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黄思思丁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广州 510080)  【摘 要】目的:老年住院患者误吸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的探讨。方法: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调查分析老年患者一般资料及误吸相关因素。结果:不能行走、照顾者非亲属、建立人工气道、非坐位进食、需要人协助进食,有脑血管病变、老年性痴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帕金森病是老年住院患者误吸的可能因素。有脑血管病变、有老年性痴呆、不能行走、协助进食及照顾者非亲属为影响老年住院患者误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住院患者中如有脑血管病变、有老年性痴呆、协助进食的,医院护理人员应根据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误吸的发生。  【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原因与护理策略。 方法 选取了 2017年 4月 -2018年 8月在我院收治的 6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采用奇偶数分数,奇数 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常规护理 +针对性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护理期间发生的率并进行对比。 结果 试验组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率为( 6%),试验组( 16%),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给予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针对性护理,针对性护理有效抑制了患者出现的发生率,并对外科重症患者产生的原因做针对性护理,值得在各大医院的临床护理中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 误吸 呼吸
  • 作者: 吴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     陕西西安    710061)     【摘    要】    目的:对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在预防老年患者误吸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为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同的临床常规护理,并同步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呼吸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误吸情况、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组内总误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SF-36量表评分明显更高(P<0.05)。  结论: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是预防老年患者误吸的有效途径,同时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 作者: 闫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青岛市立医院东院神经内一科    山东青岛     266071)     【摘    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严格按照PDCA 的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由改善前的46.7%降至改善后的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  【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评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住院时间、发生率、转ICU治疗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率和转ICU治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服务质量,对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和转ICU治疗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呼吸内科 误吸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重症脑卒中患者与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ICU治疗的重症脑卒中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ICU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ICU监护和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与压疮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ICU监护与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降低ICU重症脑卒中患者、压疮发生风险,利于减少拔管及ICU监护时间。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脑卒中 集束化护理 误吸 压疮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 ICU 重症脑卒中患者与压疮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于我院 ICU 治疗的 重症脑卒中 患者 82 例,按随机数 字 表法将 其 分为两组,每组各 41 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 ICU 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 ICU 监护和拔管时间。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与压疮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 ICU 监护与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降低 ICU 重症脑卒中患者、压疮发生风险,利于减少拔管及 ICU 监护时间。

  • 标签: [ ] 重症监护病房 脑卒中 集束化护理 误吸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方法探讨。方法;选取我院60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姐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采用全面、高质量的肠内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率为3.3%,对照组为16.7%。两姐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全面的肠内营养护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出现情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 危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 误吸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居家康复护理措施在老年人吞咽功能中对发生率的影响及其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期间 于我院接受护理的老年吞咽障碍患者98例,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平均分配为参照组( n=49,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和实验组( n=49,采用居家康复护理干预措施),通过 洼田饮水试验、发生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有效评估。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吞咽效果统计数据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参照组患者的发生率为24.49%( 12/49),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率为 6.12%( 3/4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本研究所有涉及数据均符合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针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居家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帮助老年患者改善吞咽功能,降低发生率,大大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良好的借鉴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吞咽功能 老年人 居家康复护理 误吸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质量持续改进QC小组,通过现况调查、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对策拟定与实施、效果确认及标准化等十大步骤的实施降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率。结果通过开展QCC活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发生率由14.2%下降至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减少和预防的发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 标签: 品管圈 吞咽障碍 误吸
  • 简介:食用盐含量的饮食会增加患上房颤的风险,这种常见的心脏病在全球影响着数百万人的健康。证实房颤与盐分摄入的相关性,有望帮助研究人员通过制定有效的公共健康干预策略来降低该病的发病风险

  • 标签: 风险 饮食 盐分 健康干预 全球影响 研究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干预对预防危重新生儿肠内营养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接受肠内影响的危重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采用预见性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率与病死率,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儿率与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P<0.05),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明显高于观察组患儿(P<0.05)。结论针对危重新生儿采用预见性干预效果十分理想,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干预预防危重新生儿肠内营养误吸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唾液染色试验在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筛查中的应用。方法患者入科后当天即进行唾液染色试验评估是否有误。使用蓝色食用色素粉末适量涂于患者舌部。于30分钟后、2小时后、24小时后三个时间段观察患者气切处痰液颜色,并使用痰管经气管套管痰,观察痰液的颜色。结果在第1周两组CPIS评分≥6的患者例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在第2、3、4周实施后组均较实施前组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唾液染色试验操作耗时短,结果判断简单明确,且因染料为患者自身唾液分泌稀释,基本没有风险,可行性好。可作为临床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隐形的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 标签: 唾液染色试验 气管切开 误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