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利巴韦林气雾剂在改善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症状及病毒阴转率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0月86例手足口病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儿均采用抗病口服液进行辅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安慰剂进行治疗。治疗7d后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情况以及病毒阴转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肠道病毒以及肠道病毒71型(EV71)的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患儿口腔溃疡及皮疹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67%、97.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79%、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气雾剂在改善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症状方面的效果显著,且能够提高病毒的阴转率,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 标签: 利巴韦林气雾剂 手足口病 临床症状 病毒阴转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中晚期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取黄芪甲硝酸甘油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82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比各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以及其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效果39例(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31例(75.61%),联合组心率、心电图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晚期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取黄芪+硝酸甘油联合治疗的方式,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黄芪 硝酸甘油 中晚期妊娠 急性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昔洛韦在病毒性角膜炎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眼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10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实验组采取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3天、治疗1周和治疗2周后,实验组EGF、MD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Zn、GSH-Px和NO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接受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各项血清相关指标水平,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更昔洛韦 病毒性角膜炎 血清相关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儿采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生活质量与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退热时间、昏迷时间、惊厥消失时间、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分别均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指标可通过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显著改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病毒性脑炎 大剂量 免疫球蛋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片对乙肝病毒感染经治患者补救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抽取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核苷(酸)类似物经治疗后出现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齐全。对患者采用替诺福韦酯片进行治疗,且定期行常规实验室检测,统计病毒转阴率、肝功能复常率、HBeAg转阴率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且在治疗24周后,HBeAg转阴率为36.00%、肝功能复常率为96.00%、病毒转阴率为94.00%,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结论以替诺福韦酯片对乙肝病毒感染经治患者进行补救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且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能够适用于所有抗病治疗的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替诺福韦酯片 乙肝病毒感染 补救治疗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甘草锌颗粒佐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以2016年12月2018年2月为病例选取时间,纳入9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小儿,按照患儿入院登记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常规治疗组)、观察组(甘草锌颗粒组),各48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平衡饮食,保护胃肠粘膜,调节肠道微生态等基础治疗,观察组附加甘草锌颗粒佐治,对比两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3d内、5d内腹泻消失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结论甘草锌佐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可快速改善患儿的腹泻症状,安全有效,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甘草锌 轮状病毒性肠炎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宫颈炎并发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中复方沙棘籽油栓+微波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医治的宫颈炎并发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68例)当研究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34例。本次患者均微波治疗,而甲组加复方沙棘籽油栓,总结创面愈合时间、阴道排液量、脱痂流血时间、疗效、人乳头状瘤病毒转阴情况。结果甲组的创面愈合时间、阴道排液量、脱痂流血时间都少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人乳头状瘤病毒的转阴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宫颈炎并发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中,复方沙棘籽油栓+微波的治疗有效率高,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脱痂流血时间,显著减少阴道排液量,并提高人乳头状瘤病毒的转阴率。

  • 标签: 宫颈炎 人乳头状瘤病毒 复方沙棘籽油栓 微波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应用心肌自动分区运动分析(A-SMA)技术检查左心功能情况。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36例患儿,根据患儿年龄分为A、B组,选取同时期在医院体检的正常儿童36例为对照组,根据年龄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采用A-SMA技术检测心功能相应的指标,并对比分析。结果A组EDV、ESV值均高于对照a组,差异显著(P<0.05),B组EDV、ESV值均稍高于对照b组,无明显差异(P>0.05),各年龄段的患儿EF、nPFR、nPER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MA技术可有效的检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左心功能,有助于帮助医生对患儿的诊疗,利于预后,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 标签: 心肌自动分区运动分析技术 病毒性心肌炎 左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都系是选取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6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利用计算机软件把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30例。给予对照组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减轻时间、溃疡角膜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可临床推广。

  • 标签: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干扰素 治疗 病毒性角膜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苓泽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证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入我院肝病科接受诊疗的83例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对此研究知情,并在签署同意书的前提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中医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两个组别,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保肝治疗方案,中医组在此之上再行中医苓泽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P<0.05)。结论苓泽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护肝保肝效果良好,可逐渐改善肝功,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苓泽柴芍六君子汤 中医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郁脾虚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32例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平均分成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各16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常规护理组的有效率为81.3%,综合护理组为93.8%,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7.5%,综合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病毒性脑膜炎 症状性癫痫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6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利用计算机软件把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30例。给予对照组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减轻时间、溃疡角膜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可临床推广。

  • 标签: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芍宁心饮加减在气阴两虚型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芍宁心饮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芍宁心饮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显著,可作为临床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之一。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参芍宁心饮加减 气阴两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心肌各项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而在治疗后观察组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cTnI)水平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针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中可以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以获得显著治疗效果,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

  • 标签: 大剂量维生素C 磷酸肌酸钠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卡托普利辅治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肌钙蛋白I、心电图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因病毒性心肌炎在我院治疗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钙蛋白I、心电图及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心电图异常率以及心功能相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辅治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肌钙蛋白I、心电图及心功能起到积极的改善作用。

  • 标签: 卡托普利 病毒性心肌炎 血清肌钙蛋白I 心电图 心功能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88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7.2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45%,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最大程度上减少炎症反应,保护患儿心肌细胞。

  • 标签: 环磷腺苷 维生素C 病毒性心肌炎 细胞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四君子汤治疗的疗效及对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四君子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TNF-α、IL-6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IL-6、TNF-α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IL-6、TNF-α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四君子汤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患儿肠胃细胞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患儿的康复时间,且应用安全可靠。

  • 标签: 四君子汤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疗效 TNF-&alpha IL-6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II、III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1)采用激光治疗,观察组(n=84)采用激光治疗联合宫颈炎康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高危HPV转阴率。结果观察组II度和III度柱状上皮异位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II度和III度柱状上皮异位患者高危HPV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疗效,降低了高危HPV的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炎康栓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将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耐药突变位点的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与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测序法,简称Sanger法)检测试剂进行临床比对,为临床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研制的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与Sanger法检测试剂检测415份临床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及30例对照血清样本,并与Sanger法检测试剂比对,计算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的特异度、灵敏度及总符合率,计算Kappa值,比较2种试剂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与经典的Sanger法检测试剂比对,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99.82%,一致率为99.8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994,两者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结论: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适合于临床对HBV样本进行耐药性诊断,其特异度、灵敏度与Sanger测序法一致性较强,且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方便、测序成本低等优点,能更快地对临床乙肝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建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焦磷酸测序法 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 乙型肝炎病者耐药突变位点
  • 简介:目的:探讨P16^INK4A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在宫颈癌早期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液基细胞学标本在P16^INK4A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993名宫颈炎患者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其中有64例呈不良反应,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其P16^INK4A表达,同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PV表达。结果:P16^INK4A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中的阳性率为28.6%,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中的阳性率为81.8%,鳞状细胞癌(SCC)中的阳性率为100.0%。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上升,P16^INK4A及HR-HPV阳性率均相应增高。结论:P16^INK4A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并与宫颈病变分级及HPV感染高度相关,是筛查液基细胞学组织标本宫颈病变的一个有用指标。

  • 标签: P16^INK4A 人乳头瘤病毒 液基细胞学 宫颈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