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口感,人们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不科学地使用农药,导致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问题越来越复杂,对环境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改善环境污染问题,保障消费者的正常生活,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精准、可靠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MS方法对大白菜中的联苯菊酯、氟胺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等九种农药的残留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蔬菜中九种农药的多残留GC-MS/MS检测方法,使用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保留时间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九种农药的添加试剂浓度为0.006μg/mL时的平均回收率在75.34~93.15%;添加试剂浓度为0.054μg/mL时的平均回收率在82.37~99.23%;添加试剂浓度为0.50μg/mL的平均回收率在89.23~118.26%。实验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蔬菜中农药多残留的检测。

  • 标签: 农药多残留 残留分析 GC-MS/MS
  • 简介:目的通过GC-MS对49份可卡因检材进行杂质分析,对不同案件进行串并,推测可卡因生产路线。方法取10mg可卡因检材溶解于lmL甲醇中,2uL进GC-MS分析。比较不同批次毒品间的杂质分布,推测各批次毒品生产路线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初步将49份可卡因检材分为7批,其中2批检材不含肉桂酰可卡因,推测经氧化过程处理提纯,与其余可卡因检材产地来源不同;其余5批检材均含肉桂酰可卡因,推测这5批基本产地来源一致,都采用重结晶提纯路线。结论本方法根据可卡因杂质信息进行案件的串并,初步推测所缴获可卡因毒品的生产路线。

  • 标签: 可卡因 杂质分布 GC-MS 案件串并 生产路线
  • 简介: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北苍术中的挥发油,通过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挥发油中含有51个化合物,鉴定出49个。挥发油中呋喃二烯含量最多,其次是马兜铃酮和α-蒎烯。

  • 标签: 北苍术 挥发油 同时蒸馏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
  • 简介:【摘要】目的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柴银退热凝胶及其中所含柴胡、金银花、薄荷、葛根挥发油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为质量评定和凝胶产业化生产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柴银退热凝胶及四味药物的挥发油,经甲醇稀释定容,再用无水硫酸钠脱水。运用GC-MS进行成分分析、结合光谱库检索,对药材中的色谱峰进行归属,并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每个成分的相对百分比。结果 从中药柴银退热凝胶及其组成药味的挥发性成分中共鉴别出118种成分,其中DL-薄荷醇(57.57%)相对量最高。通过色谱峰的药材归属,已将113个色谱峰归属到对应药物,占鉴别总峰的95.76%。结论 使用GC-MS法对柴银退热凝胶挥发油进行分析,为其退热成分的研究和质量把控提供参考。

  • 标签: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退热凝胶 挥发性成分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GC-MS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备受关注。为探究笔尖单瓣茉莉花和对照种双瓣茉莉花开放阶段香气的动态变化以及二者间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仪,对笔尖单瓣茉莉花和双瓣茉莉花不同开放阶段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苯乙醛、邻氨基苯甲酸甲酯、苯甲酸甲酯、α-法尼烯、乙酸苄酯等香气成分是茉莉花的主要香气组分。笔尖单瓣茉莉花开放过程中β-苯乙酸乙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α-石竹烯、α-法尼烯等香气成分含量显著增加,双瓣茉莉花开放过程中乙酸苄酯、顺-3-己烯基苯甲酸酯、苯甲酸苄酯等香气成分含量显著增加,上述香气成分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此外,本研究结果发现,苯甲醛、苯乙醛和β-苯乙酸乙酯等香气成分为笔尖单瓣茉莉花香气较为鲜灵清香的关键物质,而苯甲酸己酯、顺-3-己烯基苯甲酸酯和α-法尼烯等香气成分是赋予双瓣茉莉花浓郁花香的关键物质。本研究为笔尖单瓣茉莉在茉莉花茶生产中应用提供了依据。

  • 标签: GC-MS 环境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方法研究氢化可的松诱导的肾虚证大鼠和空白对照大鼠的尿液成分谱差异。方法使用氢化可的松诱导大鼠建立肾虚证模型,GC-MS方法分析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的尿液,使用PCA方法进行模式识别,寻找标记物并做出相关代谢途径的可能解释。结果PCA方法处理肾虚证和空白对照大鼠尿液数据显示,两组大鼠的数据可以在得分图实现分类,与对照组比较肾虚组大鼠由于氢化可的松诱导,大鼠机体进入一个过消耗后衰弱的状态,相关代谢发生显著变化。结论GC-MS方法结合PCA模式识别的代谢组学方法具有研究复杂条件下机体病理生理变化的优势,本研究为理解中医的肾虚证和为该类疾病临床诊治的研究提供了证据。

  • 标签:
  • 简介:为定性鉴别两种药食兼用芳香调味蔬菜(生姜和香菜)的挥发油成分,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研究,该实验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DistillationExtraction,SDE)提取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仪定性分析其化学成分,并进行抑菌活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生姜和香菜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分别为姜烯(24.41%)、环氧乙烷(29.10%);香菜和生姜挥发油均具有抑菌作用,且生姜油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是香菜的3.57倍;香菜挥发油可抑制根霉生长,但生姜油无此活性.

  • 标签: 香菜 生姜 挥发油 抑菌活性 气相色谱-质谱法
  • 简介:用气体色层分离法鉴定热带竹笋溶剂抽取物的成分这种方法是不存在的。为了调查和利用加纳龙头竹和黄金间碧竹的营养和生物医学价值,采用索氏抽取法和超声波技术及不同极性的溶剂对两种竹子干嫩笋提取物进行预处理。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并与毛竹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从龙头竹的节间用超声波技术发现了正已烷,主要为辛烷、2-甲基茶和1,1-联二环已烷。他们的保存时间为5.01,19.86和20.75min,其匹配质量分别为90%,90%和91%。还发现了甲醇,主要由2种化学成分构成,他们是二甲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其保持时间为5.89和30.16min,但其匹配质量比正已烷的匹配质量大(分别为97%和94%)。利用索氏抽取法发现,黄金间碧竹具有丰富的6,10,14-三甲基一十五烷-2-酮,其保存时间为30.10min,匹配质量为98%。它具有抗菌性,而龙头竹的特性显示不具有安全的使用价值。目前,热带竹不能作为生物医学材料或蔬菜来利用,然而,可以加强研究,充分开发其食用价值。

  • 标签: 竹提取物 GC—MS 配比质量 保持时间 超声波技术 索氏抽取法
  • 简介:本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黎平县野生亮叶含笑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亮叶含笑的8种不同器官(即一年生叶,一年生茎,两年生茎,花瓣,雄蕊,雌蕊,苞片,假种皮)进行精油提取,并使用GC-MS与峰面积归一化法分离、分析其化学成分与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亮叶含笑8种器官的精油中共检测出52种化合物,大多属于倍半萜类,有部分单萜类和萜类含氧的衍生物,属于酸酯类的化合物。亮叶含笑叶一年生中含有14种化合物;一年生茎含有16种化合物;两年生茎含有14种化合物;假种皮含有19种化合物;花含有24种化合物;苞片含有16种化合物。不同的器官的精油化合物的种类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亮叶含笑 不同器官 精油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目的:应用GC-Ms分析决明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所萃取决明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决明子中的挥发性成分,气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和分析其化学组分。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法得率高于水蒸气法得率,其决明子挥发油在保持较高的亚油酸和油酸含量同时含有更多其他成分。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适于提取决明子挥发油。

  • 标签: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气质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贵州乌姜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乌姜(ZingiberlinyunenseD.Fang.)进行挥发油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挥发油中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并鉴别出32个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2.629%。其中含量相对较大的成分有picurzerenone(表莪术呋喃酮)19.687%、β-Pinene(β-蒎烯)7.322%、1,8-Cineole(1,8-桉叶素)12.203%、L-Camphor(左旋樟脑)10.438%、Germacrone(吉马酮)10.916%。结论本文首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乌姜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

  • 标签: 乌姜 有机溶剂-水蒸汽蒸馏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作者: 白玛卓嘎张成李瑶瑶王美辰次仁格桑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7-03-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
  • 机构:[摘要]采用挥发性提取器对鼻烟烟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和分离,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检测,提取并鉴定了50种以上的挥发性组分,并对每种组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烟叶中的挥发性组分符合以下规律:总醇类>总酮类>总酯类>总酸类,采用本方法成功建立了检测西藏鼻烟烟叶样品中挥发性组分的方法。
  • 简介:目的:分析安徽亳菊两种栽培类型(大亳菊、小亳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亳菊和小亳菊挥发油,用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从大亳菊、小亳菊挥发油中分别检出193和237个色谱峰,分别鉴定出51和63个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75.53%和78.68%。结论:2种亳菊栽培类型挥发油中共有成分为樟脑烯、1-辛烯、6-庚烯-2-醇2,6-二甲基、dl-柠檬烯、沉香醇、filifolone、d-葑醇、(S)-顺式-马鞭草烯醇、菊油环酮、异柠檬醛、马鞭草烯醇、龙脑、α-松油醇、菊烯酯醋酸盐、马鞭草酮、去氢香橙烯、β-紫罗兰酮、α-石竹烯、β-倍半水芹烯和杜松脑。相对含量最高的是马鞭草酮,在大亳菊和小亳菊中的含量分别是14.52%和8.73%;α-石竹烯和β-倍半水芹烯也有一定的含量。亳菊栽培类型不同,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在数量上和在种类上都有明显区别,结果为安徽亳菊栽培类型的确立提供了化学方面的佐证,亦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了物质基础。

  • 标签: 安徽亳菊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川芎药材相对峰面积分析指纹图谱中的共有峰,鉴定川芎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联用技术,利用NIST谱库分析,来分析共有指纹峰,用于评价川芎药材质量的定性指标。结论川芎挥发油中主要含有藁本内酯和二氢藁本内酯等化学成分,可用指纹图谱定性分析共有峰。

  • 标签: 川芎 GC-MS 藁本内酯
  • 简介:[摘要]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玉米须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玉米须中提取挥发油。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中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了30种化学成分,其中挥发油占总量的50%以上。主要以烷烃和酯类为主,其成分为正二十九烷(19.87%),三十四烷(11.86%),二十五烷(6.26%),丙酸乙酯(3.08%),三十烷(1.44%),植酮(1.01%)。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较好,适合对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 标签: []  玉米须 挥发油 GC-MS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玉米须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玉米须中提取挥发油。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中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了30种化学成分,其中挥发油占总量的50%以上。主要以烷烃和酯类为主,其成分为正二十九烷(19.87%),三十四烷(11.86%),二十五烷(6.26%),丙酸乙酯(3.08%),三十烷(1.44%),植酮(1.01%)。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较好,适合对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 标签: []  玉米须 挥发油 GC-MS方法
  • 简介:桉树为桃金娘科桉属密荫大乔木,桉树叶具有消毒、杀菌止痛、护肤等功效。为进一步系统地研究桉树叶的有效成分以及更好地利用桉树资源,本实验采用经典的水蒸气蒸馏提取方法提取新鲜、自然晾干、低温50℃烘干三种不同前处理情况下的尾叶桉树叶的挥发油,通过运用气质联用方法对新鲜叶以及烘干叶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化学成分的种类以及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自然晾干桉树叶出油率〉低温50℃烘干桉树叶出油率〉新鲜桉树叶出油率,并且新鲜叶以及低温50℃烘干叶挥发油的成分基本相同,含量基本相同,个别有差异。从样品1(新鲜)和从样品3(低温50℃烘干)挥发油中分离鉴定都得到40个峰,检测出36种化合物,所鉴定的样品1以及样品3的挥发油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通过使用面积归一法得到的检测结果分别占总面积的99.82%和99.78%。挥发油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42.9%/43.34%);α-蒎烯(32.39%/22.84%);右旋柠檬烯(6.65%/17.14%);乙酸松油酯(4.22%/4.86%);β-蒎烯(3.13%/1.96%);α-松油醇(2.11%/1.92%);蓝桉醇(1.27%/1.63%)。

  • 标签: 桉树叶 挥发油 GC-MS
  • 简介:目的:研究加味当归补血汤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加味当归补血汤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气相色谱从加味当归补血汤的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1种成分,其质谱经Xcalibur工作站检索与NIST标准质谱图库对照,鉴定出了其中18种成分,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89.22%。主要成分为6-丁基-1,4-环庚二烯(32.30%)、2',4'-二甲基异丙基-苯基甲酮(18.59%)、3-正丁烯基苯酞(18.42%)、羟乙茶碱(3.59%)、4-乙烯基愈创木酚(3.58%)、1,4-环己二烯-1,2-二羧基酸酐(3.09%)。结论:该实验分析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加味当归补血汤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 标签: 加味当归补血汤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 简介:建立GC-MS/MS测定血液中巴比妥类安眠药物的分析方法方法通过固相萃取提取并富集血液样品中常见巴比妥类安眠药物,采用离子阱二级质谱定性并定量检测其含量,并优化萃取溶液pH值与气相色谱/二级质谱联用分析条件,对巴比妥类安眠药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巴比妥类安眠药物检出限为0.04μg/mL~0.10μg/mL,回收率为80.3%~92.6%。结论该方法高效、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血液中巴比妥类安眠药物同时定性定量检测。

  • 标签: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血液 巴比妥类安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