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丹参作用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离体系,提高其分辨率和重复性。方法丹参作用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提取全蛋白,按标准条件对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并对各个关键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最终选择的裂解液配方是1%TBP,4%CHAPS,0.2%Bio-Lyte,40mmol/LTris,8mol/L尿素,2mol/L硫脲;使用pH4~7的IPG胶条,电泳参数根据Bio-Rad公司的预设方案进行调整;改良硝酸银法进行蛋白质斑点染色。从而获得了满意的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结论成功建立了丹参作用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离体系,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重复性,为进一步较为系统、全面、准确的评价丹参及其复方制剂的作用机制和药效提供方法学基础。

  • 标签: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 丹参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架及双微管辅助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支架及双微导管辅助栓塞治疗13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宽颈动脉瘤87例,梭形动脉瘤11例,微小动脉瘤4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35例共置入支架160枚,均采用SolitairAB支架。采用单纯支架置入技术8例,此8例微小动脉瘤术后见瘤腔内造影剂滞留。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118例,双导管技术9例,两种治疗方法均取得满意疗效。随访6个月未发生再出血及缺血并发症。结论支架及双微导管辅助栓塞技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提高动脉瘤栓塞的致密程度。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支架 双导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2DSI)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NSTE-ACS患者60例,依据GRACE危险积分作危险分层(高、中、低危组,n=20)。应用2DSI测量各组患者左室各心肌节段收缩期最大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心尖部扭转角度(RA)等,对最大应变值的均值进行组间比较,并与GRACE危险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NSTE-ACS患者的左室收缩期LS、RS、CS峰值的均值均与GRACE危险积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63、-0.72、-0.57,P<0.05),心尖部RA与GRACE危险积分无明显相关(P>0.05)。2.高危组患者左室收缩期LS、RS、CS均显著低于中、低危组(P<0.01)。结论2DSI能无创定量分析NSTE-ACS患者的左室心肌应变,部分应变峰值提示NSTE-ACS风险程度,2DSI对NSTE-ACS危险分层起重要的评价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超声诊断仪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在晚期肿瘤患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对扬州市中医院肿瘤科2010年11月-2013年12月103例传统PICC穿刺置管困难的晚期肿瘤患者,均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MST)进行PICC置管。并研究彩色超声诊断仪替代置管专用血管超声仪运用于晚期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可行性。结果103例患者中PICC置管成功102例,其中一次成功为83例,二-三次穿刺成功19例,穿刺成功率为99%,符合超声引导MST进行的穿刺成功率达到91%-100%,一例穿刺失败。结论在无专用PICC置管超声仪的医院可运用彩色超声引导来解决置管困难的问题,但该操作对护士的操作手法、进针深度、异常情况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彩色超声诊断仪 晚期肿瘤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荧光PCR技术和细菌培养法用于产前筛查B族链球菌(GBS)感染的检验效果。方法收集500例孕34-37周孕妇阴道肛门拭子,分别进行GBS核酸检测(PCR)及细菌培养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500例样本中,PCR技术检测GBS阳性43例,阳性率8.6%,细菌培养法检测GBS阳性26例,阳性率5.2%,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测序法对照,PCR技术正确占89.5%,细菌培养法正确占10.5%,差异有显著性(P<0.05);PCR技术与细菌培养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99.6%和61.0%、99.8%,二者敏感性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前B族链球菌检测,PCR技术明显优于细菌培养法,其阳性率高、准确性大、敏感性好,检测速度更快。

  • 标签: 实时荧光PCR 细菌培养 B族链球菌 围产期 阳性率 敏感性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局部及整体纵向收缩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35例,30例健康对照者,所有对象行二维超声检查,应用二维应变软件分析左室心尖长轴面、心尖两腔及心尖四腔面的图像,获取左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SLs)、各切面收缩期峰值整体应变(GSL)及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平均值(GSL-Av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左室18节段平均应变值和整体应变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低(P<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定量、客观的评价左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变化,为早期评价糖尿病心脏功能的改变提供了更敏感更直观的手段。

  • 标签: 二维斑点追踪 糖尿病 应变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在医疗业务中的应用实践,对于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救治水平,积极推动医院数字化建设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WiFi 数字化医院建设 优缺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tracking)技术对围绝经期妇女颈动脉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膨大指数的检测及意义。方法围绝经期雌二醇下降组47例,围绝经期雌二醇正常组43例,应用E-tracking技术对颈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量化分析来评估动脉硬化参数,包括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及膨大指数(AI)。结果雌二醇下降组PWVβ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增高(p<0.01);雌二醇下降组AI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增高(p<0.05);在雌二醇下降组中,分别将雌二醇与PWVβ、AI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与PWVβ、AI呈负相关(r=-0.645;r=-0.156)。结论E-tracking技术能够判断围绝经期妇女早期动脉硬化,具有简便、快速、无创、测量结果精确的优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X线片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腰椎骨折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上全部患者均行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扫描检查,通过比较诊断结果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显示分型信息明显精准于X线检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腰椎骨折诊断,精确率高,并且能够全方位呈现骨折信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和实施提供了可靠依据和指导作用,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X线片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沐浴配合抚触在预防新生儿皮肤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出生的240例新生儿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对照组新生儿应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沐浴配合抚触进行护理。从头围、身高、体重方面的增长几个方面观察两组新生儿体格发育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新生儿皮肤感染发生率与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新生儿发生皮肤感染的比较中,观察组皮肤感染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1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在头围、身高、体重方面的增长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17%,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沐浴配合抚触护理能够减少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发生率,改善吸收能而的发育情况,提高新生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皮肤感染 沐浴 抚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