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莎士比亚的第五大悲剧《安东尼与莉奥佩特拉》中的异域想象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剧作展示了当时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简单化想象,在此过程中。安东尼恰恰是最为鄙夷“埃及性”的罗马人;莎士比亚虽受时代影响。对罗马/埃及这种二元两分思维模式有所陷入.但又对固化的异域想象进行了调侃与讽刺:剧作最终呈现了罗马人对他者文化有限的认可与接受,但这种认可与接受仍然是在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模式下展开的。莎士比亚在剧中就异域想象这个议题的三重描写,充分显示了他在英国海外扩张开端年代所受到的时代影响,及其自身敏锐的文化洞察力。

  • 标签: 莎士比亚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异域想象 文化殖民
  • 简介:欧内斯特·海明威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学中最引人注目的美国作家之一,他也是美国“迷茫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海明威一生作品甚多,其中最重要的要数《老人与海》了,也是因为这部作品,海明威于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它为我们讲述了老人圣地亚哥如何杀死一条大马林鱼以及他在返程途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在此过程中,老人做了好几次梦。老人梦中的形象并非偶然,梦在文中亦扮演了一定的作用。

  • 标签: 《老人与海》 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 解析 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作家
  • 简介:荷尔林生前一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但如今他已经是一位举世闻名的诗人,这与海德格尔慧眼识珠不无关系。荷尔林幼年丧父,在精明的母亲的安排下,他先是在教会学校学习,后来进入图宾根学院,主修神学,但他对哲学更有兴趣,并在同学中与黑格尔和谢林结为好友。之后,荷尔林一直致力于古希腊哲学、历史的研究,并以写诗作为自己钟爱一生的“清白无瑕”的事业。

  • 标签: 荷尔德林 海德格尔 艺术作品 古希腊哲学 追问 本源
  • 简介:吉尔·勒兹和阿兰·巴迪欧都是法国电影哲学家中的翘楚。从各自不同的哲学理论出发,两位思想家都建构了一套独特的电影理论,并将其延伸到对具体电影作品的解读中。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的《虚假的运动》就是两人电影作品解读中的一个交汇点,通过对同一部作品不同解读之间的比较,我们不仅能够对勒兹和巴迪欧的电影理论分别取得深入理解,同时也能够初步把握两种电影理论以至哲学理论之间的同与异。在这个过程中,电影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也会得到彰显。

  • 标签: 时间—影像 动作—影像 事件 理念 电影哲学
  • 简介:何其芳早年就讲过,叙事诗需要“歌唱”一个“故事”。长篇叙事诗尤其需要如此。“歌唱”与“故事”标示了长篇叙事诗抒情性与叙事性兼备的双重属性。以往,我们只关注诗歌的抒情性而忽视诗歌的叙事性。

  • 标签: 现实主义诗歌 长篇叙事诗 抒情性 惊蛰 长诗 左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