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为提高实验室水质检测效率,依据《城镇供水水质标准检验方法》CJ/T141-2018,建立高效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中毒素-LR、毒素-RR的分析方法。水样经玻璃纤维滤膜过滤,对溶解态毒素(水样)和细胞内毒素(膜)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水样中的毒素-LR、毒素-RR的总量是水样处理和膜处理测定结果之和。经液相色谱仪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分离后,进入串联质谱仪,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根据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峰进行定性分析,外标法定量分析。本法水样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毒素-LR 0.10μg/L、毒素-RR 0.02μg/L,标准曲线的质量浓度范围是毒素-LR 0μg/L~5.0μg/L、毒素-RR 0μg/L~1.0μg/L,线性关系(r≥0.998),精密度满足多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0%的要求,准确度试验中加标回收率在80%~130%范围内。按照以上实验过程,能够完成对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毒素-LR、毒素-RR的测定工作。

  • 标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饮用水 微囊藻毒素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水中的毒素类物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建立了一种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中毒素-LR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水样无需前处理,直接进至超高效色谱-质谱检测系统,经  BEH shield RP18 色谱柱分离,以 0.1%甲酸溶液和甲醇作为流动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电离源模式(ESI)下使用正离子多反应(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监测模式色谱质谱法定性定量分析。在优化条件下毒素-LR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0,方法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21 µg/L,并且该方法检测速度快、适用性强,能为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 标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微囊藻毒素-LR 直接进样
  • 简介:随着全球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造成的污染致使水体富营养化,由此而导致的蓝藻污染水质事件不断见诸报端。作为蓝藻的一个种类,经常被提及,其产生的毒素(microcystin,简称MC)对水质影响极大。

  • 标签: 液相色谱 微囊藻毒素 检测
  • 简介:摘要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精确度高、检测范围宽、重复性好优势,本文就其方法对水体中的进行检测。

  • 标签: 荧光定量PCR 微囊藻毒素 检测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实验用水对离子色谱检出的影响,首先对离子色谱仪的原理、结构和流程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其次,陈列了本实验进行的条件和具体的方式,最后,总结了实验的结果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 标签: 实验用水 离子色谱仪 超纯水
  • 简介:藻类产生的毒素可诱发肝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饮用水进行监测可快速准确的检测到毒素,避免其对人类产生危害。

  • 标签: 微囊藻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HPLC) 肝癌
  • 简介:摘要: 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中毒素(RR),针对水中毒素含量低,难检出问题,对常规高效色谱做了两种优化改进,在线富集大定,大大降低检出,获得满意的结果。

  • 标签: 液相色谱 在线富集 大定量进样 微囊藻毒素 检出限
  • 简介:摘要: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中毒素(RR),针对水中毒素含量低,难检出问题,对常规高效色谱做了两种优化改进,在线富集大定,大大降低检出,获得满意的结果。

  • 标签: 液相色谱 在线富集 大定量进样 微囊藻毒素 检出限
  • 简介:基于谷胱甘肽(GSH)解毒作用探讨了毒素-RR(MCRR)在不同动物肝脏和肾脏合作下的代谢机制。通过人工合成MCRR的谷胱甘肽代谢物(MCRR-GSH),腹腔注射至鲫鱼和大鼠体内,利用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定量检测MCRR-GSH及其下游半胱氨酸代谢物(MCRR-Cys)在组织内的代谢动力学变化。在72h的暴露实验中,实验组鲫鱼和大鼠体内均定量检测到MCRR-GSH和MCRR-Cys。MCRR-GSH在肾脏中的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鲫鱼和大鼠体内累积浓度分别是(0.161±0.001)和(0.116±0.005)μg·g^-1DW。同样的,MCRR-Cys主要分布于鲫鱼和大鼠的肾脏组织。鲫鱼肾脏中MCRR-Cys的浓度出现明显的波动,而肝脏和胆汁内的MCRR-Cys浓度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大鼠肾脏内MCRR-Cys的浓度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浓度范围为(8.899±0.817)μg·g^-1DW至(3.336±0.263)μg·g^-1DW。基于以上结果推测,毒素在肝脏和肾脏合作下的解毒过程为:MC在肝脏内经GSH结合作用生成的代谢物MC-GSH随血液循环转运至肾脏,在肾脏内MCGSH快速地转化为下游代谢物MC-Cys以促进排泄。

  • 标签: 微囊藻毒素 鲫鱼 大鼠 谷胱甘肽 解毒机制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由引发的鱼病以致死亡的事例频频发生,特别是近年来,水产养殖技术的提高,人们以追求高效、高产为养殖的主要目的.使水体的富营养化日趋严重,致使水华发生已成为全国以至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而是淡水水体水华最常见的藻类。

  • 标签: 鱼类 鱼病 高产 微囊藻毒素 水产养殖技术 发生
  • 简介:【摘要】当前中国面临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污水治理水平做好水质检测工作十分重要,在检测过程中检出是平衡水质质量的一个关键参数。下面论文就对检出的类型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的水质检测确定方法。

  • 标签: 水质检测 检出限 确定方法 水质确定
  • 简介:摘要在水质分析中,检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质量控制参数,准确确定出分析方法的检出能够有效避免检测报告中出现虚假值的情况。基于此点,本文首先对水质分析中的检出进行概述,并再此基础上提出确定检出的常用方法,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水质分析的质量。

  • 标签: 水质分析 检出限 确定方法
  • 简介:为探讨淀山湖、东湖、鄱阳湖水系浮游藻类和藻类毒素的污染及鱼体内毒素富集情况,于2000年7月和10月,采集了上述湖泊的水样和鱼,用ELISA方法对样品的毒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蓝藻已经成为上述三大湖泊的优势种.发生水华的同一湖泊中,10月份水中的毒素(MC)含量,显著高于7月份水中MC含量(P<0.05).淀山湖水中MC含量,显著高于鄱阳湖水中的MC含量(P<0.05),后者又显著高于东湖水中的MC含量(P<0.05).东湖鱼体中的MC含量,显著低于鄱阳湖和淀山湖鱼体中的MC含量(P<0.05).鱼肌肉中MC含量,均显著低于肝脏中MC含量(P<0.05).本研究为制定水及水产品中毒素的安全限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淡水湖泊 浮游藻类 微囊藻毒素 污染 测定 ELISA方法
  • 简介:摘要: 在对水质分析的过程中,检出是一个较为重要质量指标,能够对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可对检测报告中的虚假值进行有效地避免,这就需要对检出的分析方法进行确定。目前,在一些工作过程中,对水质进行分析时,在较大程度上使检出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虽然在检测与分析的过程中进行了步骤上的加强,并且提升了一些环境中的技术含量,但是在较大程度上检出效果依然达不到一定的标准。为此,需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对检出进行确定,以此能够完善水质分析方法。

  • 标签: 水质分析 检出限 确定方法
  • 简介:摘要在对水质分析的过程中,检出是一个较为重要质量指标,能够对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可对检测报告中的虚假值进行有效地避免,这就需要对检出的分析方法进行确定。目前,在一些工作过程中,对水质进行分析时,在较大程度上使检出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虽然在检测与分析的过程中进行了步骤上的加强,并且提升了一些环境中的技术含量,但是在较大程度上检出效果依然达不到一定的标准。为此,需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对检出进行确定,以此能够完善水质分析方法。

  • 标签: 水质分析 检出限 确定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毒素(MC)对小鼠一脏器的损伤。方法选择40只健康的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2g,试验组分为对照组和MC染毒组(剂量分别为0.25、0.50、1.00μg/kg•d),每组10只,雌雄各半,隔天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染毒,注射量按0.1ml/10g。记录小鼠每天饮水量并观察小鼠食量及精神状况,每周称体重一次并做记录。染毒10周后处死。处死后称量肝脏、肾脏、脾脏,肺及心脏计算脏器指数。数据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心低、中、高剂量染毒组的心脏重量均低于对照组,低、高剂量组对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中剂量对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MC可以诱发心脏萎缩;肝脏中剂量染毒组的肝脏总量明显小于低、高剂量组,但对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低、中、高剂量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肾脏重量均减轻,中剂量组减轻尤为明显,但对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低、中、高染毒组于对照组相比脾脏重量均增加,中剂量染毒组脾脏肿大尤为明显,但对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低、中、高剂量肺脏重量均增加,低剂量组尤为明显,但对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接触毒素(0.50μg/kg•d)可引起小鼠心脏萎缩。

  • 标签: 微囊藻毒素 小鼠 脏器系数
  • 简介:为了探索滇池毒素对小鼠肾脏的损伤作用,以滇池水华水样提取毒素对小鼠进行连续灌胃,然后取其。肾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后对小鼠肾脏组织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小鼠肾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但肾小管因细胞脱落而结构不完整,细胞间隙有炎症细胞浸润.表明肾脏可能是毒素的靶器官,毒素通过破坏肾单位的结构,影响其生理功能.

  • 标签: 微囊藻毒素 小鼠肾脏 肾小管 毒性作用 HE染色
  • 简介:为了解滇池毒素对小鼠肝脏的损伤作用,提取滇池水华水样中毒素对小鼠进行连续灌胃试验,之后取肝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显微结构.结果显示:小鼠肝脏充血、肿胀;毒素使小鼠肝脏组织的显微结构出现异常变化,肝细胞索结构破坏,肝血窦明显扩张,部分肝细胞胞质溶解、核消失,病灶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表明毒素具有肝毒性,可破坏肝小叶的完整性,抑制肝脏的合成与解毒功能.

  • 标签: 微囊藻毒素 小鼠肝脏 毒性作用 HE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