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锁定钢板多维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1月至2020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6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男17例,女9例;年龄31~90岁,平均62.6岁。经膝关节前正中纵形切口显露并复位髌骨骨折,用环扎钢丝初步固定,将经过修剪和塑形的3.5 mm锁定钢板贴在髌骨表面上,分别从髌骨下极向上极、从前向后和从外侧向内侧置入锁定螺钉,实施多维固定。随访时评估Böstman评分、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放射学影像和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和并发症等。结果2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56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1~3个月(平均1.6个月)脱拐行走。末次随访时Böstman评分为17~30分(平均27.5分),优12例,良13例,差1例,优良率为96.2%(25/26);膝关节疼痛VAS评分0~5分,平均1.2分;膝关节主动屈曲100°~150°,平均125°;未出现钢板和螺钉松动、移位或断裂。11例患者发生环扎钢丝断裂,但没有症状;4例患者主诉内置物刺激,4例患者骨折愈合后取出所有内置物。结论锁定钢板多维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技术可行,疗效满意。

  • 标签: 髌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部钢板固定系统(HPS)与经典锚钉缝线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61.7±11.3)岁;采用HPS固定治疗。B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为(60.0±10.5)岁;采用锚钉缝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功能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9.4±10.8)min]显著短于B组患者[(66.5±1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2±1.8)、(12.1±2.4)周,术后1年疼痛VAS评分分别为(0.85±0.12)、(0.91±0.14)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1年屈膝角度(124.5°±14.6°)及膝关节Bostman功能评分[(29.3±3.5)分]显著优于B组患者[(113.2°±11.1°)、(26.2±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无一例患者发生并发症,B组2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失效。结论与经典锚钉缝线固定比较,HPS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块的固定更牢固,手术时间更短,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 标签: 髌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骨钉 张力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钢板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AO分型34-A1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7~77岁[(51.4±11.5)岁]。23例采用微型钢板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A组),27例采用钢缆环扎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B组)。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和Bostman评分。观察两组并发症(感染、内固定失败及激惹等)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14.1±2.1)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A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9±1.8)周,B组为(10.3±1.4)周(P>0.05);末次随访时A组膝关节活动度为(129.2±9.7)°,优于B组的(122.3±11.0)°(P<0.05)。末次随访时A组膝关节Bostman评分为(27.6±1.8)分,B组为(26.8±1.9)分(P>0.05)。A组术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B组2例在骨折愈合后随访出现克氏针退钉张力带脱落,无明显不适,未予以特殊处理。结论对于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微型钢板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较钢缆环扎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膝关节活动度更好,且无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膝关节 髌骨 骨折固定术,内 钢板
  • 作者: 陈光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30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8期
  • 机构: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重庆401420
  • 简介:髌骨是膝关节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最大的籽骨,它可以维持膝关节在半蹲位的稳定性,防止膝关节过度伸屈、内收和外展等活动的功能。临床上骸骨骨折是骨科中较为常见的且创伤面较小的一种骨创伤,多见于摔倒后跪地产生的骨折或膝部直接受暴力所致,其症状有皮肤挫伤、青淤、以及膝前肿胀、疼痛等。临床上,针对于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了能够更高效的不影响患者腿部的伸肌和行走功能,避免关节粘连强直,减少创伤性关节炎。本人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就髌骨骨折术后的功能康复指导等相关问题阐述意见。

  • 标签: 髌骨骨折术;功能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髌骨套状骨折的临床特点,提高骨科医师对儿童髌骨套状骨折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矫形外科收治并获随访的18例儿童髌骨套状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8.0~14.0岁,平均11.4岁。右侧10例,左侧7例,双侧1例。其中摔伤10例,跳高3例,高处坠落2例,车祸2例,1例跳绳所致,均为闭合性损伤,伤后就诊时间为4 h~7 d,平均为3.5 d。18例中有12例由外院转入。所有患儿明确诊断后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或经骨隧道髌骨下极髌腱缝合+髌骨环周钢丝捆扎固定术治疗。术后按照Bostman髌骨疗效临床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8例患儿入院后均明确诊断并及时行手术治疗,术后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8个月,平均14个月。定期复诊,患儿均Ⅰ期愈合,术后6~10个月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取出克氏针及钢丝。参照Bostman髌骨疗效临床评分标准,术后临床效果评估优秀15例,良好3例,无漏诊、误诊病例。结论髌骨套状撕脱骨折是儿童特有骨折类型,由于撕脱远端骨折块多为软骨,X线片上不易被发现,故临床上易漏诊、误诊。提高临床医师对该型骨折的认识,是早期正确诊断、治疗的关键。

  • 标签: 髌骨套状撕脱骨折 漏诊 误诊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 对髌骨软化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治疗的58例髌骨软化症患者的MR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MRI表现出有4例为髌骨软化症Ⅰ期,9例为Ⅱ期,18例为Ⅲ期,28例为Ⅳ期。结论:采取MRI检查髌骨软化症具备显著临床价值,能够具备较高早期诊断准确性,且不具备创伤性,临床价值高。

  • 标签: MRI 髌骨软化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髌骨表面置换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髌骨弹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关节科行TKA治疗的222例患者资料。男43例,女179例;类风湿关节炎38例,关节炎184例。根据术后有无发生髌骨弹响综合征分为髌骨弹响综合征组(n=56)和非髌骨弹响综合征组(n=166),TKA术后早期髌骨弹响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5.2%(56/222)。记录患者性别、关节炎类型、假体类型(PS假体和CR假体)、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术后髌骨厚度、Insall-Salvati指数、术后关节线高度、术后下肢肌力分级、胫骨平台至髌腱距离等,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分析确定髌骨弹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假体类型、术后关节线高度、术后下肢肌力分级、胫骨平台至髌腱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PS假体相对CR假体是独立危险因素(OR=2.791, 95% CI: 1.411~5.521, P=0.003),下肢肌力分级提高是独立保护因素(OR=0.295, 95% CI: 0.148~0.587, P=0.001)。结论非髌骨表面置换的TKA后髌骨弹响综合征发病率相对较高,PS假体相对CR假体是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下肢肌力分级的提高是独立保护因素,TKA术后肌力的恢复与加强需要引起重视。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髌股关节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复发性髌骨脱位属于青少年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因为高强度活动、肥胖以及膝关节解剖结构缺陷从而导致的疾病。为了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临床非常关注这方面的治疗手段,主要可分为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两种,接下来,本文将就此进行深入阐述。

  • 标签: 青少年 复发性髌骨脱位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 简介:摘 要:通过波纹钢板涵在鄂上铁路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波纹钢板涵设计时的分析思路及计算过程,为今后波纹钢板涵在铁路工程中的设计及引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波纹钢板涵 铁路工程 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在老年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锁关节脱位治疗的40例老年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复位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袢钢板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评分 (Constant)、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结果:研究组术后12个月前屈上举活动度、外展上举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Constant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在老年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但袢钢板复位治疗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且创伤小、疼痛程度较轻,患者预后恢复更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入路对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治疗可行性及意义,本文报导一例16岁急性髌骨脱位病例。采用微创入路,术后跟踪随访。结果:患者在疼痛,关节活动度,功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特别是在疼痛方面改善尤为明显。结论:微创入路作为一种成熟的外科手术对急性髌骨脱位患者治疗具有意义且效果满意。

  • 标签: 微创入路 急性髌骨脱位 个案报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功能锻炼在髌骨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4月-2022年4月,接诊髌骨骨折患者110例,按照数字双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功能锻炼;2组干预前后膝关节评分变化,疼痛评分,平衡功能,生活质量,以及康复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经干预后,膝关节各项评分均有提高,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功能锻炼 髌骨骨折 术后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循证护理模式护理方案,用于髌骨骨折临床护理服务工作,对比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髌骨骨折患者,样本量100例,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12月。50例做好常规护理,组名是普通组;50例做好循证护理护理,命名为循证护理组。对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临床康复效果优良率研究。结果:对比护理1个月后循证护理组、普通组的ADL评分,前者(87.15±6.12)分,后者(72.05±4.11)分,循证护理组的ADL评分更高(p<0.05)。对比循证护理组、普通组的临床康复效果优良率,前者94.00%,后者80.00%,循证护理组的临床康复效果优良率更高(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护理方案,用于髌骨骨折的临床护理工作,显示出康复效果越佳的特点,同时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更具有优势。

  • 标签: 髌骨骨折 循证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患者应用空心钉张力带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50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实验组采用空心钉张力带。结果:在手术指标、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髌骨骨折治疗中,采用空心钉张力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髌骨骨折 空心钉张力带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髌骨横行骨折进行微创钢丝内固定治疗,随后判断具体效果。方法:选取50例髌骨横行骨折患者,通过分组,常规组、试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内固定技术、微创钢丝内固定进行治疗,随后比较治疗效果、相关恢复指标以及椎体情况比对。结果:通过对A组和B组中髌骨横行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比对,对于其整体有效人数为24例,所占比例为95.0%。B组髌骨横行骨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0%优于A组,效果较好(P<0.05)。结论:对老年髌骨横行骨折患者进行微创钢丝内固定的应用,经治疗疼痛改善同时并发症不断减少。

  • 标签: 髌骨横行骨折 微创钢丝内固定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冷弯钢板用量的不断加大,钢板桩租赁业也在兴起,由于钢桩使用的环境及材料成本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钢板桩型状会在不断的插拨过程中变形扭曲,我公司针对这个问题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和研究,设计出了U型钢板桩整形机。

  • 标签: U型钢板桩整形机 设备构件 生产规格 生产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Endobutton带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差异化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展开分析,对照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研究组采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肩关节评分(Constant-Murley)。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差异显著。研究组肩关节活动度、日常活动、肌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肩关节评分差异显著。结论 与传统的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相比,Endobutton带袢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更有利患者肩关节康复,临床疗效显著,建议临床普及应用。

  • 标签: []Endobutton钢板 锁骨钩钢板 肩锁关节脱位 内固定
  • 简介:摘要:主要目的:研究以物理疗法结合运动康复治疗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住院治疗的四十六例髌骨骨折术病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所选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二十三例,观察组采取物理疗法结合运动恢复疗法,而对照组则仅采取物理疗法治疗,并比较了两组的运动治疗功效、疼痛等多方面疗效;结论: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物理疗法结合运动康复疗法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效果较明显,可减轻病人痛苦,并且能够促进患者关节功能康复。

  • 标签: 物理疗法 运动 康复治疗 髌骨骨折 骨折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关节镜技术微创治疗成人复发性髌骨脱位,在关节镜下观察髌股关节在伸直0度位到屈曲30度位之间的运动轨迹以及MPFL重建后髌股关节内外侧结构的平衡关系。通过MPFL重建或者MPFL重建+外侧支持带松解或者MPFL+外侧支持带松解+胫骨结节截骨移位,治疗成人复发性髌骨脱位(不包括一类特殊类型复发性髌骨脱位J-Sign征)。方法:我科自2016年—2019年对204例成人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通过MPFL重建或者MPFL重建+外侧支持带松解或者MPFL+外侧支持带松解+胫骨结节截骨移位,三种术式治疗。其中单膝184例,双膝20例,男82人,女122人,年龄(17岁至48岁)。使用D.Dejour和Coultre股骨滑车发育不良分型,【1】其中A型滑车80例,B型滑车10例,C型滑车4例。其中86例单纯MPFL重建,114例MPFL重建+外侧支持带重建,4例MPFL重建+外侧支持带松解+胫骨结节截骨移位。手术前后常规膝关节正侧位像,CT平扫,测量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距离(TT-TG),测量caton指数,其中185例获随访,时间24—36个月,使用Lysholm评分,术前48.5±1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关节镜 髌股脱位 截骨 髌股韧带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