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紫草对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妊娠35-49d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及加用紫草后药物流产,对两组完全流产率、出血时间、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加用紫草组的完全流产率为93.50%,出血时间(14.1±4.4)d,均显著高于和少于未加紫草组(87.5%,(16.9±5.7)d,P值均<0.05。两组的副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加用紫草可改善药物流产效果、缩短出血时间。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紫草 药物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观察非司酮经不同途径配伍索前列醇终止12~18周妊娠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2011年9月要求终止妊娠者104例,随机分两组,A组(54例)B组(50例)。A组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均空服口服;B组非司酮空腹口服,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塞入。所有妊娠妇女均无使用非司酮、索前列醇禁忌。结果A组51例、失败3例,B组47例、失败3例,两组间引产成功率均达到94%以上。但宫缩时间、总产程、药物副反应,A组比B组长。结论阴道后穹窿用索前列醇具有吸收快、副作用少的优点,而且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终止妊娠的方法。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12~18周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非司酮伍用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索)终止10-14周妊娠的治疗方法。方法456例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组I(230例)非司酮口服,第一天早晚间隔12h各服50mg、25mg,第二天早晚各服25mg、50mg(简称2112法),第三天上午口服0.6mg索;组II(226例)非司酮口服同组I,第三天上午阴道后穹隆放置索0.6mg。结果完全流产率组I90.43%,组II93.36%,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司酮伍用索终止10-14周妊娠安全、有效、有望替代或部分替代钳刮术,索阴道用药效果好。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10-14周妊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护理体会。方法对剖宫产后中期妊娠孕妇28例用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引产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孕妇均引产成功,未发生宫颈裂伤和子宫破裂等护理并发症。结论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使用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引产的产妇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可以防止宫颈裂伤、子宫破裂的发生。

  • 标签: 瘢痕子宫 中期妊娠 引产 观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对56例瘢痕子宫孕妇,孕期13-26周,用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引产。结果引产成功率100﹪,无一例子宫裂伤或瘢痕破裂。结论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的引产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瘢痕子宫 中期妊娠 引产方法 米索前列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早期终止妊娠的孕妇9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采用人工负压吸引术进行人工流产,治疗组(45例)采用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比较两组的流产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流产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临床疗效比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合并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中期引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接受计划生育中期引产的患者60例,按照引产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仅使用利凡诺羊膜内注射进行引产,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引产的基础上口服非司酮和索前列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胎盘残留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引产后胎盘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司酮合并索前列醇可有效提高引产成功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安全、可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计划生育 引产 米索前列醇 米非司酮
  • 简介:摘要对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用于孕10—17周引产效果进行观察。采用的方法是对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引产与依沙吖啶引产的效果和副作用进行观察对比。观察结果是前者引产成功率为98.2%,后者引产成功率为95.7%,前者引产效果明显高于后者,即产程较后者缩短,产后2h出血量及胎盘,胎膜残留率明显降低。目前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已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痛苦小,流血少,并发症少的非手术终止妊娠的方法。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中期妊娠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在依沙吖啶引产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和可接受性,寻求一种安全有效,能明显缩短产程的引产方法。方法将60例妊娠14~20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mg,同时空腹顿服非司酮150mg,次日上午8时阴道后穹窿置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仅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mg。结果观察组在引产成功率、引产时间、产程、胎盘胎膜残留率及产后出血上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用于依沙吖啶引产术,可缩短产程,减轻痛苦,减少胎盘胎膜残留及产后出血,能很好地做到适时分娩,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和可接受性。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依沙吖啶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过期流产进行治疗时应用非司酮+索前列醇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过期流产患者随机分成两个组,清宫术前,服用非司酮+索前列醇片33例为分析组,服用决雌醇的27例为参照组,观察比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分析组宫颈软化程度明显较参照组高,分析组一次性清宫成功率明显较参照高,清宫时间明显较参照组短,出血量明显较参照组少,且分析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是6.1%,相较于参照组的22.2%明显较高,(P<0.05)。结论非司酮+索前列醇片在过期流产中有较大应用价值,可促进一次性清宫率的提升,使人工流产综合征减少。

  • 标签: 过期流产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6例妊娠13~27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者,口服非司酮配伍素前列醇片引产方法及结果。结果本组46例全部经阴道分娩,成功率100%,其中25例(占54.33%)行清宫术。于阴道放置索前列醇片后8~36h娩出,平均(20±3.4)h。产时出血量50~400mL,平均(150±40)mL。无子宫破裂及软产道损伤。住院时间4~10d,平均5d。结论非司酮配伍素前列醇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中期妊娠 引产
  • 简介:摘要在妇科门诊临床工作中,近年因意外妊娠或不宜继续妊娠而不得终止妊娠选择人工流产的患者逐年增加,此类患者中很大一部分为重复流产或过期流产等,使得人工流产术后残留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为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及创伤。而非司酮配伍索前列腺素是药物流产终止妊娠,药物流产术因其安全、方便、有效、无创伤、痛苦小等优点,逐渐被要求流产的妇女所接受。

  • 标签: 终止妊娠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影响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药物终止早孕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接受药物流产终止早孕患者,其中药流不全及失败者作为观察组(n=40),完全流产者作为对照组(n=40),对两组患者年龄、子宫位置、宫腔手术史、孕囊大小、孕产次、慢性盆腔炎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孕囊直径、孕产次较对照组更高,慢性盆腔炎、宫腔手术史、子宫后倾后屈位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流产存在不同程度失败病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药物流产孕妇,应严格掌握流产适应症,评估孕妇身体情况,密切观察症状,及时清宫,提高药流成功率。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药流 相关因素
  • 简介:近年来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用于终止早期妊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多用于停经49d以内的早孕,对于12~15周妊娠者采用钳刮术,病人既痛苦且并发症也较早孕增多。非司酮是一种强效抗孕激素药物,是目前临床主要的孕激素受体拮抗剂,被认可作为流产药。我院采用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2—15周妊娠,现将我院2005年12月~2006年12月间76例孕12~15周妊娠服用此药情况分析如下:

  • 标签: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 终止早期妊娠 临床分析 孕激素受体拮抗剂 抗孕激素药物 钳刮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和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0年10月—2012年5月中期妊娠行引产治疗患者96例,将其按门诊挂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行引产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非司酮与索前列醇行引产治疗,将两组患者引产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引产成功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产时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软产道损伤及胎盘、胎膜残留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非司酮与索前列醇应用于中期引产患者治疗中,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安全等特点,能够有效降低软产道损伤及胎盘、胎膜残留发生率,减少患者产时及产后出血量,对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利凡诺 中期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清宫术在终止瘢痕子宫妊娠上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3年来符合瘢痕子宫妊娠诊断标准,并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60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患者仅给予清宫术进行治疗,不使用其他药物,B组患者行清宫术前给予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治疗,待胎儿娩出后再行清宫术,观察两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及出血停止时间、妊娠物排除时间与流产率。结果B组患者在妊娠物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及停止时间上均优于A组患者,且96.67%的成功流产率也显著高于A组患者的80%,组间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妊娠产妇采取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药物治疗后,待妊娠物排出后行清宫术,确保终止妊娠,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清宫术 瘢痕子宫妊娠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药物流产不同方法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0月份至2010年3月份收治的78例药物流产孕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将78例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均应用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用药方法有所不同。对照组在治疗的前两天,口服50mg非司酮,在半日后加服25mg。在第三天口服0.6mg索前列醇。观察组在治疗的前两天内,一次口服50mg非司酮,一日三次。在治疗的第三天,服用0.6mg的索前列醇。在完成药物流产后,需及时复诊,进行B超检查,观察是否出现宫内残留。同时,研究两组孕妇的流产效果、阴道出血时间、排出胚囊时间、月经复潮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流产效果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阴道出血时间、排出胚囊时间、月经复潮时间这三个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比较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应用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时,合理增加非司酮的用药剂量可以显著改善流产效果,同时不会带来显著负面反应,对阴道出血、胚囊排出、月经复潮等均无影响,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米非司酮 流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