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0 个结果
  • 简介:由广州市政协、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广州市文化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广东省分会、黄埔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岸退役将领盼统一书画展》于近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办。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广东省分会会长叶耀、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罗京军、广州市文化局党委书记李哲夫、局长周素勤、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执行会长古今生。

  • 标签: 中国 大陆 台湾省 退役将领 书画展览 广州市
  • 简介:<正>一、川、黔地崖葬的分布与时代四川的崖葬的分布和时代,在《四川悬棺葬》、①《川东峡江地区的崖葬》、②《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的悬棺葬之间的关系》③等文章内皆有详细的论述。根据上述文章,大体可以知道四川的崖葬主要是分布在长江、金沙江及其支流的溪流沟谷畔。目前还存崖葬遗迹的主要是川东的奉节、巫山、巫溪三县④,川南的宜宾、高县、珙县、兴文、筠连等县⑤。文献记载有崖葬遗迹的是川东的巫溪、奉节、云阳、黔江,川南的南川、泸县、合江、綦江、彭水、秀山、高县、珙县、兴文、筠连等县以及中江、简阳⑥。年代则从川东的约当于战国时期渐次到川南的明代万历年间⑦。目前发现的贵州崖葬遗迹主要在黔东北的松桃、岑巩,黔北的桐梓,贵阳的花溪,安顺地区的

  • 标签: 崖葬 地理环境 悬棺葬 川东地区 四川 苗族
  • 简介:1989年,内蒙古文物总店在呼和浩特市地区收集到一件汉代玉璧和一件战国龙形玉佩。据物主介绍,这件玉器是鄂尔多斯高原一位牧民放牧时拣到的。龙形玉佩,长15.4、宽3、厚0.5厘米。为青玉质透雕龙。龙作回首躬身形,龙身轮廓用阴线刻划。头似马头,菱形眼,张嘴。龙

  • 标签: 内蒙古文物 古玉器 阴线刻 玉质 透雕 谷纹
  • 简介:甘肃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省份,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省区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当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址、遗迹,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是一笔弥足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本文为2013~2016年度“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甘肃省博物馆科研课题:《甘肃红色文物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 标签: 两当 红色资源 爱国主义 教育基地建设研究
  • 简介:2013年3至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单岗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抢救发掘,发掘面积3500平方米,所见遗存主要为周时期,另有少量属汉代、六朝和宋元时期。周时期遗迹有房址、灰坑、灰沟、陶窑等,遗物以陶器为主,另有少量石器、铜器。依据层位关系和出土器物特征,可将其大体划分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三个发展阶段,为研究丹渐流域周时期中小型聚落变迁以及楚文化相关问题提供了新材料。

  • 标签: 浙川 单岗遗址 两周遗存 楚文化
  • 简介:今年3月,我会考古工作组在复查莲塘遗址时,又在其附近发现上西山、象尾山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西山遗址位于莲塘镇的南部,与原发现的油桐岭、奉新山遗址隔湖相对。该地系湖滨一小坵,土壤含沙质多,遗物分布在南北长约80、东西宽约150米的范围内。因雨水冲刷,地表陶片暴露甚多,亦有成片的红烧土

  • 标签: 新石器时代遗址 西山遗址 莲塘 陶片 考古工作 硬陶
  • 简介:落架重修后的正定隆兴寺大悲阁自1999年国庆节重新对外开放以来,不少观众对修后的大悲阁、御书楼、集庆阁的式样、层位高低等提出了一些看法,如外观三阁并立高大雄伟,但阁内空间却十分狭窄,远不能满足礼……

  • 标签: 正定隆兴寺 大悲阁 中国 名胜古迹 历史发展
  • 简介:1、宗日文化是古西羌人的最早文化。在黄河上游的甘青境内分布着支各具特色的新石期时代晚期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青海宗日文化。马家窑文化已被广大学者所熟悉,它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有关宗日文化的内涵和命名却是近年的事,国内熟悉这一文化的人可能并不太多。

  • 标签: 黄河上游地区 考古文化 创造者 宗日文化 古西羌人 马家窑文化
  • 简介:在从物品到藏品的"博物馆化"过程中,"物"因为去脉络化、去功能化、去时间化而在博物馆场域里呈现为一种特殊状态,即元价值状态。博物馆操作者在多大程度与何种角度呈现出元价值态的"物"的多元意义内涵,决定了藏品将架设起一座什么样的桥梁,以通向新的意义目标。也就是说,如果围绕着博物馆藏品的意义还原与价值传播是个向度的沟通行为,那么,前一个沟通行为的深度与广度,将决定后一个沟通行为的质量与效应。

  • 标签: “博物馆化” 多元价值 意义还原 价值传播
  • 简介:<正>中国烹饪历史悠久。中外学者对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都在认真研究。由于年代久远,资料不足,往往限制着人们的认识。因此,有价值的文物的新发现,就成为学术研究中新的突破的关键。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一号墓中出土的全套悬挂着的编钟,以它宏大的规模、磅礴的气势、优美的音响、精巧的铸艺,轰动了中外。从其铭文来看,镈钟铸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充分显示出中华民族高度发展的古代文明。该墓的出土文物中,还有大量青铜、漆木、赤金制造的饮食器具。有一些是世界罕见的珍品。其中有一件铜器,非常引人注目。它的形制是我们在先秦文物很少见到的一种类型。器高21.3厘

  • 标签: 二十年 历史悠久 新发现 文化遗产 出土文物 古代文明
  • 简介:本文主要对台湾圆光佛学研究中心图像文献研究室和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2005年甘肃石窟考察研习营"的考察宗旨、方法以及活动过程进行简要概述.

  • 标签: 甘肃 石窟 考察
  • 简介:四川忠县涂井乡永兴、李园处古遗址调查简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忠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为了配合三峡水库淹没区内的文物抢救规划工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遗址工作站于1993年10月赴忠县试掘该县境内的古遗址。在选点试掘前,与忠县文管所...

  • 标签: 古遗址 永兴遗址 三星堆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 忠县 涂井
  • 简介:本文试打破现代行政区划的界限,选取墓葬文化面貌相同的山东中北部地区的中小型墓葬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随葬品中典型器的形态分析确立年代分期,其次分析墓葬各文化因素的构成和地位,并结合历史文献,探讨不同的文化因素形成的原因。

  • 标签: 山东中北部地区 中小型汉墓 分期 文化因素分析
  • 简介:前言在陶瓷史的研究中,除了考古学的实证资料以外,古代文献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通过阅读古代文献,再根据传世品和发掘出土的实物资料,我们可以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推测,比如当时陶瓷工艺的用料、流传等问题。在韩国文献中,关于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中国明代陶瓷的记载并不是很多,所以《朝鲜王朝实录》(即中日习称的《李朝实录》)与《慵斋丛话》与中国瓷器有关的记载便成为极为重要的文献。本文即通过这些记载来探讨国朝贡贸易瓷器的情况及禁止在朝鲜境内使用中国

  • 标签: 中韩国 国瓷器 文献中韩
  • 简介:<正>1987年10月20日至23日,湖(湖北、湖南)楚史研究会在沙市市联合召开了一九八七年度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由省楚史研究会与沙市市会联、市文化局共同举办,到会代表九十多人。除省楚史研究会部分会员和其他方面代表外,还有来自河南、上海、云南、北京、山东、安徽等省、市的专

  • 标签: 楚史 两湖 民族关系 楚国 少数民族 学术讨论会
  • 简介:<正>吐鲁番阿斯塔那222号墓出有一件面书写的文书,一面为《唐垂拱四年(688年)队佐张玄泰牒为通当队队陪事》(以下简称《队陪牒》),一面为《唐中军左虞候帖为处分解射人事》(以下筛称《解射帖》)。今录《解射帖》如下:

  • 标签: 吐鲁番文书 总管 李靖兵法 中军 官文书 唐代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