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工作场所空气中2-氧基乙醇用活性炭管采集,水和二硫化碳两相解吸,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2-氧基乙醇在14µg/mL~2068µg/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9,方法检出限为4µg/mL,定量下限为14µg/mL,采集4.5L空气样品时,最低检出浓度为1.8mg/m3,最低定量浓度为6.2mg/m3。不同浓度相对标准偏差为1.0%~2.5%,解吸效率为91.4%~93.3%。该方法检出限低,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2-氧基乙醇的测定。

  • 标签: 空气 2-乙氧基乙醇 毛细柱 气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工作场所空气中2-氧基乙醇用活性炭管采集,水和二硫化碳两相解吸,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2-氧基乙醇在14µg/mL~2068µg/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9,方法检出限为4µg/mL,定量下限为14µg/mL,采集4.5L空气样品时,最低检出浓度为1.8mg/m3,最低定量浓度为6.2mg/m3。不同浓度相对标准偏差为1.0%~2.5%,解吸效率为91.4%~93.3%。该方法检出限低,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2-氧基乙醇的测定。

  • 标签: 空气 2-乙氧基乙醇 毛细柱 气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工作场所空气中2-氧基乙醇用活性炭管采集,水和二硫化碳两相解吸,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2-氧基乙醇在14µg/mL~2068µg/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9,方法检出限为4µg/mL,定量下限为14µg/mL,采集4.5L空气样品时,最低检出浓度为1.8mg/m3,最低定量浓度为6.2mg/m3。不同浓度相对标准偏差为1.0%~2.5%,解吸效率为91.4%~93.3%。该方法检出限低,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2-氧基乙醇的测定。

  • 标签: 空气 2-乙氧基乙醇 毛细柱 气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将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性质的荧光材料与传统的磁性粉进行混合,制备了荧光磁性粉末,实现对多种客体上的潜指纹的荧光显现。通过该粉末刷显后的潜指纹,纹路清晰,细节结构明显。通过ImageJ软件对其灰度值进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荧光增强部分的纹线部分与小犁沟之间的灰度值变化有规律,可清晰的分辨出来指纹的纹线和小犁沟。该技术有望在刑事科学技术领域得到应用。

  • 标签: 三苯乙烯染料
  • 简介:摘要 目的:气相色谱法测定原料药阿莫西林中2-乙基己酸有机溶剂的残留量。方法:以3-环己丙酸作为内标物,在聚乙二醇毛细管柱上进行测定,分离效果良好。检测器温度:300℃;进样口温度:200℃;结果:2-乙基己酸在0.002568294-2.568294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1.3541x-0.0379,R=0.9991,专属性、检出限、定量限、重复性、回收率等均符合相关要求,该方法适用于阿莫西林中2-乙基己酸的测定。

  • 标签: 2-乙基己酸 阿莫西林 气相色谱法 溶剂残留
  • 简介:摘要:在隧道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壁后同步注浆是较重要的一道工序,目前大多数壁后注浆用浆液为双液浆浆液,性能较好的浆液除能够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同时也能保证结构安全,但由于现场施工因素如水温、水玻璃温度及原材料性能致使现场浆液的性能时常不稳定,给现场施工带来了较多麻烦。本文的研究是在现场施工的配合比上,模拟现场施工的温度,探讨水温对双液浆浆体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通过添加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与日本TAC安定剂作比较,探讨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对双液浆浆体性能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隧道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壁后同步注浆是较重要的一道工序,目前大多数壁后注浆用浆液为双液浆浆液,性能较好的浆液除能够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同时也能保证结构安全,但由于现场施工因素如水温、水玻璃温度及原材料性能致使现场浆液的性能时常不稳定,给现场施工带来了较多麻烦。本文的研究是在现场施工的配合比上,模拟现场施工的温度,探讨水温对双液浆浆体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通过添加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与日本TAC安定剂作比较,探讨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对双液浆浆体性能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 采用量子力学中CBS-QB3的组合方法对2-甲基呋喃与OH自由基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标题反应存在三类反应,分别是加成反应,SN2取代反应和抽氢反应,共有10条通道。在加成反应中,主要发生在C1、C2、C3和C4上,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均小于零,分别为-114.68,-36.54,-41.73,-116.81 kJmol-1,表明该类反应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均可进行;四条加成反应活化能分别为0.00,24.40,15.62,0.00 kJmol-1,产物稳定性为P4(C4)>P1(C1)>P3(C3)>P2(C2),表明四条加成反应无论从动力学还是热力学均可容易进行,其中OH极易加成在C1,C4位置上,是加成反应的优势通道。在SN2取代反应中,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为93.34 kJmol-1 ,反应活化能为201.58 kJmol-1,可见SN2取代反应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均不易进行。抽氢反应有5条反应通道,分别抽取2-甲基呋喃环上和甲基上氢,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分别为16.52,17.48,18.28,-122.89,-122.26 kJmol-1,表明OH自由基抽取H2、H3、H4反应通道从热力学角度不易进行。OH自由基抽取H6和H7反应活化能分别17.74,17.75 kJmol-1,且抽氢产物P9和P10产物也极为稳定。因此OH自由基抽取甲基上H原子形成的类似卞基结构的产物P9,P10的反应为抽氢反应的优势通道。

  • 标签: 2-甲基呋喃 OH自由基 抽氢反应 SN2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双去氧基姜黄素(bisdesmethoxycurcumin,BDMC)对小鼠乳腺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分为Control组及不同剂量(3、9、27 μM)BDMC组,通过CCK8法检测BDMC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增殖的影响,TUNEL染色检测BDMC对4T1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BDMC对4T1细胞Bax、Bcl-2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的影响;采用4T1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分为Control组及不同剂量(10、30 mg/kg)BDMC组,检测BDMC对小鼠肿瘤体积及体质量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BDMC对乳腺癌小鼠肿瘤组织Bax、Bcl-2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9、27 μM BDMC均能明显抑制4T1细胞增殖(均P<0.01),促进其凋亡(均P<0.01),同时上调细胞Bax/Bcl-2比值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均P<0.01);10、30 mg/kg BDMC均能明显抑制乳腺癌小鼠肿瘤体积的增长(均P<0.05),同时明显上调肿瘤组织Bax/Bcl-2比值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均P<0.05),但对体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BDMC对乳腺癌小鼠模型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与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关。

  • 标签: 双去甲氧基姜黄素 乳腺癌 增殖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尿中2-硫代噻唑烷-4-羧酸(TTCA)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尿样以盐酸酸化,加过量氯化钠作盐析剂,用乙酸乙酯萃取尿中TTCA,经反相C18色谱柱梯度条件洗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工作曲线定量。结果尿中TTCA在0.03~10.00 m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08 mg/L,最低定量下限为0.027 mg/L。尿中TTCA浓度为0.8、2.0和8.0 mg/L时,方法的批内精密度为0.9%~1.4%,批间精密度为1.3%~3.5%,加标回收率为85.0%~92.7%(n=6)。结论该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二硫化碳接触人群尿中TTCA低浓度含量的测定。

  • 标签: 二硫化碳 2-硫代噻唑烷-4-羧酸 尿 色谱法,高效液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电子凋亡显像剂18F-2-(5-氟-戊基)-2-甲基丙二酸(18F-ML-10)检测顺铂诱导的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情况的可行性。方法将肺腺癌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顺铂不同作用时间组、顺铂不同剂量组,其中对照组细胞不加顺铂;顺铂不同作用时间组加入50 μg/ml顺铂分别作用12、18、24、30、36、42、48 h,对照组细胞培养48 h;顺铂不同剂量组分别采用10、20、30、40、50、60、70、80、90、100 μg/ml顺铂作用30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各组凋亡细胞18F-ML-10标准摄取值。结果随着50 μg/ml顺铂作用时间的延长,A549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F=66.87,P<0.01),18F-ML-10标准摄取值也逐渐增加(F=86.47,P<0.01)。顺铂作用时间为48 h时细胞凋亡率达到最高[(63.10±14.00)%],18F-ML-10标准摄取值也达到最高(4.97±1.03)(均P<0.01)。顺铂作用30 h后,随着顺铂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率、18F-ML-10标准摄取值均逐渐增加(均P<0.01),顺铂100 μg/ml组细胞凋亡率最高[(37.31±2.48)%],18F-ML-10标准摄取值最高(3.08±0.20)。结论采用18F-ML-10检测顺铂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具有可行性。

  • 标签: 肺肿瘤 腺癌 顺铂 放射性示踪剂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应用β2-微球蛋白与血糖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实验组)和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两组均行β2-微球蛋白联合血糖检验,对比两组临床检验效果。结果:实验组β2-微球蛋白水平与血糖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β2-微球蛋白检验 血糖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克霉唑乳膏中已知杂质二苯基-(2-氯苯基)甲醇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检测产品二苯基-(2-氯苯基)甲醇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霉唑乳膏成品中有关物质二苯基-(2-氯苯基)甲醇的含量,色谱柱为C18(4.6mm×250mm,5μm),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70:30)(用10%磷酸调节pH值至5.7〜5.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32℃,检测波长:215nm。结果:该HPLC法可准确检测出克霉唑乳膏中已知杂质二苯基-(2-氯苯基)甲醇的含量。二苯基-(2-氯苯基)甲醇在0.408~3.06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好(相关系数r=0.9999),线性方程为y = 57987x + 145.1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100.8%和101.2%,RSD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尿中肌酐(Cre)和2-硫代噻唑烷-4-羧酸(TTC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于2020年10月,取监测对象班末尿样,离心制备滤液,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仪C18色谱柱分离后,以乙腈和0.2%乙酸水溶液作流动相进行梯度淋洗;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离子源温度500 ℃,气帘气流量31.4 L/min,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Cre和TTCA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Cre的线性范围为1.0~1 000.0 μg/L,线性方程为y=947.3x-1 605.6,相关系数0.999 4,检出限为0.3 μg/L,定量限为1.0 μg/L;当添加浓度为50.0、150.0、450.0 μg/L时,测得加标回收率为92.8%~ 94.6%,批内精密度为3.6%~5.7%,批间精密度为3.4%~5.4%。TTCA的线性范围为0.1~200.0 μg/L,线性方程为y=1 164.7x-2 243.9,相关系数0.999 1,检出限为0.03 μg/L,定量限为0.1 μg/L;当添加浓度为10.0、40.0、160.0 μg/L时,测得加标回收率为90.8%~93.6%,批内精密度为4.6%~7.4%,批间精密度为4.4%~6.9%。结论尿中Cre和TTC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在相同色谱条件仅通过切换质谱参数即可实现尿中Cre、TTCA的连续测定,准确高效,方法各性能指标均符合测定要求。

  • 标签: 尿 肌酐 2-硫代噻唑烷-4-羧酸 二硫化碳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分层应变技术评价2-氨基乙酯二苯基硼酸(2-APB)干预砷中毒致大鼠心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32只12周龄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染砷组(24只)。染砷12周后,将染砷组大鼠分为自然恢复组、低剂量干预组、高剂量干预组(每组8只),给予2-APB干预21 d。最后一次给药结束后,使用超声仪器测量记录各组大鼠的常规参数和分层应变参数;随后处死大鼠,获取其血液及心肌标本,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改变。结果自然恢复组大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内膜下层心肌整体圆周应变(GCS-endo)、中层心肌整体圆周应变(GCS-mid)、心外膜下层心肌整体圆周应变(GCS-epi)及左心室心肌各节段圆周应变率(SrC)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CK-MB和LDH高于对照组(均P<0.05);低、高剂量干预组大鼠的部分超声参数及生化指标较自然恢复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均P<0.05);GCS-endo与CK-MB的相关性最高(r=-0.931,P<0.05)。心肌HE染色显示低、高剂量干预组较自然恢复组大鼠心肌细胞肿胀和坏死程度减轻、红细胞渗出减少。结论分层应变技术可用于评估2-APB对砷中毒致大鼠心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其中以GCS-endo较为敏感。

  • 标签: 分层应变技术 2-氨基乙酯二苯基硼酸 砷中毒 大鼠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血浆中游离氧基肾上腺素类物质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并对检测方法部分性能进行确认。方法将待测样品(校准品、血浆或质控品)进行萃取、酰化,处理后的待测物分别与固相化氧基肾上腺素(MN)、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的特异性抗原竞争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特异性抗体,通过免疫反应,形成固相化的抗原-抗体-HRP免疫反应复合物,HRP催化底物发光。用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热加速稳定性和准确度进行性能确认。结果建立的MN、NMN检测方法检测多种结构类似物均无明显的交叉反应;MN检测试剂的空白限、检出限、功能灵敏度分别为10.51、21.15、25.76 ng/L,NMN检测试剂分别为11.54、28.43、31.29 ng/L;MN、NMN检测试剂变异系数分别为2.41%~5.38%,1.61%~3.22%;2种检测试剂的热加速稳定性试验显示检测试剂在2~8 ℃可以稳定存放1年,且该方法量值结果可溯源至质谱。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检测血浆中游离MN、NMN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

  • 标签: 血浆 甲氧基肾上腺素 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 化学发光免疫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脊柱畸形(ASD)患者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JK)与颈2-股骨头中心位移(C2-FH)以及骶髂固定的关系,为ASD患者术前决策和术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至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行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正术的34例成人脊柱畸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远端有无固定至骶骨将纳入的ASD患者分为两组:骶髂固定组(16例)和非骶髂固定组(18例)。分析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在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评估的脊柱骨盆参数,并记录PJK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ASD患者34例,其中男3例,女31例,年龄(58±6)岁,随访(2.9±1.0)年(2.0~4.0年)。骶髂固定组与非骶髂固定组的年龄、随访时间等一般情况及各项脊柱骨盆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骶髂固定组术后即刻的C2-FH小于非骶髂固定组[(-69.46±30.85)mm比(-31.62±15.31)mm,P<0.001]。骶髂固定的患者中半数(8/16)发生PJK,而骶髂未固定组仅有4例(4/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末次随访时,两组C2-FH均>-20 mm且均接近于-15 mm(P=0.976),说明两组C2-FH均发生了代偿。由于骶髂以及大部分腰椎的固定,两组末次随访时腰椎前凸(LL)、骨盆倾斜角(PT)及骶骨倾斜角(SS)与术后即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为了代偿C2-FH,末次随访时胸椎后凸(TK)和颈椎前凸(CL)均较术后即刻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2-FH<-2 cm和骶髂固定是ASD患者术后发生PJK的高风险因素。建议在决策和矫正手术时应同时考虑整体矢状面的平衡和骶髂固定两方面因素,而非仅关注脊柱骨盆参数。

  • 标签: 脊柱 成人脊柱畸形 矢状面平衡 颈2-股骨头中心位移 近端交界性后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2,3,7,8-四并二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发小鼠腭裂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84只孕鼠根据体质量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每组42只),在孕期第10天(gestation day 10,GD10)上午8时分别给予64 μg/kg TCDD和等量玉米油灌胃。HE染色观察GD13~GD15胎鼠腭发育的形态学变化,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免疫荧光观察TCDD对GD13~GD15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原位杂交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母系印记基因3(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3,MEG3)在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内Smad2、磷酸化Smad2(phospho-Smad2,p-Smad2)、Smad4、Smad7的蛋白表达,RNA 结合蛋白免疫沉淀实验(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验证MEG3与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receptor Ⅰ,TGF-βRⅠ)的相互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CDD组GD13(t=6.66,P=0.003)和GD14(t=6.56,P=0.003)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中BrdU阳性细胞率显著减少,但在GD15时BrdU阳性细胞率显著增加(t=-5.98,P=0.004)。原位杂交显示MEG3主要表达于间充质细胞的细胞核。RT-PCR结果显示,TCDD组腭突间充质细胞内的MEG3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GD13:t=39.28,P=0.012;GD14:t=18.75,P=0.042;GD15:t=28.36,P=0.045)。在GD14,TCDD组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内p-Smad2、Smad4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Smad2:t=9.48,P=0.001;Smad4:t=63.10,P=0.001),Smad7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30.77,P<0.001)。RIP实验结果显示,TCDD组GD14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中TGF-βRⅠ结合MEG3的表达量(23.940±1.301)显著高于对照组(8.537±1.523)(t=24.55,P<0.001)。结论TCDD可能通过促进MEG3与TGF-βRⅠ的靶向结合影响TGF-β/Smad信号途径的激活,从而抑制腭突间充质细胞的增殖,由此导致腭裂的发生。

  • 标签: 腭裂 2,3,7,8-四氯二苯并二英 母系印记基因3 Smads蛋白分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使用达格列净联合磺酸氨地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入住我院的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病人100例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的患者使用达格列净来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使用达格列净上加用磺酸氨地平进行治疗。通过为期2周的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临床各项参数(FBG、PBG、HbA1c、BMI)。结果 经过两周疗程后,观察组的血糖控制的总有效率(96.0%)远远大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的总有效率(80.0%);观察组的临床各项参数FBG(5.32±0.56)mmol/L、PBG(8.65±0.48)mmol/L、HbA1c(6.58±0.12)%、BMI(70.69±24.36)kg/m^2均优于对照组的临床各项参数FBG(7.65±0.58)mmol/L、PBG(9.63±.65)mmol/L、HbA1c(7.58±0.85)%、BMI(60.54±7.35)kg/m^2。P<0.05。结论 经干预后,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使用达格列净联合磺酸氨地平能够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控制,病情好转,值得推广。

  • 标签: 达格列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