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202171日昌北机场发生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本次过程是低涡切变东移发展伴随850hPa低空急流辐合、925hpa超低空急流造成的强对流天气过程。2、在早晨本场近地面湿度大,且能见度明显变差的情况下,应考虑近地面逆温层的存在,当由回波移至本场考虑有加强的过程。3、EC和华东9km对系统明显北抬后,在暖区风速(尤其是急流)辐合性降水模拟预报效果一般。4、对于在本场附近辐合加强的对流回波,在临近预报中的有效手段和数据还是偏少,往往对不断生成的回波出现漏报的情况。

  • 标签: 昌北机场 强对流 暴雨 雷暴 环流
  • 简介:摘要:汇总我院20221到6中药用药咨询记录表,分类整理,总结病人咨询内容,及时掌握病人反映的用药需求、用药不良反应,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我院中药饮片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中药,用药咨询,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2021331日至41日,浦东机场发生了一次低云低能见度过程。期间云高于15:26降至100米,最低达50米。主导能见度于16:15开始转差至1300米,最低降至500米。本次过程塔台在31日15:32实施低云低能见度运行准备,在20:00至次日12:24实施低云低能见度运行,持续20小时52分,对浦东机场航班正常起降造成了较大影响,现对本次天气服务过程进行总结回顾。

  • 标签: 浦东机场 低云 低能见度 平流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22120~23日延安地区出现一次降雪天气过程。本文采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首先简述了本次降雪天气成因,结果表明:西风槽、低层偏南暖湿气流为引发本次降雪过程的主要原因,源于孟加拉湾的水汽为此次降雪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水汽辐合中心强度较强,且水汽辐合中心与降水中心保持一致。后针对此次降雪气象服务进行总结,仅供参考。

  • 标签: 延安机场 降雪 成因 气象服务 西风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同步网是现代通信网的三大支撑网之一,随着宽带数据业务的大规模建设,4G/5G的建设,国家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同步网北斗授时的改造也逐渐由全国骨干网、省级骨干网渗透到地市本地网。站在本地承载网的角度,本文从改造和对接两个维度分10个场景进行探讨研究。

  • 标签: 北斗 本地承载网 时钟同步
  • 简介:摘要:2019/2020冬春季(201911至20203),由于亚洲中高纬冷空气活动频繁,加之西南水汽充沛,玉树地区平均降水量较历年平均值偏多50%~440%,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积雪,清水河、杂多积雪尤为严重,玉树州共计4站次达到雪灾标准,其中清水河、杂多达到特重度雪灾标准,雪灾等级与上年冬春季同为1961以来最重。对当地的交通运输带来不利影响,但各地积雪改善了土壤墒情,对后期牧草返青较为有利。玉树地区雪灾的研究分析对后期同类型天气预报预警和灾害性天气的应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提升本地防灾减灾的科学决策依据。

  • 标签: 玉树 雪灾 成因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气象资料对202016日怀化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怀化市强对流天气过程中,芷江侗族自治县、辰溪等怀化中北部强对流天气属于高架对流类型。而怀化南部通道侗族自治县至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一带属于斜压锋生类强对流天气。怀化市中北部一带的强对流天气是500 hPa 槽前正涡度平流、地面冷垫的强迫抬升、850 hPa 低空急流左边、切变线南侧的上升运动造成的;而通道侗族自治县至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等南部强对流天气是500 hPa 槽前正涡度平流、925 hPa以下高度层冷暖气流的交汇带来的斜压锋生以及较强的辐合抬升产生的。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怀化南部强对流天气的水汽条件以及动力条件均比北部强,这也是南部降水强度大的主要原因。本次强对流天气怀化北部地区与南部地区的热力层结结构存在很大差异。

  • 标签: 怀化市 强对流天气 天气形势 物理量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731日江苏省一次雷雨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雷雨大风天气出现前,江苏省500hPa处位于槽前正涡度平流区,中低层存在切变线活动,两股冷空气分别引发了江苏凌晨稳定降水和午后对流性降水;因地面气旋的阻挡,冷空气南下时在上游堆积,气旋入海后冷空气呈爆发式南下,进而引发江苏省大风灾害;在锋线前侧低层处辐合较为明显,说明冷空气向南转移的过程中,锋面抬升是触发雷雨大风天气的主要原因;对流出现前,对流层中高层转为冷平流,且低层有增温幅度明显,温度直减率加大为对流天气的出现提供了不稳定条件;低层且强度较弱区域的水汽输送较为集中,对流出现时高层处抽吸作用不明显,对于对流性天气的维持和强降水天气的出现极为不利。

  • 标签: 雷雨大风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江苏省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气象资料对20217汤阴县一次极端降水天气过程进行[气2]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持续降水是在有利的环流形势条件[气3]下产生的。西太平洋副高与大陆高压在日本海以及我国西北一带稳定维持,在其作用下,低值系统在黄淮地区停滞少动,并且受台风外围和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引导,河南省太行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的强辐合抬升效应,强降水区在汤阴县稳定少动,地形迎风坡前降水增幅明显,造成我县出现罕见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台风倒槽与黄淮气旋带来的西南气流以及副热带高压与台风“烟花”带来的东南气流这两条水汽输送带共同在豫北一带积聚,构成水汽通量辐合中心,为本次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水汽供应条件。降水期间,降水落区上空动力抬升条件以及不稳定能量条件也较好。

  • 标签: 汤阴县 降水 环流形势 物理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学生对读后续写的学习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分析情节构思与文本主题不融洽的基础上,提出了形神兼备,吃透文本寻找伏笔的学习策略;从情节融洽、情感融洽、语言融洽、段落融洽、首句衔接融洽五方面提出比翼齐飞,注重情节语言融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思维和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 标签: 读后续写 形神兼备 比翼齐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MICAPS数据资料、台站观测资料,对20181中旬出现在南通市境内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8115~16日南通市境内先后出现了两次能见度不足1000m的雾天过程,其中第一阶段为115日19时到22时;第二阶段为16日06时到08时;500hPa以干层为主,700hPa中低空处存在充足的水汽条件,500hPa高层处的水汽条件较少,这种上层干冷、下层暖湿的配置为大雾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850hPa以暖干趋势为主,高中层则是高湿区,雨滴下降到地面后,将会在近地层冷空气中蒸发,对雾的形成较为有利。

  • 标签: 大雾   天气过程   风速   南通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气溶胶激光雷达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211中旬安阳市一次沙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安阳市沙尘天气导致的空气质量恶化包含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21111日,安阳污染主要遭受高空浮尘向近地沉降的影响;第二个阶段:112日,安阳主要受冷空气夹杂着PM10污染沉降的影响;第三个阶段:113日至14日,高空沙尘强度增加。极地冷空气南下是本次沙尘天气产生的重要因素。沙尘爆发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地面冷锋。沙尘在强风中沿着东南方向不断向下游输送以及扩散,导致安阳市受沙尘天气的影响,空气质量不断恶化,PM10为本次沙尘污染过程中的首要污染物。由气溶胶激光雷达资料可知,本次沙尘天气的外来输入性比较显著,沙尘受气流、重力双沉降到近地层是导致本次安阳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安阳市 沙尘天气 环流形势
  •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欧洲中心ERA-interim0.25°×0.25°再分析资料等,针对202014-7日临汾一次大范围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地面形势以及物理量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暴雪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降水发生在地面回流和河套倒槽共同作用的背景下;第二阶段降水由于地面冷锋过境导致的; 2)两种环流背景下出现的降雪量与散度场、水汽通量散度场高、低层的辐散、辐合强度成正比。

  • 标签: 倒槽 回流 冷锋过境 物理量场
  • 简介:摘 要 2022 入汛以来我省降水极端。分析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续,印度洋海温偏暖,北大西洋海温三极子正位相,导致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东北冷涡偏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界位置明显偏北,有利于水汽输送,冷暖空气频繁交汇,是导致我省入汛以来降水极端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极端降水 汛期 大气环流
  • 作者: 孙印旗 苏通 高伟 张海霞 宋杏 罗晓燕 董辉 马琳 赵俊琴 刘世友 韩光跃 魏亚梅 师鉴 郝海燕 韩旭 李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细菌病防治与消毒所,石家庄 050021,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防治所,石家庄 050021,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应急办公室,石家庄 050021,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信息所,石家庄 050021,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石家庄 050021,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石家庄 050021,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防治所,石家庄 050021,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卫生所,石家庄 05002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0河北省湖北输入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19)聚集性疫情特征,为该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1—4河北省报告63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3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共涉及病例301例,男女比例0.97:1,中位年龄45.00岁,职业以农民为主(48.84%)。河北11个设区市均有聚集疫情报告,报告起数最多的是保定市10起(28例),其次石家庄9起(31例)、沧州9起(52例),各地发病数与手机定位活跃度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r=0.161,P=0.035)。69.85%(44/63)的疫情为家庭聚集,家庭内的聚餐或聚会导致58.96%病例发生。40起(63.49%)为湖北输入型疫情,疫情规模2~40例不等。仅发生一代病例事件14起(34.15%),二代病例事件23起(56.10%),三代病例事件4起(9.76%)。一代病例与二代续发病例的代际间隔平均为5.07 d(95%CI:[3.16~6.99]),中位6 d,二代与三代平均为8.86 d(95%CI:[6.87~10.85]),中位7 d。16例续发病例平均潜伏期5.1 d(95%CI:[3.74~6.51])。结论20201—4河北省COVID-19聚集性疫情为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地传播,家庭内部的聚餐、聚会等密切接触是造成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性疫情 流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