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型超声脂肪诊断价值。方法使用ALOKA黑白超声诊断仪及HD11彩色超声诊断仪腹部凸阵探头3.5MHz。嘱检查者空腹,平卧位和侧卧位常规扫查肝脏。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包膜,边界,区光点回声强弱、分布及血管网络分布情况等。并注意避免肠气干扰和调节仪器增益,与周围脾、肾实质回声相对照。结果5560例受检者中,查出脂肪2217例,占39.87%,其中男1245例,女972例,30岁以下患脂肪253例,占4.5%。实验室检查2217例脂肪患者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1987例,占89.6%,血清谷氨酰转氨酶(GGT)明显增高有836例,占37.7%。结论B型超声诊断脂肪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

  • 标签: 脂肪肝 超声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像检查对于儿童脂肪诊断价值。方法36例典型儿童脂肪分别做超声、CT、MRI检查,并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超声仅对均匀脂肪做出明确诊断,CT扫描可清晰显示病变范围与程度,MRI诊断儿童脂肪敏感性比CT略高。结论CT对儿童脂肪,特别是非均匀脂肪是最重要检查方法,MRI不是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儿童 脂肪肝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脂肪临床价值。方法对来我院体检2980例城镇干部上腹部(、胆、胰、脾)超声检查。结果本组资料中36~55岁之间脂肪发病率高于本组平均人口发病率。结论1超声诊断脂肪敏感性较高,目前为是诊断脂肪首选方法。2、脂肪发病率与年龄、饮食、生活习惯、职业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脂肪肝 超声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脂肪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进行超声诊断脂肪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表现,评价其超声影像特点。结果本研究中80例脂肪患者中,轻度脂肪患者50例(62.50%),中度脂肪患者18例(22.50%),重度脂肪患者12例(15.00%)。结论超声诊断脂肪无创伤,价格低廉,分辨率高,可以清晰显示肝脏图像及回声,对于脂肪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脂肪肝 超声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脂肪诊断价值。方法超声诊断仪对150例脂肪患者超声声像图总结分析。结果轻度80例,占53.49%,中度42例占28.29%,重度28例,占18.21%。结论超声检查脂肪首选诊断方法。

  • 标签: 脂肪肝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血脂与脂肪关系.方法从2002年3月-2003年4月在珠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门诊部健康体检者中整群抽取完整资料813例,对男女性别脂肪检出率进行比较;对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脂肪检出率进行比较;对不同血脂分组脂肪检出率进行比较.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男性脂肪检出率27.8%,高于女性脂肪检出率10.6%(P<0.01).不同年龄组脂肪检出率(男女合计)差异有显著(P<0.01);不同年龄组男性脂肪检出率差异有显著(P<0.01);不同年龄组女性脂肪检出率15.1%,差异有显著(P<0.01).单纯高甘油三脂组脂肪检出率与正常血脂组脂防检出率差异有显著(P<0.01);单纯高胆固醇组脂肪检出率与正常血脂组脂肪检出率差异无显著(P>0.05);血脂两项均高组脂肪检出率与正常血脂组脂肪检出率差异有显著(P<0.01).结论高血脂与脂肪有密切关系,尤以血脂成分中甘油三脂关系密切.

  • 标签: 超声诊断 脂肪肝 血脂 甘油三脂 高血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脂肪诊断,根据超声声像图特点,对脂肪进行诊断并分型。研究脂肪产生病因,旨在提醒人们注意减少脂肪发病率,提高人们健康生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6年8月~2008年12月对6238名来我院健康体检人员中发现1182例脂肪患者一般情况和病因调查,并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在6238名体检中发现脂肪病例1182例,占18.9%;轻度脂肪298例,占25.2%,中度脂肪542例,占45.8%,重度脂肪342例,占28.9%;男717例,占60.7%,女465例,占39.3%;年龄最大者86岁,最小者10岁;30岁以下者126例,占16.6%。喜食高脂饮食者318例,占26.9%,饮酒超过10年,且每日饮酒量在50ml以上者52例,占4.4%。伴高血压者87例,占7.3%,糖尿病65例,占5.5%。结论脂肪是目前常见弥漫肝病,它发病与高脂肪饮食、长期酗酒、糖尿病等有密切关系。此外,与超声技术广泛应用,阳性检出率逐年上升有关。

  • 标签: 脂肪肝 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超声诊断价值及脂肪形成相关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6月份笔者在体检中心520例体检者作研究对象,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超声检查,520例体检者中共检出123名脂肪患者,占23.7%,经比较,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及脑力劳动者脂肪检出率明显高于体重、血脂、血糖正常及非脑力劳动者。结论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及脑力劳动者是脂肪高危因素,体检时需加强对此类人群脂肪检查,以便得到及时治疗,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 标签: 超声体检 脂肪肝 超声诊断 相关原因
  • 简介:摘要脂肪是目前常见一种弥漫病变,是指脂肪在组织细胞内贮积超过重量5%,或在组织学上有30%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轻度脂肪患者可无症状;较重者可有大、区疼痛和压痛;严重者可有食欲减退、恶心、黄疸和肝功能异常;长期脂肪可发展成肝硬化。经治疗后,可逆转恢复正常,现对超声诊断脂肪病例30例体会如下。

  • 标签: 脂肪肝 临床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脂肪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超声检查诊断脂肪患者 96例,对脂肪超声表现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 96例患者肝脏超声结果显示轻度脂肪 26例、中度脂肪 53例、重度脂肪 17例。结论: 超声显像诊断脂肪准确率高,有重要临床意义,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作用。

  • 标签: 脂肪肝 超声 诊断
  • 简介:脂肪与酒精均属于临床常见肝脏类疾病,其中,脂肪是指患者脂肪储积含量已超过总重量5%,或是组织学上约30%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弥漫病变疾病。轻度脂肪通常无明显症状,中度患者则常出现区疼痛、大以及压痛等现象,重度患者则存在食欲减退、黄疸以及肝功能状态情况。

  • 标签: 临床价值 脂肪肝 酒精肝 超声诊断 肝弥漫性病变 脂肪变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脂肪患病率也随之增高。脂肪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肝脏脂肪堆积过多病变,是临床常见慢性肝病,有资料显示,我国脂肪发病率已达10%~15%。酒精肝病是指长期大量饮酒所致非酒精脂肪肝病。酒精肝病主要表现酶升高和肝细胞坏死,与非酒精脂肪肝病不同,酒精肝病患者肝脏组织表现以炎症为主,缺乏特异性表现,通常对酒精损伤缺乏敏感性。超声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无辐射、廉价、方便检查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介绍超声检查诊断脂肪和酒精方面的应用及鉴别诊断要点。

  • 标签: 超声诊断 脂肪肝 酒精肝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检查方法用于脂肪与酒精中所取得诊断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份至2022年6月份在医院中接受脂肪与酒精诊断患者共60例,使用超声对患者进行诊断。结果:脂肪及酒精患者后场回声衰竭及管状结构超声图像对比无差异(P>0.05)。女性脂肪疾病检出率高于男性,女性酒精检出率低于男性(P<0.05)。结论:将超声检查方法用于脂肪与酒精肝疾病诊断中,完成了对疾病科学诊断,为疾病治疗提供保障,疾病康复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超声检查 脂肪肝 酒精肝 后场回声衰竭 管状结构
  • 简介: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脂肪超声声像图表现.方法对437例接受原位肝移植手术,术后常规腹部超声检出脂肪患者声像图表现进行分组,对均匀弥漫脂肪组与非均匀脂肪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检出肝移植术后脂肪36例(36/437,8.2%),其中非均匀脂肪10例(10/36,27.8%),均匀弥漫脂肪26例(26/36,72.2%).非均匀脂肪组10例中7例发生血流动力学异常均匀弥漫脂肪组26例中仅4例发生血流动力学异常,非均匀脂肪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均匀脂肪组(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脂肪患者超声表现以均匀弥漫脂肪为主非均匀脂肪更多表现出血流动力学异常.

  • 标签: 超声检查 肝移植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CT检查与CT表现。方法对2015年1月~6月脂肪患者50例CT诊断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T对脂肪诊断准确优于B超,密度(CT值)低于脾密度和内血管密度。/脾CT值<0.85。经诊断轻度脂肪22例,中度脂肪15例,重度脂肪13例。结论CT对脂肪诊断准确优于B超,密度(CT值)低于脾密度和内血管密度。/脾CT值<0.85。脂肪浸润区可见到“树枝状”血管影,这是由于脂肪对X线吸收量减少,而血管状结构对之吸收增多所致。

  • 标签: 脂肪肝 CT检查 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在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假瘤患者工作开展中,分析脂肪产生影响。方法:2022.1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2023.12为截止抽取时间,调查统计患者30例,疾病诊断为:肝脏假瘤,其中伴有脂肪患者计有13例,正常肝脏假瘤患者17例,分析相关指标,即血供状况(供血类型、丰富程度)、超声造影定量参数(造影剂到达时间、峰值强度、达峰时间、曲线尖度、曲线下面积)。结果:供血类型、造影剂到达时间、峰值强度等指标2组有差异P<0.05,丰富程度、达峰时间、曲线尖度、曲线下面积等指标2组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假瘤患者工作开展中脂肪具有一定影响,且此类患者病灶是以静脉供血为主,且造影剂使用后到达时间相对较长,峰值强度有所下降。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脏炎性假瘤 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