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悬吊训练技术(SET)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中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18~88岁,平均年龄61岁。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和传统推拿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SET对患者的腰椎稳定性核心肌群、肌肉放松收缩和骨盆进行训练。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通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功能独立测量(FIM)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手法肌力测定(MMT)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4.73±0.45vs3.73±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4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IM评分、VAS评分和MMT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试验组疗效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704,-11.147,10.385,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率、治愈显效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90.51%±7.11%vs59.26%±10.24%,93.30%vs60.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1.98,P<0.01)。结论在进行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时,采用SET辅助常规康复治疗疗效显著,且经济、方便,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悬吊训练系统 功能独立性评分 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价量表
  • 简介:研究股骨头坏死后,不同部位骨小梁的微细结构特征的变化.将内出血严重部位作为出血区,无内出血现象的中心部位作为参照区,分别制备未脱钙参照区、未脱钙出血区、脱钙出血区、脱钙参照区4种样本,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测、比较骨小梁的微纳观结构.结果发现,出血区微细结构清晰有序,而参照区则看不到有序的微细结构.股骨头坏死后不同部位不仅显示出不同的宏观特征,其内部微细结构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骨小梁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微纳观结构
  • 简介:尿毒症病人常合并多种心电图异常。此种现象的出现,与尿毒症的心血管并发症有关,与透析前后的电解质紊乱亦有直接关系。为了加深认识,本文分析104例次尿毒症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相关因素。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1992年以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病人104例次,男24例,女20例,年龄28~74岁,平均51岁。透析时间每周4~12小时,平均10小时。其中醋酸盐透析者29例次,碳酸氢盐透析者75例次。压力超滤58例次,容量超滤46例次。1.2 临床表现  症状:有症状者83例次(79%),表现为心悸52例次(50%),胸闷62例次(60%),以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28例次(27%)。  体征:血压增高46例次(44%),血压降低6例次(8%),心界扩大52例次(50%),听诊心率快36例次(35%),心率慢4例次(3.9%),心律不齐60例次(58%),心音消失1例次(0.9%);肺部可闻及湿口罗音8例次(7.6%),可闻及干口罗音10例次(9.6%)。

  • 标签: 心电图 尿毒症 病人 相关因素分析 心血管并发症 透析前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US)对异位胰腺的诊断治疗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经普通胃镜及EUS共检出的54例异位胰腺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6例;年龄19~76岁,中位年龄49岁。回顾分析异位胰腺的EUS图像特征及随访观察。结果在EUS下异位胰腺均表现为隆起型病变,可发生于胃壁任何一层或多层,以黏膜下层多见,呈低、中或混合回声。51例随访观察无特异性症状,其中33例内镜复查病变大小无改变。9例(≥15mm)局限于黏膜下层以内行内镜下切除者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EUS对异位胰腺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且内镜下治疗安全有效;异位胰腺恶变罕见,对于无症状且直径较小的异位胰腺可长期随访观察。

  • 标签: 异位胰腺 超声内镜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通过对近期156份数字化射线摄影(DR)所做全脊柱照片质量分析,讨论影响照片质量的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开展DR全脊柱摄影以来的156例患者照片,其中男性45例,女性111例;年龄9~75岁,平均年龄42岁。按照包括的部位、图像清晰度、全片密度有无差异、拼接线是否明显、全片各部位是否失真来评价照片质量。结果全部照片中,有1例头颈部与其他部位比例失调,3例全片密度差别太大,2例因拼接点上下影像变形失真而使拼接线明显,不影响诊断,4例拼接点选择错误影像失真,4例因呼吸运动导致拼接错位。结论影响DR全脊柱拼接成像片的原因很多,但合格的照片质量要优于计算机X射线摄影片,完全能满足诊断要求。

  • 标签: 数字化X射线摄影 全脊柱摄影照片 质量分析
  • 简介:研究用最小模型法估计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和葡萄糖利用效能(SG)是否强烈依赖于胰岛素动力学模型参数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变动胰岛素动力学模型参数,根据Bergman最小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各时间点胰岛素和葡萄糖的浓度值,根据最优化方法估计ISI和SG。结果表明:在取480个时点浓度值的情况下,ISI的相对误差最大也不超过1.7%,SG的相对误差最大不超过万分之0.75%;而按照Bergman最小模型法的取点方法(30个时点)计算的结果是ISI的相对误差最大也不超过17.8%,最小为1.4%;而SG的相对误差最大不超过1.4%。说明:胰岛素动力学方程的参数变化对SG和ISI的估计值影响不是很大。

  • 标签: Bergman最小模型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葡萄糖利用效能 数值模拟 数学术模型
  • 简介:目的比较直接前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科诊治的老年单侧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73例,其中采用直接前路36例(直接前路组),后外侧入路37例(后外侧入路组),分析其手术用时、切口长短及愈合时间、手术出血及伤口引流量、下床时间及住院天数,术后3天、7天疼痛视觉评分(VAS),术前、术后1、3、6、9、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脱位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欧洲生活质量评分(EQ-5D评分)评价末次随访时患者健康生活质量。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7个月,平均13.6个月。直接前路组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小于后外侧入路组(P〈0.05),两组下地行走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直接前路组术后3天、7天疼痛视觉评分优于后外侧入路组;术后1月、3月、6月直接前路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9、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Harris评分基本接近。两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健康生活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直接前路组1例患者出现伤口局部红肿,后外侧入路组1例患者出现假体脱位,1例出现切口周缘麻木,两组患者无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结论直接前路和后外侧入路均能有利于髋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早期临床疗效较好。直接前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假体脱位发生率低,术后早期疗效好等优势,但直接前路手术对术者的手术技术要求较高。

  • 标签: 直接前路 后外侧入路 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机器人辅助微创外科手术技术是近年来医疗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分析血管介入手术过程的基础上,提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并就系统的图像导航、机械结构、磁导航技术、系统安全技术、基于虚拟力反馈的手术模拟与培训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 标签: 微创外科手术 机器人 磁导航技术 虚拟力反馈 图像导航
  • 简介: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腹腔积液患者282例,男112例,女170例,平均年龄45.2岁。用岛津SDL—310型及日立EUB—305型超声显像仪进行检查,并对部分患者做了血清蛋白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积液在超声下内部回声不同。肝硬化、心肾疾病、营养不良所致漏出液,暗区透声好,内部光点回声少。癌腹水暗区内出现散在或密集光点回声,内可有分隔粘连。62例肝硬化腹水胆囊壁全部增厚,80.6%患者呈双边影;癌腹水54例中63%不增厚。血清白蛋白测定,32例(80%)肝硬化患者小于30s/L,35例(87.5%)呈A/G倒置,而癌腹水中32例(82.1%)大于30g/L。作者认为结合临床对腹腔积液的成因进行探讨,可提高腹腔积液诊断的临床符合率。

  • 标签: 腹腔积液 B超检查
  • 简介:内外踝骨折根据分型治疗方法很多,其中移位明显,尤其是分离移位的多采用切开复位、螺丝钉固定。远期随访结果表明,普通螺丝钉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远端骨块坏死、创伤关节炎及Ⅱ期手术切开取钉导致的创伤等并发症较常见。1994年2月—1998年1

  • 标签: 加压螺纹钉 外踝骨折 随访结果 内固定术后 切开复位 创伤性关节炎
  • 简介:COBASEMIRAPLUSC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压脚套筒与控制压脚弹簧断开,可造成样品针损坏,影响仪器使用。为此,我们对损坏的样品针进行修复,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1样品针的制作样品针长度130mm,为三层结构和上下三段。外两层主要是增加针的硬度,里层为7

  • 标签: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使用过程 样品 仪器使用 修复方法 效果良好
  • 简介:应用小波转换的三维频谱分析技术,对40只兔心电QRS波进行分析,观察其三维心电频谱的特征。结果显示:正常兔心电QRS波的三维频谱形态呈双侧对称的山坡状,频谱宽度约为240Hz,高频成分主要分布在QRS波的中部,能幅随频率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100—1000Hz与60—100Hz的能量比约为10,150—250Hz与60—100Hz的能量比约为035,并证明性别和体重对心电QRS波三维频谱各参数不产生严重影响。

  • 标签: 小波转换 三维频谱 QRS波
  • 简介:选择Navier-Stokes方程作为颅内动脉瘤三维重建模型的不可压缩血液流动的数学模型,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CFD)的方法对颅内动脉瘤模型进行非牛顿(non-Newtonianfluid)模型的非定常流的数值模拟。计算3个心跳脉动周期的数值,认为第三个心跳脉动周期为稳定周期并选择第三个周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稳定周期内不同时刻血液动力学特性参数分布情况对颅内动脉瘤的形成、生长和破裂的影响。并将此结果与牛顿(Newtonianfluid)血液模型的流线、壁面剪切力、壁面压力分布特性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非牛顿流体血液模型比牛顿血液模型更有可信度,比较符合真实血液的流动特性,在血液流动的心跳脉动周期内,非牛顿流体的(速度、压力、壁面剪切力等)分布更加平滑。过高的壁面剪切力会直接造成动脉瘤区域处破裂,过低的壁面剪切力会使血液的营养成为和代谢物遗留在血管区域导致血液粥样化的形成。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计算流体力学 非牛顿血液模型 数值模拟 心跳脉动周期 壁面剪切力
  • 简介:目的比较超声与CT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9例;年龄27~83岁,平均年龄62.7岁。术前行超声和CT检查,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4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超声检查发现43例,多表现为中等回声结节,回声较均匀,形态较规则,边缘较平滑,血液供应较丰富,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6%。4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行CT检查均发现病灶,多表现为膀胱壁较规则的乳头状突起,边缘较规整,36例行增强扫描均见较明显强化,CT诊断符合率为91.1%。结论超声和CT均为诊断膀胱癌的重要影像方法,而超声检查操作方便,无辐射,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膀胱尿路上皮癌 超声检查 CT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评价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例采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按Evans-Jensen分类,其中IB型3例,ⅡA型2例,ⅡB型5例,Ⅲ型1例。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随访患者的骨折愈合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并采用改良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10±21分钟,术中出血127±134ml,除1例患者死亡外,10例患者均获随访。10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7±1.3个月。80%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到受伤前状态。术后3个月以上摄片未见股骨头切割,股骨颈短缩,髋内翻、股骨干骨折及内置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主钉的近端梯形结构、股骨颈双螺钉组合成卵圆形结构、股骨颈双螺钉轴向加压等独特设计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InterTan髓内钉 疗效
  • 简介:本研究主要对比分析新手在腹腔镜训练箱和模拟器训练过程中不同疲劳水平下的训练效果。20名志愿者,随机均分成A、B组;A组使用训练箱训练,B组使用模拟器训练。首次采用脑电信号评价训练过程中的脑力疲劳,定义状态指标F量化疲劳水平;采用眼动特征和完成时间、错误数来评价训练效果。分析两组F值曲线,第1~5次训练两组斜率均为0.17;第6~15次训练斜率分别为0.114、0.078;第16~20次训练斜率分别为0.54、0.24。研究结果表明,对于A组训练者,脑力疲劳的发生更容易影响其完成时间和注视点个数;对于B组训练者更容易影响错误数、注视时间百分比和注视/眼跳百分比。相同任务下,腹腔镜训练箱相对于模拟器更易于使训练者疲劳,两种训练器都对训练效果有提升,但训练效果不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而一直在提高。当疲劳发生时,训练效果会呈下降的趋势。

  • 标签: 脑力疲劳 腹腔镜训练 脑电 眼动特征 学习曲线
  • 简介:人工心肺机在运转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意外,稍有疏忽,或处理不当,均可能造成不同程度机体损害,轻者影响手术顺利进行,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我们对5家医院体外循环发生意外情况及其造成的危害进行总结分析,旨在引起体外循环灌注师对体外循环操作和意外情况处理的重视,以减轻对患者的损害程度。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计17671例,其中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1958年6月~2000年3月共计11593例,其中发生体外循环意外36例;唐都医院1985年1月~1997年7月共计1275例,发生意外12例;宁夏医学院胸心外科1980年8月~1991年11月502例,发生意外12例;新疆医学院一附院1981年~1993年1300例,发生意外21例;广东医学院心胸外科1984年~1993年共361例,发生意外10例;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1981年~1993年共2640例,发生意外27例。以上资料除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唐都医院由作者统计外,宁夏医院资料取自《中国循环》杂志1993年第8卷第2期102页,其余资料均取自1994年中国第二届体外循环论文集。17671例体外循环手术中发生意外情况118例,意外情况发生率0.67%;118例意外的病人中,病残8例,病残率6.77%,死亡6例,死亡率5.08%。见表1。

  • 标签: 体外循环 意外情况 患者 发生率 处理不当 人工心肺机
  • 简介:肱骨髁上或髁间骨折是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2cm以内的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临床上约占肘部骨折的30%~40%,儿童好发,处理相对困难,保守治疗效果往往欠佳,且处理不当容易引起Volkman's挛缩及肘内外翻畸形,近年来随着骨科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术已成为治疗的趋势,1990.1~2004.1作者共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236例,骨折愈合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外科手术 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Acutrak无头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方法4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3枚Acutrak全螺纹空心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等方面评价其疗效。结果随访6-28月,平均(10.5±9.4)月;41例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0±1.3)月;未发生退钉;2例发生股骨头坏死;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优33例,良6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90.7%。结论Acutrak无头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确切,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无头加压螺钉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