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HLA-B27阴性的患者与阳性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的差异,为HLA-B27阳性的RA的早期诊治、疾病进展、判断预后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随机收集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住院诊治的118例RA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首发症状均为手指的近端指间关节,阴性组为左手近端指间关节,占14%,阳性组为右手近端指间关节,占79%。结论①B27阳性的RA受累关节数目多,以大关节受累为主,骶髂关节及髋关节亦可受累。②B27阳性的RA患者其晨僵时间评分均高于B27阴性的RA,B27阳性的RA其疾病活动性及炎症指标均高于B27阴性的RA。

  • 标签: 类风湿 关节炎 HLA-B27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西宁地区HLA-B27检测者男、女性阳性率。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来我院检查HLA-B27患者1000例,其中男性547例、女性453例,并进行了男、女阳性率比较。结果男性阳性率30.7%,女性阳性率19.2%,男、女阳性率比较,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P<0.05。结论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

  • 标签: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B2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基因与中国南方汉族部分人群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相关性;寻找与南方汉族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可能相关的HLA基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南方汉族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和与其无血缘关系的70例健康对照组以及7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HLA-DR等位基因的分型,比较其等位基因频率(GF)并计算其比值比(OR)。结果(1)南方汉族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例组中的DR4等位基因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的GF值分别为25.35%、14.56%,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x2=4.67,Pc﹤0.05,RR值为2.32)。(2)南方汉族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例组中的DR4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也显著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组,分别为25.35%、8.36%,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x2=7.87,Pc﹤0.05,RR值为3.26)。(3)南方汉族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例组中的DR1等位基因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6.95%、11.38%,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x2=9.22,Pc值﹤0.01,RR值为0.33)。(4)南方汉族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例组中的DR1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也显著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组,分别为6.95%、21.67%,Pc值﹤0.01,RR值0.28)。结论(1)DR4等位基因与南方汉族部分人群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发病可能密切相关,或是真正起作用的基因与它们连锁。(2)DR1基因可能是南方汉族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保护基因

  • 标签: 结核 糖尿病 基因 HLA-DR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HLA-G基因3’非编码区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ofScience、EMbase、CBM、CNKI、WanFangData、VIP,收集2012年5月以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妊娠妇女及其配偶、后代HLA-G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子痫前期组父亲与子代的HLA-G+14bp基因单倍型频率以及父亲+14bp/+14bp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子代HLA-G14bp基因单倍型频率低于正常妊娠组。其合并OR值及其95%CI分别为1.42(1.10,1.84)、1.54(1.25,1.90)、2.00(1.19,3.38)、0.67(0.54,0.82)。子痫前期组子代+14bp/+14bp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bp/14bp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OR=1.75,95%C(I1.11,2.77);OR=0.57,95%CI(0.41,0.81)]。子痫前期组,母(-14bp/-14bp)/子(-14bp/-14bp)基因型配伍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OR=0.52;95%CI(0.31,0.85)],而母(+14bp/-14bp)/子(+14bp/+14bp)基因型配伍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OR=3.77;95%CI(1.40,10.11)];父(-14bp/-14bp)/子(-14bp/-14bp)基因型配伍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OR=0.33,95%CI(0.15,0.75)]。结论父亲和子代HLA-G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存在相关性,母子基因型配伍分析可为子痫前期病因研究与临床诊治提供新线索。

  • 标签: 子痫前期 HLA-G 多态性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ELOX和DF方案对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本次研究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50例晚期胃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XELOX组和DF组,并分别接受两种化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化疗效果和毒副反应。结果DF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48%,TTP为5.8个月;XELOX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2%,TTP为6.0个月,两组患者化疗效果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讨论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XELOX方案和D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均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患者耐受性较好,毒副反应发生率低,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XELOX方案 DF方案 晚期胃癌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改善妇女产后出血护理质量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7例产后出血妇女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与探讨。结果所有27例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量均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结论鉴于产后出血的严重性,加大对产后出血妇女患者的护理服务力度,提高护理质量,改进护理措施,是确保产后出血妇女患者的生命健康,防止其他并发症出现,促进妇女产后身体恢复的重要途径。

  • 标签: 产后出血 抢救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HLA-Ⅰ类抗原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LA-I类抗原在40例喉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LA-Ⅰ类抗原在喉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比例60%,缺失比例17.5%。有转移淋巴结组与无转移淋巴结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HLA-Ⅰ类抗原在喉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或缺失,可能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 标签: 喉癌 HLA-Ⅰ类抗原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对27例腹部创伤总结分析,对腹部创伤选择正确的治疗手段,恰当处理合并伤,抢救时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腹部创伤 急诊救治
  • 简介:蔡元培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其72年的人生历程,先后经历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政府时代,一路经历风雨,

  • 标签: 蔡元培 科举 南京临时政府 1927年 国民党政府 教育总长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27例面神经炎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细心的护理,结果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0例。

  • 标签: 面神经炎 护理
  • 简介:应用数据库营销的方法,协助销售部门在锁定圈子找对人上多下功夫,以增加销售漏斗中意向客户的数量。

  • 标签: 数据库营销 B2B 成功 销售部门
  • 简介:目的研究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DNA改变在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方法检测bcl-2/IgH基因重排;选取14号染色体上2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检测37例B细胞淋巴瘤中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结果37例B细胞淋巴瘤中,bcl-2/IgH基因重排频率为24.3%(9/37);微卫星不稳定发生率为48.6%(18/37),杂合性缺失发生率为40.5%(15/37),其中D14S65位点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频率较高,分别为29.7%(11/37)和27%(10/37).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D14S65位点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不稳定有关(P<0.05),与杂合性缺失无关(P>0.05);但D14S45位点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无关(P>0.05).结论D14S65是B细胞淋巴瘤中敏感的检测位点,bcl-2/IgH基因重排和微卫星不稳定性可能共同导致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

  • 标签: 淋巴瘤 B细胞 基因 BCL-2 微卫星不稳定性 杂合子丢失 基因重排
  • 简介: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结节性筋膜炎的诊断及治疗,同时并文献复习。结果病变主要侵犯全身皮下组织,上肢最多见,上肢23例(占85.2%),下肢2例(占7.4%),腰部、背部各1例(分别占3.7%)。临床表现为病程短,生长迅速的孤立性结节,体积小,切除术后无复发,无转移。结论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自限性反应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性病变,诊断应紧密结合临床和组织学形态的特征,防止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

  • 标签: 结节性筋膜炎 纤维肉瘤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损伤性脑内血肿临床效果。方法采用CT定位微创手术对27例静脉损伤性脑内血肿进行治疗及术后评估。结果24例良好,3例中度残疾,无重残、死亡患者。结论CT定位微创手术治疗静脉损伤性脑内血肿适用于血肿量在10~30ml混合型或单纯型,单纯型静脉损伤性血肿血肿量>30ml的患者。

  • 标签: 静脉损伤性脑内血肿 CT定位微创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烟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7例初次诊断烟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烟雾病的发病年龄、性别和伴发疾病的特点。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平均年龄39.2岁,其中男性患者为33.6岁,女性为41.5岁,不同性别患者组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不同性别患者间临床表现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男女患者比例1:2.38,发病频数分布拟合优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x2=4.481,P=0.034);患者起病形式为缺血性卒中表现者占59.25%;本组中3例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占11.11%;40.74%患者合并高血压。结论本组成人烟雾病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该病受累血管可以合并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 标签: 成人 烟雾病 回顾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常见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27例。结果27例患者中24例治愈,3例死亡,死亡率11.1%。结论治疗颅内感染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给予鞘内注射及脑室灌洗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术后 颅内感染 鞘内注射 脑室灌洗
  • 简介:几千年来,人类对癌症的认识长期沉沦在蒙昧的迷雾中。不过希望的火苗从未熄灭,进入近代以来,观察力敏锐的人很快发现,有不少因素能够导致癌症,比如经常抽烟的人患上肺癌的风险很高,赤身清扫烟囱的人易于“结缘”睾丸癌,辐射也能导致癌症等。

  • 标签: 基因 破译 癌症 睾丸癌 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