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评价对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补脾益肾内服加以针灸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 选取临床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 86 例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 43 例,实施基础治疗)、研究组( 43 例,基础治疗 + 补脾益肾 + 针灸治疗),比较组间疗效 。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 P < 0.05 );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较对照组低( P < 0.05 ) 。结论 对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基础治疗中,实施针灸 + 补脾益肾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效果显著。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温针灸 补脾益肾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灸联合通痹活络在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肢体及吞咽功能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12月来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88例,按照统计学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为44例,对照组采用通痹活络方法,研究组采用针灸联合通痹活络方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肢体动作恢复、吞咽功能恢复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肢体动作恢复、吞咽功能恢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数据比对,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针灸联合通痹活络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生活做出极大的改善,适宜在广范围推广应用。

  • 标签: 温针灸 通痹活络汤 脑梗死恢复期 肢体及吞咽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肾健脾定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时间段中我院采取强制性脊柱炎治疗的76例患者纳入为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方式的差异划分其为比较组(n=38)和结合组(n=38)。比较组使用雷公藤多甙进行治疗,结合组在使用雷公藤多甙治疗上再实施肾健脾定脊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和脊柱功能情况。结果 比较组治疗三天后和治疗十四天后的VAS评分均比结合组高;比较组患者的BASDAI、BASFI评分比结合组高;比较组患者的BASMI的评分比结合组低;差异具有意义(P<0.05)。结论 对强制性脊柱炎患者使用肾健脾定脊可提升患者的脊柱功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 标签: 温肾健脾定脊汤 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功能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史守彤王晖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6-10-20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16年第10期
  • 机构:【摘要】目的:对补中益气汤治疗术后发热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术后发热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补中益气汤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4%,观察组总有效率9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术后发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复聪治疗耳鸣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耳鸣患者 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聪治疗,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心理状态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复聪治疗耳鸣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耳鸣程度,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复聪汤 耳鸣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中医痹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按照附子汤加减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在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展开,取该时间段内我院收治患者80例为对象,结合组内随机性选择的方式,取其中的40例,在治疗的过程中展开常规性治疗,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则需要按照附子汤加减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结合对两组痹症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水平进行统计,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附子汤 中医痹症 康复
  • 简介:摘要:小青龙(XQLT)作为传统中医药中的经典方剂,近年来因其潜在的治疗作用和临床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XQLT由多种草药组成,传统上被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特别是与寒湿有关的症状。随着对中医的认识不断深入,对通过临床研究探讨XQLT的疗效和机制的兴趣不断增加。在过去几十年里,已经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以探究XQLT在治疗各种呼吸道疾病,包括支气管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有效性。这些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表明XQLT可能在减轻症状、减少加重次数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提供显著好处。本研究旨在全面介绍关于XQLT的临床研究进展。

  • 标签: 小青龙汤 临床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拗止嗽散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寒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我院(2022年1月~8月)就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选取84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将常规西药(茶碱缓释片)给予对照组。观察组行三拗止嗽散加减,以中药新药相关原则为依据评定疗效,同时进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组间疗效分析(P=0.000),统计学存有意义。组间中医证候积分分析(P=0.001),统计学数据有意义。结论:CVA治疗时选择三拗+三拗取得了显著效果,可借鉴。

  • 标签: 三拗汤 止嗽散 加减治疗 咳嗽变异性哮喘 风寒袭肺证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接受真武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入研究时间在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将计算机抽签法作为分组方法,把患者分成参考组(34例)和研究组(34例)。参考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真武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参考组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LVEDV、LVESV等指标均较参考组明显更低,LVEF指标较参考组更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参考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真武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能较好的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提高总体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标签: 血府逐瘀汤加减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真武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抵当五苓散加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抵当五苓散加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到急性脑出血的治疗当中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好,并且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 标签: 抵当汤合五苓散 阿托伐他汀 急性脑出血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当归补血肾四味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82例(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随机分为当归补血肾四味加减治疗的观察组(41例)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41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JOA评分高,VAS评分低,直腿抬高角度大,P<0.05。结论:给予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当归补血肾四味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当归补血汤 肾四味加减 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利排石与穴位针刺联合腹腔镜术治疗胆结石并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本院确诊为胆结石并胆囊炎患者中筛选7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两组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计算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接受利排石与穴位针刺治疗。对比临床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后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胆结石并胆囊炎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同时联合利排石与穴位针刺治疗,可提升治疗有效性,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利胆排石汤 穴位针刺 腹腔镜手术 胆结石 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桑白皮联合加味千金苇茎治疗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以2021年5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联合组,各34例。其中参照组行常规治疗,联合组进行桑白皮+加味千金苇茎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血气指标。结果 联合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有差异(P

  • 标签: 桑白皮汤 加味千金苇茎汤 慢阻肺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黄连汤加减治疗高血压合并失眠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本院门诊治疗的80例高血压合并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氨氯地平片、艾司唑仑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黄连汤加减口服,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睡眠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黄连温胆汤 高血压 失眠 异病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