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实证研究了2001—2004年间中国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针对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制度背景下,现金股利政策的两种理论观点——"自由现金流假说"和"利益输送假说"以及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呈现的"恶意派现"现象,实证检验了我国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够发挥治理、监督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在2001—2004年间,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的每股现金股利发放水平显著地高于非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公司的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显著地高于不发放现金股利公司,公司现金股利发放水平成为投资者构建投资组合的重要标准;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不会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近年来出现的"恶意派现"现象,机构投资者发挥了其监督治理职能,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发生"恶意派现"的可能性越小。

  • 标签: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股利政策
  • 简介:本文以2011~2015年沪深A股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综合功效系数得分XS划分企业财务风险的高低,然后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财务风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农业上市公司中,股权集中度、国有控股、两职合一能抑制财务风险;股权制衡度、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规模会扩大财务风险;董事会会议次数、监事会会议次数、高管人员持股比例、高管人员薪酬对财务风险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农业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财务风险 功效系数法 二分类Logistic模型
  • 简介:崔学刚的论文“大股东变更、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以下简称崔文),以1997—2000年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变更事件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大股东变更前的股权结构以及变更后的公司治理的改变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者发现,大股东变更前目标公司的国家股比例,收购方是否是民营企业、大股东变更后半年内董事长变更等对大股东变更后公司绩效的改善都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中国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绩效 流通模式
  • 简介: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建立与健全过程中,管理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财务管理的力度与方法还不够完善,使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在财务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外商投资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财务管理势在必行。

  • 标签: 财务管理方式 股份制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企业财务管理 市场经济 健康发展
  • 简介:为《山东审计》改月刊赠编辑部诸同志张金堂齐鲁古来多儒俊,山东审计赖诸君。真珠慧眼宁无定,彩笔华章自有因。攘攘熙熙天下意,洒洒洋洋雅士心。他时相见竟何事,樽酒敢言诗与文。(作者单位:临沂市审计局为《山东审计》改月刊赠编辑部诸同志@张金堂$临沂市审计局...

  • 标签: 编辑部 审计局 改月 临沂市 金堂 作者单位
  • 简介:进入21世纪后.我国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运营管理也逐步实现了全面开放政策.管道建设投资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对外融资的过程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战略及其管理能力和水平是企业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因为企业的技术开发,服务、生产和营销均要以资金的支持为后盾.有了健全的财务体系和有效的融资、投资战略,企业的发展战略才能顺利地实现。

  • 标签: 财务战略体系 现代企业管理 天然气管道建设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 公司 对外融资
  • 简介:本文在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构建财务弹性指数构建的可能性,并对食品类上市公司构建了一个多维的财务弹性指标体系,通过对上述方法得出的财务弹性指数与公司价值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究财务弹性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食品类上市公司财务弹性指数整体偏低,通过对财务弹性指数进行多元回归发现,财务弹性指数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保持有效的财务弹性水平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

  • 标签: 财务弹性 指数 公司价值 实证研究
  • 简介:清河县是改革开放试验县。自1994年开始,狠抓了经济体制的转变,在企业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全县乡镇以上重点企业全部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组建股份制企业176家,其中组建省级企业集团6家。改制后的企业较好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使企业激发了发展活力,壮大了经济实力,增强了竞争能力,实现了全县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995年垮入全省县域综合经济实力20强。1996年实现小康县和财政收入亿元县。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达311亿元、财政收入达12398万元,分别比改制前的1992年增长56倍、71倍。面对企业实行股份制新形势,如何开展审计监督问题,我们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参与企业改制,搞好资产

  • 标签: 股份制企业 清河县 企业改制 积极探索 审计质量 审计局
  • 简介:本文基于核心竞争力支撑基础、能力表现和价值实现三个维度,以亚太股份成本战略为研究对象,沿着"资源库归集—成本池识别—成本战略"的路径,揭示了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成本战略形成机理。研究发现:核心竞争力和成本战略之间存在动态演化关系;不同维度核心竞争力,其成本战略侧重点不同。

  • 标签: 核心竞争力 成本战略形成 动态演化 亚太股份
  • 简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和普及,我国国有企业已越来越多地改制为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的股份制企业。股份制企业在产权结构、组织方式、股本筹集、利益分配等方面与其他国有企业相比,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股份制企业审计不能等同于一般国有企业审计。有鉴于此,股份制企业审计方法也较之于我们已往的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或其他形式的审计不同。目前,《审计法》对股份制企业审计方面的规范相对较少,审计部门缺乏对股份制企业实施有效的审计监督机制。对股份有限公司的审计滞后于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探索对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的股份制企业审计方法,是加强和深化企业审计监督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股份制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笔者在参考有关部门经验

  • 标签: 股份制企业 审计方法 资产置换 利益分配 股份公司 募集资金
  • 简介:<正>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省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工作者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积极开展审计监督,在严肃财经法纪,加强宏观调控,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表彰先进,激励广大干部职工以更高的热情做好审计工作,进一步推动我省审计机关的两个文明建设,省审计厅、人事厅决定:授予淄博市审计局等20个单位"全省审计机关先进集体"称号;授予高福林等46名同志"全省审计机关先进工作者"称号。

  • 标签: 审计局 审计机关 审计厅 先进工作者 提高经济效益 基本路线
  • 简介:本文是深圳天健信德会计师事务所“公司欺诈与审计对策”专题研究小组的报告该报告根据朱镕基总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指示精神,按照《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等准则的要求,研究了针对国内外的公司欺诈,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审计对策。

  • 标签: 上市公司 公司欺诈 审计 独立审计准则 审计程序 后续审计
  • 简介:在西方公司中,对全面预算有如此说法:预算不是会计师为会计目的准备的会计工具,而是为确保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组织手段,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西方公司对全面预算手段运用非常广泛,美国著名的通用汽车公司、施贵宝,GKN公司等都充分运用全面预算方式对公司进行计划和控制,使用预计会计报表来衡量和监控价值创造,达到了理想的效果。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设,预算管理思想在我国许多公司也得到了推广和运用,如宝钢集团、新兴铸管,亚星集团等。作为一个业绩稳定但生产经营场地相对分散的公司来说,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促进公司治理,强化公司内部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企业管理 预算管理 发展战略 全面预算管理
  • 简介:中国证监会8月14日正式颁布实施了《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9月下旬,第一笔公司债成功发行。这标志着我国酝酿多年的公司债“巨轮”正式入水试航了,它为我国资本市场提供了除股市之外的又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

  • 标签: 公司债 债券发行 中国证监会 融资渠道 市场提供 股市
  • 简介: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正式全面执行独立董事制度。这一制度实施一年来,在提高董事会独立性,增强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方面显示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必须看到这一制度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很不完善,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独立董事与公司监事的关系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独立董事制度产生于美英法系国家。这些国家的上市公司采用一元权力模式,只设董事会不设监事会,为制约公司内部董事并监督经理层而

  • 标签: 独立董事制度 中国 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法 上市公司 监事会
  • 简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强化公司治理被认为是企业对抗危机之良方,1998年台湾爆发多起企业掏空舞弊案件,其后更因金融机构不良债权之问题,爆发本土型金融风暴,暴露出台湾企业在公司治理之诸多问题,包括财务杠杆过高缺乏适当风险管控机制、职责划分不清内部控制不健全、董监功能不彰、决策机制闭锁、企业道德政策薄弱及财务信息揭露不透明等内部控制与治理上的缺失。主管机关于是于1998年起向公开发行公司倡导公司治理之重要性,

  • 标签: 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 亚洲金融危机 1998年 台湾企业 不良债权
  • 简介: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社会信任是市场经济持续健康运行的基础,对维护市场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公司违规的视角,使用独特的调查数据,系统地分析和检验社会信任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治理效应;并进一步考察在治理公司违规中,社会信任这一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的互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信任与公司违规行为呈显著的负向关系,社会信任在规范公司行为方面存在“治理效应”;社会信任这一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在治理公司违规行为上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政府管制削弱了社会信任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治理作用;社会信任可能通过影响公司对诚信道德价值观的重视等路径,抑制公司的违规行为。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国家进行诚信建设的重要性,也为加强企业内部诚信文化提供了经验证据。

  • 标签: 社会信任 正式制度 公司违规
  • 简介:企业的发展是一个资金流的运动发展过程,本文对一些公司理财手法进行举例说明,为企业更好地运用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提供借鉴。

  • 标签: 售后回租 票据质押 动产质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