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和分析肺栓塞患者D-D二聚体的含量的变化,明确D-D二聚体对于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分别选择大面积PTE患者(46例)、小面积PTE患者(50例)、其他肺部疾病患者(157例)和空白对照(181例)分为4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所有患者D-D二聚体水平和PTE患者治疗后4d、7dD-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前四组患者血浆D-D二聚体水平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PTE组D-D二聚体水平高于小面积P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d,小面积PTE患者D-D二聚体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且明显低于大面积P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两组PTE患者D-D二聚体水平均基本恢复正常,两组D-D二聚体水平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D-D二聚体可作为诊断PTE的一项敏感的辅助诊断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PTE患者治疗效果的指标。

  • 标签: 肺栓塞 D-D二聚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hs-CRP(超敏C反应蛋白)、FIB(血浆纤维蛋白原)、D-DD-二聚体)水平和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选择收治行冠脉造影检查者196例,其中126例冠心病患者成立实验组,其中70例非冠心病患者成立常规组,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hs-CRP、血浆FIB、血浆D-D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浆FIB、血清hs-CRP、血浆D-D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冠心病患者血浆FIB、血清hs-CRP、血浆D-D水平不断提升(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hs-CRP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而hs-CRP、D-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FIB、hs-CRP、D-D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稳定心绞痛组(P<0.05)。心肌梗死组FIB、hs-CRP、D-D均显著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P<0.05)。结论随着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FIB、hs-CRP、D-D水平不断提升。

  • 标签: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超敏C反应蛋白 冠心病
  • 简介:摘要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期血浆中Fbg、vWF、D-D及AT-Ⅲ水平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检测37例DN患者、14例DM不伴DN组和15例健康人血浆中Fbg、vWF、D-D及AT-Ⅲ的水平。结果显示,血浆Fbg、vWF、D-D及AT-Ⅲ水平在DN组与健康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DN组血浆Fbg、D-D及AT-Ⅲ水平与DM不伴DN组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5);血浆Fbg、vWF、D-D及AT-Ⅲ水平在DN1/2期肾病与DN4/5期肾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有平均值增高或下降的趋势,其中血浆Fbg水平在DN3期肾病与DN4/5期肾病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定期跟踪、联合检测Fbg、vWF、D-D及AT-Ⅲ水平,观察其变化趋势,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纤维蛋白原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D-二聚体 抗凝血酶Ⅲ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的变化。方法116例CHD患者其中单支血管病变组39例,双支血管病变组46例,多支血管病变组3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4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7例,稳定性心绞痛(SAP)35例与对照组77例,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Fg、D-D水平,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Fg、D-D含量较非冠心病者明显升高(P〈0.01);且与冠脉病变程度及类型相关,3支病变者血浆Fg、D-D高于2支和单支病变者(P〈0.01)。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血浆Fg、D-D水平较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非冠心病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浆Fg、D-D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及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对预测心血管事件和判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参考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D、NT-proBNP以及cTnT检测在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病例来源于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接受诊治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接受诊治的老年COPD缓解期患者40例作为对照对象。分析急性加重期组与缓解期组血浆D-D、NT-proBNP、cTnT含量变化。结果血浆D-D含量急性加重期组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浆NT-proBNP含量急性加重期组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浆cTnT含量急性加重期组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D-D、NT-proBNP以及cTnT含量明显增高,及早检测其含量有助于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早期诊断。

  • 标签: D-D NT-proBNP cTnT 老年COP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骨创伤患者的血浆 D-D 水平和血糖水平的变化的临床意义,为骨损伤预后和病情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骨创伤患者 260 例,健康体检者 260 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监测并比较观察组患者入院第 1、3、5、7天及健康体检者血浆中 D-D 和血糖水平。 结果:观察组的 D-D 和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不同程度 骨创伤 D-D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凝血三项,血常规,D-二聚体在诊断临产产妇异常时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10-2022.10期间我院44例进行体检的非妊娠健康女性为对照组,44例临产产妇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凝血三项、血常规和D-二聚体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血小板水平接近(P>0.05),研究组红细胞水平、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比容较对照组低,白细胞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对照组短,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采用凝血三项,血常规,D-二聚体检查可以对临产产妇的身体状况和分娩风险进行评估,意义重大。

  • 标签: 凝血三项 血常规 D-二聚体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AT)、D二聚体(D-D)和凝血常规项目的检测,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6例脑梗死患者血浆vWF抗原含量(vWFAg),AT活性,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并与5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AT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浆vWFAg、D-D和FIB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PT、APTT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vWF、D-D和FIB含量升高,AT活性降低,血液凝固性增强;这些项目的检测可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有利于治疗和防止再梗塞。

  • 标签: 脑梗死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抗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凝血四项、D-二聚体(D-D)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术后行组织病理检查,记录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检测患者入院时凝血四项及D-D水平,分析凝血四项、D-D水平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纤维蛋白原(FIB)、D-D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有远端转移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短于无远端转移者,FIB、D-D水平高于无远端转移者(P<0.05);低分化患者D-D高于中/高分化者(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D-D高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APTT短、PT短、FIB及D-D高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远端转移有关(P<0.05);D-D高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低分化有关(P<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凝血四项、D-D水平与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肿瘤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 标签: 食管癌 鳞癌 凝血四项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抽取40例临产妇女(实验组)和28例非妊娠健康妇女(对照组)的空腹静脉血检测进行对比分析凝血功能,本实验主要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5项指标1。结果与非妊娠健康妇女相比较,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在临产孕妇组中偏低,而在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在临产孕妇组中偏高。结论妊娠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后期血液中存处于高凝状态,因此产前指标的检测对预防产科出血并发症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临产孕妇 凝血指标 产前指标 预防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D与FDP检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46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成人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浆D-D与FDP检测,对比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浆D-D及FDP阳性检出率与对照组对比具明显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D-D及FDP对比较对照组指标明显升高,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恢复期指标明显优于急性期指标,前后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血浆D-D与FDP检测对诊断心脑血管疾病具较高特异性,及早检测有利于病情诊断,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浆D-D FDP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D二聚体(D-D)水平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产后出血的预测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取90例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患者纳入研究,病例以出血量不同分组,分别是少量出血组、亚临床出血组及产后出血组,各30例。对三组患者的D-D进行检测,分析其于产后出血严重程度的符合率。结果 D-D检查结果显示,该指标水平随着产后出血量增加而提升,少量出血组患者D-D水平低于亚临床出血组,亚临床出血患者D-D水平低于产后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产后出血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