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李晶晶 朱艳君 孙琦 苏勤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病理科,兰州 730050;甘肃中医药大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兰州 730000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兰州 730000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病理科,兰州 730050
  • 简介:摘要鼻腔畸胎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肿瘤,具有畸胎瘤和肉瘤的双重特征,由于其罕见性和组织学的复杂性常被误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鼻腔冲洗优化护理应用于减轻鼻咽放疗患者鼻腔粘连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7 年 01 月~ 2019 年 01 月收治的 60 例鼻咽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与观察组(碳酸氢钠),各 30 例,均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 鼻腔黏膜反应程度、生活质量。 结果 : 观察组鼻腔黏膜反应各级程度、 生活质量评分各指标水平 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 鼻腔粘连发生率为 6.67% ,低于对照组的 23.33%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碳酸氢钠及精细化护理应用在咽放疗患者鼻腔冲洗中,可减轻患者鼻腔黏膜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鼻腔冲洗 鼻咽癌放疗 鼻腔粘连 鼻腔黏膜反应程度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鼻朗鼻腔喷雾器应用于鼻咽患者鼻腔冲洗的效果。方法将90例鼻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鼻腔冲洗机冲洗鼻腔,观察组采用鼻朗鼻腔喷雾器冲洗鼻腔。观察2组冲洗鼻腔后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Ⅱ级及其以上黏膜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朗鼻腔喷雾器对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有良好效果,对减轻患者疼痛、顺利完成放疗计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使用简单、方便、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黏膜炎 放射性 鼻腔冲洗 生理性海水 生理盐水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 鼻腔冲洗护理在减轻鼻咽放疗患者鼻腔粘连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选取 84 例鼻腔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实施鼻腔冲洗护理,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观察组使用碳酸氢钠,比较两组鼻腔粘连发生情况和治疗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鼻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减轻鼻咽放疗患者 护理过程中,应用碳酸氢钠进行 鼻腔冲洗护理 ,能够有效降低 鼻腔粘连 发生率,改善病情,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 标签: 鼻咽癌放疗 鼻腔粘连 鼻腔冲洗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 鼻腔冲洗护理在减轻鼻咽放疗患者鼻腔粘连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选取 84 例鼻腔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实施鼻腔冲洗护理,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观察组使用碳酸氢钠,比较两组鼻腔粘连发生情况和治疗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鼻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减轻鼻咽放疗患者 护理过程中,应用碳酸氢钠进行 鼻腔冲洗护理 ,能够有效降低 鼻腔粘连 发生率,改善病情,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 标签: 鼻咽癌放疗 鼻腔粘连 鼻腔冲洗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鼻腔冲洗护理在减轻鼻咽放疗患者鼻腔粘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鼻腔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实施鼻腔冲洗护理,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观察组使用碳酸氢钠,比较两组鼻腔粘连发生情况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鼻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减轻鼻咽放疗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碳酸氢钠进行鼻腔冲洗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鼻腔粘连发生率,改善病情,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 标签: 鼻咽癌放疗 鼻腔粘连 鼻腔冲洗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 鼻腔冲洗护理在减轻鼻咽放疗患者鼻腔粘连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选取 84 例鼻腔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实施鼻腔冲洗护理,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观察组使用碳酸氢钠,比较两组鼻腔粘连发生情况和治疗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鼻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减轻鼻咽放疗患者 护理过程中,应用碳酸氢钠进行 鼻腔冲洗护理 ,能够有效降低 鼻腔粘连 发生率,改善病情,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 标签: 鼻咽癌放疗 鼻腔粘连 鼻腔冲洗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本文报告2例鼻腔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结合文献探讨鼻腔神经内分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例鼻腔神经内分泌作了临床分析总结,女性1例,男性1例,病变均位于右侧,病程为3mo,1例病人病变范围广泛。单纯放射治疗1例,1例行综合治疗。结果经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证实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2例病人均随访中,1例病人已存活3a,1例存活已1a。结论鼻腔小细胞神经内分泌不易和小细胞肿瘤鉴别,确诊需行免疫组化或电镜检查,为高度恶性肿瘤,发现时多数病变范围广范,对放疗和化疗敏感,治疗中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案。

  • 标签: 鼻腔 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病人 电镜检查 病变范围 肿瘤
  • 简介:摘要透明细胞性肾细胞(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是一种由胞质透明或嗜酸性的肿瘤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转移部位多见于骨、肺等,但转移至鼻腔比较罕见,鼻腔转移者临床症状多为肿瘤压迫症状,如鼻塞、鼻出血、视力受损,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也无特异性,确诊只能依靠病理诊断。该类疾病临床特点不明显,所以临床医师在遇到类似患者时,要警惕该类疾病,最好取活检做病理诊断,尽可能避免误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鼻咽患者放射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和研究治疗过程中实施鼻腔冲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原则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行放射治疗的鼻咽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入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鼻腔冲洗,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不同护理措施疗效差异。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坚持冲洗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放疗后行鼻腔冲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鼻咽癌 优质护理 放疗 鼻腔冲洗
  • 简介:摘要转移性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罕见,其中以肾细胞居多。鼻腔鼻窦转移的临床表现与鼻原发性肿瘤的症状相似,有鼻出血、鼻塞或面部疼痛等。本文报道了3例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鼻腔鼻窦转移性肾透明细胞患者的诊疗经过,供同道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我们通过对100例鼻咽放疗患者采用三种不同的鼻腔冲洗方法保持患者鼻腔清洁,通畅及提高对放疗敏感性。方法1悬挂式鼻腔冲洗器的使用2球囊式鼻腔冲洗器的使用3注射式鼻腔冲洗器的使用。结果100例患者中,96%的病人未出现鼻腔皮肤粘连阻塞现象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以上三种鼻腔冲洗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为此我们对这几种方法的使用效果做出分析。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鼻腔冲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例鼻腔鼻窦NUT基因相关性(NUT中线)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免疫组化病理证实的5例鼻腔鼻窦NUT中线患者。男1例、女4例,年龄15~48岁,中位年龄19岁。术前均接受CT和MR检查,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肿瘤位置、CT密度、骨质改变、钙化、肿瘤大小、T1WI及T2WI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随访患者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5例NUT中线均为T4期,发生于鼻腔、筛窦、蝶窦、上颌窦1例,鼻腔、上颌窦1例,鼻腔、筛窦3例。CT呈等密度3例,密度不均匀伴局部坏死2例;钙化3例;骨质侵蚀4例,骨质侵蚀伴骨质破坏1例。MRI横断面最大径4.2~4.9 cm,中位数4.5 cm。与邻近颞肌相比,T1WI呈等信号5例,2例局部可见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3例,2例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强化不均匀,轻度强化3例,中等强化2例。TIC Ⅲ型(速升流出型)3例,Ⅱ型(速升平台型)2例。DWI信号均不同程度增高,ADC值为0.63×10-3~1.17×10-3 mm2/s,中位数0.84×10-3 mm2/s。病理Ki-67增殖指数为30%~80%,免疫组化均为NUT阳性、INI-1阳性。5例NUT中线1例行活检后化疗,其余4例均行手术加放疗,1例合并化疗。随访时间7~16个月,均带病存活。结论NUT中线是一种鼻腔鼻窦少见的基因相关恶性实体肿瘤,多见于年轻患者,以鼻腔及筛窦多见,侵袭性生长,CT钙化多见,MRI增强后不均匀轻度强化为其特点。

  • 标签: 鼻窦肿瘤 磁共振成像 NUT中线癌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正>鼻腔牙较少见,笔者曾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30岁。因右侧鼻腔持续性阻塞伴流少量粘液性鼻涕2个月,于1996年4月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个月前感右侧鼻塞,尤其在感冒时鼻塞加重,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后鼻塞减轻。近2个月右鼻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有少量粘液性鼻涕。检查:鼻中隔无偏曲。右鼻腔底部前段有

  • 标签: 鼻腔牙 粘液性 持续性 鼻塞 鼻中隔 麻黄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MARCB1(INI1)缺失型鼻腔鼻窦(SDS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间确诊的SDSC 16例,并以头颈部小圆细胞型恶性肿瘤99例作为观察对照,包括鼻腔鼻窦的低分化鳞癌10例,低分化腺癌5例,未分化4例,睾丸核蛋白(NUT)5例,神经内分泌10例,嗅神经母细胞瘤10例,横纹肌肉瘤10例,NK/T细胞淋巴瘤10例,黑色素瘤10例,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EWS/PNET)5例,非角化型未分化鼻咽20例。分析16例SDSC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细胞角蛋白(CK)7、CK8/18、CK5/6、p63、p40、INI1、NUT及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突触素、嗜铬粒素A、CD56),EB病毒编码的RNA(EBER)原位杂交检测以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INI1基因缺失。结果16例SDSC患者占本时间段鼻腔鼻窦全部恶性肿瘤的1.3%(16/1 218),全部恶性上皮性肿瘤的2.4%(16/657)。镜下缺乏明确的鳞状及腺样分化,常可见“横纹肌样”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SDSC瘤细胞CKpan、CK8/18均阳性,INI1均阴性;EBER原位杂交结果均阴性;共有11例SDSC进行了FISH检测,均可见INI1基因缺失。随访12例,随访时间3~47个月,有1例于诊断后半年死于肿瘤相关疾病,余病例均带瘤存活,存活时间最长者为47个月。结论SDSC需与鼻腔鼻窦分化差的多种肿瘤相鉴别。无明确分化的镜下形态,特征性的基底样及横纹肌样细胞、非特异性空泡、透亮或空泡状的细胞核、明显的核仁及坏死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NI1阴性以及FISH检测INI1基因缺失等为其病理改变特点,并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临床预后尚不明确。其生物学行为及治疗方式有待深入探讨。

  • 标签: 鼻窦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分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SMARCB1/INI-1缺失性鼻腔鼻窦[SMARCB1(INI-1)-deficient sinonasal carcinoma,SDSC]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和生存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诊治的15例SDS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5~78岁。TNM分期中T2期1例,T3期1例,T4期13例;N0期13例,N2期2例;M0期14例,M1期1例。筛窦最常受累(14/15)。5例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及术后辅助治疗,4例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3例仅接受手术切除,1例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1例放疗后手术,1例行姑息性化疗。分析所有患者标本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与同期20例INI-1蛋白表达阳性的未分化患者进行生存比较,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法检验。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可见15例SDSC患者肿瘤细胞INI-1细胞核表达完全缺失。15例SDSC患者均获得随访信息,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3~56个月)。3年总生存率、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58.9%、58.9%、36.4%和31.2%。与同期INI-1蛋白表达阳性的未分化患者的预后比较,无瘤生存率上SDSC患者预后更差(HR=2.87,95%CI:0.92~8.91,P=0.043),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后预后更好(HR=8.61,95%CI:1.38~53.73,P=0.021)。结论SDSC具有高度侵袭性,易复发、早期转移、预后差。病理学上分化差的鼻腔鼻窦行INI-1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该亚类的准确诊断。根治性手术切除辅助术后同步放化疗可能是最优选的治疗方式。

  • 标签: 鼻肿瘤 SMARCB1/INI-1缺失性鼻腔鼻窦癌 临床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鼻可乐冲洗器及冲剂进行鼻窦冲洗在鼻咽放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鼻咽放疗后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0.9%生理盐水,实验组用鼻可乐冲洗器及冲剂冲洗鼻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鼻咽黏膜反应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1.0,P<0.01)。预防远期并发症口咽干燥感、分泌性中耳炎、放射性鼻窦炎、鼻腔黏连等发生率比较,实验组疗效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以鼻可乐冲洗器及冲剂进行鼻窦冲洗能有效减轻鼻咽放疗后的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鼻咽癌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鼻腔冲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放疗的鼻咽患者,观察其改善中耳功能的疗效。方法收治106例鼻咽患者,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3例,对照组53例,实验组自放疗开始至结束,每日1次布地奈德混悬液加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在放疗期间每日2次行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对照组放疗期间至结束未行任何鼻部、咽喉部治疗,不予鼻腔冲洗及鼻腔雾化。结果放疗结束时实验组鼓室导抗图峰压值(-30±2.62daPa)低于对照组(-110±3.78daPa)(P<0.01);实验组语言频率区气导听阈26.74±2.35dBHL低于对照组的33.52±3.68dBHL(P<0.01),实验组的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30.2%(16例),低于对照组的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49.1%(26例)(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鼻腔冲洗联合雾化可保持鼻咽部、咽鼓管咽口及其周围清洁,减轻咽鼓管咽口肿胀,有利于保护中耳功能。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中耳功能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鼻咽放疗患者鼻腔冲洗认知及依从性调查。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及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鼻咽放疗患者200例,通过鼻咽放疗患者的鼻腔冲洗作用认知与依从性调查量表展开调查。结果调查的结果显示,能够完全认知鼻腔冲洗作用患者仅占调查总人数的11.0%。在放疗期间,患者完全依从性最高,达93.5%,经过放疗后患者依从性有显著的下降。结论鼻咽放疗的患者对于其鼻腔的冲洗作用重要性的认知相对不足,在放疗后,患者对于鼻腔冲洗的依从性随时间的增长而显著地降低。因此医护人员必要对鼻腔冲洗的认知教育进行加强,同时积极监督并保证随访的力度与质量,充分提高患者对于鼻腔冲洗依从性。

  • 标签: 鼻咽癌放疗 鼻腔冲洗认知情况 鼻腔冲洗依从性 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