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适应症、手术技巧、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注意事项,为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9年10月~2013年5月采用弹性髓内针治疗的儿童股骨干骨折共13,其中男9,女4;右侧8,左侧5;受伤年龄5岁~13岁,平均7.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50分钟~10天,平均1.3天。结果13病例全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是一种安全、简便、快速的儿童长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适合于横形及短斜形的骨折,与传统的夹板或石膏固定或切开复位技术相比,它具有皮肤创口小、组织损伤小、不损伤骺板、不影响骨髓内部的血液循环、骨折临床愈合恢复快、住院周期短、固定物拔除方便、患儿易耐受等优点,是目前一种较理想的儿童股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

  • 标签: 儿童股骨干骨折 弹性钛制髓内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致子宫穿孔的相关因素、处理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站2012年11月~2014年11月人工流产致子宫穿孔13。结果因未查清子宫位置致子宫穿孔3,哺乳期子宫穿孔4,双角子宫穿孔1,瘢痕子宫穿孔2,多次人流者2,因手术操作粗暴引起穿孔1。结论子宫过度倾屈、畸形、多次妊娠史、哺乳期子宫、疤痕子宫、妊娠异常等为人流术致子宫穿孔的高危因素,施术者术前未仔细检查子宫位置、动作粗暴、技术不熟练、粗心大意等为穿孔的人为因素。我对本站人工流产所致子宫穿孔13患者病历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 标签: 计划生育 手术致子宫 穿孔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浅表脂肪瘤样痣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治疗情况,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3浅表脂肪瘤样痣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及治疗情况,并温习相关文献,对本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浅表脂肪瘤样痣临床分多发(经典型)和单发两种类型,组织病理提示真皮中上层见无包膜且分化良好的脂肪细胞团块,与下方的皮下脂肪不相连。弹力纤维染色显示弹力纤维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破碎和断裂。结论:浅表脂肪瘤样痣是以真皮内异位的成熟脂肪细胞为特征的一种良性错构瘤。临床上,多发型易误诊为结缔组织痣或神经纤维瘤,单发型易误诊为软纤维瘤。

  • 标签: 浅表脂肪瘤样痣 组织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13机械通气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13危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呼吸机治疗,转入ICU后给予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预后12得到救治,1不治身亡。结论危重症手足口病具有发展迅速的特点,因此必须对早期患儿加以重视,及时转入ICU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危重症手足口病 机械通气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合并脑梗塞13临床进行简要探讨。方法我院对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采用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且术后出现合并脑梗塞的13患者进行分析,对其中9位病例均采取了保守治疗。常规给予脱水、抗炎、神经营养、预防应激性溃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保持血压稳定,不能过高或过低;尽早给予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通等,预防或减轻脑血管痉挛;及时加用活血药物;梗塞面积较大时,增加了脱水剂用量;蛛网膜下腔出血明显者,多次腰穿或行腰大池持续引流;病情稳定后,给予了高压氧治疗及康复锻炼。结果依据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法1评价愈后,Ⅰ级表示完全恢复生活;Ⅱ级表示部分恢复,能独立生活;Ⅲ级表示需人帮助,扶拐可行;Ⅳ级表示卧床,保持意识;Ⅴ级表示植物生存状态和死亡。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塞由综合因素形成,神经外科医生要高度重视。脑出血术后发生脑梗塞,诊治中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及矛盾性,要综合分析,以预防为主。并且还需继续探索规范有效的诊治方案,以减少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治疗 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享慢性硬模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引流术的护理经验。方法根据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注重体位管理、引流管的管理,凝血功能的观察及失语的护理,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杜绝护理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和结果本组临床治愈率达96.2%,临床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对400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TURP术,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3~5天,5~7天拔除导尿管。结果400手术病例中12术后1~30天出现继发性大出血、膀胱内血凝块填塞,二次镜检清除膀胱内血凝块并经尿道电凝止血治愈,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TURP手术中认真仔细止血,术后保持冲洗通畅,避免腹压过高,常规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可减少术后发生大出血。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对13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抢救与针对性护理。结果患者经有效的洗胃、催吐、导泻、吸氧、静脉滴注解磷定等方法及针对性心理护理,2因服药时间较长延误送诊时间抢救无效死亡,11收治入院经治疗痊愈出院,抢救成功率为92%。结论得当的抢救措施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有机磷农药 中毒 抢救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胃镜检查患者中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为临床诊疗和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病人6560,统计6个年龄段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和不同性别幽门旋杆菌感染状况。结果本次检测患者总感染率为32.89%,不同年龄组感染率有差异,总体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不同性别组,男性感染率为36.32%,女性感染率为32.91%;而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感染率亦不同,其中感染率最高的是复合性溃疡(92.78%),最低的是胃癌(67.86%),其阳性率均高于67%,平均71.12%。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男性的感染率高于女性,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癌等胃、十二指肠疾患关系密切,须重视幽门螺杆菌的预防工作。

  • 标签: 13C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慢性胃炎 胃癌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水痘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南京市第二医院妊娠合并水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妊娠合并水痘发病孕周分别为14周1,20~28周2,32周1,37~40周9。其中孕妇发热11,继发性皮肤感染3,未出现水痘肺炎、脑炎。所有孕妇均足月分娩,胎儿宫内窘迫1,剖宫产7,产后出血4,无先天性水痘综合征患儿,新生儿水痘2。结论孕妇感染水痘应经妇产科、感染科医生共同诊断治疗,围生期特别是水痘完全结痂期前分娩的新生儿可能患水痘,静脉给予丙种球蛋白可预防新生儿水痘的发生。

  • 标签: 妊娠 水痘 妊娠和新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4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数据及影像学改变,并学习手足口病相关文献。结果14均为小于4岁婴幼儿,以发热、呼吸道感染起病。并发脑炎、消化道出血、肺出血。手足口病病毒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阳性,EV71阳性。肺部有大片炎性实变。10早期诊断明确,治疗及抢救及时,最终治愈,1入院时病情较重经抢救无效死亡,2因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较轻,病情突然加重,出现肺出血,虽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持续高热,肢体抖动及膝反射亢进对早期发现重型病例有提示意义,白细胞增高、血糖升高患儿病情可能出现加重。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查(如手足口病病毒肠道病毒EV71的检测),有助于减少误诊、明确诊断、及早防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及改善预后。

  • 标签: 重症 手足口病 EV71 阳性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的病灶切除在局限型子宫腺肌病保守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13术后确诊子宫腺肌病的诊治过程.其中4无明显症状,3渐进性经期下腹痛,5经量增多、经期延长,1排便困难,13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无-中转开腹.结果手术时间60分钟至90分钟,出血量80ml-220ml,术后48小时低热未超过38℃,术后6出现阴道流血如月经量,72小时内下腹闷痛尚可忍受,术后4-6天出院,术后1月、3月复查彩超子宫,3月时子宫基本正常,有症状患者均明显改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对局限型子宫腺肌病要求保留子宫者是可行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腹腔镜 病灶切除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