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时尚之都伦敦是欧洲最适合扫货的城市之一。牛津街,伦敦首选购物街道,在这条不到两公里长的街道上,云集了超过300家商场,比如伦敦人超爱的老牌百货店Selfridges;曲折蜿蜒。极具英伦风范的摄政街。

  • 标签: 伦敦 购物 天堂 百货店 街道 城市
  • 简介:The2012SummerOlympicGamestookplaceinLondon,UnitedKingdomfrom27Julyto12August2012.Morethan10,000athletesfrom204NationalOlympicCommitteesparticipated.ConstructioninpreparationfortheGamesinvolvedconsiderableredevelopment,

  • 标签: 高校 英语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 简介:伦敦曾经历野蛮血洗,几乎从地图上被抹去.而这却恰恰成了伦敦首次成为不列颠首府的一个炎键因素。[2]考古学新的研究碌示,伦敦地位的提升,部分源于布狄卡女王在公元1世纪中叶对伦敦和其他主要城市进行疯犴破坏后,罗马所采取的军事和政治应对措施。

  • 标签: 不列颠 伦敦 首府 考古学 城市
  • 简介: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大英博物馆“明:皇朝盛世五十年,,艺术展期间,我正在伦敦访学,有机会目睹展会盛况。这次多方合作的展览.让我想到1935年冬至1936年春伦敦伯灵顿美术馆举办的中国艺术展览会。那次中国艺术品的大集结规模空前,至今也罕见其匹,总共有来自15个国家的3080件艺术品。该展览会由当时的中英两国政府联合监导,两国元首为监理,最高行政长官为名誉会长,其规格之高、迎送之慎重、展出之成功,不必一一细说,但主办方与参展方并非没有可指摘之处。

  • 标签: 中国艺术品 伦敦 艺术展览会 随想 大英博物馆 多方合作
  • 简介:天快黑的时候,我来到希腊大街,当我住进新住所时,发现里面已经有一个人住着——一个孤苦无助的可怜的孩子,看样子已有10岁;可是她似乎饿得够呛了;挨饿的孩子看上去常常比实际年龄大。这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告诉我,在我到来之前,她独自在这里睡觉居住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 标签: 女孩 伦敦 孩子 睡觉
  • 简介:在《望岩》中,伍慧明向读者披露了1956年到1965年间,麦卡锡政权在极端反共的政策下对华裔美国人实施的"坦白计划"。作为"契纸儿子",杰克成了既不能做自己、又不甘心一辈子作别人的"幽灵"。本文从德里达幽灵学的角度入手并结合聂珍钊的文学伦理学批评,通过杰克的在场方式、伦理选择和构建的华裔美国人身份,剖析其幽灵身份的苦痛。透过幽灵身份的焦虑与困惑,本文认为,种族主义是华裔美国人无法言说的精神创伤,是华裔美国人"幽灵"身份的根源。

  • 标签: 伍慧明 《望岩》 “坦白运动” “幽灵”身份
  • 简介:我认为,英方参与青铜器鉴定的是叶慈教授,为此他还做了一场讲座。他只缩写了标牌内容而未做其他改动。不过,如果不参照图片,某件艺术品的身份因为这细微的改动也会产生混淆。图录中,第9、11、23、35和40号展品的说明完全一样,只是年代有所不同。

  • 标签: 艺术展 随想 中国 伦敦 青铜器 艺术品
  • 简介:《摸彩》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雪莉·杰克森的代表作品,描写了一个村落中的村民通过抽签的形式杀死中彩者的故事,看似荒诞的情节实则体现了存在主义的思想:人类的道德并非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村民残忍的行为是符合逻辑的;人如果无法正确对待他人,他人就是自我的地狱;人可以进行自由选择改变现有的行为,通过选择获得幸福。

  • 标签: 《摸彩》 存在主义
  • 简介:当代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彼得·凯里在"篡改"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的基础上创作了《杰克·迈格斯》。该文拟从互文性角度对比分析这两个文本,运用新历史主义文论,结合后殖民主义语境,来探讨后者的深层政治隐喻和美学价值。

  • 标签: 彼得·凯里 狄更斯 互文性 帝国 文化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