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儿童病毒性肠炎临床诊断中轮状病毒检测的价值及意义。方法:本文选取 2016 年 9 月份至 2017 年 9 月份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儿 130 例,收集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查,分析临床检验结果、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与性别的关系、 患儿治疗、转归情况 。结果: 轮状病毒检测阳性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免疫调节因子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即CHB)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外周血液循环样本,观察并记录血清免疫调节因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IL-4水平、IL-12水平、ALT水平、TBIL水平、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免疫调节因子水平,有助于为提高诊断准确性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调节因子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计110例乳腺癌患者,均选自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期间,所有患者均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均为阳性,HER-2基因(C-erbB-2)同为阳性占29.09%,C-erbB-2阴性占70.91%。ER、PR均为阴性,C-erbB-2同为阳性占81.82%,C-erbB-2阴性占18.18%。ER和PR状态跟C-erbB-2呈负相关性(P<0.05)。ER、PR阳性患者中伴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有32.73%,显著低于ER、PR阴性者的63.6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为临床医生诊疗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RBP与肾功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正常健康体检的人员9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观察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RBP、Cr、BUN、Cys-C以及β2-MG等肾功能指标水平,并分析采用多指标联合检测糖尿病肾病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血清RBP、Cr、BUN、Cys-C以及β2-MG等肾功能相关各项指标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糖尿病肾病检测阳性率,观察组中共有64例超出正常指标,各项指标联合阳性检出率为65.3%,高于各单项指标检出率,血清RBP阳性率明显高于肾功能指标(P<0.05);另外,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检测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RBP、Cr、BUN、Cys-C以及β2-MG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 肾功指标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超与GGT联合检测对酒精依赖患者酒精肝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酒精依赖患者共计58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了单一彩超检测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彩超检验的基础上,同时采取GGT检测分析检验。结果应用彩超联合GGT检测,得到患者的右肝斜径、门静脉内径与右肝厚径检测结果更精准,且患者的满意度可以达到96.56%,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彩超联合GGT检测方法,能够更加精准地对酒精依赖患者进行酒精肝检测,且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更能获得患者的认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彩超 GGT 酒精肝 酒精依赖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多普勒彩色超声与B超对剖宫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检测。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3例,观察组采用多普勒彩超检测,对照组采用B超检测,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及诊断范围。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2.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范围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B超相比,多普勒彩超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高,诊断范围广,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妊娠 多普勒彩超 B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快速检测心肌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为研究组,选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参照组,观察两组受试人员的心肌标志物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的指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人员,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各项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比单项标志物检测的阳性检出率要高,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采用快速心肌标志物检测,对心肌梗死病症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快速检测 心肌标志物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SCCAg、CYFRA21-1检测在喉癌患者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喉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1月2日-2017年2月10日),对两组受检者实施血清SCCAg、CYFRA21-1检测。结果观察组喉癌患者的CYFRA21-1、血清SCCAg水平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观察组喉癌患者实施联合检测后的阳性率高于单一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血清SCCAg、CYFRA21-1检测在喉癌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能早期诊断疾病,利于喉癌患者后期治疗制定。

  • 标签: 血清SCCAg CYFRA21-1 喉癌患者 临床病理学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沉渣和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取我院检验科收集的1800例尿液样本作为分析对象,对上述尿液样本进行尿沉渣、干化学和显微镜检测,对比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尿沉渣检测红细胞、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38.6%(694/1800)、36.4%(656/1800),尿干化学检测红细胞、白细胞阳性检出率43.1%(768/1800)、25.9%(466/1800),显微镜镜检检测红细胞、白细胞阳性检出率37.9%(682/1800)、36%(648/1800),尿沉渣和显微镜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沉渣和显微镜检测在尿常规检查中的结果一致性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尿沉渣 显微镜 尿常规 尿干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异位妊娠患者采取β-HCG、VEGF、孕酮联合检测,观察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疑似异位妊娠患者92例,将其中最终确诊为异位妊娠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正常宫内妊娠者4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进行β-HCG、VEGF、孕酮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的β-HCG、孕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48%、89.13%、91.30%,明显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β-HCG、VEGF、孕酮联合诊断效能明显优于三者单独检测,有助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

  • 标签: &beta -HCG VEGF 孕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荧光定量PCR基因检测对G6PD缺乏症诊断所发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8月进行G6PD缺乏症检测的100例血样进行检测,对常见的6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以临床就检测金标准对荧光定量PCR基因检测所发挥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荧光PCR法诊断G6PD缺乏症的灵敏度为98%,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8%,诊断符合率为98%。结论荧光定量PCR基因检测在G6PD缺乏症诊断中发挥了积极的诊断价值,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诊断符合率高等特点,杂合子检出率高,可以将荧光定量PCR基因检测作为G6PD缺乏症的首选诊断检查方式。

  • 标签: 荧光定量 PCR基因检测 G6PD缺乏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起在夏季因奔丧聚餐后吃了可疑剩余米饭菜导致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展开实验室检验,分析其流行因素及病原学,为之后的卫生防控作参考。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方法进行生物样本采集及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剩余米饭,回锅肉,炒莲白各250克。呕吐物.肛拭.排泄物现场接种葡萄糖肉汤,并利用荧光PCR法及细菌培养方法对采集的12份生物样本进行测定。结果经荧光PCR法检验后,在剩余米饭中检出蜡样芽胞菌及HBL毒素阳性;经细菌培养检验出剩余米饭中的蜡样芽胞菌计数15*106cfu/g.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因食用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剩余米饭所导致。因此,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在夏季,尤其是在缺少冷藏条件下应做好剩余食品的管理工作,食用前应充分加热,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夏季 食物中毒 蜡样芽胞菌 荧光PCR法 标准菌株CMCC质控菌株 细菌微生物培养法。
  • 简介:目的采用酶联免疫检测(ELISA)和核酸检测(NAT)并行的模式,同时结合蛋白免疫印迹(WB)试验结果,全面评估酶联免疫检测和核酸检测在降低输血相关感染风险中的相关性.方法统计2015年5月~2016年7月281例ELISA呈反应性标本,分析2种ELISA初筛试剂、NAT及WB检测结果.结果①ELISA初筛试验281例标本中S/CO≥1的万泰试剂110例,伯乐试剂156例;S/CO值0.75~1.0中万泰试剂20例,伯乐试剂39例;②WB检测结果:阳性27例,不确定12例,阴性242例.初筛检测S/CO值在0.75~1.0的所有标本,经WB检测没有阳性结果;③NAT检测结果:49例核酸阳性,232例核酸阴性.结论两种ELISA初筛试剂检测标本反应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方法的检测结果处于强反应性水平时,NAT及WB检测结果符合率较高,ELISA弱反应性标本中2种方法的符合率较低,减掉1遍ELISA对检测试剂和人员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献血前的招募、征询工作应加强,确保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 标签: HIV 酶联免疫检测 蛋白免疫印迹试验 核酸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尿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尿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法检测490例患者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比对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干化学法红细胞阳性率略高于尿沉渣镜检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沉渣镜检法白细胞阳性率略高于干化学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阴性、阳性结果之间均互有交叉现象。结论尿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法测定尿液红细胞及白细胞有利于临床疾患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尿沉渣镜检法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和血浆D-二聚体(DDIC)检测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为观察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和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人群的血浆D-二聚体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检测,对血浆D-二聚体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观察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正常健康体检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与正常健康体检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检测对于判断冠心病的病情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血浆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