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要扩大新闻信息量,必须对新闻作品进行信息分析。我们在分析新闻作品信息量时候.不能忽视其中很重要一种信息,就是其中潜在信息。

  • 标签: 新闻作品 潜信息 信息分析 潜在信息 信息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字通假义通假是古汉语书面语言中音同音近意义无关通用。它是汉字特有的一种现象。字典编纂工作中常会遇到这个问题,也是一个棘手难题。不同辞典对这个问题处理分歧比较大。人们对它认识也不一致。一、古代文献里经常发现通假现象。越古文献这种现象越多。从近些年出土竹简帛书和同书传世刻本相比较可以证明这点。比方把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帛书抄本和今本《老子》比较,帛书使用通假字比传世刻本多出了10倍①。

  • 标签: 通假字 通假现象 通假义 古今字 字典编纂 书面语言
  • 简介:“身毒”是我国古代对今印度国音译,可以看作一个联绵词,它本身只有记音作用。“身毒”始见于汉代。《史记·西南夷列传》:“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

  • 标签: “身毒” 读音 联绵词 西南夷 大夏 音译
  • 简介:<正>俗语也叫俗话,是一种广泛流传结构相对通俗而简炼语句。它具有群众性,口语性、通俗性等特点,类型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口头常用成语等。俗语之所以生动活泼、深受欢迎,除了自身特点外,还因为俗语往往采用双关、比喻、对偶、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俗语有很多对偶句,笔者曾经对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中国俗语

  • 标签: 俗语 对偶 顶针 叠音 同字 介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比喻在语言表达中地位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符号与语言所表达事物之间关系完全是任意,是约定俗成。在一个社会群体里,语言始终是为确定实践目的服务一种工具,正确地运用语言并不断地加以改进和锤炼,具有头等重要性。

  • 标签: 形式描述 比喻 语言表达 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 约定俗成
  • 简介:“得”读作[ta?^→43],苏州话“得”用法上跟北京话“得”大同小异。所以,其本字资格是不用怀疑。我们把“得”分为两个:“得1”和“得2”。二者差别有三条:

  • 标签: 苏州方言
  • 简介:<正>对稿件进行整理、加工,是编辑人员重要职责。要履行好这一职责,不懂得修辞,尤其是话语修辞是不行。所谓话语,就是语义上有联系、有完整话题、结构上相衔接一连串语句。话语修辞是研究话语修辞规律。传统修辞学,从语音、词汇、语法角度来研究修辞手段及其表达效果;但这些效果,只有在话语中才能显示出来。作为编辑人员,必须立足于话语,掌握好由句子构成超句统一体规律。

  • 标签: 话语连贯 谈话语
  • 简介:《辞海》(1979年合订本)“扶桑”一词解释,共有三项。其中第三义项为“我们对日本旧称”。1980年2月25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发表闻一同志《关于“扶桑”》一文后,一年多来,不少读者来信对于“扶桑”究竟指日本还是墨西哥?提出一些问题和看法。这里发表两种不同意见文章,供有关词典在修订时参考。关于“扶桑”问题,我们不准备讨论。

  • 标签: 扶桑国 墨西哥 发现美洲 日本国 哥伦布 解释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加大对于教育改革力度,无论在教学模式还是课程教学中都有着诸多变化。为进一步解决实践教学中出现种种问题,提高课堂效率,教育部将教师培养与训练也作为教育改革一部分。而教育机智作为一种教师应该具备课堂应变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针对当前高中语文课堂现状,我们深知,学生呼唤这种灵活多变课堂,而教师除了对于基本知识讲解,更应该给予学生是思想与人格引领。

  • 标签: 教育机智 高中语文 策略
  • 简介:“脚猪”来源邵则遂一“脚猪”实例1、湖北天门称配种公猪为“脚猪”tcio324tsu55,也于湖北大部分地区。钟祥脚猪tGio31tsu23仙桃脚猪tcio23tsu45(刘海章等著《荆楚方言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仙桃谚语...

  • 标签: 方言词典 种公猪 方言志 蒲松龄 江苏教育出版社 《现代汉语词典
  • 简介:今年纪念“五四”,有一篇独具新意怀念陈独秀文章,追述了这位革命前驱不朽功绩,尤其是拨开了笼罩在陈独秀身上大革命失败后直至1942年逝世期间是非功过迷雾:“他在政治上犯过错误,他在人品上却纯洁无瑕。他也许不是一个卓越政治家,但他是一个危难不变其节、生死不易其操高尚的人,是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威严的人,是一个美丽中国人。”(《新民晚报》:虞丹《天地英雄气》》)这儿“美丽”一词,使人眼睛一亮,耳目一

  • 标签: 大革命失败 用法 《新民晚报》 “五四” 陈独秀 政治家
  • 简介:第一章问题(一)逻辑形式如果一个人说出“房子”这个词,写下它(用小写或是大写字母),或者,甚至像孩子那样画一座房子,那么这些声音、标记以及图画意义,都是一致。甚至,如果这个人说“maison”或写下“casa”,意义仍然保持一致。对于所有这一切而言,存在着某种普遍之物,

  • 标签: 节译 伦理 写作 逻辑形式 大写字母 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