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恶性胸腔积液肿瘤的比例、病理类型、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纳入的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所有资料,均开展病理切片检查、免疫组化分析,了解恶性胸腔积液肿瘤的比例、病理类型、病理特征。结果肺腺癌组织中的Calretinin、CEA、NapsinA、TTF-1等阳性表达率对比恶性间皮瘤,统计学具有数据参比分析意义(P<0.05)。结论恶性胸腔积液中最为常见的是肺腺癌,恶性间皮瘤次之,采取细胞团块收集器对脱落的细胞收集,病理切片之后了解细胞形态,采取免疫组分析可提升检出率。

  • 标签: 恶性胸腔积液 免疫组化 细胞团块收集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下半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9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6)与参照组(n=46),实验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参照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较比不同疗法下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参照组分别为82.61%、19.57%,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对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均有积极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恶性胸腔积液 临床分析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单纯的对DDP进行保留和体腔热灌注化疗的方式,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利用生理盐水对DDP进行稀释并在胸腔内进行保留,每位病人进行2-4次的保留。然后将顺铂及地塞米松用一定比例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稀释之后加入到体腔热灌注机的加热系统之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将药液匀速、恒温的灌入胸腔之内,在胸腔内保留一天再进行引出。每位病人需要进行重复灌注。通过实验,对两组病人的胸腔积水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单纯的DDP保留组中,CR和BR所占的比例,均比体腔热灌注化疗组要高。结论体腔热灌注化疗对于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效果,比单纯的DDP保留效果要好。

  • 标签: 恶性胸腔积液 体腔热灌注化疗 单纯保留DDP 顺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腔内灌注铂类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毒副反应和对患者生活质量,并针对性护理。方法19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B超检查定位后胸腔置管,尽量排净胸腔积液后,将铂类药物经胸腔灌注,观察用药后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论铂类药物经胸腔灌注治疗肺癌引起的胸腔积液,安全有效,毒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铂类药物 胸腔灌注 恶性胸腔积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不仅与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反应有关,而且与肿瘤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但是其与肿瘤的之间的关系目前尚存争议。在不同的肿瘤中或者不同的免疫机制下,白介素17可能发挥双重调节作用。一方面,白介素17通过各种通路发挥促肿瘤作用;另一方面,IL-17可通过召集与肿瘤浸润性相关的各种免疫细胞,介导肿瘤的消退,发挥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恶性胸腔积液是我国癌症晚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恶性胸腔积液的形成与新生血管生成,血管通透性增高及局部炎症密切相关,而IL-17作为一个重要的炎症因子,可能参与了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进展,因此本文对目前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 标签: 白介素17(IL-17) 恶性胸腔积液(MPE) 机制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1月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的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16例,比较两组胸腔镜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结果1.临床资料和胸膜活检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结胸组),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平均(41±17)岁。病程平均61±96天。内科胸腔镜直视下胸膜活检病理符合结核39例;倾向结核11例;慢性炎症10例。恶性胸腔积液56例(恶胸组),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平均(57±13)岁;病程平均107±152天。内科胸腔镜直视下胸膜活检病理确诊原发于肺的腺癌39例,鳞癌7例,小细胞癌3例;乳腺癌转移2例;甲状腺癌和鼻咽癌转移各1例;胸膜间皮瘤2例,恶性淋巴瘤1例。结胸组与恶胸组比较,患者年龄较轻(t=5.77,P<0.01);胸腔积液大量者较少(χ2=13.75,P<0.01);中量者较多(χ2=13.92,P<0.01)。2.胸水性质的比较结胸组黄色胸水较多见(χ2=21.47,P<0.01),恶胸组血性胸水较多见(χ2=23.88,P<0.01)。3.内科胸腔镜下表现的比较结胸组镜下胸膜粘连、增厚、干酪样坏死和粟粒结节较多见;恶胸组胸膜多发息肉和斑片状白苔较多见。4.术后并发症结胸组术后发热较恶胸组多见(χ2=5.52,P<0.05)。5.结胸组胸水和血清CEA水平比恶胸组为低(P<0.05);胸水ADA比恶胸组为高(P<0.05)。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联合胸水ADA、胸水和血清CEA等检测,提高了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诊断、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标签: 胸腔镜检查 胸腔积液,结核性,恶性 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于我院进行治疗(收治于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的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的胸腔注入顺铂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2.50%,而对照组只有67.50%,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0%,而观察组只有12.50%,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具有良好的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我科住院确诊的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单药顺铂组(对照组)22例和恩度联合顺铂组(研究组)18例治疗,视胸水吸收情况重复给药,用药结束后评价疗效、观察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胸水改善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毒副作用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恩度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恩度 顺铂 恶性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诊的60例接受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整体护理有助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的减短,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效果显著。

  • 标签: 恶性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MPE)临床研究分析和评价。方法选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恶性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其中44例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作为对照组,另外44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作为实验组,观察它们的显效率和免疫功能。结果其中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比只采用传统西医的方法显效率高,免疫功能加强。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显效率明显提高,免疫功能得到明显上升。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肺癌合并恶性肿瘤 显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顺铂与顺铂单药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ofScience、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恩度联合顺铂与顺铂单药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相关文献,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121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胸腔积液控制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在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异常、发热、疲劳等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较顺铂单药能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增加胃肠道反应等主要不良反应。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 顺铂 恶性胸腔积液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癌性胸腔积液与炎性胸腔积液的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两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以我院2016年12月到2018年1月接收的92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为炎性胸腔积液,观察组患者为癌性胸腔积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CT表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CT值、90%可信区间、大量胸腔积液例数、胸膜增厚情况等均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癌性胸腔积液与炎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中,CT影像的分析是关键一步,两者在CT值、积液量以及胸膜增厚程度等方面有一定区别。

  • 标签: 癌性胸腔积液 炎性胸腔积液 CT诊断 鉴别诊断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莱特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莱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引流天数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同时会减轻单纯顺铂治疗的不良反应,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耐受性,具有临床实践应用的显著优势。

  • 标签: 康莱特 胸腔灌注 恶性胸腔积液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在患者胸腔内注入A群溶血性链球菌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4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小导管闭式引流置管技术进行胸腔置管引流,在胸腔积液基本排尽后,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胸膜腔内分别注入A群溶血性链球菌和顺铂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0%)显著高于对照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93.9%)显著高于对照组(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胸痛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胃肠道异常、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A群溶血性链球菌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无明显胃肠症状、肝肾功能损害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积液 恶性肿瘤 A群溶血性链球菌 顺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给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的护理要点与对策。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后,平均置管时间为(14.32±2.35)d。其中1例出现导管脱落,1例出现气胸,治疗成功率为96.67%。结论在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过程中,予以患者科学合理地护理干预,做好导管护理、心理护理等各项工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恶性胸腔积液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评价胸腔镜下胸膜腔闭锁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胸腔镜下胸膜腔闭锁术治疗,手术均在VATS下进行。结果围术期患者均未出现死亡,术后持续性漏气的患者有2例,持续负压吸引后治愈,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手术成功48例,占96%,失败2例,其中1例经再次手术后成功。结论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胸腔镜(VATS)下喷洒滑石粉行胸膜腔闭锁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

  • 标签: 胸腔镜 胸膜腔闭锁术 恶性胸腔积液 滑石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体腔热灌注治疗机(VCHPM)循环热灌注化疗方法在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确诊为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6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手段的差异性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患者应用体腔热灌注治疗机(VCHPM)胸膜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方法,对照组应用单纯胸腔灌注化疗进行治疗,采用随访方式对患者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方案,经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出院,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等恶性事件。治疗组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94.1%,与对照组76.9%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腔热灌注治疗机(VCHPM)下循环热灌注化疗方法在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治疗期间的应用,能够有效优化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中安全、快捷,在肺癌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具有普及与应用价值。

  • 标签: 体腔热灌注治疗机 热灌注化疗 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