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60中期,联邦德国学生运动爆发,运动的目标是“民主化”,在政府压制下,运动走入低潮.随后的70“公民行动”勃兴.“公民行动”起初主要是关注环境等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但很快提出了政治与社会变革的要求.7080初,反核和平运动使“公民行动”进入一个高峰.学生运动促进了激进民主思潮的传播及文化和政治批判潜力的进步.“公民行动”则使一个新的以“绿色”命名的政党形成并促使传统政党“绿化”;改变了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的发展理念,实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的反核和平运动则制约了80初的东西方冷战,促进东西方重新走上谈判与缓和之路.

  • 标签: 联邦德国 1960-80年代 学生运动 “公民行动”
  • 简介:图片拼接、复古雕花、随圆黑超……这个春天,男装配饰集体回归80风潮,带来新一轮怀旧主题。

  • 标签: 电影 导演 演员 表演艺术
  • 简介:20世纪60,距今刚好是半个世纪的时间。那时候的香港,摄影艺术相当盛行,众多著名和有影响力的摄影会、康乐中心摄影组、附属社团的摄影组和摄影班等纷纷成立,如雨后春笋,欣欣向荣。由于热衷摄影人士众多,许多报章都增设摄影副刊,用以报道相关的摄影活动、展览消息、技术文章和优秀作品等。影响内地和东南亚等地的《摄影画报》月刊,亦于1964创刊。

  • 标签: 摄影艺术 60年代 写实风格 香港 20世纪 摄影活动
  • 简介: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电影》,《中国女导演与女性电影》,就有7部是女性导演的电影

  • 标签: 女性电影 年代女性
  • 简介:比尔·詹森(BillJensen,1945生)詹森宜称“我的画并不真的抽象”。这很可能也是这里所见到的他的大多数同代人的心声,他还说,“我从未听波洛克或德库宁说过他们的画纯粹抽象,没有一丝现实,没有一个符号、没有他们想象中所看到的,也没有他们真正见到的,他们所感受到的东西”。詹森的作品小巧、亲切,充满着丰富的明暗对比,描绘了神秘

  • 标签: 波洛克 艺术语言 明暗对比 超现实主义 卡拉瓦乔 诺维奇
  • 简介:20081月19日下午在陈村家的客厅陈村程德培吴亮程德培:80中国当代文学的复兴和繁荣自然有着中国本土的特殊性和偶然性。表面上看我们都是80文学的亲历者,但是和80文学密不可分的那段前因,十七年和文革十,甚至可以追溯到更远到延安讲话,我们则基本上是陌路人。

  • 标签: 伤痕文学 年代 文学批评 文化研究 罗兰·巴特 新小说
  • 简介:戴维·萨利(DavidSalle,1952生)在美国新表现主义者中,最有争议而又无可否认的重要艺术家之一大概要数戴维·萨利,他几乎毫无例外地采取搬用的方法创作,使得他的评论家们恼怒发狂,而他把互不相关的因素令人头晕目眩地混合融入一种具有惊人的气势、平衡和独立性的新

  • 标签: 新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 画中 谢尔曼 勃鲁盖尔 世界美术
  • 简介:想到韩寒,我就会突然想起中学时代学习的第一篇课文《那不是一颗流星》。去年夏天.我几乎是在第一时间读了韩寒的《三重门》。当时我很是惶惑。怎么会是这样?“八零”难道又是迷惘的一?

  • 标签: 惶惑 迷惘的一代 韩寒 《三重门》 年代 时间
  • 简介:乔尔·夏皮罗(JOELSHAPIRO,1941生)雕塑家乔尔·夏皮罗以人物为古老的古典主义雕塑题材,当他决意要以活生生的人的某种存在感去温暖极少主义立体形式的冰冷完美性时,在再度运用这种意象上的困难想必比画家们少些。即便如此,夏皮罗仍以为1970初期专以房屋为题的系列作品中只求循序渐进——通过人物栖居场所更为抽象的客观性而向入物靠近——是必要的。然而,当夏皮罗把意象缩小到近乎查尔斯·西蒙德的考古遗址或詹尼弗·巴特利特的原始巢穴中的“微小人物”那样大小并同时删去

  • 标签: 夏皮罗 系列作品 蒙德 考古遗址 巴特利特 詹尼
  • 简介:80的中国修辞学:它10来的开拓与发展超过了以往几十,出现引人注目的整体大跃动。在修辞学进步与繁荣的背后也潜伏着停滞与危机,主要表现为:广、深度发展失调,一条腿过长,一条腿过短。当前既要解决广度膨胀过速的问题,划清修辞与非修辞的界限,收缩范围,

  • 标签: 中国修辞学 80年代 90年代 主要表现 深度发展
  • 简介:展览展出了摄影师卢北峰2010拍摄的在北京各行各业工作、学习、生活的80后(出生于1980—1989)群体肖像。卢北峰将在照相馆中拍摄的“庄重的仪式感”移植到此组专题的拍摄中,让所有来拍摄的男女都是一种表情--面无表情地凝视镜头。服装和化妆由他们自己定,每个人都要拿一件或两件“东西”.这“东西”也许是宠物,

  • 标签: 80年代 “东西” 2010年 拍摄 摄影师 80后
  • 简介:<正>写这篇评论之前,我试图寻找关于郁郁的评论。有些意外的是,只找到两篇文章,一篇是对《郁郁短诗选》的评论,这本诗集收入了郁郁2000的20首诗,一篇关于"郁郁其人其诗","其人"为主,"其诗"为辅。①对于一位见证和参与了"文革"之后当代诗歌整个进程的重要诗人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忽略。

  • 标签: 诗歌流派 后朦胧诗 话语方式 海上诗群 当代诗歌 《无题》
  • 简介:1984的我,刚满4岁,和爷爷奶奶住在渔镇上。伙伴是一帮渔民的孩子,多是男生,常邀我一起去海边“偷”柴皮。海边有个造船厂,那里有好多用于造船的木桩,木桩上会贴着可以渗下树脂的树皮。我们常趁看船人不注意时把树皮凿下,“偷”回家晒干生火。还因为少见到鸡鸭鹅三禽以外的动物,我们一看到牛车就会狂追不已,争取坐上一程。

  • 标签: 《80年代 荒芜成长的日子》 晓禾 回忆录 当代文学作品
  • 简介:1.每块墓碑上都涂抹着青春。有一段时间不停地听木马的音乐。听那个把头发遮住眼睛的二十三岁主唱用四十三岁老男人的低沉嗓音唱着恍惚迷醉的曲调。

  • 标签: 生活方式 生活态度 青少年 中年人
  • 简介:本文以广州1960主城区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道路走向、城市高度、建筑错落度等一系列量化指标,实现对城市建筑立体形态的刻画。结果表明:1960广州城市立体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1)中心商住密集层区。呈面状分布,集中在主城区的核心区,以住宅、商住区为主,建筑密度大,高度大部分在2-3层,道路以方正路网为主;(2)外围工业开敞低矮区。沿珠江两岸带状分布及散点分布于主城区外围,是当时广州工业集聚区,建筑密度小,建筑高度大部分为1层,道路走向较为自由;(3)外围混合开敞高层区呈组团状布局,是广州行政、科研教育、公共服务和中高档住宅集中区,建筑密度低,建筑高度是当时广州的高度组团,道路自由布局。

  • 标签: 城市高度 立体形态 广州市 1960年代
  • 简介:20世纪80生人,是极富标志意义的一。他们出生于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之始的80,成长于国家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90,成熟于我国加入WTO的21世纪。从历史角度比较,他们是最具有改革开放特征的一,由于出生、成长在一种全新的时空状态下,他们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社会参与等方面都形成了与前数代人极具区别性的特征。可以说,正是从他们开始,我们的社会在许多方面从“前喻文化”阶段逐渐过度到“后喻文化”取代“互喻文化”的时期。青年文化对社会的“反哺”功能增强了,社会青年化的步伐大大加速。

  • 标签: 青年文化 世俗化逻辑 价值观念 社会心态 生长环境 表现形式
  • 简介:“修辞学的科学化”是当今修辞学界的热门话题,对这个问题如何认识,直接关系到90中国修辞学如何发展、如阿进一步走向世界,因此有必要认真地研讨一番。

  • 标签: 中国修辞学 90年代 科学化 80年代 话题
  • 简介:<正>西方大都以下面的情况说明捷克斯洛伐克过去10的发展状况:社会发展被暴力所中断;政府害怕改革;经济长期处于困难或停滞状态;生态威胁日益严重;由人数少但重要的集团来管理国家这一观念遭到公开指责;居民在政治上消极。社会普遍停滞的原

  • 标签: 捷克斯洛伐克 生态威胁 社会发展 停滞状态 发展状况 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