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 Cook足月妊娠引产的全程护理效果。 方法: 研究观察了我院收治的 36 例 Cook足月妊娠引产患者,患者在 2018 年 2 月 ~2020 年 4 月期间入院,以数字法对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对比两组的产程发展和宫颈成熟度。 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 422.64±23.87 ) min ,第二产程时间( 42.11±14.83 ) min ,数据低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治疗后宫颈成熟度评分( 7.8±1.4 )分,低于对照组的( 6.3±0.6 )分,数据差异性显著, P < 0.05 。 结论: Cook足月妊娠引产患者采取全程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缩短产程发展,降低产妇痛苦,并促进宫颈成熟和自然分娩,值得推广。

  • 标签: Cook双球囊 足月妊娠 引产 全程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足月妊娠产妇经人工破膜联合COOK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引产方案对母婴结局、分娩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从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本院待产分娩的孕妇200例,纳入对象均达到足月妊娠标准,征得产妇家属同意后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104)与研究组(n=96)均采取COOK引产,研究组产妇待取出球后再行人工破膜引产,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并记录分娩过程中的相关指标,评价不同引产方法对母婴的影响。结果两组产妇仅在第二产程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其余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更短,分娩完成后统计阴道分娩率发现研究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出现并发症,但研究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新生儿结局更具优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足月妊娠产妇应用COOK促宫颈成熟后再行人工破膜引产能够进一步缩短产程时间,帮助产妇顺利进行阴道分娩,有效降低了分娩的相关风险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足月妊娠 引产 人工破膜 COOK双球囊 母婴并发症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比较 cook促宫颈成熟与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14年 2月— 2016年 2月我院收治的孕产妇 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 cook促宫颈成熟治疗,分析比较 cook促宫颈成熟与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宫颈成熟度与观察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比例无明显增加;且新生儿 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均无显著差异( P> 0.05);但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不良妊娠结局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cook促宫颈成熟 与欣普贝生效果相当,但更加安全可靠。

  • 标签: cook球囊 欣普贝生 促宫颈成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COOK和防粘连膜包裹宫内节育器(IUD)预防中至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于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妇产科行宫腔粘连手术患者7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A组行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COOK,B组术后放置防粘连膜包裹金属圆环。术后两组均给予人工周期治疗,补佳乐4 mg/d,共21 d,后10 d加地屈孕酮,10 mg/d,术后第1次月经干净3~7 d内行宫腔镜二次探查。A组患者宫腔镜检查同时取出COOK,B组则取出IUD,详细观察及描述两组患者宫腔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粘连、月经恢复、月经伴随症状(如腰酸腹痛)及有无不规则阴道流血情况。结果宫腔粘连:A组总有效率为75.68%,B组总有效率为71.05%;月经改善:A组总有效率为75.68%,B组总有效率为73.68%;术后1年妊娠情况:A组妊娠率为13.5%,B组为10.5%;两组宫腔粘连、月经改善及术后1年妊娠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A组患者未发生腰酸腹痛、不规则阴道出血情况;B组患者发生IUD嵌顿2例,发生腰酸腹痛9例,不规则阴道出血7例,取出IUD后症状均缓解;两组腰酸腹痛和不规则阴道流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OOK和防粘连膜包裹宫内节育器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疗效相当,但IUD容易出现环嵌顿及引起患者月经伴随症状,COOK较防粘连膜费用更低。

  • 标签: COOK球囊 宫内节育器 宫腔粘连 宫腔镜
  • 简介:摘要:扩张训练是治疗麻痹最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中,我们在不断探索和进化扩张训练操作方法以解决不同吞咽问题,此病例个案作为扩张训练改善麻痹临床案例第一手资料,可以抛砖引玉,让我们探索更多更好的吞咽障碍康复治疗方法。

  • 标签: 吞咽障碍,球麻痹,球囊扩张训练,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割治疗高压扩张失败的狭窄闭塞人工血管内瘘(AV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高压扩张狭窄闭塞AVG病变失败(残留狭窄>50%)后续采用切割治疗的3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分析狭窄闭塞位置,术后即时、3、6、12个月通畅率及技术并发症情况。结果共32例患者,其中主要狭窄病变位于人工血管静脉吻合口27例(84.38%),静脉吻合口合并人工血管穿刺点2例(6.25%),静脉吻合口合并动脉吻合口2例(6.25%),头静脉弓1例(3.13%)。切割联合高压治疗成功30例,技术成功率93.75%(30/32),另2例(6.25%,静脉吻合口端闭塞)经切割、高压扩张后使用覆膜支架。切割破裂发生2例(6.25%),无切割相关性血肿或动脉瘤发生。随访(9.4±0.8)个月,治疗后3、6、12个月初始通畅率分别为90.63%(29/32)、59.38%(19/32)、28.13%(9/32),辅助通畅率分别为100.00%(32/32)、84.38%(27/32)、65.63%(21/32)。结论高压开通AVG狭窄闭塞病变失败可采用切割提高内瘘寿命,其3、6个月通畅率、安全性较高,但中长期通畅率的进一步提高有赖于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 标签: 切割球囊 高压球囊 人工血管内瘘 狭窄 闭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单纯超声引导经皮肺动脉瓣成形术的新型双导管。方法结合传统BALT和Swan-Ganz漂浮的优势研制新型双导管,新型导管的远端是引导;中间段是连接导管;近端是工作。通过动物实验验证新型导管的可行性。结果共进行了两次动物实验,每次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BALT,实验组使用新型双。第一次实验中每组5只健康小型猪,实验组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术中发现连接导管长度过长,操作相对费时,遂对新型导管样品进行改良,并确定为最终样品,增加样本量为每组10只健康小型猪进行了第二次动物实验,结果实验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 vs 40%,P=0.011)且操作时间短(7.3±1.8 vs 26.7±9.1,P=0.000),实验组滑脱次数、心律失常次数、心肌血肿和肺动脉损伤数量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新型双导管用于单纯超声引导经皮肺动脉瓣成形术是可行的。

  • 标签: 肺动脉瓣狭窄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子宫颈单和双在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接治的 120例足月妊娠的瘢痕子宫孕妇为本次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60例,给予双方法,对照组 60例,给予单方法,观察两组孕妇的置入后效果。 结果:两组孕妇置入前后成熟度评分以及引产不良情况发生率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采用单和双用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均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两种方法均值得在临床上采用。

  • 标签: 宫颈单球囊 双球囊 瘢痕子宫足月妊娠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应用HyperGlider辅助金球栓塞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病例资料。HyperGlider既可以有效辅助金球顺利进入颈内动脉侧壁成角小瘘口,又可保护颈内动脉通畅,同时可以有效防止解脱金球时发生移位造成瘘口残留。这两种经典的结合使用,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 标签: 动静脉瘘 栓塞,治疗性 可脱性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扩张用于促宫颈成熟的价值。方法:2019年2月-2020年8月本科接诊足月妊娠产妇64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宫颈扩张法,对照组用缩宫素。对比顺产率等指标。结果:对于顺产率,试验组75.0%,比对照组50.0%高,P<0.05。对于剖宫产率,试验组25.0%,比对照组46.88%低,P<0.05。对于产程时间,试验组(6.19±1.83)h,比对照组(9.72±2.04)h短,P<0.05。对于Bishop评分,引产后:试验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皮微压迫术中投影形状及与疗效的关系,分析异常形状并探讨处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威海市立医院疼痛科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96例,性别不限,年龄39~88岁,病史≥6个月。全身麻醉下行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微压迫治疗,观察充盈后标准侧位的投影形状, "梨形"或"类梨形"为满意的形状;对形状异常者术中分别进行原因分析及调整,评估全麻苏醒后即刻及术后两周内疼痛完全消失患者与术中形状关系。结果96例患者中1例因穿刺失败放弃手术;89例一次性穿刺成功且充盈后为满意的"梨形";6例患者充盈后显示异常形状,其中4例患者通过调整球置入深度或调整穿刺方向后获得满意的"梨形"形状,2例患者更改手术方式治疗。所有"梨形"形状患者术后两周内疼痛完全消失,有效率100%。结论对三叉神经微压迫术中投影形状异常者,应适度调整球置入深度或穿刺方向进行处理,直至出现满意的"梨形" ,反复调整仍不能达到满意形态者,可考虑更改手术方式。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经皮微球囊压迫术 形状 球囊
  • 简介:摘要输尿管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梗阻性病变,多种致病原因均可导致狭窄。临床上针对输尿管狭窄的治疗虽有多种治疗方式,但均有局限性,输尿管扩张术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微创手术方式之一。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文献阐述了扩张术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输尿管狭窄中的应用,分析了扩张术后导致输尿管狭窄复发的主要因素,以及介绍了扩张术在如今输尿管狭窄治疗中的优势及劣势,总结输尿管扩张术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输尿管狭窄中的应用进展及远期效果分析,为医师正确选择合理的方法提供依据。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球囊扩张 腔内泌尿手术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先天性阴道闭锁是梗阻性生殖道发育异常的一种,分为两种类型:Ⅰ型(阴道下段闭锁)、Ⅱ型(阴道完全闭锁),将阴道闭锁长度≥3 cm定为Ⅰ型高位阴道闭锁。Ⅰ型阴道闭锁的传统术式为阴道闭锁切开成形术,术后狭窄、再手术率高。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采用阴道牵拉术+二期阴道闭锁切开成形术成功治疗两例Ⅰ型高位阴道闭锁患者,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术后随访6个月,经血流出通畅,无狭窄,均获得较为满意的手术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Ⅰ型高位阴道闭锁的有效治疗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折叠式人工玻璃体(foldable capsular vitreous body,FCVB)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严重眼外伤及硅油依赖眼18例(18眼)接受23 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或硅油取出术联合FCVB植入术。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球形态及眼压。结果所有患者FCVB均顺利植入。随访期间,FCVB形态完整,位置正,视网膜在位。无感染、硅油乳化或暴露等并发症。术后视力提高者3例,视力不变者15例。眼压基本正常,眼球形态维持良好。患者基本满意度达88.89%(16/18)。结论FCVB植入术治疗严重眼外伤及硅油依赖眼可避免反复手术、眼球摘除或硅油长期充填等不良反应,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 标签: 植入,人工玻璃体球囊,折叠式 玻璃体切除术,微创 外伤,眼,严重 眼,硅油依赖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 Bakri子宫填塞导管治疗产后出血症状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 2019年 1月到 2020年 1月期间,随机选取 62例自然分娩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止血方式不同将平均其分为对比组( n=31)采用常规止血法,观察组( n=31)采用 Bakri子宫填塞导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子宫动脉结扎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子宫动脉结扎率明显低于对比组( p<0.05)。结论: Bakri子宫填塞导管在治疗产后出血症状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止血效率,能够降低对产妇的伤害,提高产妇治疗效率。

  • 标签: 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Rotarex减容联合药物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手术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友谊医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经Rotarex减容联合药物治疗的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34例患者,病变长度(216.7±110.0)mm,病程(169.3±303.0)d。其中原发性病变14例(41.18%),支架内闭塞8例(23.53%),原发性病变+支架内闭塞11例(32.35%),原发性病变+人工血管血栓形成1例(2.94%)。技术成功率97.06%(33/34),辅助置管溶栓(CDT)后技术成功率100%。切除后残余病变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30例(88.24%),后行支架置入6例(17.65%)。临床成功率97.06%(33/34)。术中远端血管栓塞2例(5.88%),无穿刺点出血、动脉破裂。术后踝肱指数(0.86±0.13)明显高于术前(0.40±0.28)(t=8.851, P<0.01)。术后一期通畅率3个月94.12%(32/34),6个月87.88%(29/33),12个月75.76%(25/33)。围手术期无死亡,随访期无踝关节以上截肢,免于临床驱动靶病变重建率93.94%。结论Rotarex减容联合药物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外科手术 下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子宫颈扩张引产孕妇的积极影响。方法: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共计收治 300例妊娠引产产妇,参考数学随机方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两组产妇各有 150例,且产妇均采用宫颈扩张引产,其中的对照组产妇辅以常规护理,而试验组产妇则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两组产妇的引产效果、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孕妇第一产程、总产程用时均要短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孕妇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新生儿 Apgar评分更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对子宫颈扩张引产孕妇的护理上采取优质护理方法,不仅能缩短产妇总产程,而且能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新生儿 Apgar评分。

  • 标签: 优质护理 子宫颈扩张球囊 引产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