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因其易固定、保留时间长、可减少病人多次穿刺痛苦及护士重复操作次数,所以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长期置管病人由于留置针末端处理不当常导致桌些并发症的发生。现介绍一种留置针末端处理方法。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保留时间 临床应用 静脉营养 危重病人 长期置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体肥大是儿童的常见病,腺体切除是治疗腺体肥大的主要方法。传统的手术方法采用经口腺体刮匙刮除腺体,因腺体部位深,手术非直视下进行,常造成腺体的残留或复发致手术失败。由于传统手术的盲目性及儿童鼻咽部狭窄或操作不当而易发生腺体以外的损伤。我院五官科于2002年3月-2005年10月施行鼻内镜下电动负压切割器切除腺体46例,术后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鼻内镜 电动负压切割器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综合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0例: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综合护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常规干预 干预效果
  • 简介: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腺体肥大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需要手术治疗的腺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家属护理需求满足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家属手术期间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降低儿童腺体肥大手术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护理需求满足度,缓解家属焦虑,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投诉率。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于小儿扁桃体及腺体切除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效果观察分析。

  • 标签: 小儿 扁桃体 腺样体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婴幼儿腹腔镜膀胱Cohen输尿管再植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4例输尿管末端畸形疾病行腹腔镜膀胱Cohen输尿管移植术患儿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14例患儿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89~110min,平均92min,术中出血均少于10ml,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皮下气肿、尿路感染和膀胱痉挛等并发症。结论:精心手术配合和围术期护理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 输尿管 再植术 患儿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综合干预双水平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使用双水平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以及护理综合干预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按照实验设计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的恐惧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呼吸机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综合干预组患者配合治疗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无创呼吸机的恐惧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在临床呼吸机治疗效果的改善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综合干预双水平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可以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无创呼吸机治疗带来的并发症,达到更理想的治疗预期效果。

  • 标签: 双水平气道正压 无创机械通气 护理干预
  • 简介:护理工作中对痰液黏稠、干燥排痰困难的患者,目前常规采用翻身、叩背、咳嗽、雾化吸入和吸痰等辅助排痰措施[1,2].然而,由于昏迷患者失去咳嗽反射能力,加上不能实施雾化吸入,呼吸机的加温湿化能力有限,引起痰液干燥,吸痰困难,因而,气管内注入湿化液为道湿化排痰的主要手段.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入院后住院多达数10d甚至过百天,每天需吸痰10多次.为更好地排痰和保持道通畅,使患者呼吸功能稳定,本文作者以优化排痰效果,更好为病人服务为出发点和归宿,广泛查找有关资料,比较几种文献报道,结合实际情况,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1例长期机械通气患儿道湿化吸痰方法进行改进,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长期机械通气患者 湿化吸痰 气道湿化 正交试验 患儿 排痰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人工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平均分为实验组、对比组后,在两组患者人工道管理期间分别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通过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总结,总结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应用优势。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实验组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道管理期间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具有可行性,该护理方法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奠定基础,在人工道管理中的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危重患者 人工气道管理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浅层、深层吸痰深度对建立人工道的成年患者道内吸痰效果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数据库,收集成年患者浅层、深层吸痰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RevMan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步检索获得文献2732篇,最终纳入12项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显示,相较深层吸痰,浅层吸痰法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的上升幅度(Z=9.18,P<0.01)、潮气量的增加幅度(Z=2.43,P=0.02)较大,血压波动(Z=4.28,P<0.01)、道黏膜损伤发生率(Z=6.08,P<0.01)、刺激性咳嗽发生率(Z=3.23,P<0.01)较小,而两者在痰鸣音改善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道峰压下降幅度、心率及VAP影响的结果稳定性较差。结论浅层吸痰法在改善血氧饱和度、增加潮气量、减轻气道损伤等方面优于深层吸痰,但两者在道峰压、痰鸣音、VAP发生等方面暂未发现差异,尚需大量高质量的研究作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浅层吸痰 深层吸痰 吸痰深度 人工气道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人工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平均分为实验组、对比组后,在两组患者人工道管理期间分别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通过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总结,总结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应用优势。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实验组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道管理期间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具有可行性,该护理方法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奠定基础,在人工道管理中的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危重患者 人工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FOCUS-PDCA模式在人工道病人声门下吸引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8月进行治疗的患者(人工道声门下吸引) 80例作为观察对象组员,利用随机分配法为患者实施小组分配,共分两个小组,将两小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 40例)、对照组( 40例),利用 FOCUS-PDCA模式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对照组实施人工道声门下吸引常规护理,利用人工道患者相关指标、肺部感染发生率判断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人工道患者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统计学数据有意义( P<0.05)。结论:人工道病人声门下吸引护理中应用 FOCUS-PDCA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FOCUS-PDCA模式 心理护理 四肢骨折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NICU病房人工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从管理因素、护士因素、患者及其他因素3个方面,采用鱼骨图分析引起人工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运用品管圈PDCA模式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结果:实施后下呼吸道感染者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目标进步率为48%。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NICU病房人工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NICU 人工气道 下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人工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收治的 26 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平均分为实验组、对比组后,在两组患者人工道管理期间分别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通过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总结,总结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应用优势。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实验组优于对比组( P < 0.05 )。 结论 :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道管理期间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具有可行性,该护理方法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奠定基础,在人工道管理中的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危重患者 人工气道管理
  • 简介:目的观察使用口咽通气管在非确定性人工道吸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3月在ICU治疗的102例需无创吸痰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法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无创吸痰法吸痰.比较两组每日吸痰次数、吸出痰量、双肺呼吸音改善情况、血氧饱和度、体温变化、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例数等.结果观察组能减少吸痰次数,明显改善肺部情况,降低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与传统无创吸痰比较,经口咽通气管辅助吸痰效果好,并发症少,明显降低耗材,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口咽通气管 吸痰 人工气道
  • 简介:目的寻求有效湿化道的方法,以降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的6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比较滴药、雾化交替法和单纯滴药法湿化道的效果.结果滴药、雾化交替法每24h所需湿化液的量约是单纯滴药法的4.5倍;前者PaO2升高、体温控制、痰量减少、痰培养及胸片结果均显著优于后者.结论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采用滴药、雾化交替法比单纯滴药法更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提高血氧分压,有效地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气道湿化 呼吸道感染 滴药法 超声雾化吸入法