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临床上,相当大部分心脏病患者最终都会进展至心力衰竭,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心脏的收缩或者舒张功能出现障碍,心脏的供血能力满足不了机体的正常需求,同时也使得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分泌出现问题,最终导致了临床综合征[2],是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的重要原因。在诊疗过程中能否准确地判断心力衰竭程度,对延缓心衰进展、缓解临床症状有着重要的意义。心力衰竭患者不仅存在心室功能不全的情况,而且还有着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的情况[1]。Bayes3的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和NT-proBNP浓度升高,且与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功能及左室射血分数密切相关。

  • 标签: BNP/NT-proBNP 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测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所有对象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抽取5mL外周静脉血,应用法国梅里埃VIDAS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108例ACS确诊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不同组别及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的血清NT-proBNP水平,对血清NT-pro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MI、UAP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UAP组比较,AMI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P<0.05)。存在3支病变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2支病变,存在2支病变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1支病变。ACS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的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516,P<0.05)。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ACS病情,可通过监测其浓度作为评价心肌缺血或坏死及评估ACS病情的参考指标。

  • 标签: N末端B型钠尿肽 急性冠脉综合征 Gensini积分
  • 简介:摘要近年来NT-proBNP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其对标本要求不高、体外稳定、半衰期长、检测范围宽、精密度好等优点,是一个比BNP更适合于临床辅助诊断心力衰竭的血清学指标。然而影响NT-proBNP的因素也比较多,在临床应用NT-proBNP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肥胖及肾功能等因素对正常生物参考区间的影响,所以临床医生仍需要结合病史、体征、心功能、心电图等其他检查来综合分析。

  • 标签: NT-proBNP 优势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等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变化,评价NT-proBNP在心功能分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2017年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诊断为心功能不全的92例患者(其中,心功能I级9例,II级34例,III级26例,IV级23例)和30例对照患者进行血浆NT-proBNP浓度检测,分析不同程度心功能受损患者中血浆NT-proBNP浓度的差异,探索血浆BNP及NT-proBNP浓度在心功能受损进程中的作用。结果不同心功等级的患者血浆中NT-proBNP浓度不同,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血浆中NT-proBNP的浓度也随着增加(F=11.80,P<0.001)。结论血浆NT-proBNP的浓度与心功能受损程度相关,可作为疾病进展的监控指标。

  • 标签: NT-proBNP 心功能不全 监控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查和测量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氨基末端脑钠太前体(NT-proBNP)浓度等水平变化,探究NT-proBNP浓度变化情况与和患者病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提供医学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神经内科治疗的患者80例(实验组),与另外选取的8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对比,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并分析两组的血清NT-proBNP浓度1。结果实验组中的脑梗死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其血浆NT-proBNP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NT-proBNP浓度的检测以及其水平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观察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一大指标。

  • 标签: 脑梗塞 氨基末端脑钠太前体(NT-proBNP)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血清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衰中的作用。方法 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慢性心衰患者40例(观察组),同期再选40例健康者(对照组),测试两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的NT-proBNP高于对照组;IV级患者的NT-proBNP高于III级、II级患者(P<0.05)。结论 通过检测血清NT-proBNP,能鉴别慢性心衰疾病,结合具体数值,还能对疾病程度进行评估。

  • 标签: 血清NT-proBNP水平 慢性心衰 诊断 预后评估
  • 简介:BackgroundMyocardialdamageoftenoccursafterburns.Previously,cardiacenzymeprofilewasoftenmeasuredtodeterminemyocardialinjury,butwashardlyspecific.Inthisstudy,weinvestigatedearlychangesofplasma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overtimeanditsdiagnosticvalueinburnedpatients.Methods39patientswithheatburnedwereassignedtoheartfailuregroup(n=9),controlgroup(n=30).PlasmaNT-ProBNPandtroponinI(cTnT)weremeasuredat1st,3rd,5thdaysand7thday,andpatientsweresubdividedinto2groupsaccordingtotheircardiacfunction.ResultsNinepatientshadheartfailure(27.7%)andtheirNT-proBNPwas1676.03±2190.41pg/L.Significantdifferencewasfoundbetweentheheartfailuregroupandcontrolgroup(P<0.01).ConclusionNT-proBNPisrelatedtotheseverityofburningandcanwellreflectthestatusofmyocardialinjuryinpatientswithsevereburn,andcanbeusedasanidealmarkerformyocardialinjuryinburnedpatients.

  • 标签: 心脏功能 患者 烧伤 衰竭 早期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测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在心衰疗效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心衰患者120例记为疾病组,另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健康组,对比两组NT-ProBNP水平。将疾病组按照心功能分级分为4组,各30例,对比四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健康组血清NT-proBNP水平(56.89±11.26)ng/mL明显低于疾病组(2784.30±556.24)ng/mL,组间对比(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呈显著差异分布,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大,血清NT-proBNP水平也越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分级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呈异常高表达,且随着疾病加重其表达水平升高,可用于监测疗效。

  • 标签: 心力衰竭 N末端B型脑钠肽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MLHFQ评分研究血浆NT-pro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心衰的相关意义,为心衰程度及预后评定提供参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我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40例患者心功能进行MLHFQ评分和NYHA分级,另选取16例身体指标一切正常同龄人为对照组,对所有的患者进行血浆NT-proBNP水平的理化常规检测,并且使用相关的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将各分数段间及组间血浆NT-proBNP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要高,P<0.05;并且试验中随着NYHA分级的上升,患者的心衰程度急剧增加,血浆中的NT-proBNP的含量水平呈上升的趋势,经过测量能够看出患者的MLHFQ评分也呈上升的趋势。经过实验结果能够看出随着MLHFQ评分的上升,血浆NT-proBNP水平逐渐上升,大于75组的上升幅度要高于另外两组,P<0.05,但是对于另外两组的数据结果统计来说,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MLHFQ评分及血浆NT-proBNP水平与心衰患者的心功能NYHA分级有显著的关系,将MLHFQ评分和血浆NT-proBNP水平对患者的心衰病情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 标签: MLHFQ评分 血浆NT-proBNP水平 慢性心力衰竭 相关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诊治后血浆NT-proBNP水平与预后间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间于我院治疗观察的STEMI患者共96例,将其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均分为急诊PCI组和非PCI组,每组48例,检测患者入院、出院时血浆NTproBNP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出院时非PCI组浓度明显高于急诊PCI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PCI组患者出院时LVEF均明显低于PCI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可有效减少STEMI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改善患者LVEF,联合LVEF及NT-proBNP水平可以有效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心梗 STEMI NT-proBNP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度心衰合并肺炎患者NT-proBNP、cTnI和PCT水平表达。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衰合并肺炎患者中,120例患者依据病情严重程度被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为上述观察对象开展ELISA检测与心脏超声仪检测,比较其NT-proBNP、cTnI以及PCT水平,分析所有观察对象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重度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cTnI水平、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组与中度组,其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P<0.05。结论重度心衰合并肺炎患者的NT-proBNP、cTnI和PCT水平均为高表达状态,其左心室射血分数则较低。

  • 标签: 重度心衰合并肺炎 N T-proBN P cTnI PCT 左心室射血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酸水平与患者的预后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记录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并对其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以患者这半年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预后不良组(发生心脑血管疾病)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72.11±4.23)岁;预后良好组(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72.67±4.28)岁。对两组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血清cTnI、NT-proBNP、尿酸水平单一以及联合对预后效果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正态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的定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预后不良患者的血清cTnI、NT-proBNP以及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效果好的患者(均P<0.05)。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血清NT-proBNP以及尿酸水平。血清cTnI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AUC)为0.757,灵敏度为0.657,特异度为0.822;血清NT-proBNP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上述指标分别为0.980,0.943,0.956;血清尿酸水平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上述指标分别为0.830,0.943,0.578;而三组指标联合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的上述指标为0.996,0.971,0.956。结论预后不良患者的血清cTnI、NT-proBNP以及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效果好的患者,且血清NT-proBNP以及尿酸水平是预后效果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三者均能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且三者联合时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最高。

  • 标签: 急性心力衰竭 心肌肌钙蛋白I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尿酸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NT-proBNP水平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标准化抗心衰治疗),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并分析影响因素;比较实验组患者经抗心衰治疗前后的NT-proBNP水平,由此对抗心衰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经过抗心衰治疗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NT-proBNP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NT-PROBNP在临床心衰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有夜间呼吸困难、腹胀、胸闷、下肢肿痛等症状最后诊断为心理衰竭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心理衰竭患者的NT-PROBNP进行测定,行心脏彩超及胸部X线检查,对比分析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的N-TporBNP浓度。结果有80例为心力衰竭患者,其准确率达到80.00%,诊断的心力衰竭患者均符合《CHF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不同心功能等级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水平对临床心理衰竭治疗具有指导作用,可通过NT-PROBNP水平变化进行预后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NT-PROBNP 心衰诊断 临床治疗 价值
  • 简介:摘要BNP是一种在心室当中合成的神经激素,它的分泌是在心室压力增高的情况下BNP基因转译后产生的初始基因产物,前BNP前体,该肽的一个26氨基酸信号肽被立刻去除,形成proBNP,接着proBNP被蛋白水解酶分解为BNP和NT-proBNP,后者在心衰的诊断,及治疗效果、预后评价方面存在重要价值,此文着重论述治疗前后NT-proBNP变化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预后的关系。

  • 标签: NT-proBNP变化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NT-ProBNP的浓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NT-ProBNP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发生急性心梗后患者入院48h内的血NT-ProBNP浓度平均(8174.71±10894.39)pg/ml,对照组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48h内血NT-ProBNP浓度平均(125.09±62.56)pg/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NT-ProBNP浓度越高,住院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几率就越大。结论血NT-ProBNP浓度直接关系着AMI患者的预后情况,是早期预测心血管事件的主要指标,在诊断急性心梗上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浆NT-ProBNP 预后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T-proBNP在心力衰竭(HF)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I、Ⅱ、Ⅲ、Ⅳ)患者、25例健康对照者及32例HF患者经常规抗心衰治疗后血浆NT-proBN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力衰竭组NT-proBN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功能I~Ⅱ级、Ⅲ级、Ⅳ级比较,随分级越高,NT-proBNP结果越高;治疗后NT-proBNP显著降低。三组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是心力衰竭有效的生物标记物,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 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