处理是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速度上都处于世界前列。目前,全国已建成40余座轨道交通,尚有80座在建的城市,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的运行和城市的安全,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系统。

  • 标签: 地铁事故 紧急处理 制度研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